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小故事带图画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励志小故事带图画。
励志小故事带图画1:巴菲特的测试
有股民向股神巴菲特请教投资股票的学问,巴菲特却说:“股票是一项有巨大风险的投资,如果你们愿意,我给你们做两个测试,你们就明白了。”
说完,巴菲特拿出两张纸,在第一张纸上写下这样一句话:选项A,有75%的概率能得到1000美元,同时也有25%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在第二张纸上,巴菲特写的是:选项B,确定能得到700美元。
拿着这两张纸,巴菲特问股民们:你们愿意选A还是B呢?股民们议论了一阵子,然后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选B了。”当巴菲特问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时,一位股民说:“选A还有25%的机会一分钱也得不到,不如选B更稳当,只赚不赔,多好啊。”
巴菲特没有评说大家的选择。他又拿出两张纸:“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测试。”说完,巴菲特分别在两张纸上写下:选项A,75%的几率付出1000美元,但有25%的几率什么也不用付出;选项B,确定付出700美元。当巴菲特问大家选择哪一个时,几乎所有的股民都选择了A,在他们看来,B项要付出700美元,A项还有25%的机会不用付出,这样风险会小一点。
做完两个测试,巴菲特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为什么你们不能在股市上赚大钱,那是因为你们都讨厌风险,这种心理使得你们在赢时只能赢小钱,而在亏本时,亏的却是大钱。”
不承担风险而又能取得成功,即使是巴菲特也不可能做得到。
励志小故事带图画2:完美成就一切
华特·迪士尼作为商人如此成功,人们通常很难相信他是从商业画家起步而最终成为完美的梦想家的。梦想不仅不是华特的绊脚石,反而是他创造力的源泉。但是华特深深知道,梦想就算五彩斑斓或者石破天惊,也需要从细节处一一落实。不管是在卡通制作还是乐园建设中,华特都拒绝以次充好、以劣质产品欺骗观众的行为。追求完美,成了华特及迪士尼公司的理念之一。
1940年2月,《木偶奇遇记》正式公映,《纽约时报》盛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卡通片”。但鲜为人知的是,该片曾遭遇难产。当时,光是制作木偶人杰佩托和匹诺曹的故事就花了六个月。动画师小组把这个精雕细琢,耗时耗力,跟真人大小差不多的木偶人物创作了快一半的时候,华特突然叫停。他说,匹诺曹看上去太呆板了,而小蟋蟀的样子像个曲棍球。虽然已经耗资50万美元,但华特毅然决定将之前的努力放到一边,他把有“最有天赋的年轻动画设计师”之称的金博尔叫到办公室,向其阐述了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梦想和对小蟋蟀的看法。在业界看来,这部电影虽然还未公映,但是已算优秀,华特本来可以对这部电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也不会对他的公司或者本人的声誉造成什么严重的损害,而且还可以节约一笔可观的开销。但华特看得出“还可以”跟“优秀”之间的差异,他不准备妥协,于是才有了后来好评如潮的《木偶奇遇记》。
20世纪50年代初期,迪士尼乐园在建时,华特就常常亲临现场检查每一个细节。他雇佣的员工团队都极富创造力,并且知识渊博,他和他们一起度过了大量的时间。他参与到主题乐园从景观到景点再到音乐的整个设计过程中。
但是,后来他做了一些颇不寻常的事:乐园竣工后,他要求从普通电工到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所有员工全部参与到对乐园的测试行动中,以便发现问题。虽然华特追求完美的行事风格早已广为人知,但乐园开业在即,这么做无疑会浪费不少时间和钱财。试想下,乐园马上就要启用,而你却跑去问看门的、开电梯的那些底层员工有什么看法,这不是匪夷所思吗?华特的要求似乎不着边际,但事实证明华特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只有无懈可击,只有尽善尽美,才能获得顾客的青睐。
有个建筑工人叫约翰,来自于路易斯安那州的港口地区。约翰在测试后告诉华特:“肯定哪个环节缺了点什么,不过现在我也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华特毫不犹豫地说:“继续测试,直到你找出问题在哪儿为止。”后来约翰在加勒比海盗景点来回转悠了好几圈,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在热带地区,夜晚总是会有萤火虫飞来飞去,但迪士尼乐园看不到萤火虫的影子。很快,华特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让萤火虫闪亮在自己的加勒比虚幻世界。
在迪士尼世界里,任何创意的实现靠的不是机会,而是精心策划,认真执行。对于失误和纰漏,迪士尼都是零容忍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完美成就了迪士尼,这是值得每一个企业甚至个人学习的。
励志小故事带图画3: 佩恩的森林
