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的散文3篇
哀悼的散文 追悼志摩
志摩这一回真走了!①可不是悄悄的走。在那淋漓的大雨里,在那迷蒙的大雾里,一个猛烈的大震动,三百匹马力的飞机碰在一座终古不动的山上,我们的朋友额上受了一下致命的撞伤,大概立刻失去了知觉。半空中起了一团天火,像天上陨了一颗大星似的直掉下地去。我们的志摩和他的两个同伴就死在那烈焰里了!
我们初得着他的死信,都不肯相信,都不信志摩这样一个可爱的人会死的这么惨酷。但在那几天的精神大震撼稍稍过去之后,我们忍不住要想,那样的死法也许只有志摩最配。我们不相信志摩会“悄悄的走了”,也不忍想志摩 会死一个“平凡的死”,死在天空之中,大雨淋着,大雾笼罩着,大火焚烧着,那撞不倒的山头在旁边冷眼瞧着,我们新时代的新诗人,就是要自己挑一种死法,也挑不出更合式,更悲壮的了。
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云彩。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他常说: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们也不知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是狂风过去之后,我们的天空变惨淡了,变寂寞了,我们才感觉我们的天上的一片最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去了,永远不回来了!
这十几天里,常有朋友到家里来谈志摩,谈起来常常有人痛哭,在别处痛哭他的,一定还不睡。志摩所以能使朋友之样哀念他,只是因为他的为人整个的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叶公超先生说:“他对于任何人,任何事,从未有过绝对的怨恨,甚至于无意中都没有表示过一些憎嫉的神气。”陈通伯先生说:“尤其朋友里缺不了他。他是我们的连素,他是粘着性的,发酵性的。在这七八年中,国内文艺界里起了不少的风波,吵了不少的架,许多很熟的朋友往往弄的不能见面。但我没有听见有人怨恨过志摩。谁也不能抵抗志摩的同情心,谁也不能避开他的粘着性。他才是和事老,他有无穷的同情,他总是朋友蹭的‘连索’。他从没有疑心,他从不会妒忌,使这些多疑善妒的人们十分惭愧,又十分羡慕。”
他的一生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
我攀登了万仞的高冈,
荆棘扎烂了我的衣裳,
我向飘渺的云天外望——
上帝,我望不见你——
……
我在道旁见一个小孩,
活泼,秀丽,褴褛的衣衫,
他叫声“妈”,眼里亮着爱——
——上帝,他眼里有你——
——《他眼里有你》
志摩今年在他的《猛虎集·自序》里曾说他的心境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这句话是他最好的自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社会上对于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能谅解的地方,都只因为社会上批评他的人不曾懂得志摩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他的离婚和他的第二次结婚,是他一生最受社会严厉批评的两件事。现在志摩 的棺已盖了,面社会上的议论还未定。但我们知道这两件事的人,都能明白,至少在志摩的方面,这两件事最可以代表志摩的单纯理想的追求。他万分诚恳的相信那两件事都是他实现他那“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的正当步骤。这两件事的结果,在别人看来,似乎都不曾能够实现志摩的理想生活。但到了今日,我们还忍用成败来议论他吗?
