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桃姐观后感
经历了《天水围的夜与雾》的崩潰,《得闲炒饭》的虚浮,《桃姐》成了许鞍华急需的一颗定神丹。下面是有电影桃姐观后感,欢迎参阅。
电影桃姐观后感篇一:
老龄化严重,新移民热潮,住房资源紧张,电影业萎靡,到处都是香港这座浮城所面临的问题。许鞍华这位已过耳顺之年的女导演依旧用镜头静静记录下柴米油盐方方面面,不动声色地旁观真实生活,正如影片英文名“A Simple Life”所预示的那样,一切都很简单。
导演刻意回避了惯有的煽情模式,镜头冷静到只有细细品读方能体会个中滋味。手持摄影透过前景与边框,调度浑然天成不着痕迹。我们的目光并不循着剧中人物的眼神望去,大量跳接淡化了内在冲突。桃姐刚来敬老院时,对这里的卫生条件及衰朽氛围产生了些许失落,通过与院友们的往来交谈才渐渐打成一片,而后也开始眼神空洞地目送又一位老人离去。
有一场戏,镜头远远伫立在厕所门外,看着桃姐吃力地一扇扇门打开又神色鄙夷地关上。不得已,她用嘴撕下一张面巾纸的一小半堵住鼻孔,好不容易上完了厕所站在洗手池前舒一口气,却在镜中惊愕地看见一个老头走了过去;又比如桃姐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由自主地摸一把家具上的灰尘,脸上写着微微的不满。整个过程都没一句言语,却把桃姐爱干净却无能为力的特征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令人产生深刻印象。
桃姐终生未嫁,侍奉了三代主人,与Roger(刘德华饰)情同母子。Roger也男大未娶,担起孝义为其养老送终。Roger是主,但侍奉桃姐超越了本分,病时互相照料有点相依为命的意味;桃姐是仆,但情同亲人不卑不亢,单纯地说出观众离席燕窝难喝。这样朴素真诚的主仆关系,在市场环境下已经难再见到了。许鞍华说这是监制讲的真实人物与故事,自己家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人,许是那一代人可以共鸣的回忆吧。
子欲养而亲不待,总有还不清的情债,总有难两全的遗憾。Roger尽全力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来陪桃姐走完最后的日子,陪她有一搭没一搭没正经地说笑话,接她离开吃不惯的供餐去外面的饭店吃饭,带领即使不明就里却仍兴奋异常的她参加自己的首映礼。当桃姐找出Roger还是婴孩时用的东西时,Roger的眼神迷茫又忧伤——面对最熟悉又最陌生的物什,桃姐是他不可挽回要失去的美好记忆。
最后的最后,Roger还是没能看她最后一眼。工作不得不走,他冷静地告诉医生到时处理后事。他知桃姐爱利索,便像儿子那般为她整理发型和袜子,完成了提前到来的告别式。坚叔来了,手捧一束白花,径直献给这位支持他纵容至最后的人。 她没什么文化,不会社交礼仪,只知怎么做牛舌好吃,去哪里买菜便宜;她不过问你的事业,不懂鉴赏与品味,只会觉得你最棒,永远为你骄傲和自豪;她絮絮叨叨,拒绝你破费,很容易满足,待人宽容善良;她执拗倔强,顽固不改,你熟知她的缺点,最可爱也最真实。相伴多年的桃姐就这样走了,像一阵温暖却不易觉察的风。Roger换回一身工人制服,面色平静地走入香港宁谧的夜色里。
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桃姐。是的,她可能是你的母亲,可能是一位年长的邻居,可能是一个服侍过的老妈子,也可能是总在菜市场里遇见的颤颤巍巍的老太。 好好呵护身边的每一个桃姐!
