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阅读写手抄报

2016-12-02

要明确读书的意义,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给读书的方法,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可以开展做读书手抄报来培养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我爱阅读写手抄报,希望大家喜欢。

阅读改变了我的生活

在成长路上,淡淡的书香一直在我身旁萦绕。毫无疑问,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

心情浮躁时,我常常捧起唐诗这樽美酒细细品味。温暖的春天,宛转的江流,娇美的鲜花,柔和的月色,微风拂面的夜晚,任何一处风景都足以使人心旷神怡。而诗人张若虚却用他那神奇的笔将这五道美景不露一丝痕迹地交融在一起,编织成一幅恬静的山水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轻轻地朗读后,我的心思慢慢沉静下来。

失落的时候,我再次翻开唐宋诗篇。白居易的《琵琶行》,讲述了诗人对被压在最底层的艺妓的理解和同情,而歌女的凄凉身世,也令诗人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灵呼应。“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在歌女天籁般的琴曲中,我仿佛寻到了一份慰藉,人自也振作起来。

而当我愉悦之时,我愿在书中携手三毛,游遍世界。撒哈拉沙漠的雄美落日和袅袅炊烟,周庄的粉墙黛瓦和小桥流水,东南亚的绿岛椰风和阳光细沙……让我迷恋,令我向往。

早春,我愿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读一本《雨季不再来》,沉浸在作者曼妙的旅程中;仲夏,我愿躺在草席上,读一本《苏东坡传》,让苏轼的洒脱不羁替我赶走闷热;深秋,我想站在蓝天下,读一本《爱的教育》,感受一种人性的情怀;寒冬,我愿拎一只《小桔灯》,让它的光温暖着我。

读书伴我度过一个个春秋,它让我戒骄戒躁,给我力量和勇气。在书中,我读到了人间的善恶、情仇、爱恨和悲喜。

读书,让我从一位懵懂无知的小孩成长为一位知书达礼的少女。

读书真的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爱阅读写手抄报图一

我爱阅读写手抄报图二

我爱阅读写手抄报图三

关于阅读的典故

开卷有益

出处:宋?王辟之《绳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阀,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释义:“开卷”就是翻开书,表示读书。比喻读书有好处。

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时候,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的任务,直到他的弟弟赵光义当皇帝后才完成。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光灵,史称宋太宗。宋太宗统一全国后,立志宏扬传统文化,下令整理各种古籍。同时,又重视各种古代文化资料的收集。在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下令编纂《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从而为保存和发扬我国的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太平御览》中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经无法看到了。所以,又可以说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这部书原名《太平编览》。编成后,宋大宗对它非常重视,规定自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后全部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

宋太宗的政事非常繁忙,经常因处理其他事情而未能按计划阅读这部书,于是就在空暇的日子补读。侍臣怕他读得时间太久,影响身体健康,太宗说:“只要翻开书卷阅读,就会有收益,所以我不觉得疲劳。”

韦编三绝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我爱阅读写手抄报,欢迎大家阅读收藏。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