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硕士论文文库

2017-06-05

乡村旅游,顾名思义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风光、乡村经济活动、乡村自然景观、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民族风俗文化为根本的旅游活动。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篇1

试论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明确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即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有着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的目标,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乡村旅游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乡村旅游;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

1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很多学者给出了他们不同的理解,其中,西方的学者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这种理解简洁明了,但太过简单,仍然没有把问题说清楚。笔者认为,乡村旅游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乡村旅游的范围。乡村旅游多数都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及周边地区,但并非所有的旅游都发生在乡村地区,比如,休闲度假、主题公园等这些旅游形式就不能算作是乡村旅游,所以乡村旅游不仅仅指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

其次,乡村旅游的吸引物。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地方在于它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构成的乡村景观,其中包括田园风关、村庄聚落、民间风俗等等。

第三,乡村旅游的目标群体。差异性是增强吸引力的关键,乡村旅游的目标群体是长期生活在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环境中的城市居民,他们需要乡村的田园风光来舒缓压力、陶冶情操,而且,越是发达的国家就对乡村旅游的需求越大。

第四,乡村旅游的接待主体。在乡村旅游活动中,乡村当地居民和与其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关发展的研究表明,社区的参与会给旅游的发展带来积极地效应,所以,当地居民要融入到乡村旅游的进程中去,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

经过以上几点,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指的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村庄聚落和民间风俗等构成的乡村景观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群体,与当地居民有紧密联系的一种旅游活动。

2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最早的乡村旅游发生于19世纪的欧洲,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是从大城市的周边村庄开始,随后就出现了北京郊区的民俗接待处,成都的“农家乐”等,后来,随着我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再加上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水平需求增加,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发展起来。每年的五一、十一黄金周,城市居民有近70%选择出行选择乡村旅游。

国家旅游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安排,更好的发挥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进而推动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其实,近几年,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国内外交流的焦点,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乡村旅游距离城市越来越近,花费开销小,以其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悠闲的生活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迎来了属于它自己的黄金时代。

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致

(一)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目标一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国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的意愿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城乡差距过大导致贫富现象不均,“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在加上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不均衡,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此,党的十六届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最终要达到的是平等、和谐、民主、文明、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社会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改革开放,帮助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对生态也起着显著地作用,其中最显著的成效就是缩小了城乡差距,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当地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化水平,进而加强了农村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改善了乡村的环境,这就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由此可见,想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二)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目标一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相统一进而实现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须要遵循的指导方针,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我国,农村户籍占总人口数近达70%,农业是我国的第一大产业,农村是最大的区域,农民是最多的社会群体,要想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先实现农村的和谐,没有城乡关系的和谐,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各方面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新农村其实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的实现形式,在农村领域,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完全一致,所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4 我国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富裕了农民的生活。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农村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旅游者需求不断提高,促进了旅游业的生产发展,为其他行业提供了新的生产门路,旅游业带动了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农民直接从事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旅游从业者,通过开旅馆、开餐馆、出售纪念品等方式增加收入,还有的参加旅游项目入股获得利润分红,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第一产业、推动第二产业、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今儿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其次,乡村经济促进了乡村文明,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乡村旅游将很多的城市的新理念、超前信息带到农村,农民开是自觉学习使用电脑、学习普通话、外语等等现代的知识,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另外,他们为了提高接待游客的水平,还积极向大城市学习专业的礼仪知识以及其他旅游服务知识,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将乡村旅游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更加有利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缩小了城乡的贫富差距。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资源、物流资源、信息,乡村旅游景点每年接待大量游客,大量的资金从城市涌入农村地区,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加注重道路、通讯、住房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目的就是提高游客接待的能力,另外,农村逐渐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绿化的意识,增加了旅游的吸引力,这些都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你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改善了医疗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提高了农民参加医疗合作率以及学龄前儿童的升学率 还有一些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和城市公民享有同样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权利,农村地区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农民完全可以自愿选择旅游开发的方式,还可以成立旅游协会等旅游专业组织,为农民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之间的和谐。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一些农村地区在进行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建立起了文化站、图书馆等场所以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还建立一些专业的培训班,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过程的同时,丰富了其内在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乡村大部分地区还制定相关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农村地区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其次,乡村旅游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乡村旅游使得人类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进而提高了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乡村旅行改变了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能源来支撑经济增长的方式,形成了新型的能源消耗少、环境成本低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方式利用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第三,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旅游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增长了见识,通过乡村旅游,加强了旅游者之间的,农民和旅游者之间的,农民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使得城镇居民对我国国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更加有利于农民转变旧的传统观念,接受新的思想观念,丰富生活方式,建设文明的现代化乡村风貌。

参考文献

[1]尤海涛.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5.

