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简介

2016-12-06

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 (徒手套路)共有十套,其由浅入深自成体系,即:智捶、大架、老架、小架、长拳、小九天、后天法、三十散手、十三总势、点穴法。另有太极推手、太极球、剑、刀、棍、枪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简介。欢迎阅读!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简介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1、智捶:

智捶是太极拳初练的入门之拳,类似于外家拳的弹腿,也是太极拳申一些基本动作的简单组合。其目的是开启初练之门,所谓开窍,因此叫智捶。智捶中有撇身捶、搬拦捶、栽捶、指裆捶、肘底捶等捶法,所以也称太极五捶。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2、大架、老架和小架:

杨式太极拳中大架、老架、小架的架式、套路、手法、式子名称等大至相同,但其练法和要求则有很大区别。其中有慢打快打之分,开展紧凑之别。大架是练太极拳的初步功夫,拳架处处求长,出手缓慢开展,平心静气,意定神宁。其步用弓蹬、头顶、肩垂、臀收、胯抱,手如抽丝连绵不断,步似猫行轻灵沉稳。由静求动,动中求静。有疏通血气之功,活动筋骨之能,是太极拳的初步筑基之法。若求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练好一套大架足矣。杨式太极府内派大架与当前流传较广的八十五式、八十八式大体相同,在姿式和手法上略有区别。

而老架拳式和练法,功用与大架相比,似乎更进一步,拳式在开展中求紧凑,手法严密而精确,姿式安祥而活泼。步用三体,手分阴阳。头、肩、手、足、臀、膝处处合规,心神意气样样守矩。身法便于技击,手法结合实用。在轻灵中内含粘沉,在活泼中不失稳重,实乃太极拳最基本之拳势。

小架则近乎快打,为老架功夫纯熟之后又进一步的练法。其手法、步形、身势、神情又与老架不同,为太极拳高层功夫。其出手,举步和身法,处处轻灵活泼,紧凑、严密,一行一动均合技击之术。哼哈二气常有,嘻怒嗔乐伴行。意动神随,用意而不用力。紧凑中不失开展,所谓行如游龙,动若猿猴。出手含着,动静得法。今人很少能练到如此境界。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3、太极长拳:

长拳是单式修练,然后再任意组合的练法。长拳有三十七个 (组)单式,一式练熟再练一式。每个 (组)式子均可单独演练,练熟后也可相互连贯,生生不息,相继不断。长拳没有固定套路,依演练者的兴趣、思路、功夫而定。太极长拳在练法上要求松、柔,圆、活、追求胎息、内劲,所以又称先天拳。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4、小九天:

小九天是结合吐纳练内功的套路。古人把天分为九重,又提出要追求天人合一。因此,小九天是把人体比喻为大自然的再现,通过天人合一去练习,追求大自然中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在人体的表现。例如;通过小九天拳的练习要达到:身法疾如风、发力注如雨、抖弹迅如雷、出手快如电。小九天套路把太极拳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5、后天法:

后天法工于外形,多属肘法,膝法。以爆发力、抖弹力等明显发力见长,外形勇猛刚烈。表现了人的本能反应。后天法与先天拳 (太极长拳)的练法形成鲜明对照。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6、三十散手:

三十散手是三十个练习技击的手法组合,每个组合又有三种变化。是杨式太极府内派技击术的精华所在。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7、十三总势:

十三总势也称十三内丹功法,采取十三种动物姿态练习太极内功,是太极拳的高层功夫。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8、太极点穴法:

太极点穴法是在上述功法全部练成后的最后功夫。点穴法共有24种手法72个变化,采用点、打、拿三种形式制人。点穴时多用指;打穴时多用拳和肘;拿则包含了掐筋、拿脉、节络、反关节等。点、打、拿三种形式结合起来实标应用中变化无穷。练习点穴法首先要牢记人体各穴位的部位、名称、作用,高层次的还要熟悉人体经络穴位的子午流注时间。另外就是要练习指力,速度和准确度。

上述十套功法,为杨式太极府内派全套功法。均有拳谱和口诀传承。但由于本门派封建保守意识较重,现在能全部掌握十套功法的人已很少。本文是首次公开披露杨式太极府内派的全部功法套路和概况。笔者将打破封建旧习,把每套功法的套路名称、口诀和练习方法等逐一整理成文公之于众,使埋没多年的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再现于世,并发扬光大。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