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励志故事精选_经典励志的励志故事

2017-06-17

在历史上有很多经典励志的故事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那么历史上的励志故事精选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的励志故事精选: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妇好

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使这位湮灭三千多年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事迹,重见天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应该给予这位古代的杰出妇女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公元前12世纪时,正是中国殷商之期。由于频繁的战乱,商王朝留给今人的痕迹已经非常稀少,但是就在这些为数不多的遗物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一位特殊的女人——妇好。

商代君主武丁见于史料的“诸妇”多达六十多位,其中只有三人拥有王后的地位,妇好则是第一位,而且她也是伟大的商朝中兴之王武丁一生中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

在现存于世的甲骨文献中,“妇好”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YH127甲骨穴中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她就出现过两百多次!而且武丁在这些占卜中向上天祈告的内容,包括妇好的各个生活侧面:征战、生育、疾病,甚至包括她去世后的状况如何。足见武丁对妇好用心之深。

妇好并不姓妇,当她嫁给武丁成为王妻之后,武丁给了她相当丰厚的封土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尊称为“妇好”,或者“后妇好”。

妇好的庙号为“辛”,商王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妇好就是武丁的第一位王后。她嫁给武丁之前的身份,应该是商王国下属或周边部落的母系部族首领或公主,有着非同一般的出身和见识。妇好十分聪明,也有着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智慧。商王朝武功最盛的君王武丁是她的丈夫,而武丁时代的赫赫武功中,有着妇好相当一部分的功劳。商王朝带着浓烈的母系氏族遗风,这几个形容词用在商王后的身上,一点问题都没有。

妇好臂力过人,她所用的一件兵器——大斧重达9公斤,足见她的身体强壮,更可见她的骁勇。

妇好和武丁,是一对真正志同道合的好夫妻。刚刚结婚的时候,武丁对妇好领兵作战的能力还不是非常了解。某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外敌入侵,派去征讨的将领久久不能解决问题,妇好便主动请缨,要求率兵前往助战。武丁对妻子的要求非常犹豫,考虑很久之后,还是通过占卜才决定让王后出征。

没想到,妇好一到前线,调度指挥有方,而且身先士卒,很快就击败敌人,取得了胜利。

武丁从此对妻子刮目相看,封妇好为商王朝的统帅,让她指挥作战。从此以后,妇好率领军队征讨作战,前后击败了北土方、南夷国、南巴方,以及鬼方等二十多个小国,为商王朝开疆拓土立下了不朽战功。

其中,在对羌方一役中,武丁将商王朝全国一半以上的兵力都交给了她——一万三千余人。这场战役大获全胜,也是武丁时期出兵规模最大的一次。妇好为武丁和商王朝立下的最伟大战功之一,就是率领一万三千人的大军,征讨西北的内蒙古、河套一带的敌军之战。这场战争对于殷商王朝乃至于整个中华历史,都具有伟大的划时代意义。

这是一场自卫战,在妇好出战之前,商王朝困于西北边境的战乱骚扰已多年,始终不能胜利,而妇好一役毕全功,取得了最后也是最强大的胜利,并且得到了敌人的归附服从。这是一场奠定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的决战。史学家认为,妇好此战的意义,不亚于传说中的黄帝与蚩尤之战。

每当妇好单独出征,凯旋的时候,武丁总是抑制不住喜悦,出城相迎。有一次一直迎出八十多公里。当这对夫妻带领着各自的部属,终于在郊外相遇的时候,久别重逢的激动使他们忘记了国王和王后的身份,将部属们甩在后面。两人一起并肩驱策,在旷野中追逐驰骋。武丁将妻子看得无比重要甚至于既爱且敬,这一次浪漫的并骑留在了史料中,而没有见诸文字的恩爱自然更多。琴瑟和谐,羡煞后人。

除了率军作战,妇好还掌握着商王朝的祭祀占卜之典,经常主持这类典礼。她是名副其实的神职人员,最高祭司。

武丁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君王,他并不因为妇好是自己的妻子,就认为她理所应当要无偿为自己的国家奉献。在妇好立下赫赫功绩之后,论功行赏之时武丁没有忘记她,给她划分了封地。