[2]代晶莹. 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武汉科技大学,2008

[3]王继庆.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

[4]张海霞.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7.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篇2

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文化传承

摘要:乡村旅游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本文在分析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基础上,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而对如何传承乡村旅游的文化提出对策建议,以便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体现文化意境。

关键词:乡村旅游 文化传承 对策建议

随着人类保护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所谓乡村旅游,顾名思义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风光、乡村经济活动、乡村自然景观、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民族风俗文化为根本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城市居民,通过吸引城市旅游者进行乡村农耕体验、绘制乡村自然景观、拍摄乡村自然景色、乡村度假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

一、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其以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依托而开展的旅游活动,在进行旅游的同时,可以满足城市居民求新、求异的需求,还可以促进城市和乡村的交流。环境不断恶化,空气不够新鲜,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大等等,使得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渴望回归安宁、自然,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追求修身养性的方向。

旅游与文化一脉相承,文化体现了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中所蕴含的文化,不同于城市旅游所蕴含的文化,这是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原因。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不是因为其价格便宜,而是在享受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体现的文化,可以让旅游者享受到不同于城市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乡村的农耕、采摘活动等,还可以让旅游者享受城市不具有的自然风光,如乡村自然景观,这两者是人们旅游中必不可少的两个不同方面,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享受并体验深层次的文化活动。此外,乡村旅游可以让城市旅游者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可以让其寻求回归大自然的亲切感觉。

开展乡村旅游,其所依赖的资源,不是依靠恢复、模仿而再现的人造景观,不是对失去原有自然环境高度浓缩的民俗风情,而是伴随人类繁衍、进化而世代留下的、富有朝气的可以让旅游者融入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而现今,人们无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其内容都比以前要丰富的多。然而,当人们对这样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氛围开始厌倦时,为了寻求不同的文化氛围,寻求一种让人精神可以得以放松,体验自然的文化氛围时,许多城市居民来到乡村,在寻求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全新生活体验时,可以对其身心进行放松。对于这些城市人来说,由于乡村所蕴涵着的文化是城市所没有的,这就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焦点。因此,脱离文化开展乡村旅游,宛如没有地基的高楼,最终会走向消亡,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要走与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使乡村旅游中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一)乡村物质文化

乡村物质文化,是指由乡村生活创造的物质产品所表现的文化,如具体的器具,以及其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乡村物质文化体现了乡村居民集体或个体的智慧,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进行欣赏和享受,包括乡村田园文化、乡村山水文化、农耕文化、乡村饮食文化、乡村建筑文化、乡村手工艺文化等。

第一,乡村田园文化。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貌、气候等多样化,因此人们因地制宜,以不同的耕作方式进行田园生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田园文化形态。依据地理位置不同,有江南水乡、沿海渔业、畜牧草原、丘陵盆地、高原等不同类型的田园文化形态;依据农作物不同,有花卉园、果园、林园、茶园、竹园等。乡村田园文化,体现了安宁、和谐、淳朴、自然的生活韵律,因而成为城市居民所追求的放松休憩地。

第二,乡村山水文化。它源自于最原始的乡村自然地形地貌景物,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乡村山水文化,依赖于优越的乡村自然地理条件,丰富多样的自然山水景物,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山水文化。借助于这些自然赋予的环境,人们设置了凉亭台、楼阁等观赏平点,促进景与情的交融,以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自然情感,在享受自然生命的同时,赋予了山水特殊的文化内涵,这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大自然的所在。

第三,农耕文化。在我国,农耕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以商鞅为代表的农耕思想,以及“重农抑商”的儒家思想,经历数千年的相传和浸润,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农耕文化。乡村中的农舍、篱笆、河流、鱼塘、鹅塘等,宁静舒适平稳的生活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修渠灌溉、打井饮水、围湖造田、采果摘茶等农事活动,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富有活力的田园农耕画面图,勾起旅游者强烈的怀旧情感,使其陶醉于世外桃源般的回归生活中。

第四,乡村饮食文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体现了典型的乡村饮食文化特点。简单朴实的农家风味,由于其材料天然、味道鲜美、色泽鲜亮,成为人们追逐的饮食之一。农家自制腌菜、农家自蒸窝头、红薯�烙、农家田地野菜等等,能够满足现代旅游者追求不同口味的需求、追求天然食物的心理,在品尝这些乡村美食时,人们能够闻到其中渗透的乡村的清香,吃到天然的食物滋味,给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寻常的体验和感觉。此外,由于乡村饮食的独特制作风格、方法,使得这些饮食更加美味、纯真,满足人们追求天然韵味的情感等,这些无一不吸引城市游客积极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

第五,乡村建筑文化。乡村建筑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其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意境,人景之美、人文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我国,乡村建筑各有千秋,如客家五凤楼和土楼、西南少数民族的竹楼、陕西黄土高原的窑洞、青藏高原的碉房等乡村建筑,以及高大挺拔的文笔塔、高大威武的佛像、气派恢宏的祠堂等乡村宗祠建筑。

