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长教育的论文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长教育又是教育之源,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长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家长教育的论文范文一:家长教育理念下家庭教育论文
一、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中学八年级198名学生家长。
2.调查方法
第一,开放式问卷调查。给家长下发关于“家长教育行为自测”的问卷,问卷共涉及家庭教育中14个教育特性(沟通性、自由性、和蔼性、独立性、放手性、平等性、爱护性、关怀性、鼓励性、亲密性、责任性、期待性、管理性、照顾性)共56个问题,请家长如实填写。第二,家访访谈法。随机走访若干名学生家庭,请家长谈谈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举办三次家庭教育讲座,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二、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这一特性共涉及家庭教育中的4个问题,调查显示,只有27%的家长与孩子有较好的沟通。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和心里话。
2.家庭教育中缺乏民主气氛从家庭教育中的平等性来看,调查显示这一方面做得好的家长只有20%,有28%的家长做得很差。
3.家长教育管理不严调查涉及家庭教育中管理性方面的4个问题,调查显示,只有21%的家长对孩子管理较严,有14%的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
三、原因分析
1.父母教育观念和孩子生存观的矛盾
被调查家长多数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而他们的孩子大多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孩子的生活观与父母的教育观存在很大的代沟,父母这一代人吃过许多苦,对来之不易的好生活倍加珍惜,而他们的子女一出生就生活在安逸幸福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就养尊处优,没受过任何挫折。因此,对父母的以身说教置之不理,对父母的艰辛创业不感兴趣,因而许多父母对待家庭教育束手无策。这种情况在家长问卷调查中占多数,许多家长并不是自身素质差,而是因为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不同,使家庭教育一波三折。再加上许多家长缺乏耐心,使家庭教育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家庭教育观念陈旧
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懂一些家庭教育的常识,但观念陈旧,不适应孩子这一代人的实际情况。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提出过高的要求总是设法满足,当要求不能达到时,家长便对孩子进行粗暴的教育,使孩子心灵受到扭曲。
3.家长缺乏表率作用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许多家长不从自身找原因,使家庭教育苍白无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引导家长以良好的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注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可见,家长的表率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有的家长只知做统帅,不知做表率,他们的不良习惯被孩子从小模仿。孩子说谎、自私、不守信用、不尊重他人等不良习惯,大多是家长对孩子的不良影响。王夫之有一句名言:“欲明人者,先自明。”家长若想成为子女的表率,应不断提高自己,多学习、勤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
4.缺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
每个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健康,但是,许多家长关心的焦点通常集中在孩子的身体健康上,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胆怯、懦弱、孤僻、任性抑郁等心理现象,许多家长却很少关注。这些家长对健康的理解只是片面的,他们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其不知心理健康对孩子个性发展和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四、应对措施
1.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搞好学校德育,就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才能使德育不仅充满校园,而且延伸到家庭、社会,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社会功能。我校在重点抓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时,通过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好家长评选、召开各种形式的家长会、教子经验交流会、家长开放周等形式培训家长,并邀请社区也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社会的紧密联系与配合。还专门聘请了由教育部、团中央组织的心理健康巡回演讲团知心姐姐杂志社的主编范凌云老师,为家长做了“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的心理讲座,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成长均衡各种“营养”,关注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心灵成长同样需要均衡的营养。
2.开好家长会
家长会是对家长进行集体工作的方式。我校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召开两次全体家长会议,家长会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家长如何搞好家庭教育,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并配合学校搞好学校教育,因为学校、家庭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做好家访工作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家访,和家长交换意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一致的教育,使家长积极配合教师搞好家庭教育,在家访中,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如学生的在校表现,反映学校的主要教育活动,班级教育工作计划等,给家长提出建议,帮助指导家长并和家长共同研究,统一要求,配合学校的教育。在家访中,教师虚心和家长共同商讨有关的教育问题,耐心地给家长讲道理,指导家长正确的处理家庭教育的有关问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校教师走访学生家庭50多人次,接待家长校访200多人次以上。
4.家长要勤于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一,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意识。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存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怎样待人接物、与人交谈,甚至打电话的语气、做事的方法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中产生较大影响,对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以及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在家庭里就要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用他们的言行来感染和教育孩子。第二,要赏识自己的孩子,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现在大多数家庭教育孩子总是习惯批评孩子、指责孩子、抱怨孩子,不断找孩子的缺点,抓住缺点不放,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产生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孩子自信心越来越少。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取得成功的人自信心比较强,屡屡遭受失败和挫折的人容易产生自卑感,而赏识教育恰恰相反,经常受到表扬和鼓励的孩子,有利于增强孩子自信心。懂得科学教育的家长,总是能根据孩子的优势和长处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成功的快乐。第三,正确对待孩子的厌学。