妇好在自己的封地上,就是一切的主宰,她主持封地范围内的一切事务,拥有田地的收入和奴隶民人。她还向丈夫武丁交纳一定的贡品,一切都按照国王和诸侯的礼仪来办理,绝不因私废公。妇好的封地一定是商王朝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因为在她的封地上,她拥有自己独立的嫡系部队三千余人——在那个年代,普通小国的全部兵力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这个数目。

由于经济独立,妇好能够为自己铸造大规模的青铜制品,现存于世的妇好偶方鼎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妇好33岁就死去了。虽然相对于那个时代,她的享年已经不短,但是相对于她享年长达59年的丈夫武丁,却太短暂了。

妇好是因为什么原因去世的?从已经翻译过来的甲骨来看,有好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因为难产而去世,还有可能则是因为战役而亡,至少也是战伤复发,而那年头的战争,其实就是大规模的械斗,想要不负伤,是不可能的。

从历史记载可以发现,妇好去世多年之后,武丁仍然对她念念不忘。

上世纪,安阳小屯村的殷墟被陆续发掘,然而十一位曾定居安阳的商王大墓已仅剩了十一座空陵,在三千年的历史中早被盗得空空如也。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保存完好如初的,却是妇好墓。

1976年5月17日,一位女考古学家郑振香,主持了另一个女人——商王后、大将妇好墓的发掘。

墓中出土了4面铜镜,还有4件铜钺以及130件青铜兵器。除了以一对司母辛大方鼎为首的200余件青铜礼器,还有15种共156件酒器,以及来自新疆等地的玉器佩饰755件、来自台湾海南甚至更远处的海贝7000多枚、各色宝石制品47件,以及各种陶器、石器、海螺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为妇好殉葬的16名殉人、6条殉狗。

如此丰厚的陪葬品,不仅体现了武丁对妻子的敬爱之情,更体现了妇好生前丰富多彩的生活。她不但是一位将领,能征善战且善饮,更是一位尊贵的贵妇人,爱美而且善于修饰,更是一位拥有独立经济能力的贵族领主,拥有庞大的奴隶群。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真正的传奇女子,伟大的王后。

历史上的励志故事精选:吴三桂借清兵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率领一百万起义将士,渡过黄河,分两路进攻北京。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到了这年三月,就在北京城下会师。城外驻守的明军最精锐的三大营全部投降。

起义军猛攻北京城。第二天晚上,崇祯帝登上煤山(在皇宫的后面,今北京景山)上往四周一望,只见火光映天,知道形势危急,跑回宫里,拼命敲钟,想召集官员们来保护他。等了好久,连个人影儿都没有。这时候,他才知道末日到来,又回到煤山,在寿皇亭边一棵槐树下上吊自杀。统治中国二百七十七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

大顺起义军攻破北京,大将刘宗敏首先率领队伍进城,接着,大顺王李自成头戴笠帽,身穿青布衣,跨着骏马,缓缓地进了紫禁城。北京的百姓像过节一样,张灯结彩欢迎起义军。

大顺政权一面出榜安民,叫大家安居乐业;一面严惩明王朝的皇亲国戚、贪官污吏。李自成派刘宗敏和李过,勒令那些权贵交出平时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赃款,充当起义军的军饷,拒绝交付的处重刑。少数民愤大的皇亲国戚被起义军抓起来杀头。

有个大官僚吴襄,也被刘宗敏抄了家产,并且逮捕起来追赃。有人告诉李自成说,吴襄的儿子吴三挂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手下还有几十万大军。如果把吴三桂招降了,岂不是解除了大顺政权一个威胁。

