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教学指导

2017-05-16

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下面小编为您整理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的相关资料,希望给您的学习提供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

单元整体分析

( 1 )单元内容在全套教科书中的位置分析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品味和鉴赏中外优秀作品,感知美,接受美,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个人的文化品位、人生境界,从而获得良好的审美情趣、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能力。散文是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重要学习内容。因为许多中外优秀散文作品 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缜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个广阔的时空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

本单元包括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三篇写景抒情散文名作。它们的共同特点有三: 1 、景美情浓。尽管各篇课文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含蓄,有的直率,但都写景精美,情景交融,情味浓厚。 2 、意蕴深厚。这些散文不仅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读者对自然、对生命、对社会的联想和思考。 3 、语言优美。各类散文都讲究语言美,写景状物散文对语言的要求就更高。本单元的三篇散文的语言更是各具特色,极具艺术感染力。总的来说,本单元的三篇抒情散文具有三美:景美、情美、言美。

就具体教学价值来说,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教学价值之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 、接受美的熏陶,提升审美境界。

文贵有情。写景散文中,情,是写景的灵魂;景,是抒情的载体。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景物的描写呈现的是风景画,社会人文环境的描写呈现的是“风俗画”、“风情画”。

写景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呈现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意境。意境,是“意”与“境”的合称。“意”是指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指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图景。阅读鉴赏写景散文首先是解读语句并通过想象组构再现散文呈现的审美画面,进而感受品味审美画面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可以通过对本单元的三篇经典写景状物散文中画面的把握,感受自然画面和人文画面所蕴含的美,从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逐步提高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境界。

2 、感受文化韵味,提升文化品位。

自然风物一旦纳入人类的视野,印上人类的足迹,被赋予人类情感的象征意义,也就有了人文色彩、文化色彩,这种人文色彩、文化色彩蕴含于文本中,开启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沟通。本单元三篇散文的作者的自身修养和创作状态决定了作品的人文底蕴、文化韵味,进而决定了读者对人文精神摄取的丰富和深厚。本单元中的课文大都可以挖掘到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故都的秋》,作者对秋的感觉不是仅停留在眼耳鼻舌身的直观感受上,而是迁移到古今中外的广阔领域,沟通与文化人、与全人类的共同经验和感受,写出了一个饱读中国传统诗书的人士对秋的感觉。所以说,读这些散文,读到的不只是一个美的文本,还是一个充满文化意蕴的文本。

3 、体会高尚情操,净化灵魂世界。

山水风物可以美化情操、净化灵魂,模山范水的散文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散文作品对读者的心灵的感染力更强于自然的山水风物。如 余树森 先生 所说:“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所以读《荷塘月色》,不仅读出或浓或淡的真情,还要读出纯正的思想和高洁的人格,唯此,才是真正读通读懂了。而《囚绿记》具有慑人的魅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品传达出作者对生命的丰富体验,对被囚生灵的怜悯,对国家被创受辱的义愤,只有悟到这一层,才能认识到这篇散文的真正价值。所以说,读散文,不只是在读“文学文本”“文化文本”,还是在读“道德文本”“灵魂文本”。

教学价值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能力,是人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爱因斯坦下了一个断语:“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本单元三篇文质优美的写景散文都蕴含着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每一篇文章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教学价值三:品味写景状物散文语言的美。

优秀的写景状物散文,往往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作生动细致地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例如,《荷塘月色》的语言朴素自然、典雅精美、准确生动、贮满诗意。全文用了三十个叠字,不但传神的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翁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清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那么学生学习这些优秀散文定会受到优美隽永语言的感染和熏陶,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着其他文体文章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因而教学过程中,突出咀嚼品味写景状物散文语言的训练是极为重要的。

( 2 )该单元内容(教科书)在语文教学中要解决的一两个主要问题

写景状物散文往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的情意理趣。本单元三篇散文写景精彩,情味浓厚,所以要重点把握“景”和“情”两方面的问题。

