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绩效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2017-06-13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枢和关键,下面是小编整理了浅谈绩效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浅谈绩效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张红凤.公共政策导论[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158-164.

高树彬,刘子先.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模式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Vol.4 No.4:1-4.

高树彬.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J] .天津学术文库(下).2011,:1121-1126.

何慧霞.服务型政府视野下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构建[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2,第4期(总第76期):23-25.

薄贵利.构建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体制[J].中国行政管理.2012,第10期(总第328期):11-16.

付中秋.构建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系统[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第26卷第2期:190-194.

肖陆军.论服务型政府的绩效管理[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卷20期:6258-6260.

卢海燕.我国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的探索——基于F市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J] .行政论坛.2013,第5期(总第119期):34-37.

盛明科.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与制度安排研究[D] .湘潭:湘潭大学,2008.

李文艳.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5.

陈雅洁.服务型政府绩效文化建设初析[D] .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09.

车莉莉.基于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为例[D] .天津:天津大学,2011.

曹欢欢.基于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09.

罗鹏.政府绩效评估: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力工具[D] .西安:西北大学,2007.

丁伟.第三方评估:推动提高政府绩效和政策落实的利器[N] .文汇报,2013年9月9日(第005版).

傅光明.建立财政绩效管理法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N] .中国财经报,2013年8月13日(第002版).

徐文虎,王辉.“大绩效”倍增“内动力”——张家港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纪略[N] .中国纪检报,2013年9月17日(第002版).

邵志强.加强政府绩效管理 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 .湖北日报,2010年11月26日(第013版).

段树军.建设服务型政府 绩效管理制度推进提速[N] .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8月14日(第002版).

陈丽平.推行政府绩效管理 实施行政问责制度[N] .法制日报,2009年2月26日(第007版).

侯晓敏.绩效管理与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J] .经济与管理,2009,第4期:154-155.

杨洪.重视绩效管理 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J] .学习借鉴,4-6.

常婧.“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J] .法制兴社会,2007,09:464.

邝慧丽,张秀荣.绩效管理视角下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完善[J] .求贤,2008,第2期:174-176.

牛军钰.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科学设计[J] .中国监察,2012年第18期:50-51.

张俊彦.美国联邦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之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1993年第10卷:82.

张永桃.以政府绩效的提高带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J] .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年5月号:1-2.

许洋.地方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D] .郑州:郑州大学,2012.

李艳.有效改进政府绩效管理的对策——构建以能力为基础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何海波,陈伟伟.优化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N] .铁岭日报,2009年10月15日(第006版).

刘杨.政府绩效管理应有科学的指标体系[N] .中国信息报,2010年9月16日(第007版).

李颖.政府绩效评估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J] .宁夏党校学报,2007,第九卷第二期:38-40.

袁超.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第8期:79-82.

浅谈绩效管理论文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绩效管理

摘 要:本文首先指出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枢和关键,而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这些因素,设计一套绩效体系,给企业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重要性;因素;绩效体系;启示

随着企业规范管理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管理者开始认识到绩效管理在改善企业经营业绩、培养优秀员工队伍、塑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然而,许多企业在着手推行绩效管理后才发现其中存在许多难点,感到难以下手。笔者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展开分析,提出了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最后对绩效体系做一设计和规划,希望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一、绩效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性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对企业的发展以及管理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核心思想是绩效改进

绩效管理的核心思想是要不断提升和改进企业、部门和员工三个层面的绩效,考核、扣罚或嘉奖都是激励形式,归根到底是要改进绩效。从员工个人层面来说,表现为不断提升的绩效改进循环,通过员工和部门经理的共同参与,通过绩效辅导、检查等几个环节实现员工技能的不断提高和绩效的不断提升。

(二)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枢和关键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枢和关键,现在许多企业,把绩效管理定位为绩效考核,就是为了分配而进行,绩效管理制度基本等同于奖金分配制度,这种定位的错误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要充分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有作用,就必须重新定位 ——绩效管理制度应同分配制度分离开来,以任职资格为基础,通过目标进行全员评价,再通过薪酬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职业生涯规划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变单一考核为融合目标设定、绩效沟通、绩效改进的正面引导,不断改进员工绩效和公司绩效。

二、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

(一)薪酬福利

套用一句老话,薪酬福利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薪酬福利是万万不能的。让员工们生活得更好是企业的基本职责。每个企业都必须承认高工资对员工来说吸引力较大,然而如何提高工资,给哪些员工提高工资,是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应根据经营管理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技能操作队伍的不同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体系,完善奖惩办法,让真正为企业作贡献的人得到实惠,抓住核心员工才能抓住企业的核心,增强核心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解决他们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招聘引进

招聘引进员工是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首要一环,引进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企业未来的走势。例

如,若招进来的员工有频繁离职的经历,那么就有理由认为他不能在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做下去,而类似这样的人即使能力非常的出色也不能长久地服务于企业。他常常把企业当成自身成长的跳板,一有机会就会弃企业而去。所以一定要抓好招聘环节。

(三)领导的个人魅力

我们都记得课堂上看的“财富人生”栏目对马云的专访,马云坦言,如果他离开了阿里巴巴,那么他的身边一定有一群人跟着他,他不会是一个人。我们认为,这就是马云的领导魅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总是希望跟随比他更优秀的人好干一番大事业。企业领导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吸引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才一起打拼。这样,对于企业本身的提高和员工工作绩效以及凝聚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四)精神激励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每位员工、每个人更高层次的追求。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笔者认为,企业应当为员工搭建一个事业的舞台,让每位有能力、有抱负的员工在这个舞台上充分施展,将员工的梦想和企业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使员工真心实意地为自己的成功和企业的成功而努力。同时,企业要创造良好和谐的的工作氛围,如建立上层主管与核心员工的定期联系交谈机制,加强沟通,沟通的重要性在本案例中可见一斑;又或者提供社交机会,鼓励员工参加各项主题活动,最高管理者最好也能参与进来;最理想境界莫过于使工作成为乐趣,员工在快乐工作的的同时为企业创造财富,当然做到这一点很难。

三、绩效体系的设计

(一)减少岗位等级

公司可以适当的减少岗位等级,并且制定一个严格的分类标准,明确等级界限,严格按照标准分类,尽量减少员工间的摩擦

(二)增加非经济性薪酬

公司可以适当的增加非经济性薪酬,如制定晋升标准,提供内部提升渠道,让公司员工看到前进的希望。对技术人员还可以进行培训,由纯技术转向技术和管理双向发展,这样工作人员对于工资差异的不满将会有所减少。

(三)实行员工持股计划

公司可以通过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来弥补薪酬制度中对老员工的不足,将工龄和业绩作为持股的主要标准,参考其他因素,制定相应的持股比例,这样老员工就不会觉得公司偏向新员工,新员工看到公司的这些政策,会觉得自己将来有所保障,这样既能安抚老员工,也能提高新员工的忠诚度,双方都会接受。

四、对管理者的建议

绩效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一个企业、一个组织都是要完成一定的工作目标的。一个企业的目标要完成必须被分解到各个业务单位及每个职位。由此可见,组织的整体目标实现是要靠员工的绩效来支持的。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设计合理可行的绩效评估体系,做好监督和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及时进行反馈和分析,增强领导个人魅力,提高企业凝聚力,并最终使企业获得效益最大化。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