李自成觉得这个主意很有道理,就叫吴襄给他儿子写信,劝说他向起义军投降。

吴三桂原来是明朝派到关外抗清的,驻扎在宁远一带防守。起义军逼近北京的时候,崇祯帝接连下命令要吴三桂带兵进关,对付起义军。吴三桂赶到山海关,北京已被起义军攻破。过了几天,吴三桂收到吴襄的劝降信,倒犹豫起来。向起义军投降吧,当然是他不愿意的;要不投降吧,起义军勇猛善战,兵力强大,自己不是他们的对手。再说,北京还有他的家属财产,也舍不得丢掉。既然李自成来招降,不如到北京去看看情况再说。

吴三桂带兵到了滦州,离北京越来越近,就遇到一些从北京逃出来的人。吴三桂找来一问,开始,听说他父亲吴襄被抓,家产被抄,已经恨得咬牙切齿;接着,又听说他最宠爱的歌姬陈圆圆也被起义军抓走,更是怒气冲天,立刻下令退回山海关,并且要将士们一律换上白盔白甲,说是要给死去的崇祯帝报仇。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拒绝投降,决定亲自带二十多万大军,进攻山海关。吴三桂本来就害怕农民军,听到这消息,吓得灵魂出窍。他也顾不了什么民族气节,写了一封信,派人飞马出关,请求清朝帮助他镇压起义军。

清朝辅政的亲王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求救信,觉得机会来到,立刻回信同意。接着,他亲自带着十几万清兵,日夜不停地向山海关进兵。

清军到了山海关下,吴三桂已经迫不及待地带着五百个亲兵出关迎接多尔衮。他见了多尔衮,卑躬屈膝地哀求多尔衮帮他报仇。多尔衮自然顺水推舟地答应。吴三桂把多尔衮请进关里,大摆酒宴,杀了白马乌牛,祭拜天地,订立了同盟。

李自成大军从南面开到山海关边。二十多万起义军,依山靠海,摆开浩浩荡荡的一字阵,一眼望不到边。老奸巨猾的多尔衮从城头望见起义军阵容坚强,料想不容易对付,就让吴三桂打先锋,叫清军埋伏起来,自己和几名清将远远躲在后面的山头观战。

战斗开始了,李自成骑着马登上西出指挥作战。吴三桂带兵一出城,起义军的左右两翼合围包抄,把吴三桂和他的队伍团团围住。明兵东窜西突,冲不出重围;起义军个个血战,喊杀声震天动地。

正在双方激烈战斗的时候,不料海边一阵狂风,把地面上的尘沙刮起,一霎时,天昏地黑,对面见不到人。多尔衮看准时机,命令埋伏在阵后的几万清兵一起出动,向起义军突然袭击。起义军毫无防备,也弄不清是哪儿来的敌人,心里一慌张,阵势也就乱了。直到风定下来,天色转晴,才看清楚对手是留着辫子的清兵。

李自成在西山上发现清兵已经进关,想稳住阵脚,指挥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只好传令后撤。多尔衮和吴三桂的队伍里外夹击,起义军遭到惨重失败。

李自成带领将士边战边退。吴三桂仗着清兵的势,在后面紧紧追赶。起义军回到北京,兵力已经大大削弱。

李自成回北京后,在皇宫大殿里举行即位典礼,接受官员的朝见。第二天一清早就率领起义军,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

李自成离开北京的第三天,多尔衮带领清兵,耀武扬威地开进北京城。公元1644年十月,多尔衮把顺治帝从沈阳接到北京,把北京作为清朝国都。打那时候起,清王朝就开始在中国建立了它的统治。

第二年,清朝分兵两路攻打西安。一路由阿济格和吴三桂、尚可喜率领,一路由多铎(音duó)和孔有德率领。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在潼关抗击清军,经过激烈战斗,终于被迫放弃西安,向襄阳转移。过了几个月,农民军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到当地地主武装袭击,李自成战败牺牲。

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张献忠在四川称帝,国号大西,继续抗击清军。到公元1647年,清军进四川,张献忠在川北西充的凤凰山的一场战斗中,中箭死去。这样明朝末年的两支主要起义军都失败了。

