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

2017-03-28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篇一

《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摘要: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农村实现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有必要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文明;研究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011-02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是指人类取得物质与精神的成果必然要遵循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持续繁荣、全面和谐发展为基本原则。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一种文明实现形式,用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结合生态文明的内涵,农村生态文明是指转变过去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在提高农村相关主体生态文明水平的同时不断优化农村的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以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为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村、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不断满足农民需要,实现农民愿望,使农民生存居住环境更加整洁,并积极引导动员组织农民建立起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四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见效快、效果好,不仅节约费用还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种类和使用剂量的逐渐增多,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使用不当、利用率低是农村环境污染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会使其大量残留在农作物及土壤中,造成土地固化;化肥、农药流失后会破坏水资源,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威胁饮用水安全。中国目前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已近美国的三倍之多,不仅对农产品安全构成危害,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还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然而,乡镇企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以印染、制革、造纸等行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中,煤炭仍是其主要的能源消耗方式,这些生产企业直接将工业废气废水排出,不仅造成了农村空气的严重污染,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道,还造成了农村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也直接堆放在田间地头,使大量农田遭受严重污染。对此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

(三)能源循环利用率低,生态破坏严重

在我国农村,煤炭仍然被作为主要的能源。沼气、液化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低。大量秸秆被作为燃料随意焚烧,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许多乡镇没有建立起沼气系统,也就不能做到秸秆、人禽畜粪便转换为二次清洁能源的循环利用。有些地区与行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无视环境效益,造成一些稀有的自然资源消耗过快,物种灭绝,农业资源储量锐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此外我国农村还存在着过度放牧、过度种植、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草原沙化等严重问题,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严重障碍。

(四)农村环保的投入力度不足

环保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我国目前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有限,就在这有限的份额中,其大部分也都将重点放在了城市,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这也就造成了我国农村环保人员配备的匮乏、环保设施的长期不到位,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经验,要使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并逐步加以改善,一个国家对环保的投入必须达到GDP的2%~2.5%[1]。大量环保资金的投放可以扭转目前农村科技、人才匮乏的窘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法律制度不完善

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是环保工作正常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在环保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目前我国在环保立法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与现实需求差距过大。存在着力度不够、体系不健全、内容滞后等问题。特别是相较于城市,农村的环保工作起步更晚,无法可依现象较为严重。环境保护法规的责任不明确、规范不具体使得环保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严重阻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的力度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加强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摆在首位。对化肥、农药在农作物中的使用要出台明确的使用规范及标准,制定最高上限,防止过量使用。积极鼓励有机肥与化肥的综合施用,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鼓励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研发,同时加强安全监管,将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时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建设,将秸秆、人禽畜粪便转换为二次清洁能源循环利用[2]。对乡镇企业的污染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对其征收排污费,做到谁污染,谁负责。同时对于高能耗、重污染的乡镇企业一律不允许其开工上马。国家在对乡镇企业进行监管的同时也要善于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对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信贷政策上的倾斜优惠政策,对排污不达标企业征收重税等。

(二)发展生态、高效的集约型农业

我国农业在过去一直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为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必须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着生态、高效的方向发展。集约型的生产方式不是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提高农业产出,而是依靠提高资本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等来增加,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农业集约型发展,是一条低污染、低投入、低消耗与高效益、高质量、高产出的道路。为此必须要改进传统的耕作方式,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下功夫。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减轻农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遵循生态学发展的规律,以高新技术为基础,最终实现绿色生产,可持续性消费。

(三)积极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宣传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广大农民群众生态法制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增强对环境侵权行为的认识能力,进而能够拿起法律武器积极主动地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宣传普及活动的开展,让农民群众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心。通过积极教育与宣传引导让农民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在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面变被动为主动。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特定人群的教育宣传和引导,增强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和环保意识,比如农村污染大户,乡镇企业的负责人等。在这些人群中开展环保公德教育,培养环保社会责任感,提高环保意识,使之自觉保护身边生态环境。

