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理教案
八年级的物理第二章主要学习运动与能量,想要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老师需要提供一份完善的教案。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理教案,希望对您有用。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理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机械运动,掌握机械运动就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2.了解分子运动。
3.正确区别机械运动与分子运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机械运动的定义。
难点: 物质三态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探索物质世界的组成、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的规律是物理学的基本任务,现在就让我们初步地认识物质世界的两种基本运动。
注意: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定义延伸:
(1)“位置的变化”包括两种情况:①物体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②物体的方位发生了变化。
(2)机械运动的特点:人们可以用肉眼看见或感受得到,但有时需要长时间才能看见。
(3)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如热运动、光运动等,机械运动只研究与物体位置变化有关的问题。
3、机械运动的分类
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可把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三、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且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拓展:(1)自然界中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物质又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是自发形成的,无外力的作用,肉眼是看不见的;而机械运动必须借助外力的作用,肉眼可见。
(3)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练习: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柳絮飞舞 B.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C.铁器生锈 D.在水中放入糖会使水变甜
2、物质状态与分子运动情况的关系
课本P22图2-1-6所示。
注意从形状、体积、是否具有流动性区别三态。
四、小结
五、作业设计
2.运动的描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白参照物的意义,能够任选一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2.知道动与静的相对性,能根据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
运动情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难点:动与静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科学家是怎样描述运动的呢?物理学上,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
二、参照物及其选择
1.完成课本P23“活动 动与静”
2.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我们把事先人为选择的、假定不动的、作为判断其他物体运动状态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注意:参照物一旦选定,我们就认为它是静止的。
3.判断方法: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运动。
注意:同一物体以不同的参照物作判断,其结果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4.牢记内容:
(1)任意性: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注意不能选择其自身,因为以物体自身为参照物,物体永远是静止的,没有意义;
(2)排己性:一般不选研究对象自身;
(3)不唯一性:同一物体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4)方便性:为了研究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此时不必指明参照物。
5.参照物选择技巧: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6.练习
例1:一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著名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句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作了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例2: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说同不通信卫星静止地赤道上空,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地面上的房屋是运动的
C. 行驶的公共汽车中,乘客说司机是静止的,是以路面为参照物
D.以正在上升的电梯为参照物,地面上的树木是运动的
练习:坐在长途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他是 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他是 的。
四、小结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理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 108 m/s。
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准备:
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棱镜、白屏、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光现象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一)光源
你知道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吗?太阳、电灯、蜡烛、手电筒、火把、油灯、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等,能发光的物体很多,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
光是按照直线传播。其实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1.激光准直,2.排直队要向前看齐,3.打靶瞄准。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很多,所以说学习物理知识是非常有用的,大家一定要学好这门实用的课程。
(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
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②日食、月食的成因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四)光速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
3.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 108 m/s,大于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光的传播
1.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
3.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 108 m/s。
第二节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教学重点:
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准备:
氦氖激光器、刻度尺、水、盆、平面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本节我们学习有关光的反射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
法线: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
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物体对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漫反射使我们能够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