一、赏析美景

写景技巧精妙,景物特征鲜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值得仔细品析玩味。

1. 摄取景物片段。在有限的篇幅内描写好景物,写好片段景物是关键。如《囚绿记》,只写绿枝条,是一片段景物,至于绿枝条以外的各种景物一概舍弃,这是景物的空间片段。再如《荷塘月色》,只写夏日夜晚的清华园荷塘,摄入作者视野的荷塘周围景物可谓多矣,不止写一花一叶,但时间只限定在夏日夜晚这一片段时刻,这是景物的时间片段。描写景物空间片段的,往时间上延长,描写景物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描写景物时间片段的,往空间上延长,描写在同一时段上的诸多景物。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应该多品析景物片段描写,这样可以得到更加鲜明的印象、更加丰富的感受。

2. 甄选写景角度。散文作家们往往调动各种手段状写景物,包括选择写景的角度,有远景、近景,有俯视之景、仰视之景,有动景、静景,有定点观景、移步换景 …… 如《故都的秋》的 “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 , “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 ,这是写仰视之景;《荷塘月色》的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 “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 ,这是写俯视之景。多角度写景可以写出景物的不同层次不同特点,某种程度上,角度越多景物的立体感越强;而专取一种角度写景,可以把景物的特征写得充分、彻底。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细致地分析写作的角度,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心灵感受,并获得写作的启示。

3. 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而要写出景物的特点,首先往往与文章的整体氛围相协调,使全文保持统一和谐的风格特点,如《荷塘月色》创造了一种幽暗、优美、静谧的氛围和意境,在这种情境下,对文中各种景物的个性化描写都与这种氛围和意境相适应。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其次往往从细微入笔,把景物的细部、局部特征放大,或者较多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或者将景物变形、变色、变味。如《故都的秋》 “ 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 ,这是细致入微的笔法,如同电影的特写镜头。赏析富有特征的景物,可以化文字形象为脑海中 的具体形象并进入课文情境,也可以体会和借鉴写作方法。

二、体味深情

写景状物散文描写景物的形象、景物的特征,其间又伴随着作家情感的波动、情趣的流露。作家的情意理趣有时明显,有时隐晦,明晦多变,使文章情脉跌宕多姿。本单元三篇散文的情感表现各有特色。

1. 一致的情感。如《故都的秋》,文眼句: “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 “清”“静”“悲凉”概括了故都之秋的景物自身特点,也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切身感受,作者的情感不是大起大落的,而是比较平缓地展开的。文章开篇就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全文都是围绕“清”“静”“悲凉”来写作,这内心感受成为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2. 变化的情感。如《荷塘月色》,文眼句: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 。文章中间透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显出作者的心灵在负重和挣脱之间游移,情感随写景叙事起伏变化,形成一条波澜起伏的线索: 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心里依然不宁静 。这条情感线索是一个圆,“不宁静”是这个圆的起点,而游玩后的不宁静是终点。情感线索这个圆与时空线索的圆形结构果因相连,达到了浑圆一体意脉贯通的审美效果。

3. 含蓄的情感。如《囚绿记》,写一陋室外的一条绿枝,其景物可谓微小,但作者把它放到卢沟桥事变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描写,意义非同凡响。作者没有直接写北平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的现实,只写与绿枝条的 “ 交往 ” ,最后还深深地怀念绿枝条,寄语于此物,而意寓于他处,作者情感在显与隐之间,情感的含蓄性成为文章的一大特点。

( 3 )学情与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高中生 认知发展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认知活动的自觉性独立性明显增强。 思维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具有更大的组织性 , 独立性 , 深刻性和批判性。他们一般不盲从 , 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 , 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 喜欢怀疑 , 争论。但并非达到完美的程度,有时好走极端 , 产生片面性、主观性、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倾向。