历史上的励志故事精选:巧舌如簧

石达开带领的太平军打不下遵义城,军中的粮草接济不上了。听说石梁河上的赵十万是一个有财不吐的富户,上报皇帝讨过封的。那时候,家中藏有十万两银子的人家,才能上报皇帝讨封。皇帝一旦缺钱了,开口“借”十万两白银,就要拿得出来。乡人都不叫他老爷,而喊他赵十万,可以想见赵十万家中有多少银子。石达开想,既然皇上一开口就能朝他“借”十万白花花的银子,我太平圣兵何不打打他的主意。听说他的庄园里三层、外三层的,铁桶一般,想进去拿钱,可得好生想个法子才行。

赵十万家进出三口井(天井),自吹他家的屋基“独占鳌头”:那顺着石梁河从北向南的一排青山就是一条石龙,到他家这里掉头向东,分出两座山堡,就是石龙张开的嘴巴,龙嘴巴前头的石山堡就是一个“宝”,他赵十万家的三重天井刚好坐落在龙的嘴巴里头。外人休想进来,更别说打他家的主意了。听说,穷人从他家当门过,根本不敢正眼看一下他家的庄园。有一次,他家的丫头到菜园子讨菜,被交租的佃客看见了,赵十万立马就叫人打了围墙,把菜园子也围起来。

这天,一个身背罗盘的阴阳先生来到这里。他顺着石梁河看了一阵,又站在龙嘴巴前头的小石山上放眼远望,总感到有啥不如意似的,又东瞧瞧,西看看的。

赵十万一听家人报告,这还得了,竟有人敢在他家的门前偷偷摸摸的。他立马叫护院庄丁去把阴阳先生抓来。阴阳先生不吵也不闹,就这么被抓进了赵十万的家。赵十万一见阴阳先生,就不阴不阳地问道:“你是干啥子的?”

阴阳先生瞟了他一眼,慢吞吞地说:“老爷,我在给你家看风水呀。”

赵十万一听,一声冷笑,说:“我家花了多少银子请的你,要你给我家看啥子风水?”

阴阳先生却说:“当然,你家是没花银子请我,只怪我学的手艺太浅,从云南顺着一条龙脉跟来,发现贵府虽说‘独占鳌头’,这条石龙却已经开始往前走喽。”

“胡说!”赵十万从太师椅上跳了起来,朝着阴阳先生吼道,“明明是石龙下山喝水,它走啥子?”

阴阳先生依旧慢悠悠地说:“老爷不用急,不必吼,先听我说得有没有道理。要是你觉得还有几分道理,就算我这趟没有白跑;要是觉得我是在胡乱说,就当我白学了一身手艺,你没有听到一样就算了。”

赵十万这才坐回了太师椅上,说:“你说吧。要是你敢扯谎,今天休想跨出我的庄园一步。”

阴阳先生这才说:“老爷,你家倚仗的这条拱背水叫啥名字?”

“哪个不晓得叫石梁河?”赵十万不屑地说。

阴阳先生又问:“老爷,去年不是大旱四十天,这石梁河断流了吗?”

赵十万点了点头。

阴阳先生接着说:“老爷,你想,石龙下河喝水,河水都干了,它不另外去找水喝吗?”

赵十万“嗯”了一声,心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见他半信半疑,阴阳先生忙又说:“不知老爷注意了没有,去年,这石龙就经常过河去滚人家的秧田。”

赵十万想了想说:“如果春三月山水一发,河里有了水,它是不是就不走啦?”

阴阳先生摇摇头:“老爷,六十一甲子,要大旱三年呀。这三年中……”他拿眼偷瞧赵十万,“石龙就是不走,困在这里也是一条死龙呀。”

赵十万皱起了眉头,阴阳先生见他这样,忙继续说:“老爷,据我看,贵府这个屋基前头是一个岔口,石梁河直往外流,贵府再有十万、百万的家财也有流光的那一天。这石龙早就想过河朝土寨寺走了。到那时候,土寨寺的香火更加鼎盛,贵府可就要一贫如洗啦。”

赵十万着急地问:“先生,有啥法子解救吗?”