电影桃姐观后感篇二:
经历了《天水围的夜与雾》的崩潰,《得闲炒饭》的虚浮,《桃姐》成了许鞍华急需的一颗定神丹。很巧合,《桃姐》剧本和故事原型也是出自他人之手,片中的Roger本名李恩霖(Roger Lee),他是电影制片人,掌管财务,接过很多大片(像《赤壁》等等),跟许鞍华也算旧识。许鞍华自己这边,她至今未婚,一心工作,没能有更多时间陪伴母亲。岁月无情,当彼此年龄渐趋老迈,她为桃姐的故事所感动,那是必然的。很多观众会感动,那也是因为他们无形中对位借入,在Roger和桃姐的关系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情感缺憾。
事实上,在今天的香港,以桃姐为代表的传统女仆早已丧失了存在基础。现在一提仆人佣人,绝大多数会反应到数目众多的菲佣,再不然是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事件,又或者有导演早已尝试改编社会新闻,消费菲佣题材。因此,桃姐的特别就在于她的身份,只侍一主,从一而终。几十年如一日,一直陪在主人家身边,看着少爷Roger都变老了。桃姐也拥有常人可以想象的美德,像尽职尽责,烧得一手好菜,此外也安守本分,不会问主人索取什么。
在不同人眼里,维系《桃姐》人物关系的主仆情也会变得不同。有人觉得进入养老院后,经过探望相处,桃姐和Roger慢慢变得母子。也有人说,当他们以大帅哥和大美女相称,算是抛下了身份差别,有点忘年交的意思。还有人说,无论怎么个转移转换,《桃姐》的核心价值仍是主仆关系。也只有定义在主仆情的基础上,《桃姐》的人物关系才有存在的可能,及至养老院的情节,Roger用行动做出改变。桃姐之所以为桃姐,那是养老院里被人取笑名字,再有Roger的干儿子救场,为她肯定正名。显然,人不应有贵贱高低之别,人与人的感情更不应受影响。如果是Roger妈妈收藏了他成长过程的信物,那是有心难得,但也不至于太过特别。但是,一旦由一个女仆来完成这样的事情,并且他们还有点相依为命的意思,这就是不同寻常了。同样的,主人和仆人没有契约,更没有养老协议,这个时候,Roger主动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这些都是《桃姐》的特殊所在。再则,关注老人题材也延续了许鞍华的创作思路,老人院里的众人相,认命的认命,被弃的被弃,多少会让人想起《天水围的日与夜》里的阿婆。
某种意义上,桃姐和《夺命金》里的三脚豹是出自同一个传统道德体系。他们秉承着过的价值观,信奉传统的忠义之道(正如杜琪峰和许鞍华被视为当代香港电影最后的良心)。桃姐生病后,她依然会明白,自己不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但即便如此,她还是觉得,对Roger似乎没有尽完照顾的义务,不忘叮呤嘱咐。反观Roger,他本觉得跟桃姐生活习以为常,不存在什么对错亏欠,到了失桃姐,他方才明白,自己需要弥补很多东西,尤其是情感上的慰藉。或许,人与人的关系本就错综复杂的,更何况一旦离开对方,桃姐和Roger本就是孤身一人。他们的情感是以长年累月的时间来计算,是以一顿又一顿的家常饭菜为叠加,不需要什么舍命相救或者排忧解难。
只是到了最后,Roger方才意识到,他最欠缺的是时间(尤其是桃姐临终离别之际)。桃姐见证了他生命中大段大段的时光,然而,他只能在工作间隙,抽出几天来陪伴于她。这份情感的起因是身份的不对等,最后也是以不对等作结。Roger努力做的,就是消除不对等,令自己无憾。《桃姐》带给观众的,也是善待身边人,尤其是老人。时光无多,不要留有遗憾。
电影桃姐观后感篇三:
听说《桃姐》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故事,荣获了第四十八届金马奖三大奖项,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香港电影金像奖除了最佳男、女主角奖外,还获得最佳剧本奖。
是一部好片,不会错过我要看的。
电影中朴实的画面,朴素的人物,没有刻意煽情的眼泪,讲述桃姐在罗生家做佣人几十年,在她步入黄昏,走进老人院,走向末日之前的经过。桃姐是幸运的,罗生和他的家人知道感恩,知道对一个孤寡老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罗生在众人面前叫桃姐为干妈,挽着手陪桃姐看电影请吃饭,家人也给桃姐送燕窝等等细节,让我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
在桃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老龄化的社会,丁克家庭,生老病死,亲情淡漠,残酷的现实如何去面对,不得不引起我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机制的反思。
我常听一些人说,我们老了就去养老院。养老院是老人们最终的归宿吗?
我曾亲眼目睹养老院的生活。一位是我的后奶奶,爷爷过世了,奶奶自己要求进养老院,我们小辈看在曾经照顾我爷爷十几年的情分上,每周轮换去看望她。四人一间居室,每人一个大柜,其中一人才五十多岁,为了儿子结婚腾出房子,自己住进了养老院,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些人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打牌打麻将看电视。后来奶奶患了老年痴呆,渐渐地不认识我们了,一次不知顾忌地吃完了一大串香蕉引发了又拉又吐,于是,我们接回家中,雇了保姆专职伺候奶奶,直到过世。养老院不是慈善机构,人欺负人的事情常有发生。
还有一位是远亲的姑姑,姑父过世后,一个人独过。在生活无法自理的情况下被儿子送进了养老院。我去看她时,她语无伦次,目光呆痴,嘴里反复念叨着她女儿的名字......没有生活质量的活着,苟延喘息地活着,睹之伤感,年轻人是无法感受人近黄昏的悲凉境遇,尤其是看到养老院里那些木然的,吃力挪动着的老人,老无所依这种悲情的画面让我联想不已,世风日下,亲情一文不值!人老了只是包袱而已,养老院难道就是暮日老人的寄放所吗?!父母把儿女含辛茹苦当心肝宝贝地抚养大,就该如此下场吗?亲情责任、感恩奉献,平等尊严何在呢?或许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有着压抑和无奈,有着这样或那样无法调和的问题。
几年前,朋友的父母卖了小洋楼得了一大笔钱,这老两口的子女都在国外,他们不想打扰儿女的生活,住进了高级养老院,每月6000元生活费,有营养师和保健医生。靠房款的钱可以吃住好多年了,如果花完之后,将由子女支付。这种情况只是少数而已。
我记住了《桃姐》影片中的一段话:“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如何去安慰别人。”看完这部电影,我想说,每个人的晚年归宿何在?在末日之前谁会温暖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