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高考作文素材范文

2017-05-13

对于陕西的高考考生们来说,在作文的备考上可以积累的作文素材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2017年陕西高考作文素材范文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2017年陕西高考作文素材范文1:再回首

几缕清风,拂过素笺,游弋在荒烟蔓草中的斑驳往事,穿透回忆,飘然而来。

透过苦丁茶氤氲的雾气,我仿佛听到了你泠泠的声响,在朵朵水花中撷取三分易安的婉约,三丰仓央的浪漫,三分郑燮的淡然,一份纳兰的心绪,携我细细回首一路以来有你相伴的日子。

回首,在童年,你是让我享受诗意、向往生活,启迪我长大的长者。记得年幼时,我每背会一首诗,便会得到妈妈一个及时的奖励,于是,就在这样“功利性”的鼓励下,我的记忆被“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句子充斥着。我享受着这诗意的宁静,又向往着真正的生活。第一次感受到了你的魅力,便不能作罢,决定与你如影随形。

回首,在少年,你是让我洞明世事、认识生活,引领我长大的良师益友。我总以为大观园是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你却证明我错了。于是,我终于知道清幽的潇湘馆里那个女孩的痛苦:“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不知道一份缘竟然如此之深,让一颗素心走不出他目光的牵绊;不知道一份情竟然如此之深,让一份相思甘心为他守候千年;不知道一份爱竟然如此之苦,让一段情感向他偿还一世的泪水……你用晶莹的水花,向我展示着青春的爱与怨,笑与泪,告诉我珍惜现在。

展望,在青年,你是让我回味过去、感悟生活,塑造我成长的益友。忘不了江姐就义时的从容和淡定;忘不了齐晓轩用鲜血染红的红岩,你用排空的巨浪向我诉说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越千年,观世事纷纷沧海横流;展宏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所思,看江山如画志在千里。”毛主席气势恢弘的话语昭示着我们人生的价值取向,新世纪的有为青年便是我们在回首中明确的目标。

夕阳西下,寻常巷陌,是谁,徘徊故里,凄然怅叹草木深深?

暮色薄凉,洒暖回忆,又是谁,任花灯瘦尽,含泪系数梧桐细雨?

回眸尘封的记忆,一袭温情逐渐弥散,你如一盏银莲,洗涤我来路的尘埃。穿越红尘的风烟,回首思量间,你教会我睿智,让我看清眼前的路,一往无前。

感谢你——蹚过我心灵的溪水——书籍,让我多了一份感悟,在回味中前行。

一叶一菩提的旅途中,与你为伴,今生何憾!

2017年陕西高考作文素材范文2:换个眼光看待你

换一种眼光看待你,世界。

——题记

曾经抱怨春日的闷热,却忘记了灿烂如锦的朵朵繁花;曾经抱怨夏日的炎炎,却忘记了蔷薇开尽的满院绿凉;曾经抱怨秋日的凄凉,却忘记了满山红枫的熊熊烈火;曾经抱怨冬季的寒冷,却忘记了雪花飞舞的银装素裹。

一直以为,苦难,是人人避之的,是被人们所憎恶的。于是面对困苦的一筹莫展,脆弱如温室里的花朵应运而生。在挫折前逃避,在危险前止步,成了我理所当然的做法,思维无法灵动,而只能让自己在一次次打击中僵化,最后不堪一击。我开始怀疑,怀疑自己曾经的行为,我尝试着换个角度,换种眼光去看待苦难。

现实,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另一种眼光,我看到那本如水般柔滑的性格被苦难打磨得铁般坚硬;另一种眼光,我看到那颓废终日的学子被苦难改变为发奋读书的栋梁;另一种眼光,我看到那肢体残缺的残疾人被苦难推向成功的巅峰。

我顿时醒悟:苦难,它不是任何罪恶,不是灾难,不是一个人的穷途末路,而是财富,一笔永远值得珍藏的宝藏!