阴阳先生这时候却漫不经心起来:“办法倒是有,就怕你不愿意。”

赵十万赶紧站起身,请阴阳先生在太师椅上坐下。阴阳先生坐下之后,看着赵十万笑了一下,说:“只怕你舍不得你的粮食。”

赵十万急切地说:“我有的是粮食,只要能给我赵家留住石龙就行。”

谁都知道,赵家左边七座山头连成一线,是一条连珠龙,从南往北赶来替赵家看家护院,只要能镇住石龙不走,赵家就大富大贵了。

阴阳先生沉默了一下,说:“我刚才已经给老爷看过了,在龙嘴巴下修一口小堰塘,石龙就不愁没水喝了。再在龙的下巴上打一个棋盘洞,上修一座凉亭,再从棋盘洞跨堰塘修水阁回廊,把凉亭和石梁河连成一气,就像给牛鼻子拴绳子一样,把龙嘴也拴住,这样石龙就走不了啦。”

听完这话,赵十万笑了,大方地说:“这有啥了不起,只当是从我家的仓头撮出一斗谷子。”

阴阳先生也跟着笑:“我就知道老爷舍不得银钱。要知道,龙嘴上的凉亭修轻了可不行。”

赵十万板起脸:“要修好重?”

阴阳先生掐指一算:“从动工开始,每天起码得有千人来献千块石头下基脚。不过,老爷,眼下这灾荒年头,不搭个粥棚,怕是没这么多人来干活呦。”

赵十万一听,不做声了。别看他说得大方,他是越有钱越小气,这一设粥棚,每天该舍出去多少米啊。见他不肯答应,阴阳先生故意长叹一声说:“我是为您着想,老爷连点粮食都不舍得,我也该走了。”说完,站起身就要走。

赵十万赶忙拦住他,说:“哪里的话,我是在盘算,要好久才能完工。”

阴阳先生忙说:“由我来指挥,老爷请放心,用不了多少时候。”

选好了日子,就动工了。同时,在赵家庄园前搭起一个粥棚,凡是捡来一块石头的就赏一大碗粥。这灾荒年头,这事就像长了翅膀,传得飞快。没两天,方圆百里家里吃不上饭的人都来捡石头、喝粥。不知不觉,就聚了几千人。赵十万一见这阵势,高兴得不得了,心想:这真是老天爷帮忙,有这么多人来捡石头、修凉亭,帮他镇住眼看要跑的石龙。就是有一点不好,赵家修在石梁河上的三间碾坊每天碾米怎么都不够,这不是把自己当冤大头了?赵十万心里不痛快,派人去找阴阳先生,想让他帮忙想想办法,谁知道,这阴阳先生像是人间蒸发了,到处都找不到。这下,赵十万慌了,前后再一细想,越想越不对头,赶紧让碾坊停止碾米,粥棚也不供应粥了。

粥一停止供应,这几天喂馋了的几千穷人不干了,立马围住了赵十万的庄园。赵十万上了高楼,朝下一看,吓了一跳。再仔细一看,他在人群里看见了阴阳先生。阴阳先生带头,叫人们朝庄园里扔石头。赵十万恨得咬牙切齿,指着阴阳先生问:“你到底是什么人?”

阴阳先生笑了笑,得意地说:“要问我的名和姓,赵老爷你请看……”

赵十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一面写有“太平天国翼王石”的杏黄旗迎风飘得呼啦啦直响。

赵十万这时彻底慌了神,赶紧叫庄丁们护住院子。可他家这伙庄丁哪能挡得住这么多人,只听得一阵人声鼎沸,众人就推倒了院墙。院墙一倒,众人蜂拥而入,四处放起大火。可怜赵十万这三重天井的宅院,直烧了三天三夜。赵十万家的银子,太平军的人马用了九天九夜才运完。

