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游记散文_写景游记散文欣赏
写景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传递作者情意,并吸引人、感染人的阅读目的的散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写景游记散文,供大家欣赏。
写景游记散文:新泰莲花山游记
闻莲花山之名已久,只是一直以来未能亲睹其秀美景色,6月初在空间欣赏网友相册时,又看见了莲花山的图片,特美。云雾缭绕,胜似天上宫阙。怦然心动随之动了念想,决定邀友前往,赏人间仙境。农历的六月初一这天终于得以成行,亲历莲花山,感受了莲花之景,品读了莲花之情。
车出广饶行驶2.5小时后到达新泰,又行进大约半小时后进入了一段蜿蜒的环山公路。道路两旁遍布郁郁葱葱的植物,仿佛一张神秘的面纱遮掩着莲花山,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车头倏然一转,豁然开朗,一大片被群山环抱的鲜花广场映入眼帘。远远看到在“慧济天下”的牌坊旁边有块巨石,上刻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莲花山”。莲花山古称新甫山,东西锦延15公里,南北兼跨新泰、莱芜两市,主峰海拔994米。莲花山山峰突兀,穿云摩天,气势磅礴,因群山拱围莲花,尖状如莲花,所以叫莲花山。新泰莲花山在新泰市区西北20公里处,西距五岳独尊的泰山50公里,这里是山东省最有特色的宗教文化名山之一,是观音菩萨的北方道场,有“观音胜境,北方普陀”之誉,堪称齐鲁第一佛山。
眺眼仰望,山岭此起彼伏,烟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莲花山寺院众多,有观音院、太平禅院、云谷寺、高泉寺等诸多寺院,大都主奉观音菩萨。观音院里供奉着一座观音像,高达18米,以50吨青铜铸成外贴镀金。据说这是全国最高的室内观音像。
莲花山旅游区的自然景观以山秀、石奇、林翠、水美为突出特点,北神南韵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山前各沟谷中,处处飞瀑流泉,每处泉水又都具有优美的传说,具有奇特的吸引力。区内气候宜人,空气纯净,水质清澈,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92.3%,生态环境自然、和谐、幽静、淳朴,极富休闲养生价值。
莲花山风景区分为六大旅游景区:行宫景区、太平庵景区、云谷寺景区、北天门景区、响铃碑景区、魔子坊景区。莲花山旅游区内的旅游景点空间布局集中,疏密有度。景点错落有致,相互辉映,形成了东中西三条旅游路线,东路是盘山公路,直达主峰西高峰,景点相对比较稀疏。据说踏上此路时而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时而穿行于茂密的森林之中,自然景色变幻无穷,让人心旷神怡。中路是主要的观赏路线,景点数量多,密度大,这一路上的云谷飞瀑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从这里上行可达云谷寺、北天门、灵宝峰和望岱峰。主要景点有:汉武行宫、补天石、看天石、云门、古柏一株、十八盘、南天门、快活二里、云谷飞瀑、圣水瓶、两山排闼、五大夫松、云谷寺、红云洞、白云洞、兴云洞、对松山、北天门、东高峰、西高峰;西路是另一条重要的观赏路线,从行宫向西,越过通天河,经藏经阁、晾经台、神龟望海、二龟听法、190级天梯到达天成观音。西路主要景点有:初入佳境、老汉推车、风动石、通天河、太公石、姊妹松、奇观、太平庵、青龙潭、五云涧、一线天、水帘洞、子母泉;新甫拥翠、仙台夕照、鲁柏含润、汉宫故迹、五松抱槐、白云降露、古寺晚钟、盘道连霄,古新甫八大景区为人所称道,又有旭日东升、望岱胜迹、新甫宝光、汶水拖篮等奇观称名于世。
