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2000字

2017-03-31

一提到《论语》就会马上想到孔子,想到他对弟子的教诲。《论语》这书是全世界的精华宝典,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论语》读后感2000字,欢迎阅读!!!!

《论语》读后感2000字篇一

一提到《论语》就会马上想到孔子,想到他对弟子的教诲。《论语》这书是全世界的精华宝典,《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自从秦始皇的那个时候有“炆书坑儒”,打打打急了《论语》的传播,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遥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当我们拿着一本《论语》看时,可能刚开始觉得只是几句简单的话罢了,可是细细品读,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这些只是概括性的结论而已,事实上,孔子对待不同的人,对于它们就有不同的解释,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孔子主张因材施教,这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很是用的。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在这里发出自己的不满,发出自己的呻吟,“还老百姓们一个和平安全的生活”。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作为学生,我们应懂得“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这句话的意思是“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因为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对所有事情一知半解,不懂装懂。”我们应该熟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话,我们差不多都会说,可是我们真能做到的又有几个,那就“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吧。

我觉得孔子是个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如,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何者为尊,有权者为尊,何者为贵,有钱者为贵。既无权又无权的小民,自然要自卑而下贱了。所以饭店的服务生见了经理难免唯唯诺诺,门卫见了大款总要点头哈腰。像子路这样,穿着破布袍子和有钱人在一起,不卑不亢,实在难得。

要我看,尊卑贵贱虽然是一种事实,但却是最不合理的地方。在上天的眼里,人都是平等的,每个的生的时候,没有唅着金子出生的,死的时候,上帝也不会为大款高官派专车。所以在上帝的眼里人并没有贵贱之分 。我们人类号称是万物之灵,其实从亿万年的眼光看,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宇宙中可怜的过客?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有这样石火电光中论尊卑贵贱,有什么意义?

所谓的尊卑贵贱都是以势力的眼光看的结果,其实一个人干什么,能做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自己能把握的不多,不能不承认有很大的命运因素。所谓富贵莫强求是也。但是从人性上来看,就是众生平等,没有贵贱区别。可是现实世界,毕竟是一个尊卑的世界。这也是个事实。陶渊明当县令要接见上司,就得卑躬屈膝,可是他终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隐居了,这是惹不起躲的起的哲学。多少有点消极逃避的味道。相比之下,子路既不躲起来隐居,又不卑不亢的与权贵交往,这样的境界要更高。

所以,见了大人物,见了大款,不要自卑,要有自己的尊严。生命是平等的,人性是平等的,为什么要自卑呢?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命运,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自尊。我们没有钱没有权,这的确不是件另人高兴的事,但如果既没权又没钱,再没有了尊严,那岂不是更输得一干二净了。我们要保持平常心,凡事通过正当的努力,能成功就成功,不成功就算了,不做非份之想,不做非份之想,就能保持人格的独立。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我不想说《论语》你必须去读,但我们确实需要去读,它就是我们的精神营养品,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缺少营养就会影响到健康,而《论语》正是会影响我们一生的难得之物。

《论语》读后感2000字篇二

近日几阅“论语”,一改初览之惑。始感隧语癖字自为不求甚解。硬着头皮通读数遍,居然品出点什么东西出来了。说不好这些东西能够对人对己有多么深刻的励志作用,姑妄谈点心得体会。虽与孔老人家时距数千年之遥,但望其项背尚知自己力不从心,不知道老先生若有在天之灵,聪耳听得小女子胡说八道、明目看见本愚者在这里看着天书做思考状该作何想。经常听到或者看到诸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或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类的话,不知道出处,也不求甚解。看了“论语”才知道原来是出处在这里。这些话文字明了,意义也简单。倒是有的话文字简单,意义深刻。让我对其意义的内涵进行几分思考。闭卷抚额想过来,倒让我对这位老人家生出好大的敬意。

我把这些话照录如下:

其一: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很久以来,民以食为天自是古训。好像许多崇高伟大的思想和行为最后都落地到食为先。从历史发展的动因看,解决“食”的问题一直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和平时期老百姓祈福风调雨顺,动乱时期诉求的‘耕者有其田‘无不与“食”相关。我老没弄明白,这位老先生周游列国身心具疲,乞食无居尚不知愁,以谋“道”为乐,以传“道”为责,疑是天人也?