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紫藤萝瀑布》、《爱莲说》等借物抒情散文,对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对写景状物散文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有一定感受。 但囿于时代差别,对写作背景的不熟悉,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阅读往往停留在泛读上,不能真正解读写景的精妙和体味情感的深厚。

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情境,感受写景状物散文的三美——景美情美语言美,在此基础上学习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接纳美欣赏美的审美意识。

鉴于以上所述,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一)整体感知,梳理散文脉络。

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一般写景散文,大都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写形线,即对具体景物摹写的文字; 一条是抒情线,它有时实有时虚,即作者有时字面上直白清楚地抒写感情,有时则把感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作为情与景结合的方法,前者是触景生情,即景抒情,情由景而生,在写景中穿插抒情;后者则是寓情于景,字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情深意浓,更有艺术感染力。实际上,写景文章常常是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两种方法并用,或者说写景文章常常要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

学生抓住了这两条线,也就把握了作者的基本行文思路,便于学生深刻体会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乃至深刻哲理。

(二)品味语言 ,感受散文语言魅力。

散文本来就是文学语言的范本,课本所选的又都是名文,字字珠玑,声情并茂,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古罗马文艺批评家郎吉弩斯说过:“就真正的意义来说,好的文辞就是思想的光辉。”本单元几个文本中极为注重修辞,讲究炼字炼句。那么,推敲语言,品味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艺术美体会炼字妙处尤显必要。

学习语言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诵读、默读、抄写、批注、选词、填词、仿句、改句等。

如《故都的秋》,在找出五幅秋景图后,可采用反复品读批注式——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爱、觉得最有意味的段落、句子,反复诵读、体会、勾画、批注,把这些句子、语段标划下来,作评点,写感悟,然后全班交流,以赏析的形式深入课文,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和提升性指导。

(三)吟咏诵读,体会作者情感。

如前所述优秀写景散文都有优美隽永的语言,而且写景状物散文基本上都是抒情的,景为情而设,作者的细腻情感渗透在景物描写的字里行间,情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事非经历不知难,情非感受不知味”。所以要特别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细细体味。

不管是品味语言还是体会情感,都需要学生反复吟咏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语文教学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吟咏诵读。读可以品情,读可以悟意,在品读过程中理解景物与作者情感的内在联系。

(四)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写景文字的能力。

阅读是吸纳的过程,表达是释放的过程,将阅读和表达交流板块结合起来,互利互补,搞好单元整体教学,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和写作散文的兴趣和能力。

散文教学的读写结合可以有多种方式,如鉴赏散文作品的写作技法,学习写景技法;学过课文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练习写景片断(春夏秋冬);挑出课文中优美隽永的语句加以品味,再进行仿写;指导学生写课文赏析文字等等,起始可以低要求,只要表达一点个人感想即可。对多数同学来说,由会读到会写是一个难点。

(4) 课时安排建议

本单元教学时数建议: 7 课时。

其中阅读4课时,表达交流活动2课时,梳理探究1课时。

附:必修2第一单元课时安排一览表

教授内容

课时安排

阅读鉴赏

《荷塘月色》

2

《故都的秋》

1

《囚绿记》

1

表达交流

学习描写

1

学习抒情

1

梳理探究

修辞无处不在

1

课文分析与教学(重点课文,不必每篇)

( 1 )课文内容分析

关于主旨

关于现代散文名篇《故都的秋》的主旨,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颂秋说、悲赏说 、 颓唐情调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已达成了共识,因为任何人都不能否认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美文,美就美在其 “ 色彩浓 , 回味永 ” 的画面和 “ 清、静、悲凉 ” 的意境 , 美在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趣 , 美在它令人 “ 百读不厌 ” 的浓郁书卷气和风俗味。这种美源于作者 参透了秋的真谛 , 捕捉到秋的真髓,然后 用细腻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神韵清绝、素淡典雅的北国秋色水墨画,表达了这位远离故都二十一年之久的游子对故都之秋自然风物的眷恋赞美之情,体现了这位极富人文素养并对赏秋文化珍爱有加的读书人追求淡薄、恬静、悠然的生活情趣,寄托了这位旧中国颠沛流离的文人特有的落寞、凄寂、悲凉的人生况味。尤其是 郁达夫 先生的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达到了极至, “ 秋天 , 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 , 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 爱之深切,无人堪比,更无可质疑。

