关于幸福的故事
有人说幸福就是有钱;有人说幸福就是有权;有人说幸福就是有势。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闭上双眼,用心感受,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幸福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幸福的故事篇一:将幸福进行到底
他是曾经风靡上海滩的一代影帝,凭借俊朗的外表、出色的艺术表演,倾倒了无数影迷的心;她是红极一时的著名女演员、女作家,他们因电影相识,因电影结缘。
1947年7月,上海盛夏时节,天气闷热。中电二厂的摄影棚里,一派忙碌的景象。随着著名导演陈鲤庭一声“开拍”,新片《幸福狂想曲》正式开机。影片的男主角是赵丹,女主角则是被人称为“甜姐儿”的黄宗英。这是他们第一次在银幕上合作——扮演一对恋人。那时,他们还不会想到,这部影片竟然拉开了他们此后30载的幸福大幕。
由于出演了《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的男主角,赵丹一举成名。他有着俊雅的外表,出色的才华,走到哪里都是年轻女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和倾慕的对象。
1925年,黄宗英出生于北京一个工程师家庭,14岁时随大哥黄宗江到上海,16岁时因出演话剧《甜姐儿》成名。
第一次合作,戏里一个眼神的交流,戏外一句台词的商讨,都让二人的配合十分默契。温柔可人的黄宗英,深深打动了赵丹的心扉。身边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赵丹已为“甜姐儿”痴。
在《上了年纪的禅思》中,黄宗英写道:“《幸福狂想曲》拍摄完毕,在扫尾工作时,我们将分手。他忽然孩子一样对我说:‘我不能离开你,你应该是我的妻子。’于是,《幸福狂想曲》变成了幸福进行曲。”
赵丹的热烈情感,摧毁了黄宗英心底的最后一道防线。她向他投降,不再逃避。在大哥黄宗江和好友金山的出面协调下,1948年元旦,赵丹和黄宗英在上海正式结婚。他们联手出演了《丽人行》、《乌鸦和麻雀》,成了一对杰出的银幕情侣。
天有不测风云,不久,政治阴云悄然而至。文革中,他们挨批斗,接受无休无止的审查。在那些风风雨雨的岁月中,他们彼此鼓励,支撑着走过来。直到死神无情降临,生生分开了这对踏雪双雁。1980年10月10日,赵丹因癌症去世,终年65岁。幸福进行曲戛然而止。
13年后,黄宗英与散文家冯亦代结婚,演绎了另一段文坛佳话。
黄宗英在回忆录中,曾这样深情地写道:“我一生中迂回曲折最‘出戏’的情节,是‘难为赵丹妻’。我既然钟情于他的永远天真的正义感和勇气,也就无悔于跟着他大起大落地折腾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所有想说的话、想表白的情,都浓缩在这一句里了。
关于幸福的故事篇二:幸福一生就是快乐过好每一天
邻居陈大妈退休前是个医生,我挺喜欢和她聊天,因为她聊天中,没有任何抱怨,有的只是快乐……
陈大妈年轻的时候,刚从卫校毕业,分到一个偏僻山区的乡卫生院上班。因为是偏远山区,交通落后,山路崎岖不平,还没有什么像样的交通工具,一些病人患病了,病人家属急急忙忙地跑来找医生,陈大妈背着药箱就跟着山民跑。经常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奔跑,这样的工作状态持续了六年,一直到她考上了医学院,这样的生活才算结束。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陈大妈忆苦思甜地感叹山路崎岖什么的,她倒是很自豪地说她在医学院的时候,年年运动会她都是长跑冠军,她得意地说:“其实,我也没怎么刻意地锻炼,都是那几年跑山路跑出来的,结果让我锻炼出一副好身体,哎呀,这真是意外之喜了。”
陈大妈从医学院毕业后,分到了县医院工作,那个时候,丈夫还在那所偏僻的山区医院上班,夫妻俩算是两地分居。为了给孩子提供比较好的教育条件,陈大妈把自己的一对儿女从丈夫那边接到自己的身边读书。
每天早晨,陈大妈早早起来,把孩子也叫起来,孩子读书,她做饭。做好饭,一家人吃完,陈大妈都没有时间刷洗碗筷,把碗筷直接泡在水盆里,然后就出门送孩子上学。从学校回来,她直接就去医院上班。中午把孩子接回来,然后开始洗刷碗筷、做饭,吃完饭,辅导孩子学习,然后继续送学校,继续上班。