我忍不住我的历史癖,今天我要引用一点神圣的历史材料,来说明志摩决心离婚时的心理。民国十一年三月,他正式向他的夫人提议离婚,他告诉她,他们不应该继续他们的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他提议“自由之偿还自由”,他认为这是“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他说:“故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直指顾间事矣。……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这信里完全是青年的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觉得那没有爱又没有自由的家庭是可以摧毁他们的人格的,所以他下了决心,要把自由偿还自由,要从自由求得他们的真生命,真幸福,真恋爱。
后来他回国了,婚是离了,而家庭和社会都不能谅解他。最奇怪的是他和他已离婚的夫人通信更勤,感情更好。社会上的人更不明白了。志摩是梁任公先生最爱护的学生②,所以民国十二年任公先生曾写一封很长很恳切的信去劝他。在这信里,任公提出两点:其一,“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如捕风,然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帖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任公又说:“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若沈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郁悒忄宅傺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哀悼的散文 悼念父亲
您离开我们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有多少次您在我梦里鲜活如昔,有多少次您突然出现在我脑海,让我泪如泉涌。从您离世的初期我想起就哭,到如今为了控制情绪必须努力不去想您,每每想起就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去想别的,否则,不管时间、地点眼泪就会掉下来。
从小到大,您给予我的太多太多。只要一想起您,那些随着岁月远去的情景就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
小时候大队放电影,没有凳子,人又多,您顶着年幼的我看完整部片。
在乡间的小路上,您牵着我的手去上学,一路走一路教我加减法,因为您是数学老师。
我只要不开心,噘嘴巴,您就讲笑话哄我开心,直到我笑为止,然后您再哈哈大笑。
有一年暑假,有一天早上我说没笔写作业,您原本在镇上开校长会议,中午特意买笔骑十里路的自行车冒着近四十度的高温拿回家给我,再回去镇上继续开会。
初三我住校,有一回您冒着大雪骑十里路自行车给我送米,送完又冒雪骑车回家。
中专毕业找工作,您带我一个一个去拜见您所认识的县城的省城的熟人,您放低一米七八的身段,朝每个人卑微地笑。最终因为没钱,我自己在人才市场找了份工作。
因为在县城工作不顺心,我经常回家,您看着闷闷不乐的我什么也不说,只是塞给我二十三十块钱。
在县城工作两年后的一天,您带我去河对岸朋友家见他的弟弟,一个广州房地产商。我通过面试,成功敲开去广州的打工之门。也正是那次面试,我完成人生的大逆转。
您送我到武汉坐火车,火车渐行渐远,您一直望着不肯离去。您放心不下孤身一人南下广州的我。
一年多后我过年回家,并带回男友(现在的老公),您高兴得请来所有亲戚庆祝。见您高兴,我给您捶背,也正是那一次捶背,让您始终难忘,在临终前一直跟妈妈说,我的幺姑娘对得起我,跟我捶背,给我钱治病。
买了第一套房后,我请您和妈妈到广州来玩,您专门带妈妈去房子那里拍照留念,很高兴得在北京路、云台花园、动物园到处拍照,开心得像个孩子。
后来我怀了孩子,老公不在家,孕吐得厉害又要上班,您和妈妈接到电话就赶了过来,您每天陪我散步,下雨天去接我。孩子出生后,您每天抱孩子,逗孩子玩,直到孩子一岁半才回去。
几年后您被确诊为肺癌,哥姐和我都希望您好好活着,尽最大能力为您治病,您也很配合,痛苦地接受着化疗放疗以及中药治疗,很顽强地与病魔搏斗着。每次回去看您,您本来很痛苦,却每次都会哼歌。您是不想我太难过。
最后一次见您,也是我想起都会心碎的一幕。接到妈妈电话我赶回去,您已不能说话,望着高大的父亲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我放声大哭,您一直哼着,什么也说不了,只从眼角流下一滴又一滴眼泪。
不是说好等您病好了,我带您和妈妈去北京旅游吗?不是说好等您病好了,来广州住我的新房子吗?不是说好等您病好了,教刊刊拉二胡吗?……是啊,一切都来不及了,您被病魔折磨了近五年,也累了,想歇歇了,便去了一个轻松的地方,那里没有化疗、放疗、没有蚀骨的痛。
一年了,您轻松了很多吗?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地进入我梦里,好好地,没一点病的样子。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也会照顾好您最放心不下的妈妈。
哀悼的散文 悼念慈母
今天是“母亲节”,离乡的游子们都忙着给亲人发短信祝福,我则沉浸在失去母亲的痛苦之中。因为,再过几天,就是我慈爱的母亲,离开让她眷恋着这个世界的“五七”忌日。值“母亲节”之际,为寄托哀思,我怀着悲痛欲绝的心情写下此文,以安慰黄泉之下的慈母。
农历3月17日,对我来说是最黑暗的一天,也是终身难望的一天。早晨,我迎着春日稍带寒意的风,走在去食堂的路上,手机铃响,惊闻母亲突然去逝的噩耗。如晴天霹雳,又似五雷轰顶,让我难以接受慈母突然离我而去的事实,悲痛欲绝、泪如雨下。旋即飞车回乡奔丧,一路悲怆,一路疑云,一路自责。
到家看到母亲冰凉的遗体,跪拜痛哭、头磕山响,可怎能唤醒与世长眠的母亲!双膝跪破、珠泪涟涟,怎能挽留住慈爱母亲的生命!披麻截孝、好棺厚葬,怎如慈母在世时的一杯开水!至亲哭嚎、朋车云集,怎如母亲活着时的一句暖语!悲痛欲绝、悔恨难当,又怎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而我这个不孝儿,却违背古训,在慈母八十多岁时还远离家乡,以至于连母亲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我如在家守时侍奉,您老人家怎可能走得这样匆忙,走得这样的让我心愧多疚!今日的悔恨、自责,对已命赴黄泉的母亲本身来说又有何益啊!