关于意蕴

《故都的秋》中有一种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相融合的纤细优雅的风味和意蕴。柔和而清冷的玉泉夜月 , 婆娑而寂寥的钓鱼台柳影 , 槐树叶底筛落的丝丝日光 , 是秋光。凄凉哀惋的西山的虫唱和秋蝉的衰弱残声 , 高亢清亮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和潭柘寺的钟声 , 是秋声。“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透的转换,喇叭似的朝荣紫黑为次 , 蓝白为佳的挑选,是五彩缤纷的秋色。这秋光 , 秋色 , 秋声 , “息列索落”下的秋雨,秋怀的落蕊,是细节的真实,也是写意的美景。画面景物不多,但恰切地表现了作者在陶醉故都秋景的喜悦中所深藏着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景中含情,情寓于景,情景交融,恰似水乳。自然风景画外 , 《故都的秋》还有社会人物的写意画。作者简笔勾勒雨后斜桥图、清晨扫街图、秋日攀谈图,虽然扫街者、攀谈者都眉目不清,但声、色、味十足,风刮得有味,人侃得有味,浓厚的北京的味道、北平的意蕴。 总之,作者 精心选取了北平之秋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自然风物 ,构成一组自然融合的写意中国画:“晨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佳日秋果”,立体和谐,多姿多彩,自然亲切,清新宛丽,境美,味浓,意深。

郁达夫先生 以舒卷自由的写作技艺 , 抒写心灵深处最直接的生命涌动,表达朴素亲切的故都情怀,是《故都的秋》最动人的原因。而把心灵和生命表达得如此洒脱自由 , 独具个性色彩的,又是郁达夫先生散文在三十年代的散文中独领风骚,在当今社会依然备受青睐的原因。

( 2 )学生的背景知识与认知问题

高一学生因为初中时的学过 《紫藤萝瀑布》,本单元学过的 《荷塘月色》 等写景状物散文, 所以对此类散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了解散文 “ 形散而神不散 ” 的特点,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但学习本文,还存有一些困难。

1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因而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2 、由于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此文时的处境了解不多,难以理解作者的个性气质,独特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况味。

3 、由于对中外关于秋的诗文知之甚少,了解甚少,难以真切感受深入地理解本文文化品味和作者的文化气质。

( 3 )教学内容的设置(含目标)

《故都的秋》中作者的情感在景物中自然流露,景物也浸渍着人情与个性。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份的一部分。”因此,让学生通过赏析画面,品味语言,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精力去充实、唤醒潜沉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感、心灵和生命。因此将本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为:

1 、理清文章的思路,通过对开篇“文眼”的理解与全篇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景与情、情与理巧妙融合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而感受作者的深厚情意和本文独特的美感,在解读与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基本的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方法,提高散文鉴赏的能力。

2 、通过拓展阅读来探究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功能,并要求学生将读的“感悟”变成写的“感悟”,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重点: 1 、赏析故都秋景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体会作品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感受文中独特的生命体验;

2 、拓展阅读,探究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

难点:通过对画面的赏析,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文中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 4 )教学方法与策略

《故都的秋》一文可谓景美、情美、言美。语言美在清新典雅,美在自然洒脱。尤其是作者将这清新典雅、自然洒脱的文风与其清静闲适的生活情趣、凄寂悲凉的人生况味融为一体,天衣无缝,炉火纯青,值得称道。因此本文是一采用诵读法和评析法进行教学,以启发学生由言入情,据言会意,熟读一些优美、精警的句段,甚至成诵;同时,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的形式鉴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诵读、鉴赏、探究的过程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阅读感悟,加强文化的浸润;最后,采用拓展阅读,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打通课内与课外的壁垒,引领学生探究文章的文化内涵。

( 5 )教学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方案)

一、课前

1 、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呈现色彩、味道、声响以及表达情感的词句。

2 、完成《课前预习专用表》(见前)。

二、课上

( 一 ) 本文是写景的文字,为什么文章主体部分的结尾要插入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的阐释与评论?