学生厌学既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爱之愈切、责之愈深。家庭环境与孩子成长息息相关,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家长和教师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督促孩子苦学成才,他们把对孩子的爱表现为把读书当成孩子生活的全部内容和评价孩子的唯一尺度。因此,过高的期望值,无休止的攀比、唠叨、批评、责罚,使孩子生活变得枯燥无味,逐渐在心理上产生厌学的情绪。作为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只追求“自古华山一条道”,应看到“条条大道通罗马”。面对厌学的孩子,家长要改变对子女学习所持的态度,要讲究教育艺术,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能过高,要求也不能过严,要与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纠正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不正确认识,积极鼓励孩子树立雄心壮志,做到正视现实、情绪乐观、心胸开阔、善于交际、自我调节,从而达到优化心理素质的目的,这对激发孩子的学习有重要作用。第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培养良好习惯的意义重大。在家庭教育中作为父母应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要养成自觉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学习的习惯;要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要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要养成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不半途而废、不依赖家长的学习习惯;要养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按规范化要求行事的学习习惯等。孩子最善于模仿成年人的习惯,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希望在孩子身上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那么,应首先在自己身上形成这种良好的习惯。
五、“当代家长”实验研究带给我们的思考
通过“当代家长”教育实验研究,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家庭教育的确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庭教育决定着人生的起点,影响着人生的轨迹。家庭教育的成功就是国民教育的成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我们的一切教育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抓学生共性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抓学生个性的教育,不拘形式、方法灵活,是孩子成长的快乐园地,因此,一个成功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家庭。
关于家长教育的论文范文二:家长家庭教育素质思考
【摘要】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方法,从而也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本文运用文献法,查阅近70篇相关文献,并从中筛选出22篇,围绕家长教育素质内涵、教育观念、教育知识以及教育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对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而家长教育知识及家长教育能力研究较少,研究不够深入具体;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缺少长期跟踪式的深入研究等问题。今后的研究要注重增加研究的深度,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全面深入地开展家长教育素质的相关研究,为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家长;教育素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述评
家长,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教育者和执行者,因此家长的教育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实施,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199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及教育”调查中指出,“在影响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诸家庭因素中,家长的教育素质是最为重要的因素。”①近些年来,人们针对家长的教育素质开展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哪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都需要我们去认真梳理。本文运用文献法,查阅近70篇有关文献,并从中筛选出22篇,围绕家长教育素质内涵、家长教育观念、家长教育知识以及家长教育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试图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关于家长教育素质内涵的研究
欧阳连认为,家长的教育素质就是指家长运用多种知识实施家庭教育的技能和技巧,家长的教育技能和技巧又主要体现在了解孩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②该研究更侧重于把家长教育素质理解为能力。焦健则将家长素质分为了一般素质和特殊素质,特殊素质即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包括正确的教育观念、丰富的教育知识、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一定的教育能力。③赵忠心在其著作中没有具体提到家长教育素质这一概念,而是将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之一归结为家长自身的素质,其中包括家长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以及家长的文化素养。④杨宝忠认为,家长的教育素养包括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教育态度和教育期望。⑤王铨、赵俊志将家长的教育素质概括为6个方面:现代的教育观念、全面的教子育儿知识、科学的教子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⑥该研究对家长教育素质的概括更为具体,可实际操作性更强。孙宏艳则与王铨和赵俊志的看法相似,认为家长的教育素质,即教育孩子所需要的观念、方法和能力,具体包括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⑦张庆守提出家长教育素质是由多维素质组成的综合性系统结构,应包括品学素养、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⑧综上,对于家长教育素质的认识,我国学者们虽然还存在些许差异,但大致可将家长教育素质概括为家长的教育知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能力四个方面。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究阶段,未能将家长教育素质具体化,使其能够成为可量化、易评价、可实践性强的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因素。
二、关于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
(一)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研究
俞国良与辛涛对其构成做了进一步阐释:人才观是家长对人才价值的理解,亲子观是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及教养动机,儿童发展观是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教子观是对自己、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⑩许晓辉、庞丽娟的研究将家长对儿童的发展评价纳入到家长教育观念里,进一步完善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輥輰訛张庆守的研究是从家庭教育对儿童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这一角度对家长教育观念构成进行了划分,忽略了亲子观在家长教育观念的作用。輥輱訛刘秀丽与刘航认为在其总结的7个观念构成中,儿童观、教育观和亲子观是核心要素。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总结,但划分略有重叠,且缺少对儿童发展进行评价的评价观。
(二)家长教育观念的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帼眉与何大慧认为,家长教育观念受社会文化、家长自身经历、文化程度以及对育儿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影响。輥輴訛李百珍与关颖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除了受社会现状、家庭背景影响之外,还受家长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的制约,家长职业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对教育观念的差异影响显著。輥輵訛俞国良与辛涛认为,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认识上存在“自我构建”和“文化脚本”两种看法。“自我建构”是指家长的教育观是父母自我建构的过程,它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文化建构”是指家长教育观念是其在接受文化观念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文化信息。基于这两种不同的视角,他们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即“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是自我建构和文化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輥輶訛该研究理论上阐述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却没有对其形成规律进行深入探究。李洪曾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除了受职业、学历的影响之外,还与父母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有关系。从家长教育观念现代化的程度来看,一般父亲比母亲高,高学历比低学历高,年长的比年轻的高,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的经理比医务人员、机关一般干部、店员高。輥輷訛“家长教育观念更新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提出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机制:一是找到“动力源”———引发转变观念的内在需要;二是升华系统———提高认识,动摇陈旧观念;三是感染系统———激发情感,促进认识向行为转化;四是实践导向系统———利用科学的手段巩固认识与行为。该研究从家长内在深层动因的角度揭示了旧观念解构和新观念形成规律,提供了新视角。综上,我国学者对家长教育观念构成的认识在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教子观上基本一致,之后评价观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但现有的研究不能全面客观地呈现其形成规律和影响因素,缺乏对家长教育观念形成的规律和影响家长教育观念形成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三、关于家长教育知识的研究
