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2017-03-17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里不含蛋白质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质,那么,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呢?

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精神激动、剧烈运动

一般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肾小球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数为良性,当其疾病治愈后,蛋白尿也就随之消失。

[热性蛋白尿] 感冒等疾病引起发烧至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时就会出现蛋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 年轻人脊椎向前弯屈压迫到肾脏血管时就会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疗,在三十岁前后也会自动消失。

[瘀血肾] 心脏衰竭等肾静脉瘀血时会出现尿蛋白,但瘀血消失时蛋白也会消失。

肾脏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

每次做尿液检查就会出现蛋白时,很明显的就是患有肾脏疾病。

[肾炎] 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从少量到数十公克都有。

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群] 一日量尿液会出现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状严重时,尿液渗出的蛋白会使血液中的蛋白浓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肾症、淀粉样变性病(AJnyloidosis)、胶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肾硬化症] 随着本态性高血压引起的肾硬化症,尿蛋白量会减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发性骨髓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水肿病等水银中毒、铅中毒疾病,也会出现尿蛋白。

尿蛋白高注意饮食

(1)应根据引起蛋白尿的肾病种类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的蛋白质饮食。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给,成人每天为0.8~1.0g/kg。应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对于无肾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者,可供给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成人每天为1.5~2.0g/kg,并供给优质蛋白质,血浆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质饮食为宜。

(2)肾病综合征等,尿中除丢失大量蛋白质外,还同时丢失与蛋白质结合钙、镁、锌等矿物质,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及其制品、虾皮、芝麻酱、海带、鱼类及绿色蔬菜等。含镁丰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麦、大麦、肉类和动物内脏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麦、玉米粉、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茄子、扁豆、南瓜等。

(3)植物蛋白质中,因含有大量嘌呤碱,能加重肾脏中间代谢的负担,故应少用。其中大豆类及豆制品,虽蛋白质含量高,因上述原因,蛋白尿者也应忌用。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