(四)加快生态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环境领域的立法、执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就制定了近30部,立法速度居各部门之首,但人们普遍感到环保官司仍然难打。据统计,“十一五”期间,环境信访30多万件,行政复议2612件,相比之下,行政诉讼只有980件,刑事诉讼只有30件,而真正通过司法诉讼渠道解决的环境纠纷不足1%。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如此之难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现行的环保法律还存在不少“短板”。有的环保问题无法可依,比如我国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基本空白,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有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标准过低、尺度过宽,比如按原有法律,对水污染企业最高只能开出100万元的罚单,按最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最高也仅处以违法损失30%的罚款。此外,环保法律之间相互衔接不到位,不能有效形成合力。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形成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政策法制体系,真正把环境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确立生态文明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

(五)大力推进农村绿色科技的研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推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同样也要发挥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科学技术是柄双刃剑,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因此要朝着绿色科技的目标迈进,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科技就是要做到科技的研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行,也就是发展有利于社会、科技、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相较于其他科学技术,绿色科技的突出特点是通过科技的手段来解决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环境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因此绿色科技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绿色科技的研发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并把绿色科技的研发列入政府当年的工作计划当中,为其提供多方面的扶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此外,绿色科技研发要靠掌握相关技能的专业人才,高校与科研院所应加大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壮大科研梯队,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从事绿色科技创新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徐玉明.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农学通报,2009(2).

[2]田文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有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毛概论文篇二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速度加快,经济建设也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也随之产生,并且日益严重,如今甚至已开始阻碍社会的发展、威胁人们的生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并被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主要内涵;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发展,但是,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空气污染、能源消耗、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面对一系列的生态我问题,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产生

第一,生态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方面,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科学技术有了极大进步,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然进行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速度的加快,加上发达国家的污染性生产转移,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从局部发展为全球性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另一方面,我国在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再加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人们对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导致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第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之中,从远古蒙昧时期的图腾崇拜,到农耕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如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天人合一”等等,都可以看到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观念。在儒家文化中,从“仁者爱人”到“仁者爱物”,强调了不仅要爱人民,还要关爱世间万物,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另外,我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生态思想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生态思想科学阐释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深刻剖析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基本途径。虽然马克思生活时代生态问题还没有显露,但他预见了资本主义制度可能带来的危害,对当今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涵

首先,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以及马克思生态思想为理论基础而形成的,因此,中国传统生态观和马克思生态思想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态观主张“天人合一”,主张“仁者爱物”,马克思生态思想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通过实践劳动实现辩证统一。自然界是由世间万物组成的一个统一体,人也是其中一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自然界中来完成,需要的物质资源也需要自然界来提供,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当人类的生产活动触到自然的警戒线时,自然也是会反击的,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做到生产实践与保护治理相结合。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和谐是其核心内涵。生态文明不管从广义还是狭义上来说,最终都是为了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建立生态文明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主张绿色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是粗放型生产,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人们把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分离,虽然带来了高速度的发展,但也只是暂时的,生态危机的产生开始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吸取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主张绿色生产,推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高效率、低消耗、无污染的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科技、主张绿色消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

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第一,为解决生态危机、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指导。人类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相依存,“离开自然界,人就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而自然界“自从人类产生以后,它再也不是离开人的抽象存在物,而是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改造对象、人的活动产物而存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循环发展,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实现生态环境的循环,也是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由于以往我们只顾发展而忽视环境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还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威胁,甚至开始阻碍人类的生产生活。对此,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不仅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理论指导,而且主张建设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第二,它有助于人们转变传统的生产发展观,树立生态生产思维。在传统生产中,人们只注重社会的发展,无节制的开采自然,高投入低产出、污染严重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何种危害是不在人们的关注范围之内的,当自然界开始对人类进行报复,威胁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时候,人们才开始认识到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传统生产观已不适应现在的生产发展环境,人们必须转变发展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绿色科技、生态生产方式,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创造更高的物质产出,实现生产过程无污染。转变人们的生产理念,尊重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实现清洁生产,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

第三,推动马克思生态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我国自建党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相联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以更好的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与自然是由实践实现辩证统一的,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我国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生态思想,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生态思想。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马克思生态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推动了中国特色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丰富和完善。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针对当今社会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而提出的,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经济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王为科、孙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2.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