关颖将家长教育知识分为“儿童生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孩子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通过该研究中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独生子女家长当中,学过“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的家长比例最低,“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其次。赵忠心认为,家长教育子女应具备的知识有:“优生知识”、“儿童青少年生理学知识”、“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生活知识”。张庆守指出,家长应掌握的教育子女的知识有应包括关于儿童身心发展和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知识、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关于家庭教育目标以及内容和途径的知识、家庭教育基本原则和方法学知识。华桦的调查表明:“家长最主要的家教知识来源于‘自己的经验积累’,占48.1%。换言之,部分家长主要依靠固有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传统来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开放而多元的获取家庭教育知识的渠道尚未形成。”金晔在其对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自我导向学习的现状研究中指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的比例高于母亲,学历较高的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自我导向性更强,职业工作稳定性高的家长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投入上要高于相对职业不稳定的家长。家长喜欢和常用的学习方式是“自我阅读”,而家长们认为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是“朋友同事间的交流”和“与教师交流”。该研究主要是针对家长学习教育知识的动机、途径、方式、投入等方面。综上,我国学者对家长教育知识的研究关注不够,现有研究相对杂乱化、片段化,大多附于其他研究之下,对家长教育知识应然要求的研究不深入具体,缺少对家长教育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获取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四、关于家长教育能力的研究
(一)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界定研究
赵忠心认为,“所谓教育子女的能力,就是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促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技能、技巧。”輦輴訛胡海燕认为,家长教育能力是指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解性认知、理解性情感和理解性行为。
(二)家长教育能力的应然要求
赵忠心把家长教育能力的应然要求总结归纳为三点,分别是了解子女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庆守把家长应具备的教育能力分为6项:了解与分析能力、教育选择与规划能力、建立密切亲子关系的能力、家庭教育实施能力、教育协调和沟通能力、家庭教育环境设计能力。輦輶訛此概括较前者更细致具体。胡海燕侧重从人的认知、感情和行为实践活动三个层面,把家长教育能力分为理解性认知能力、理解性感情能力和理解性实践行为能力。陈永坤认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核心能力应该包括:情绪管理能力、逆境智能、学会学习、创意思维、理财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国际视野以及世界公民意识等。
(三)家长教育能力发展的意义与方式研究
关颖认为,家长教育能力的缺陷会导致子女产生不良心理感受,而家长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则是家长教育能力缺陷的关键。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程度远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要,是导致其教育能力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輧輮訛缪建东把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发展阐述为父母的成长,其意义在于它是角色变化、科学育儿的必然需求。他认为父母教育能力拓展方式有:“在生活的过程中向比自己有经验的长辈或者同辈学习、主动通过看书读报或上网查找信息等方式自学、接收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这三种方式基本概括了现有的发展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方式,但不够细致和具体。综上,目前关于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研究较少,从促进家长教育能力发展途径角度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缺少家长教育能力发展水平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五、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家长教育素质开展了许多有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家长教育素质的内涵,完善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对家长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应然要求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在对家长教育观念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还不够深入,缺少对家长教育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掌握状况和获取途径的研究。总的来说,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对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对家长教育知识以及教育能力的研究较少,且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文献法、思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居多,比较法、个案法、观察法较少,缺少长期跟踪式的深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丰富研究内容的同时增加研究的深度,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根据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深入地开展家长教育素质的相关研究,为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注释:
①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6[R].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②欧阳连.家庭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8-22.
③焦健.合格家长素质简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2):50-53.
④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⑤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0.
⑥王铨,赵俊志.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尝试[J].中小学管理,2013(11):38-39.
⑦孙宏艳.父母应具备的教育素质[J].家庭教育,2007(2):4-10.
⑧张庆守.新世纪家长教育素质要求与养成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7,3(28):135-140.
⑨陈帼眉.家长的教育观念[J].父母必读,1992(11):4.
关于家长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儿童教育的论文
2.关于大学教育的论文范文
3.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4.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5.关于计算机教育毕业论文
6.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