莲花山自古是佛家圣地和旅游胜区,有传统的六月六庙会,自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会期六天,我们来时正逢开会第一天,声势浩大,热闹异常,游人如织.我们在山间路上行进中,身心充分享受着自然的山,水,树木、花草,只有行者才能体会其中的韵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确是这样,莲花山钟灵毓秀,仙风道骨一般,虽屈为岱宗襟带,却也名扬四海。而一方浅浅的水潭,也少不了缭绕其中的灵气,因为它的名字叫做:青龙潭。青龙潭由山泉之水汇聚而成,水自上游而来,虽没有一泻而下的气势,却饱含文雅的潺潺,顺着峭壁一线飘然而至,恰如一条轻盈的白龙探入潭中,灵动的很。
迎客松几乎每座名山都有,只是各有特色,各不相同。莲花山也不例外,过了通天河,拾级而上不多久,就可看到莲花山非常有人情味的迎客松了。之所以说具有人情味,是因为其亲和力的容貌与恰到好处的名字“姐妹松”。树并不大,却亲密的靠在一处,长在一起了。姐妹这个名字让有些程式化的迎客松变得鲜活富有了生机,让每一个经过她们身旁的游客都不由得想拥她们入怀,与她们亲密接触一番,这就是亲情的力量。
一路走走歇歇,很快就到了山腰。此处建有太平禅院,禅院后方便是新建的索道了。人总是很奇怪,出来旅游便是抱着饱览大好河山的心境,并决心用自己的脚丈量景区的每一寸土地,踏遍每一级台阶。而走着走着,便因着已有的倦意,便要给自己找个借口,借着现代科技的力量去找点妥协,节省些脚力。于是,索道恰好的合了这个时候人们的心意,而大家也便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借口逃避掉索道上下站之间的有限风景了,当然索道里的风景也是徒步难以体会到的。索道也赶着六月六庙会的点搞活动,很是优惠了一番。从这头坐上去,一路的滑过来,滑过了两个山头,便也到了终点,很是划得来。
出来索道站,离山顶也还有一段距离。很多游客都是买了往返的票,接着也就继续顺着空中一路的滑回去了。我们因为东线的诱惑,并没有这样做,所以也发现了很多别人享受不到的体验。此处有一处天成的景致,却并没有出现在莲花山景区导航的路线图上,也未出现在其景区推介中,感觉这算是一个疏漏。细心的游客一定都会发现,自索道站出来东行,在石桥西侧东望,有一处悬崖由几块天然巨石组成的巨型人像造型。第一感觉是像一天然的佛像,佛头的发髻清晰可见,也可以说其像一位俯瞰美景的诗人,那头巾也飘逸的很,或者像一位武将,这就看大家的想象了,如果你到莲花山来,不看此景,当真有遗憾。
下山途中,天空竟然飘落起了细雨,峰端之间环成了一圈雾蒙蒙的白色锦带,忽明忽暗,时聚时散,始终眷守在连绵的山峰。眼睛里的光彩飘逸着温柔许许,心灵如清澈的山泉,被汗水、雨水浸透的衣衫,或心底的某处,包裹下的身体,浑然卸下千万重担,轻盈如蜻蜓的的舞步。
旅行就是如此的魅力,有些行程略显紧促,但也心里满满的愉悦,只因风景接触自然,自然处处生美景。行走之,就是最值得怀念的宜人风景天堂。
写景游记散文:九仙山游记
九仙山,因八仙加山神的惩恶行善之美丽传说得名,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其山势挺拔,峰峦叠嶂,亦得苏轼评语称“九仙已压京东”。