说明:启发学生发现作者这个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对赏秋文化的珍爱之情,感悟“秋”在中国文人心中除了自然气息之外又添了一重文化气息,为引导学生解读“文眼”并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故都的秋景与秋意作铺垫。

1 、郁达夫先生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说明: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解读智慧,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以往学过的赏秋的诗文去感悟:秋思已经成为古今文人生活情绪的感触点,人生况味的寄托处。

2 、既然秋味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心中除了自然气息之外又添了一重文化气息,那么作者认为这浓重隽永的“秋的深味”在哪里才能感受到底呢?为什么?

说明:引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区别,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区别本来用“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 一句话就说明白了 , 为什么作者还要用四个比喻句通过四级对比来反复地表达 ?

明确 : 作者通过四级对比来形象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 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无限珍爱 , 这样写使内容更加充实生动 , 内涵更加丰富深沉 , 情感更加真挚强烈 , 令人回味悠长 , 而且读起来极富韵律 , 朗朗上口 .

4 、如此绝妙的句子,怎能不再次吟诵呢?

说明:朗读、背诵。

(二)这让作者魂牵梦绕的以故都的秋为代表的北国之秋到底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说明:回到文章开头的总写部分,引导学生抓住“文眼”并解读“文眼”的内涵,为学生进一步体会写景抒情的妙处打牢基础。

1 、我们能不能把“可是啊,……来得悲凉”改为:“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静、悲凉”?为什么?

2 、能不能颠倒顺序?为什么?

说明:通过品位语言,启发学生理解作者情感表达的层次,并在文化的视角下解读“文眼”的内涵,尤其是引导学生体会“悲凉”所透露出的作者的人生感悟和传统文人的赏秋的文化气息。如学生理解有困难,可以简要地提示背景知识。

(三)既然作者说只有在故都才可以饱尝到这“秋”的味道,才能够将“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玩赏十足,那么,我们不如顺着郁达夫先生的指引来找一所他所珍爱的“故都的秋”在哪里 ?

说明: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语言世界之中去寻秋景,品秋味,体会作品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生活情趣、秋意的人生况味、赏秋的文化气息。

这一教学环节可分解为以下两个教学步骤:

第一步:赏秋景。

1 、朗读第 3 段的前三句,说说作者运用“即使……就是……也……”的句式来表达情感有什么意图。

2 、作者写了哪些平常的秋景?突出了怎样的特点?

说明:学生可能这样概括(板书):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我们能不能给这五幅秋景图起一个更加优美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是四字短语。而后归纳板书:

庭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佳日秋果。

第二步:品秋味。

3 、谈谈作者是怎样在故都的秋景里品出“清、静、悲凉”的“秋味”的。

说明:可以依据学生交流中的具体情况,继续设计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如“庭院静观”一段可以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做进一步的探究:提到牵牛花,作者还要继续以牵牛花为话题,评说它的颜色并且设想它与秋草的映衬,这是否多余?为什么?

“秋槐落蕊”一段可以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做进一步的探究:为什么“灰土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要怎么看才能够有如此的感觉?

“秋蝉残鸣”一段可以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做进一步的探究:在写了听“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之后,为什么还要说明在北平秋蝉“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养”字有什么意味?