第六,乡村手工艺文化。与乡村生活紧密相关的乡村手工艺,直接反映了乡村的文化特性和审美观念,这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乡村的剪纸、手编花篮、手工刺绣、皮影、泥人工艺、彩灯等。为了感受这种手工艺所包含的文化,有的游客主动参观手工艺品的生产制作,同时购买手工艺品,因为这是他们亲身体验的成果,具有自己难以忘怀的情感,其购买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手工艺品自身的价值。

(二)乡村制度文化

为了保证乡村的稳定、秩序正常,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约定并形成多种多样的伦理道德以及礼仪规范,其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这组成了当地乡村的制度文化,其主要有乡村聚落权力制度、乡村礼仪文化。

一是乡村聚落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度规范体系,即为了保障乡村的集体凝聚力,为乡村树立自我形象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其中乡村聚落权力体系体现了该点。乡村聚落权力制度,一般由权力人,即村长或族长等,权力组织,奖惩体制等组成。在乡村,如果村民间存在矛盾,权力人就会主持公道,对其进行协调解决,若协调解决未果,可以在组织内部进行解决。如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客家土楼聚落,其聚落生活既体现人际关系中权威的一面,又体现了和谐相处的一面。通过对乡村聚落权力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群落的集体凝聚力,为其人际交往和关系维护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现实依据和来源。

二是乡村礼仪文化。素有“礼仪之邦”盛誉的我国,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仪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乡村礼仪多样化,如诞生礼、婚礼、寿礼等人生礼仪。尽管礼仪多样化,但是每种礼仪都有完整的程序和规范,如孩子诞生后的大喜、小喜、满月礼、百日礼等;婚礼有提亲、选吉日、迎亲等;丧礼有头七、一七、二七、三七、三年等,这些淳朴的礼仪与生活节奏快且机械化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因此对游客来说具有陌生感与新鲜感。

(三)乡村精神文化

一是乡村节日文化。乡村节日体现了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如盛行于汉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腊八节等;苗族传统节日,农事活动节庆、物质交流节庆、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祭祀性节庆、纪念性、庆贺性节庆等;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畲族传统节日,农历三月三、分龙节等,以及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是畲族的祭祖日。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等。节日不同其民俗活动也不同,如春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等,端午节悬艾叶和菖蒲、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家人团聚,重阳节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等。

二是乡村家庭生活文化。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家庭,因此若社会文化体现的是共性文化,则家庭生活文化体现的就是个性文化,它由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劳作分工、饮食、家庭用语、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组成。快节奏文化的城市生活文化,与慢节奏文化的乡村家庭生活文化差异很大。因此,在乡村旅游时,游客在享受乡村家庭生活文化的同时,会感受到浓厚的家庭亲情关系,这可以增进其家庭成员间的深层次了解,有利于感情更加融洽和家庭更加和睦。

三是乡村艺术文化。乡村艺术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审美特征。乡村书法家、乡村作家等的创作,具有特色的乡村审美想象,游客在欣赏时,既可欣赏到世外桃源般优美的乡村自然风光,又可体会到与世无争的心境。与此同时,在乡村长久流传的音乐、戏曲、舞蹈、杂技等艺术文化,种类多种多样,在体现古朴纯真清新乡村味道的同时深受城市游客的喜爱。

三、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的对策思考

(一)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与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相结合

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政府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政府政策应该倾向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的结合,以促进乡村旅游所体现的文化传承,进而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做法有:地区不同其扶持政策不同,在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同时,限制对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进行任何改变,以保证其特色;颁布符合当地建筑风格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在保障乡村建筑文化的前提下,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乡村特色文化,少开发、多利用

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乡村旅游,加之各地区经济基础不平衡,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由于旅游发展的阶段局限性,以及乡村资源基础薄弱,所以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少开发、多利用,避免盲目开发毁坏乡村旅游当地的自然环境。乡村旅游发展,不能为了短期经济效益,丢掉乡村中最本质的东西,使乡村“城市化”,那就失去乡村旅游的根基。如新西兰旅游人类学专家科林•比姆在2004年举办的中国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所说:“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这些财富。如果你们有山有河,那么让它们永远干干净净,绿油油的;如果你们有独特的建筑,那么就让它们永远保持古雅的模样;如果你们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那么就保护它们,并熏陶他人。”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中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趋于大众化,或者失去乡村本地特色。因此,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或产品设计,必须要具有当地特色,挖掘当地乡村乡土文化,真正给游客不同的体验和感觉。以乡村旅馆为例,可以用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但是外观形状必须采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乡村民居形式,如陕西延安窑洞、福建客家土楼等。因此,我国在乡村旅游时,要在不断创新的前提下,保证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不走味,使其得以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传承,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月双.论乡村旅游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代商业,2009.5

2.赛江涛,乌恩.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河北林果研究,2006,21(3)

3.林轶.乡村旅游应走生态文化道路.今日南国,2008(1)

4.陆宝福,韦家瑜.乡村旅游的文化功能解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6)

5.余昌国.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思考.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5.12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