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道黑板报

2017-03-19

中国是发现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成为社会精神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中国重要的产茶之地,福建省以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出许多精彩纷呈的茶文化风俗。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茶文化的黑板报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中华茶道黑板报:我的茶文化

闲来无事,沏一杯陈年普耳放在案头。闻之,醇香可鼻;观之,色如玛瑙,油润透红;品之,绵软细滑,神清气爽。一些像普洱茶一样的陈年旧事,因茶而复活,而显现。

最早接触“茶”,可以上溯到日益遥远的童年时代——20世纪七十年代。每逢春节来临,父母操办年货时,会十分奢侈地买一包无品牌、无产地、无生产日期的茶叶。干茶叶色呈黑褐,形似枯叶,沏成后,茶色黑咕隆咚,入口苦涩兼备。就像男人们喜欢抽松烟一样,喝这种口感极差的茶,仿佛成了男人的专利。男人们喝这种茶时表现出的无畏和气概,犹如发表无声的宣言:能够承受这种口腔苦难的人。

茶文化的黑板报图片

那时的我,对茶叶的认识是懵懂的。我想,第一次“品尝”这种茶时,表情一定是很怪异甚至是痛苦的。爱喝茶的父亲说,喝茶能去油腻、提精神。这种说法对童年的我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奇怪的是,这种茶却一直印在我的记忆中,就像它的颜色和味道一样,从来没有褪色,从来没有改变。有时,我会突发奇想,难道童年的茶在我的生命中具有某种暗示?或者具有某种特殊含义?——那段无法磨灭的时光会因为童年的茶而变为永恒?难道生命中的永恒只存在于过去?因为,今天,以及未来,无论人,无论事,无论友谊,无论爱情,甚至亲情,是没有永恒的。永恒,只是一个美好愿望而已,它在现实中,是难以存在的。

第一次惊讶于茶的魅力,是在我的青年时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董是我的老乡,又和我同一年毕业分配,彼此感觉更加接近。一次,董到杭州出差,回来时带了一包茶叶特意送给我。我记得茶叶袋子是塑料的,袋子上的图案是绿色的茶叶,袋子右上角写着非常醒目的两个大字:绿茶。袋子下方写着:西湖龙井。字体小了很多,显示着一种计划经济年代尚未被消费者认可的不自信和不甘心。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茶。茶叶的颜色是微微发暗的绿色,饱满而凝重,沏开后,叶子顿时变成翠绿色,在透明杯子里上下飘移,顷刻功夫,即可看到西湖龙井的特有外形:一旗一杆,姿态非常优雅。再看茶色,淡绿透明,自然清朗。品其味,淡香淡雅,口感清雅宜人。我惊讶地对董说: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好看、好喝、好闻的茶!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今的董已经是事业小有成就的人,当他心中的世界越来越大时,他不会想到当年的一包绿茶像青年时代的友情一样,纯真、透明,以其独特的魅力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我,我们,以及所有的人,在忙忙碌碌向前走时,更多的人可以清楚地细数自己的所得,与此同时,同样多的人不会意识到自己遗失了什么,相信这种遗失不是主动的,不是故意的,但却早已成了事实。

而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回忆变得多了起来,我会时不时地想起青年时代,那些充满诗意的人、事、友情、欢笑、眼泪以及在今天看来无比温柔的烦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疏远,淡的就像曾经令我惊讶的第一包绿茶,以一种雅致而又模糊的姿态存储于记忆的最深处。它们的疏远就像绿茶的香气,飘逸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无法复原,无从寻觅。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毛尖的此种品质,让我想到了我身边的一些人——默默无闻、不计名利、勤劳质朴、不饰张扬。这些人,如风雨而来,如微尘而去,也许没有人记起过他,但他走后,会有人纪念他,纪念他的平凡、平淡,纪念他像信阳毛尖一样的品质。我相信,将来,我也是这样的人。茶文化的手抄报真正和茶结缘,应该在我的不惑之年之后。此时的我,会偶尔提高一下生活质量,节假日开始旅游。在海南,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功夫茶,原来,茶可以喝的这么优雅,这么艺术。海南的苦丁茶,以及后来在福建喝的乌龙茶、铁观音,云南普洱茶,黄山毛峰茶,四川的雀舌、银芽、竹叶青等,都给于我不同程度的惊喜和快乐。

我把最喜爱的茶叶放在不同样式的茶叶盒中,并贴上标签,有时独自品尝,有时和家人一起品尝,最让我开心的是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自己的茶文化,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言随心声,心随茶动。此刻的我会得出一条异常清醒的人生哲理:分享快乐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但遗憾的是,这种分享看起来简单,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种无比奢侈的梦想。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有时只有一杯茶的距离,有时却是固若金汤的城墙。

像所有人一样,在今后的历程中,我不知道茶将陪伴我演绎出什么历史,沉淀出什么文化,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茶,必将陪伴着我,必将给我更多的启示、提醒、感悟,甚至觉悟。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