历史上的励志故事精选:三令五申

要说咱们华夏神州山东这地界儿,就是了不起,春秋末年那阵儿,一下子打天上降至泰山南北一文一武两颗巨星。文星处鲁之陬邑(今曲阜),乃垂范千秋的至圣先师——孔丘孔夫子;武星居齐国乐安(今惠民县),系万国兵家崇仰的大军事家——孙武孙圣人!时人尊称其为孙子或孙武子,表字长卿。说起孙武子,只怕无人不知晓他的名著《孙子兵法》十三篇,虽说传至今天仅见六千余字,却字字如雷,句句似电,成为将者不可不读的“兵经”。

可话又说回来了,人若生在乱世,就算你能耐再大,要想出人头地,成就一番功业,谈何容易!孙武子也是如此。史家有话,春秋无宁日。尤其到了春秋末尾儿,不管是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全都搅和进来了,整得大好山河处处烽烟滚滚,尸横戈断,哀鸿遍野!

这天傍晚,为避齐国内乱而出走的孙武,风尘仆仆地踏进了吴国新都姑苏城(今江苏省苏州)。

孙武是位谨慎善察、坚毅勇决的天纵英才。他离开齐国的时候,早已对四方诸国进行了精细理智地调研和比较,最终决定到吴国发展,看中的即是吴与齐两国地理相似,俱皆偏东临海,物产丰富,盐铁利饶,农田多收,渔猎兴旺,加之北与中原有长江天险的阻隔,较少遭到他国侵扰,劲敌主要是地域广阔的西邻楚国。

尤其让他看中的,是吴国刚刚崛起不久,君王强悍,民勤耐劳,是股锐意进取的新兴势力。

至于齐国,好大喜功、荒诞迷信的齐景公杵臼当政已近三十年。这期间,齐之宗室贵胄日渐淫靡没落,各怀二心,不断相互攻讦,蓄谋作乱;强邻燕、晋、楚诸国,亦且虎视眈眈,时或进犯,常常抽冷子就捅你一刀,即便捅不死你,也得拉块肉走。而齐景公对此却毫无顾忌,只知一味大动土木,治宫室,聚狗马,宠姬妾,穷奢极侈,厚赋重刑,将国之安危视同儿戏……这让孙武大为不齿。

此外,孙武奔吴还有另一层因由。

孙武听说楚国的名臣良将伍子胥逃亡到了吴国,就有心前往结交,意欲共同切磋治军之道。

到了吴国,孙武并未急着去见伍子胥,而是先在姑苏城外的罗浮山中隐居下来。他知道姑苏城是伍子胥秉承吴王阖庐之命亲自勘察、设计、督造的,故而一连数日只是循着姑苏城观览。他这一观览,可就看出了内中的门道及奥妙,看出了伍子胥非凡的机智与才干:周环足有四五十里,城高墙厚,渠深河宽,果真易守难攻,坐落于姑苏山东向偏北的佳善之区,地利凹凸势顺,颇具兴旺发迹之气,四围开设陆门、水门各八,象天法地,专为招勇纳士,演练军伍,突显一派励民强国的蒸腾景象……

如此,孙武对伍子胥在吴的行事和为人,以及欲借吴王之力横心报仇的意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自己来至吴国幸遇知己,得以施展抱负坚定了信心。

选了个风和日丽的好天,孙武来到伍子胥府前。门人通报后,只见豪壮的伍子胥风风火火地迎出,不待孙武开口,即大步抢前,兴奋地攥住孙武的双手,一叠声地说:“孙先生,相见恨晚呀……”热情地将孙武接进府中。等伍子胥读了孙武的《孙子兵法》,更是赞不绝口。孙武也被对方的豪爽率真所打动,尤其听到伍子胥倾诉九死一生,逃亡吴国,必欲借兵伐楚复仇,勾起了自己的一番心绪……