每次经过街道,看到伸手向路人要钱的乞丐,总是不屑一顾,认为他们是社会的寄生虫,不懂得自力更生。可当我看到在一次捐款活动中,我才捐了几元钱就以为这是爱心,是慷慨时,一位步履蹒跚、衣衫褴褛的乞丐,颤颤巍巍地走到红色募捐箱前,毫不迟疑地拿出一张百元大钞放进了箱子。我愣住了。要知道,一百元对于一个乞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我急急向那离开的背影追去,拦住他:“您何必为了别人,而把自己的积蓄捐出呢?”他笑了:“有人比我更需要它。”我站在原地,停了足足有五分钟,意识到我刚才的询问是对他的亵渎,对他高尚行为的亵渎。

我想,应该换一种眼光看待他们,给他们尊重,给他们掌声;他们并不一无是处,他们也富于爱心,甚至比富豪都要慷慨。

习惯了以悲观的心态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夕阳西下;固执地以为落日意味着结束,生命的结束。于是心中不免有惆怅之感,不免向好友青诉说。谁知她听后竟笑道,你太悲观了,花落,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它标示着又一轮新生命的开始;而朝阳,亦是明日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象征,它们不代表着在绝望中死去,而代表着在痛苦中新生。见我仍是一副迷茫的样子,她又开导我说。你应该换一种眼光。

是啊,忘记换一种眼光,看落日,看残花,看所有残缺的风景,看生命,看人生。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对着湛蓝的天空大声呼喊:“我要换一种眼光看待你,世界!”

2017年陕西高考作文素材范文3:永远的废墟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

——余秋雨

虽败犹荣。我是在读完余秋雨的《废墟》后,想到这个词的。盛景固然美丽,但那毕竟转瞬即逝,只有那一份悲壮,才可以刻骨铭心。于是,在完美与残缺面前,我毅然选择了残缺。就如同我深深地眷恋着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与莫高窟的沉寂优雅,因为它们昭示着那些朝代的兴盛与衰落。

1860年,英法联军悍然闯进闭关自封的大清帝国,圆明园惨遭蹂躏,几代的辉煌,付之一炬……得胜的侵略者满载而归,他们的欢呼声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古老民族沉重的叹息――清帝和他的子民们,早已无力负担巨大的费用重建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只好任由这艺术瑰宝的残骸暴露荒野,遗留到了今日――等待着后世,为它再造一世威名……

不久前,听说国内一位很着名的导演拍摄了一部关于圆明园的影片,我很想看看,但却害怕去看。记忆中,圆明园留给后世的,是在残风中摇摇欲坠的断柱,和荒原上莽苍苍的野草,当然,还有那一份独属于废墟的闲静;我担心着,现代人高科技的制作会将这原始的残缺之美,化为乌有,会让这原本沉寂的废墟变成喧阗的街市,失掉它原有的独特魅力。既是这样,不如让遗存存于眼中,再为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片空地,建造那昔日的辉煌。

在大多数人心里,废墟总代表着衰亡,“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然而,大地却不能缺少废墟,就像老者不能没有白发,那就失去了岁月的留痕……

王圆录,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为了一己私利,这个无知的出家人把成千上万的宝藏以低价卖给了洋人;为了建造一个三清观,他用刷子和铁锤毁掉了前人心血凝铸的瑰宝!他没有受到制裁。也许,愚昧腐朽的清王朝永远也领悟不了敦煌国宝的真正价值,于是只好任由历史的年轮把这废墟碾碎,碾碎,留与后人评说……

圆明园的雕栏砌柱虽被“两个强盗”付之一炬,但他们烧不去康乾盛世书写的壮丽篇章;莫高窟的精美壁画虽被王圆录毁于一旦,但他抹不去敦煌佛都传承千百年的文化底蕴。废墟是伟大的。于后世来说,废墟是最好的老师,它讲述着历史,影射曾经的成就与残败;它讲述着历史,让人们学会忘记与铭记。

一片废墟,一个民族的浮沉,一种文化的沉积――废墟不应遭到唾弃与掩盖,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文明的象征。“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尊重历史,尊重废墟,因为废墟也是一种美。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