为了弄清楚“论语”包含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我从“学而第一”看到“尧曰第二十”。虽然历史知识不足加上文字生涩难懂,但是我还是把“论语”中大部分生活的或者场景的对话提炼出来可以称作为思想的东西进行了初步的研判。

我将“论语”中具有代表性的两段话作为分析主题。

君子谋道不谋食。

显然,这里的“君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君子”大有不同。我们平时所说的“君子”无非是在道德和行为层面,将高尚与低俗做君子与小人之分。这里的“君子”与非“君子”(或者不合适叫小人)的界限定格在“道”与“食”上,

这个界定非常有趣。与现代君子定意仅有的共同点是,在人的群体中,可谓君子的人在数量是少数,除此之外我就再看不到什么地方有那么一点点的共同了。

何为道?这里的道应该是哲学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了。往小了说是国家社稷与民生安危,往大了说可能就是人性的善恶与精神的诉求或者信仰什么的。这些东西应该是哲学家研究的东西,与宗教有点联系。看来,孔老先生不仅仅是思想家,也应该是个哲学家。可我就不懂了。这个世界能够存在,无谋“食”者何以为继?如果这个世界都是“君子”,是否可以“道”来裹腹?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当以食为天,难倒反以“道”为天不成?再看下去,啊,原来有“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看来孔老先生亦非不食粟米,只是把寻“道”崇居其首以求得精神物质双得罢了。这个观念我部分接受。看看人类发展的历史,正是对文明的追求使我们的祖先走出丛林并繁延至今,也正是人类思想的存在;由简浅到繁深,才使得我们现在的世界丰富多彩。这个观念我不能接受的地方是,人类进步的历史是物质创造的历史。或者说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精神文明产生和存在的物质载体。没有人类生存必需的“谋食”,不知道人类社会能否发展和延续,更不知“谋道”君子今将安在。我认可这样的观点,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话说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个顺序关系应该是真实准确的反映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对物质与精神的认知。所以啊,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话就太应该值得推敲了。我认为忧道忧贫都属于人生之忧。若是我,应是属于即忧道又忧贫的人。如果贫的问题没有解决,自认没有资格忧道,那时恐怕自己尚在其他忧道者的可忧之列。所以啊,我宁愿先忧贫,再忧道。即使自己无力为社会发展进步之车助一或拉或推之力,至少应该别成为车上重载之负。如果有我这样想法的人别居孔老先生“君子”之侧,那我以二字礼赠圣者---巨怒。

其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老先生的这几句话挺有意思的。从字面上的意思看,应该是有吃的有住的就行了。吃的数(质量)与住的好坏应该是“低标准”,而为人、为事和为行(行为、行动)则应该“严要求”了。不知道孔老人家的这些话自勉还是育人。如果是自勉吧,在“乡党第十”曾中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而且还有“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等高要求,难道这位老先生在这个方面是双重标准?若是自勉,这明显是矛盾的。如是育人启不是欺小了么?若老人家真的是“内外有别”的话,此为本非“君子”所举,那就更没有立此准杆为“君子”设标的道理了。在涉世不算深、谋道不甚远的我辈看来,追求食饱与居安乃是人常之福祉、国家之康宁所在,至少,在我人生若干理想中,食饱与居安为重中之重,因为那至少是能够证明我存在的价值。因为我得到的食饱与居安是我为社会创造价值后得到合理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况且,食饱与居安亦是人生乐趣的主要部分,如此娱人娱己之好事却在老夫子这里与“君子”无缘,无语以对先圣之智,甚悲。

倒是这些话蛮对我的胃口---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简单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多做少说。多做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做出来的。“敏于事”应该就是勤加上奋和劳,勇于任事、敢于担当。我亦以此为励志之言。说道“慎于言”,既然语言是信息传送的载体,不说话是不行的,但是少说,慎说,这个说法我赞同。语言也是一种劳动,是需要成本的。说的多,难免语言含意被稀释,成本高而功率低,失大于得。这是赔本的买卖,为“君子”所不屑当在常理之中。而因“敏于事而慎于言”者,则“就有道而正焉”之赞,并将其列为“可谓好学也已”,我想,这“好学”当为君子之初了吧。想想自己若能遵其训而行之,也弄个“君子”当当,恐不辱没孔老先生“君子”之论传续至今。想到这里,颇感翻卷有益。超喜。

孔老先生为先代宗师。“论语”的所言之意且丰富而深刻,远非我等可领受其全部的精华。知之一、二又不求甚解,随便看了,简单想了,姑妄说了,做此一文,权当练字。

《论语》读后感2000字篇三

在《论语》一书中,谢了人世间愈多的”道理”,而我认为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人生之道”了.

从古至今,人生一直是人们最关心最为重视的,有多少名家感叹光阴的流逝,庄子就曾经说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就像白驹掠过,稍纵即逝.杜甫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刘禹锡”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白居易, 曹操也有类似的诗篇“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等.更有对联说,”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对”数千年往事,汪到心头.”