九仙山风景名胜区为五莲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与五莲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著称。九仙山以奇峰异石和洞窟泉瀑之多,与五莲山并称双绝。其突兀的山峰,苍翠的植被,古老的文化,共同形成以游览观光为主体的产品类型。从曲径通幽的山间秀色到晴空响雪的悬泉飞瀑,从韵脉神秘的自然景观到古老丰富的历史文化,无不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成为游览的佳处。
九仙山的美可以归纳为奇、秀、险、怪、幽、旷、奥七大特色,最大的特点是“地中山、地中潭、地中瀑”,华北罕见,令人叫绝。还有被誉为“江北一绝”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春夏之交,竞相开放,令人陶醉。霜秋之季,满山红叶与山光石景相辉映,蔚为壮观。既然条件便利,揽胜心志益盛。
车出五莲县城,沿334省道向东行驶,大约半小时车程便看到上九仙山景区的指示牌和景区路线图。向东拐入上山的路,道路两边,要么是悬崖峭壁,要么是万丈深壑,遍布山坡沟壑,一直连接到山门。山门建在齐长城下,是进入景区的唯一通道。进了山门,特别是大中巴,就不让进了,要换乘景区管委的中巴。旅游车载着我们,经过后苇场,便到了景区第一站,大峡谷停车场。
龙潭大峡谷是一条步行旅游线路,号称江北第一大峡谷。在停车场北面的山坡,沿一条用石块铺成的窄窄的小道,向谷底走。小路十分曲折,两边形势也十分险要,有的地方就从悬崖边上通过。石路上有很多人,都小心翼翼地走,许多地方还要借助手的力量扶着路边的岩石树木。下到谷底。峡谷两边山上葱郁的植被,空气清新,十分宜人。游客的观光道路是从西边的峭壁上开凿的,外侧用铁柱和钢管围了护栏,以保护游人的安全。在缝隙的底部,是一个悬崖,峡谷的水流通过这悬崖流到山外,形成一个瀑布,因为太窄,加之两边岩壁的回音,哗哗作响,有如雷鸣,很是壮观。这还是枯水季节,如果是雨季,如果有山洪,那气势自是更加惊人。崖下是一个水潭,就是白龙潭,只能看一半,潭水清澈见底,感觉也就有一米多深,但听熟悉的人说,那水有三四米深不止。关于白龙潭,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白龙潭与东海相通,有一个山民,进山打柴,来到白龙潭跟前,看那潭水清澈见底,不知多深,就用扁担去试,结果滋溜一下,扁担不见了。后来赶海,在海边的一个渔村,看到一个卖鱼的用的扁担是他掉进白龙潭的那根,就问那渔民扁担是怎么得来的,渔民告诉他是一次打渔时从海里网上来的。山民很是惊奇,从此白龙潭通海的传说也就流传下来。
领略了龙潭瀑布的气势,我们又转回循峡谷往上走,沿着一侧山岩上开辟的小路,曲曲折折,依次游览了云镜潭、盘龙洞、玲珑塔、钓鱼台、留仙榻、万卷书等景点,中间也有几回要横过谷底的水流,因为水小,踏着布好的石块就能越过。每一处景点附近,都有一些摊贩在那里招揽生意。人在谷底,抬头仰望,两边高山耸立,树木葱郁,只留一线天空。10点多钟,到了龙王庙。龙王庙地处峡谷的中段,建在谷曲的一块高地上,四周全是高山峻岭,也是后来建的,庙宇三间,西边还有一栋偏房,是供管理人员住的。庙堂里供一尊龙王塑像,香烟缭绕。庙前有一块不大的场地,生长着两棵银杏树,一大一小,一粗一细,据说叫子母树。那棵细小的紧紧依靠在大树的怀抱中,一个人也搂不过来。树枝上结满了红丝带,上面印有“吉祥如意”“健康长寿”“一生平安”等字样,都是拜龙王许愿的人留下的。而在场地的东侧,就有两个卖这些丝带的地摊,当然还经营吃食和其他贡品。