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席卷了印度东北部的马久利岛。洪水退却,平坦的沙洲上成千上万条蛇扭动着身体,仿佛在欢庆一场盛宴。少年贾达夫·佩恩看着眼前壮观的一幕,不由虔诚地合起双手祈祷。在印度,自古以来蛇就被人们当成神一样膜拜。
第二天早晨,佩恩朝沙洲跑去,然而寂静的沙洲上却惨不忍睹,因岛上缺乏树木保护,所有的蛇都因炎热而死去。抚摸着那些蛇僵硬的尸体,佩恩的泪水滚落下来。“植树,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一个想法在佩恩心中油然而生。
16岁的佩恩开始构筑自己的梦想。他把竹子种在沙洲上,每天,他一趟一趟从布拉马普特拉河边运水灌溉竹子,盼望着它们能像春笋那样迅速拔节、生长。沙洲却如一个永远也喝不饱的恶魔,一桶水浇下去,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竹叶很快就打起了卷,并一天天变黄,几天后,竹子彻底枯萎了。
晚上,母亲在灯下用缝衣针为佩恩挑去手上的刺,看着他手上磨起的一个个大水泡,母亲心疼地劝道:“儿子,别犯傻了,你所做的许多人都做过,但从来没有人成功。”
父亲也紧皱着眉头,叹气道:“是啊,马久利岛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据说有人曾做过科学的预测,在未来15年至20年间,我们的马久利岛将会永远消失,到那时,我们不知该迁往哪里安家。”
“不,爸爸妈妈,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树苗缺水的问题。”佩恩轻声回答着父母,目光中透着坚毅与执著。
几天后,佩恩再次种下小竹苗,同时在每株竹苗旁埋进一截竹筒,竹筒上放一个泥制的陶碗,陶碗及竹筒底部都有一个小洞,他将清水倒进陶碗,水顺着碗底的小洞渗进竹筒内,又通过竹筒底的小洞渗透进竹苗的根系。日出、日落,课余、饭后,佩恩一个人在沙洲上忙碌着,少年单薄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更显孤单、薄凉。他还利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从别处捉来蚂蚁、蚯蚓,利用它们疏松土壤、制造肥料。那是段非常艰难的日子,但竹苗终于成活了,一排排颀长的翠竹如一个个清逸俊秀的少年,每天迎着清风阳光欢歌不已。佩恩在竹林里奔跑跳跃,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佩恩开始种植其他种类的树苗,日复一日,成活的树苗越来越多,树林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土地,逐渐形成了一片茂盛的森林,并引来了各种动物,鸟、鹿、野牛、大象,甚至一些珍稀动物如独角犀牛、孟加拉虎,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栖息地。
然而,当森林中的食物满足不了需求时,大象、老虎便去附近的农民家里、庄稼地里寻找食物,苦不堪言的农户们纷纷斥责佩恩,并要求他赔偿损失。无计可施的佩恩只得把自己饲养的牛放出去给老虎充饥,牛是他们一家人生活收入的唯一来源,但为了森林的生态平衡,他只得忍痛割爱,为此他损失了上百头牛。同时,佩恩还加大了香蕉树的种植面积,因为香蕉是大象的至爱。几年后,森林里的生态环境终于达到了自给自足的平衡状态,这座丰腴的森林成了动物们的天堂。
一天上午,森林的宁静却被一声声伐木声打破,佩恩看到两个陌生男子正在砍伐一棵珍贵的树木,他愤怒地冲上去夺下男子手中的砍刀。两个男子威胁他:“走开!别妨碍我们!”
佩恩用身体护住那棵树,举起砍刀喝道:“如果想砍树,就先砍了我吧!”
面对佩恩凛然的正气与勇气,两个男子退却了。然而让佩恩痛恨的事还是时有发生,一些偷猎者及非法砍伐者会铤而走险,佩恩机智而勇敢地与他们周旋,甚至好几次差点送了命。但他毫不畏惧,在他眼里,岛上的所有树木与动物都是自己的孩子,他见证了每一棵树木的兴衰枯荣、每一种动物的繁衍成长,他早已将自己与林中的草木鸟兽融为一体。
36年的光阴缓缓流逝,昔日那个16岁的少年已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繁重的体力劳动使52岁的佩恩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这期间,他结婚、生子,并举家搬进森林中居住,像古人一样住草屋,过着极其简陋的生活,他耗尽自己一生心血创造、养育着这座森林,并虔诚地守护着它。现在,森林面积有1360亩,林中有上千种树木、上百种动物。当佩恩的故事为世人所知后,所有人都对他不屈不挠的毅力钦佩不已。2012年,印度新德里的尼赫鲁大学为佩恩颁发奖项,授予他“印度森林之子”称号。2013年,佩恩受到印度森林管理研究所颁奖认可。2015年,佩恩被授予印度最高平民奖,被称为“莲花先生”。
有人问佩恩:“这36年生活得这么苦,你觉得自己值得吗?”佩恩望着远方,眼里一片宁静:“每个人的理想都不同,我用一生造就了这座森林,还有什么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幸福的呢?我会继续在马久利岛种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永远不要轻视一个人的力量,佩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部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