近一个月来,母亲突然去世的阴影挥之不去,常常在梦中恍惚看到母亲那浑浊的无助的双眼,在无助地望着我,醒来便是撕心裂肺的疼痛袭击着我,眼泪随之顺脸颊而流。我天天在悲伤、自责中煎熬;在悔恨、压抑中度过。食无味,夜难眠,心绞碎、泪已干,对我这个不孝儿来说真是咎由自取。每天两包多烟,也难解我心中的苦闷;遇酒酩酊大醉,也麻醉不了我这颗自责、悔恨的心。恨大地、恨苍天,恨我枉做母儿,又枉为子父。
娘,您若地下有知,能原谅您这不孝的儿子吗?您知道吗?看到您冰凉的遗体,我的心,我的灵魂与意识,也随着母亲您冰冷的身体而凝固了。现在想来,古人所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此时此刻对我来说真是一种深沉的悲哀。娘您知道吗?有人将40岁以后的男人称之为“夹心层”,往往同时要面对父母的赡养、子女的教育和为生计奔波“三座大山”,由于经济压力重,一直没有更好地孝敬您。我想过了50岁,进入准退休的年龄,一定好好孝敬您,陪您走到人生的终点,没想到您就这样的匆匆离我而去,留下我终生的遗憾,让我无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今后我怎么有颜去见您和我父亲啊!我知道娘支持我、理解我的外出。前几天回去,您还对我说:“我能吃能喝,你就放心地在外工作吧,不能因挂念我而影响了工作。”没想这次母子团聚成了永诀,你走得这样让儿猝不及防,儿真是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孩儿痛心,孩儿愧疚!
娘,在您“一七”忌日时,我的心就随您去了,我当时写了一首《春寒》五律,让三弟给你念念:
阳春飘白雪,噩耗地天哀。
痛惜慈母逝,悲伤涕泪飞。
心随棺入土,身似纸焚灰。
躯壳行人世,灵魂冥府偎。
娘,您若九泉之下有灵,能听到儿子的愧声吗?儿若不自愧,余生将羞见羔羊跪乳、乌鸦反哺。
呜呼痛哉!思慈母之心悠悠;
呜呼悲哉!笔墨难云而涕下!
此时,已夜深人静,雨打窗户的声音显得格外的刺耳,但也影响不了我对您的思念和悲痛。风声、雨声、键盘声和着我无声的泪水,写下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和失去母亲后的忏悔。
当朋友们看到此文后,不知有什么感想,能给朋友们留下什么启示?但愿我的悲剧不再重演,不要像我一样,待慈母撒手人寰后而捶胸顿足,悔恨终身,感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惋惜。希望大家以我为鉴,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经常回家看看,听听父母的唠叨,给寂寞的父母带去一点欢乐,比什么都好。赶快行动,不要迷惘,珍惜现在,珍惜与父母共处的每一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