在树下的石凳上歇了一会,从龙王庙东门出来,我们继续向峡谷上游走去。依次游览了砚潭、在枫林小憩,顺石级攀上东边的束练峰,在峰腰的一巨石台上,放眼四望,更感到峡谷的幽深,山岭的陡峻,向谷底看去,如织的游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从毛家河乘车赶到下一景点——靴石。因为山梁上有块巨石状如靴而得名,此石重几十吨,兀立峰头一石台上,如果有大风,会看到它微微晃动,即使成人用劲一推,也可以晃动。关于靴石的来历,有许多传说。一说是当年八仙游经此地,看山枯河焦,铁拐李便脱下靴子让蓝采和从东海汲水浇灌,恢复青山绿水面貌,后遗弃而成。一说是当年王母娘娘为和八仙争此胜地,并留下靴子作标记,结果被吕洞宾看破,用宝剑挑了扔到此处,故成此景。靴石峰后,还有道光碑、国舅石、笛竹园等景观,在靴石山麓西侧,便是九仙道观。道观前的广场上,照例摆了许多摊位。观里照例是许多善男信女上香拜仙祈愿,香烟缭绕。还有所谓朝天香,十分粗大,有360元到1080元一炷的不等,自是为那些有钱的老板准备的吧。还有几个道士,在观里为祈愿的人打卦看相,样子十分庄重肃穆。
午饭后到了孙膑书院。孙膑书院亦称九仙书院,靴谷书院,坐落在九仙山游览区内,仓敖岭西麓抱犊峰下,始建年代无考,相传此为齐国军事家孙膑聚徒讲学之处。孙膑在马陵大捷之后,辞去军师之职,遍寻齐地名山,选中此处,盖石屋三间,隐居此中研读兵法,总结自己多年作战指挥经验,在此写成了千古不朽的军事巨著《孙膑兵法》。由于年代久远,原有的房屋己倒塌,康熙年间文人李澄中曾赋诗曰:“孙子何年去?空余此讲堂。云深丹灶冷,竹覆石坛荒”。1996年8月,由松柏乡政府重新进行修复。修建后的孙膑书院为正堂二间,总面积50平方米,石墙、原木屋顶,并在屋内陈设了孙膑塑像。书屋平台以下,筑55级石阶至谷底,以供游人登临瞻仰。孙膑书院的修复,使这里成为九仙山一个主要的游览小区域;众多的游客都被孙膑遗风所吸引,前来瞻仰一代军事家的风范。此处峦峰叠翠,松涛阵阵,环境优雅,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形成意蕴深遂的游览境地。
沿孙膑书院东侧向后,顺景区安设的铁链,就可爬上抱犊峰顶。抱犊峰位于孙膑书院以西,壁立陡峭,正是攀岩的好地方,我们到的时候,还有人在攀。岩下是一块草坪,绿草茵茵,如铺了厚厚的地毯,有许多小孩子在上面打滚,玩的正欢。草坪的南边,就是地井,也叫地泉,清澈甘冽,可以直接饮用。
抱犊峰西边的山坳里,是风景区最大的宾馆——九仙山庄,山庄是两栋连在一起的三层楼房,周围的岩石上,活跃着几只猴子,可能是见惯了游人,所以不惧,当有人将面包什么地给它时,还高兴的抓耳挠腮。书院南边的山坡上,错落着几间凉亭,还有茶室,游人可在此小憩,品尝用地井水烹煮的山茶。
从孙膑书院站坐上景区的车辆,沿着盘山路往南,上情侣峰。道路依旧崎岖,两边形势险要。拐了九曲十八弯,经历了担心掉胆,上了黑牛场野生杜鹃园.黑牛场杜鹃花园是九仙山最大杜鹃花园,整整一面山坡,园内生长着成片的杜鹃、兰锦、粉团、连翘等花木,每天春夏之交,鲜花竞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如诗如画,且多海石景观。杜鹃花开时花色各异,景象壮观,花期4-—5月,花冠呈玫瑰红、鲜红或粉红,因品系不同,开花的时间也各不相同,自阴历三月份,粉紫色的“蓝锦”品系,就争相开放。“五一”时节,可见漫山遍野簇簇鲜花,流光溢彩,磬香袭人,与山光石景相映衬,宛如天然画卷。此时,赴山赏花的游人如织,但见花海人潮,游人似梦如醉,如入仙境。黑牛场花园与靴石南山花园、五莲山北坡花园,并称三大“仙家花园”。野生杜鹃又俗称映山红,在五莲山风景区生长区域非常广泛,总面积约有一万多亩,其品种之多,面积之广,花色之丽,誉冠华北,素有“江北第一杜鹃园”之称。九仙山是江北最大的野生杜鹃花基地,总面积约9692亩,占森林总面积的22.3%,有“万亩杜鹃花园”之称,与龙潭峡谷并称为江北双绝。品种有映山红、满山红、云锦杜鹃、兰锦杜鹃等。盛开时,姹紫嫣红,在悬崖、涧泮随处可见。秋天遍山红叶,丛林尽染。