其实,孙武原本不姓孙,亦非齐国人。

古时,舜有二妃,均系帝尧之女,曾居住在妫汭(今山西永济县南),故其后人皆以妫为姓。周武王灭商,求得虞舜后人妫满,封于陈(今河南东南与安徽北部之域)地建国,又以国名“陈”作了姓。待传到陈厉公时,厉公得了个儿子,取名陈完。陈完降生时恰遇周太史路过陈国,太史就给他算了一卦,说他在陈没什么作为,若是去了齐国,倒能昌大,这一算可就算跑了陈完的太子梦。厉公心思不在陈完身上了,厉公死后,即位的陈宣公是个没德行的玩闹,受宠的小老婆生了儿子,为立幼子就杀了先太子。

先太子向与陈完友善,陈完能不跟着吃挂落儿?陈完一害怕,便改姓田,逃亡到了齐国。

田完在齐很会做人,深得齐桓公信任,把宗女懿仲给他做了媳妇,授官工正,监管制造诸业。

传至五世,孙武的祖父田书拜将,伐苴国大获成功,被齐景公赐以孙姓,封地乐安,位列公卿。孙武好军事,苦心研习兵法,是大有世家渊源的。

伍子胥自打结识了孙武子,伐楚复仇的信念愈加强烈,恨不得今朝就发兵,因此在征得孙武首肯后,就进宫向吴王阖庐郑重献上孙武的十三篇兵法,并极言孙武是位极其难得的军事人才,如果重用不愁大王霸业不成。吴王一读《孙子兵法》,亦是爱不释手,当即命伍子胥携重金宝玉聘请孙武,自己也降阶迎出宫门,盛宴相待。

待与孙武言谈起来,果真识见卓异,纵横捭阖,确有经天纬地之能,心下已有意授其军柄,故而趣意笑道:“爱卿奇才,既言治军能使弱者变强,女子可使驱之?”孙武回答十分肯定。吴王便命选后宫美人三百,又令自己须臾难离的两个宠姬为正副队长,并限期造办可体的银盔软甲以及兵械,交与孙武操练。

是晚吴王与两爱姬言及演武一事,美人只觉得新奇好玩,荡漾不已;吴王也一样兴奋,直认是儿戏一场,定然胜过听歌观舞,巴望着演练的日子快快到来。

到了操练女兵之日,南武城鼓声阵阵,旗帜猎猎;凤凰山观云台上阅武的文臣武将簇拥着吴王饶有兴致地指手画脚,谈笑风生;台下经过武士数日指点的美女顶盔贯甲,长戈短矛,红缨飘风,利刃耀日,分列两队,却队列如蛇,曲曲弯弯,显得妖娆有余,劲健不足;正副队长各立队前,戎装将服,却搔首弄姿,尽显婀娜,还时不时向观云台上阅武的吴王频飞媚眼……

突然一通鼓骤,孙武升帐,威肃森森,顿时震住了一众喧哗。他朗声宣读军规律令,先命男勇列队示范一番,然后问女军能否?女皆曰可。孙武便命击鼓,只见队伍稍动,二女将笑作一团,毫无正经;孙武肃颜再宣军纪律条,又命击鼓,这次队伍见齐,二将却摇摇晃晃直劲叫累;孙武厉声三申军令,夺过鼓槌亲擂战鼓,号令开练,正副二女将手中兵器扔在地上,揉腰捶腿,直喊罢啦罢啦……孙武大怒,面沉似铁,当众喝令,主帅统军,三令五申,为将抗命,不能约束部伍,论罪当斩!立命监斩官绑缚二姬,于队前执行。望云台上吴王见此突变,大惊失色,亟欲阻止,人头已然落地,不由大叫一声晕死过去……

孙武却极其平静,只说了句“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即时就于女军中另选出二将,继续操练,果然再无懈怠之人,不久练就了一支名彪春秋的“娘子军”!吴王阖庐毕竟还没昏聩到头,晓得孙武兵机韬略乃天地蕴蓄、鬼神莫测,还是重用了孙武。

孙武与伍子胥同心合力征战,平楚威齐凌越,辅助阖庐终成一霸,不似其子夫差,因宠溺美人西施而亡国丧身。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