从古人的字字句句之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上没一个人都是秒显得,转瞬即逝的生命.所以,在这短暂的生命之重,我们更应该去合理的区规划他.就在孔子感叹光阴流逝之时,他给千万代的后人描述出了这样的一种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 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大致的人生的路标,在这些路标上面.有几个重要的阶段被孔子很重要的强调了出来.孔子所说的” 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同样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

孔子曾经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是说,自己并不是生下来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过是对古人的经历与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一直不断的学习.对于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现在许多的孩子并不是”十五向学”了,可能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但我觉得这样并不一定管用,并不一定对孩子的未来有用.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要边学边思考,还要去应用.把自己先进所学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种学习的方式.就在这样一种学于思的磨砺与历练之中,不断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一直到孔子所说的30岁.

“三十而立”,我想对于身处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的我们来说,在我们现在所出的这个年龄段就要”有所立的趋势”了.在我看来,三十而立的”立”字是非常有含义的.立要是内在的立,只有内在的立了,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定义自己的位置.就拿很简单的登山来说,泰山上有副对联”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话讲得并不是说登山,就是把山给征服,而是自己站在山巅之上,山提升了自我的高度.所以,我觉得,三十而立的立并不是指外在的立,而是内心的立,是忠于自己的心灵,并不是外在.就像晋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访问朋友一样,带了朋友的家的门前不敲门转身就走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想念这个朋友远道而来,而到了朋友家门前,兴尽而返.

从三十岁到四十岁,便从”而立之年”到了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不惑中的惑,显然就是迷惑的意思.在人之前的四十年的光阴之中,人一直在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获取着东西,金钱,名誉等等.当这些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便会变得”惑”,所以孔子便提出来”不惑”.在之前的人生中,人已经获得了许多许多的东西,有有用的,当然也有不需要的东西,现在的人就应该把不需要的东西舍弃.人的内心就像一栋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房子里面什么也没有,慢慢的,人一点一点的布置家具,进行装潢,不知不觉的东西越来越多.最后发现连自己的地方都没有了.最后导致的就是被金钱和荣誉所迷惑,迷失了自己的内心.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四十而不惑”便是阐述这个道理.不惑便是舍弃那些会迷惑自己,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五十知天命”.孔子所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人生与天命都是不定的,没有什么埋怨的.所以,孔子所说的”知天命”当中,知是很重要的.要能够了解自己的天命,能观察到冥冥之中的事情,辨析人间好坏,能了解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那么就能平心静气的去面对了.我们经常说不要怨天由人,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去抱怨,不把一些责任推卸给别人.这么难的事情孔子怎么能做到呢?是因为.孔子要求自己,比要求这个社会,要求别人应该怎么样,都重要得多.所以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内心已经能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不会怨天尤人.能做到知,其实也就是把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在筛选之后,融汇到一起,并进行提升.当知天命之后,就要来到孔子所说的”耳顺之年”了.

“耳顺”便是无论什么样的话都能听进去,都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在知天命之后,孔子提出”六十而耳顺”在知晓天命后,区最大限度的包容他人.一个人要是想做到耳顺,我想就要让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是最后一个境界,也是最高深的境界了.人活到了70岁.肯定经历过了无数坎坷,就像俗话说的”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要多”.到所有坎坷都经历过所有的规矩已经成为生命习惯时.那么就能随心所欲了.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佛寺里面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到佛像面前来膜拜.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他采用同一座山的花岗岩砌成的.终于有一天,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于同一座山,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门去膜拜你?佛像谈谈的对他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几刀才走上了今天这个岗位,为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修成佛.孔子所描绘的几个人生境界,都是非常注重内心,要到最后,必须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行的.

孔子所说的境界,是我们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参照的镜子.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面,我们更需要这样一个有条理,有序的生活.英国科学家之前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为了试一试南瓜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廉价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强,就在很多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砝码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所能承受的极限。 这样,不同的南瓜压不同的砝码,只有一个南瓜压得最多。从一天几克到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这个南瓜成熟的时候,上面已经压了几百斤的重量。 最后的实验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着一刀剖下去,看质地有什么不同。当别的南瓜都随着手起刀落噗噗地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子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锯吱吱嘎嘎锯开的。它的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生命中的压力,也许可能更好的激励我们.在当今竞争的压力下,我们也许能够在20岁就领悟到孔子所说30岁要领悟的东西,在30岁就能领悟到40岁的境界,那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太有用处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