路起十八盘,曲折蜿蜒,两边步移景换,直上情侣峰;情侣峰,一双男女相对而立,旁有鹊、桥相伴,宛如天上人间;情侣峰也是九仙山的最高峰。站在情侣峰上,对面的五莲山要矮一大截。放眼四周,山川河流村庄尽收眼底,遥望东边大海,依稀波光粼粼。
从情侣峰向东,经过十八盘,下到山底,沿山下的公路往左拐,就是五莲山景区的西门。但我们的旅程只是九仙山,至于游览五莲山景区,那当是另外的日程了。而且在兴云寺遗址,老母阁,建于一孤峰之上的巨石之内甚似天然的洞窟中,须双手援绳、脚蹬石窝而上,类似户外攀岩,令人半途却步。
此次九仙山之行给我的感觉是山雄浑而不失灵秀,险峻而不减温柔的神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你并没有来过这座山,我敢说只要你来过、认真的走一遍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你一定会像我一样为之感动,为之记游的。
写景游记散文:走进五莲山
日照有座五莲山,美若五朵莲瓣的山顶云雾缭绕,山不算高却奇景遍布,险象环生,它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武夷之秀逸、衡岳之烟云……不由得对此山心驰神往。五莲山位于五莲县东南部,东临黄海,主峰海拔515.7米,是山东省东南部最为奇秀的山。苏轼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时,曾登临五莲山,盛赞其“奇秀不减雁荡”。
上五莲山有两条路,南路汽车可以多走一些,省力气,而北路风景好,但是要从下往上一步步登上去,从南路这里上山,沿路而上,首先看到了光明泉,碑文载“光明泉建于唐朝618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泉水清澈甘洌,终年不枯,富含多种矿物质,常年饮用此水能健体明目,因开山和尚心空法师用此水配山能够草药为李太后治愈眼疾而得名。”看过号称始建于唐代的观音洞后,绕过一块形似蛤蟆的怪石,眼前一亮,在山坳的一片菜地之上,闪出一个红门黄墙、青瓦小檐、古朴典雅的寺院,看上去不同一般。寺院门不大,也就有两米多宽,在常见寺院中,比较少见。两侧黄色院墙上,粉刷了一块块红色的方块,上写南无阿弥陀佛等字样,在阳光下金光闪闪,何等气派。来到门前,见有一对雕刻精美的石狮,后是一道陡起的台阶。门前站定,举目望,原来到了皇家寺院光明寺,门两侧悬挂一幅金字对联,写的是:名山自是无双地,妙法仍然不二门。看来这寺院的气势,还真有点当仁不让的皇家气息。
拾级而上,进得门来,一个宽敞的院落呈现眼前,这就是天王殿。让人感到异样的是,东西配殿修饰却新旧两重天。东侧配殿翻修一新,门内佛音袅袅,香火缭绕,有几分庙宇厚重的沉香,而西侧的却是破旧不堪。檐下的雕梁画栋已经腐朽,窗棂尘土蒙垢。殿前的四个柱子已不见油漆的颜色,漆皮剥落,变得残缺不堪。山墙剥离,摇摇欲坠,屋顶瓦上却长满了杂草,随风摇摆,枯黄草色在阳光下越发显得衰败。山寺是依山而建,山寺一体,配殿前的天王殿就在山体的高处。登上37级陡峭台阶,来到殿前,发现地势高了不少。回首,见山景已经变得开阔起来,远近的山峰、巨石、庙宇在这里尽收眼底。面前右侧的另一块巨石,又酷似五指,看来这山寺有两只神手保佑,定是兴旺无疑了。回顾天王殿左右,发现这殿门更像一道寺院的外门,如院中有院。门外也有一对联:顶上祥云巡山护法三洲感应,掌中宝杵伏寇降魔四境平安。穿过殿堂,绕过巨大的弥勒石佛,台阶之上就是寺院的大雄宝殿了。不过这殿堂不大,横不过三间,是座老殿,已经有些破落,但瓦却是黄绿琉璃瓦,显露出几多曾有的威仪。