“秋雨话凉”一段可以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做进一步的探究:从那“熟人”间“微叹着互答着”的有腔有调的闲聊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佳日秋果” 一段可以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做进一步的探究作者说枣子“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胜时期”有什么寓意?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赏秋景、品秋味,我们体会到“故都”的“秋味”就是一种客体与主体的交汇、形与神的融合。客体就是故都的自然景致、平常景物,主体就是这个故都秋景的发现者与表现者,交汇处就是“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以说,“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并且我们从中既品出了清净、清闲、悠闲、闲适的生活情趣与落寞、凄寂、悲凉的人生况味,又品出了这个旧中国颠沛流离的文人对中国传统的赏秋文化的珍爱。这种景与情、情与理、形与神的相互依存,就形成了“故都的秋”的特有的神韵。

(四)拓展阅读,以读促写,探究文化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这段文字至少给我们留下了两处“空白”:一是“秋士”出自哪里?它为什么会成为成语?欧阳子的《秋声赋》与苏东坡的《赤壁赋》这两篇赏秋文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有关赏秋的诗文还有哪些名家名篇?二是中国文人与秋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呢?

说明:学生整理已经学过的赏秋的诗文,搜集有关赏秋的名家名篇。教师印发《秋声赋》与《赤壁赋》等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对“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要求学生将读的“感悟”变成写的“感悟”,然后在全班交流读书心得。

(五)布置作业

( 5 )教学资源

《故都的秋》相关资料

(一)关于郁达夫生平

郁达夫 (1896 ~ 1945)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 , 浙江富阳人。

郁达夫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广泛涉猎了外国文学 , 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从而促使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921 年,他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时创作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 1923 年又完成第 2 本小说集《茑萝集》。两部小说的出版 , 震惊了国内文坛。

1930 年 2 月 , 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郁达夫是发起人之一; 3 月 , 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3 年初又加入宋庆龄、蔡元培主持的民权保障同盟。在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威慑下 , 同年 4 月他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着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

1936 年 2 月,就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 郁达夫又振作起来 , 重新投入时代的洪流。 1945 年日本宣告投降后 , 在 9 月 17 日 被日本宪兵部秘密杀害。

(二)郁达夫性格及艺术特征

郁达夫三岁丧父。 17 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 " 静的文学 " ,写的也是 " 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 。

早期作品反映了中国留日学生身在异乡的屈辱生活,以及回国后又遭到社会歧视,为个人生计备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境遇,深刻描写了当时青年处于军阀统治下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理。《沉沦》、《茫茫夜》、《茑萝行》以及《采石矶》等小说问世后,引起广大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

以后,除在 1935 年发表最后一篇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的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小说《出奔》外,他主要以写作游记、随笔等散文小品为主 , 如《钓台的春昼》、《移家琐记》及《寂寞的春潮》等,以闲适的笔调寄托自己感时忧国的心情。和小说一样,他的散文表现出直抒胸臆的率真,行文跌宕多姿 , 宛如行云流水 , 很有艺术魅力。

晚年则主要写旧体诗抒发爱国的情感,其中《毁家诗纪》、《离乱杂诗》曾被海内外文坛传诵。在新文学作家中,他是以擅长写作旧体诗著称的。

(三)相关作品

故宫的国宝,都已被外国的收藏家收藏去了,这也是当局者很好的一个想头。 ……

伦敦的庚款保管购办委员会,因为东三省已被日人占去,筑路的事情搁起,铁路材料可以不必再买了,正在对余下来的钱,想不出办法来。而北平的小学教员,各地的教育经费,又在各闹饥荒。 ……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想再写了,来抄一首辛稼轩的《丑奴儿》词,权作尾声: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 郁达夫《天凉好个秋》 1932 年

父亲一生短短的 49 年中从未在北平久住,但是在此文的姐妹篇《北平的四季》( 1936 年)中吐露了对古都的感情: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在国难深重的当年,父亲自己一程程南去,再没有重践斯土,却这样遥祝故都的无恙。

——郁 飞 《 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 > 》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