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捡稻穗的回忆阅读题答案
在你的童年里,可曾有过那段捡稻穗的回忆嫩?以下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那段捡稻穗的回忆》阅读题目及其答案,欢迎阅读!
《那段捡稻穗的回忆》阅读原文
每当在餐厅宾馆和亲朋好友小酌,或是在迎送客人的盛宴上,目睹着一些吃不完的山珍海味,我的心头总是一阵阵的作痛,总会叫朋友或同事吃不完打包回家。有人嗤之于鼻,有人嘲笑,说我小气。但我总是我行我素,他们不打包,我打包。久而久之,我这些举止,也成了朋友同事中茶余饭后的笑料。儿子也加入这个行列,说我像餐桌上的“拾荒者”,太丢人了。
我就给儿子讲了我儿时一些难于忘怀的拾荒故事。我小时候居住乡下,每当收割水稻季节,稻田里,总会遗落下许多稻穗或谷粒,于是就忙坏了拾谷粒的人们。在这些人群当中,有老有幼,也有小学生,我和二姐也在其中。放学了,我们放下书包,挎起篓篼,三五成群,在新收割的水田里边走边寻遗落的谷粒,待到篓筐里盛满稻穗,裤兜里装满了谷粒,肩头上背起小山般的柴草,心中便盈满了喜悦,纵然额角挂着汗珠,臂弯压得酸疼,心头仍洋溢出收获的满足和喜悦,脸上仍闪现着灿然的甜笑。
邻家有位老大婆,在收获的季节里,坚持着每日的拾荒。她的小院的台阶上都晾晒着拾荒得到的谷粒、大豆和地瓜,她清淡的三餐里必有拾荒所得。她以水洗净地瓜,清除虫蒂,再用刀切成小块块,拌上拾荒谷子经脱壳后的大米,文火熬成一锅甜津津的地瓜饭。
不久前,我回乡下,听见一阵刀砧叮当作响,她家的柴门吱吱地轻唱,她捧着一盆热气腾腾的、香喷喷的地瓜粥,挪着小脚,步履蹒跚地到我家来,老远喊着:“民儿,地瓜饭来了。”吃起来那么香甜可口。大婆咪着老花眼,咧着掉了牙的嘴巴,乐呵呵地说:“民儿在城里当干部,还爱吃咱熬的地瓜粥呀!看来还不忘本。”听罢我心头一热,鼻子一酸,激动地说:“大婆,忘不了,走遍世界名山大川,唯独忘不了家乡这片热土,吃尽天下美味佳肴,唯独忘不了老家的地瓜粥。”
儿时我最大的希望是,每天早上上学能有一个蕃茨当早餐,中晚饭有一盆稠得插下汤匙不倒的地瓜粥。现在虽然天天像过节,大鱼大肉吃得多,但还是惦记着甜滋滋、香喷喷的地瓜粥。
小时候,其实我并不喜欢拾荒。但是我们长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在乡下,每家每户煮的都是稀饭,加上煮的菜没有油,看在锅里的粥只见人影不见饭。在我的记忆里,刚吃饭不到一个小时,小尿尿就出来了,尿尿回来肚子又饿了。为了填饱饥肠,拾荒就成了我们小时候的一种副业。
每当记起这位拾荒的老大妈,就想起她对三餐的满足,想起她对收获的欣喜和渴望。当春风吹绿秧苗,汗水濡湿土地的时候,她深知自己付出的劳动和心血换来的收获是多么的不易。因而她珍惜每一粒米,每一个地瓜。她教不辨五谷的我,学会了简单的田间劳动;她教我懂得珍惜粮食,热爱生活。
而今,我已长成人,知道秋天熟稔从哪里得来,知道贫瘠的田园怎样变成一片金灿灿、沉甸甸的粮仓。所以,我仍然常常在餐桌对儿子们唠叨着过去拾荒的日子,诉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许有人不理解,说我不知时代的进步。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我孤独无伴。但我之心迹,不得不诉说。
(选自《新华副刊》2011年7月21日)
《那段捡稻穗的回忆》阅读题目
1.认真阅读第②③④自然段,补全下表。2.说说“但我总是我行我素”中“我行我素”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指出下面这句话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她捧着一盆热气腾腾的、香喷喷的地瓜粥,挪着小脚,步履蹒跚地到我家来。
4.从表达方式上看,这篇文章记叙、描写、议论融为一体,下面一句话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试从文章中再找出一句这样的句子。
在我的记忆里,刚吃饭不到一个小时,小尿尿就出来了,尿尿回来肚子又饿了。为了填饱饥肠,拾荒就成了我们小时候的一种副业。
5.我小时候为什么会去拾荒?我的拾荒经历给我的人生带来了什么影响?
6.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还需要“拾荒”精神吗?为什么?
《那段捡稻穗的回忆》阅读答案
1.我们收获拾稻穗的快乐。我忘不了“吃苦”之本。
2.贬词褒词用,表现出“我”坚持在盛宴后,将没有吃完的山珍海味打包回家,坚持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
3.这两个词都是对老大婆的动作描写,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老太婆迫不及待地向“我”走来的神情,写出了老太婆喜悦、乐观的情怀。
4.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例句:邻家有位老大婆,在收获的季节里,坚持着每日的拾荒。 5.因为生活贫困,缺吃少穿,为了填饱饥肠,不得不去拾荒,贴补家用。我的拾荒经历让我感受到了收获的欣喜和渴望,让我懂得了要收获就得付出劳动和心血,让我学会了田间劳动,让我学会了珍爱粮食、热爱生活。
6.还需要。虽然现在时代进步了,生活和谐了,但是我们要有“拾荒”精神,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当我们突然面临危险、困苦的时候,才能保持乐观的情怀,看到未来和希望,倍增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才能在困难面前挺起我们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