从寺庙左侧门出来,一路高山风光。回首间,一尊大佛侧影跳入眼帘,让人暗暗称奇。这就是著名的五莲大佛。沿着小路来到大佛前,发现这佛像十分高大。佛身是山体,佛首是山顶一块完整巨大的花岗岩,石佛呈座姿,头依山体,依坐俯视,面目端详,栩栩如生,给人以浓浓禅意。其面含笑意而未笑,目光慈祥且雍容大度,在国内石佛中实属罕见。过去曾见过许多佛像,这佛像虽然赶不上乐山大佛高大,气势也比不上云冈石窟,但这天然座佛实属奇迹。石佛之下,设有高高的石台、香炉,周边还有石雕和围墙,分明是一处天然的大雄宝殿。既有皇家恩赐的佛庙,又有上天赐予的石佛,我想,这恐怕就是五莲山的精髓和神灵所在。
大佛右侧有一条林荫小道,从那里出去,穿越松针掩映的石板路,见在一块巨石上,有一座精致绝伦的四角石亭,名叫观谰亭。而亭下那块耸起的巨石,可能有佛的照应,人们尊其为“菩提楼”。回转来到亭上,扶栏眺望,四周的峰、林、松、石以及漫漫山野尽收眼底,顿觉眼界大开。站在这里四周看去,秀峰奇异,巍峨挺拔,青翠秀丽,含几分雁荡情,带几分石林秀,蓄几分湘西意。秀峰在阳光明媚之中,涌荡着许多紫气,弥漫生机,细细品味,醇厚不已,好不迷人。远处的望海楼,巍峨挺拔,清秀身影矗立于巨石山颠,阳光下多出几分神气。站在亭上,看周围风云脉脉,感天空长风清流,令人心旷神怡。
从观谰亭沿向北而去,是清一色马尾松林,在蓝天白云的背影里,在阳光的映照下,翠绿惹人。沿翠松遮掩间的山脊石路而去,看远方山峰,竟有几分登西岳华山西峰的味道,感觉到这山的高险天境。走过这段路,渐渐进入另一个境界。先是来到山顶的一块巨石之下,此时好像没了去路,定神一看,原来路藏在一条狭小的石缝之间。躬下身,低着头,屏住呼吸,小心翼翼钻过去,来到一处停脚的石上。这巨石之下,绝壁如削,不见谷底,甚是险要。几乎在这山崖边缘,有一块两米多高几乎倾斜的大石块,危如累卵,岌岌可危,这就是“风动石”。游人上去用手轻轻推一下,它还能来回摆动。尽管看上去稍加用力就能滑下去,可无数游客都试过身手,它多年仍稳居山颠一角,让人啧啧称奇。侧身再穿越一巨石的缝隙,几乎是从石底下爬着钻过去,便来到一块巨石之下。这石之顶就是山顶。我们身处悬崖,下面是一道深渊,看上去格外险峻。这山石上有一巨大的裂痕,把石头一分为二。
石上刻写着“试剑石”三个大字,旁边还有“关公试剑”几个字,好像说是武圣关云长曾在此试剑,挥剑将巨石劈成两半。稍加歇息,再从石缝下的通道钻到背面去,进入石缝其中,一道天光亮在头顶,狭窄中看去十分高远。这就是景点“一线天”。有奇石的造化,五莲山不仅有仙、有险,还有几分深幽,“铁胡同”就是其中一景。铁胡同是山顶的下山之路,形似云天路,陡如十八盘,鬼斧神工。两侧铁壁百丈,松柏垂影,清风习习,幽谷深涧。一路走下来,云飞雾度,衣袂飘荡,心神似旌,如仙人下凡。到了这里,真的体验出五莲山幽幽之情。出了铁胡同,迎面山顶闪出一块山石,看上去像是鳄鱼一般。在鳄鱼长长嘴巴上,还压着两块石头,好像谁为防止它张嘴伤人。再往前走几步,这巨石又像一只大象,扬起鼻子,轻摇巨耳。没走几步,眼前又跳出一个石窟,里面有一块石头活像狮子一样。更奇的是,在这不显眼的地方还藏有一个深幽的水帘洞。洞前水帘泻洒,凉风习习,幽情万分;洞内流水潺潺,终年不息,如梦如幻。据说洞内深80米,高60米,上连光明寺,下接山下的停车场。从洞外的烟雨亭停留片刻,寻烟雨涧拾级而下,一路石路清净,绿枝遮荫,风叶婆娑,流水滴鸣,石屏路转,惬意万分。看幽情弥漫,清凉宜人,身心格外舒展轻松。
五莲山,如心灵的后花园,不管什么人,只要来到这里,就会沁入清爽的凉意中。在这一方天地,抛弃所有心事,在淡云清风中,采摘云影,呼吸翠色,舒展身心,回归自然,是何等境界!这就是“五莲仙境”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