好在医院照顾陈大妈,没有给她排夜班,她上的都是白班,所以,她虽然很辛苦,但是还算能对付得了。
多年后,陈大妈回忆这段日子,没有听到她抱怨那个时候是多么辛苦,听到的却是她的欢喜:“孩子经常在我身边,和我相处久了,对我就比对他们的爸爸亲很多!”陈大妈说到这,哈哈地笑,好像自己讨到了很多便宜一般。受她快乐情绪的感染,她的老伴也在一边乐。
这段又当妈又当爹的艰难日子里,孩子们很体贴母亲的不容易,都很懂事,学习上也非常努力,后来先后考上了名牌大学。回想起那段日子,陈大妈特别得意,说自己用“苦肉计”感动了儿女,结果他们努力奋斗,都有了好前程。
分居多年后,丈夫终于也调到了县医院。一家四口还是挤在两间小平房里,这个时候,孩子都读了中学。孩子大了,自然要有各自的单独床铺,因为又添置了一些必备的家具,这两间小平房就显得特别拥挤。另外,这小平房还不隔热,夏天的时候,阳光照在屋顶,屋内热得简直像蒸笼。陈大妈给丈夫和孩子打气:“热点好啊,多出汗多排毒,身体就很健康。”
冬天的时候,屋内没有暖气,非常冷,常常半夜把孩子冻醒。既然冻得睡不着,那就不如干脆起床学习,陈大妈及时给予儿女鼓励:“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当然,不光是男儿,也是我家女儿读书的时候。”儿女听了很受鼓舞。另外,陈大妈还这样安慰孩子:“冷点怕啥?可以保持大脑清醒,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屋里太暖和,人昏昏欲睡的,还怎么有精神学习?所以,你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冷天气哦!等春天暖和了,你们可就没有这样的高效率学习环境啦。”儿女们听到母亲的“奇谈怪论”,都乐得哈哈大笑,笑过后,就开始兴致勃勃地学习了。
看看,这就是陈大妈的生活态度,不管多难多苦,她总能给自己找到快乐的理由。很多上年纪的人总喜欢忆苦思甜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困难岁月,但是,陈大妈却从来不“忆苦”,她从来都是“忆甜”,因为在她的回忆中,她每天过得都很快乐,她给自己总结了:她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
从陈大妈的人生经历上,我们可以发现,什么叫幸福的一生?幸福的一生就是不管多苦多难也要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关于幸福的故事篇三:不一样的幸福
认识三位母亲,第一位的女儿去国外留学,刚拿到绿卡;第二位的女儿在机关工作;第三位的女儿下岗了,正艰难创业。
三位母亲常常聚在一起聊天,第三位母亲的女儿常常回家,听见她们的闲谈后,内心有些酸楚。一天,女儿轻轻伏在母亲背后,说:“妈,对不起,女儿不争气,不能让您像她们一样幸福。”
母亲放下手里的针线,认认真真地说:“傻孩子,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妈每天能看见你,你带给妈的是和她们不一样的幸福。”
三年后,第一位母亲提起出国的女儿,总抱怨说,三年了,朝夕翘首以待却没盼回女儿的身影,女儿在电话里说,国外生活压力太大,暂时不能回家……
第二位母亲也不再提起女儿的官职,而是抱怨在这三年中,她每天得接送女儿那调皮的儿子上学、放学,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难得见到晚归的女儿。女儿说,现在是工作的关键时期,不能放松……
惟有第三位母亲,依旧常常面带微笑,幸福而祥和。她的女儿,在三年中不仅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而且坚持只要不出差就每天回家看望母亲,哪怕一小会儿也好。母亲也总是准备一些女儿爱吃的东西,满脸爱意地看着女儿吃下去……
这第三个女儿就是我。
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女儿,才深深体会到什么是母亲所说的“不一样的幸福”。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远远高于它的含义。一位母亲,不一定非得要自己的孩子大富大贵,能经常见到孩子,并且看到孩子平安、健康、快乐,母亲就会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