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2017-06-12

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你知道黄果树瀑布是怎么形成的吗?小编在此整理了黄果树瀑布形成原因,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黄果树瀑布形成原因

黄果树瀑布在打邦河流域的白水河段上,河水由北向南,到达黄果树时,河床出现一个大的纵坡裂点形成黄果树瀑布,水流经瀑布后向西绕行一个近似半圆的弧形,弦长500米,向西凸出300米,到达水刮冲以下的螺丝滩头,恢复由北向南的流向。瀑布宽101米,高77.8米。瀑布飞泻入犀牛潭,水流依次经过三道滩、马蹄滩、猪龙潭、油鱼井、锅底凼、湾塘、冒水塘。

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被河水冲击侵蚀得厉害,形成陡坎,坚硬的岩石则相对悬垂起来,河水流到这里,便飞泻而下,形成了瀑布。也可以说,河水在河道中奔流,遇到河床的陡坎时,便跌下来,形成了瀑布。除此之外,还有因山崩、断层、熔岩堵塞、冰川等作用,形成瀑布的。

瀑布的形成可能认为很简单,就是一条河流翻过一个悬崖峭壁,就形成了一个瀑布。其实瀑布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其一就是像尼亚加拉瀑布,它是尼亚加拉河水翻过白云石的岩壁,直落入下面的一个大水池里,翻滚流飞的水流不休止地浸蚀页岩,淘空了白云岩的岩洞,一块块的白云岩崩落而下,使得悬崖永远陡峭。

另一种瀑布的形成就是在古代有一大块熔化了的岩石从下面挤上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岩石硬化了,后来就在河道中形成了一堵墙。中国的黄石瀑布就是这样形成的。

第三种情况是:古代的冰川切入山谷之中,使两侧形成悬崖峭壁,瀑布由此生成。

此外,地球表面的运动使高原进一步加高,而河流就在它的边缘地带,这样就形成了高原上的瀑布。

黄果树瀑布的特色景点

黄果树大瀑布,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可布河,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河段支流北盘江下游的北岸支流打帮河的西源(或支流)。发源贵州省六枝特区二塘,东北流至六枝特区折东南流,经扁担山至桂家河口,始称白水河,黄果树大瀑布在此,折南流,与东源王二河交汇入打帮河,河长48公里,集雨面积731.4平方公里,落差339米,河口流量14.6立方米/秒。

黄果树大瀑布水的流量一般保持在每秒8至12个立方米。雨季最大的流量可达每秒110-150个立方米。在每秒2-3个立方米的流量的情况下,黄果树大瀑布就能形成景观,5个立方米流量左右的水,既可展现黄果树瀑布秀美的一面,又不失壮观。由于上游水量减小,每年11月初至4月底的枯水季节,王二河水库将向黄果树瀑布调水,每天的调水量不低于每秒5个立方米,这样可保证黄果树大瀑布枯水季节的流量保持在每秒8个立方米以上。即使再遭遇大旱,黄果树大瀑布仍将保持秀美而壮观。

黄果树瀑布的历史故事

1638年(明崇祯11年)4月23日,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散文家徐霞客经黄果树瀑布入滇,对黄果树瀑布进行了考察和记录。其后历代文人墨客作诗撰文赞颂黄果树瀑布。明末“天未才子”谢三秀诗中有“素影空中飘匹练,寒声天上落银河”;清康熙年间曾任贵州巡抚的田雯曰:“匡庐瀑布天下称奇绝,何如白水河灌犀牛潭,银汉倒倾三迭而后下,玉龙饮涧万丈哪可探”。清代诗人郑子尹用“九龙浴佛”、“五剑挂壁”、“美人乳花”、“神女佩带”来描述黄果树瀑布,说:“白水瀑布信奇绝,占断黔中山水窟”。近、当代众多名人游历黄果树赞美大瀑布的诗文题记很多。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计有:摄影师吴印咸题辞:“一泻万丈,蔚然奇观”;美学家王朝闻题:“天上来兮”;贵州籍女书法大师肖娴题:“白水奇观”;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题:“黄果树黄,白水河白,黄白相间,天下一绝”;国画家吴作人题:“奇境”;经济学家于光远题:“黄果树风景区自徐霞客来此,渐为世人所知。黄果树附近尚有旅游资源正待开发。这是一个风景系统,在世界上将占有更高的地位。大家应不负大自然的恩赐,努力工作,为中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宋任穷题:“水帘洞”;贵州老红军作家陈靖题:“伟哉壮哉,奇绝妙绝”;史学家、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胡绳题:“峭壁古藤千岁松,飞流直泻碧潭中。长虹坠落银河碎,定有群仙下就重”;艺术家刘海粟题:“天下奇观”、“黄果树宾馆”、“水帘洞”;原国务委员谷牧题:“这里是集山、水、林、洞为一体的天然大盆景,国内罕见”;国际洞穴协会第一副主席D·C福特教授说:“水帘洞是世界最美的,还没有看到过如此好的洞穴”;胡锦涛总书记、江泽民主席、胡耀邦总书记、朱镕基总理、乔石委员长、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钱伟长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副委员长、彭佩云副委员长、雷洁琼副委员长、钱其琛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黄果树视察、游览。诗人艾青:“黄果树是很美的,大家都来为黄果树写诗吧!”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