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怎么管理老员工
企业如何管理老员工?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下面jy135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企业管理老员工的案例分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企业如何管理老员工
案例1
某传媒公司刚创办不久,老李就在该公司的研发部门工作,算起来也有8年之久,可谓一名资历深厚的老员工。老李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表现在业界也小有名气,包括老板在内的所有员工一致认为:老李能非常透彻地分析当前消费者视觉渴望和需求心理,为公司积极争取客户;对广告类型设计、整个方案的策划都得心应手,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老李也曾多次创造佳绩,受到公司老板的赞赏。老李工作上得心应手,对自己以后在公司的发展前景也极为看好。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老李对公司越来越失去信心。有一次,公司为了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组织去巴黎某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这对于设计研发者来说,可谓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是在公司公布培训人员的名单上,却没有老李。老李顿时觉得公司对他太不公平。
而老板对老李这批创业老员工的忠诚度非常信任,并认为这种信任是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所以在确定培训名单的时候也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当老李问及原因时,给的理由是我们公司新进的青年员工技术能力薄弱,更加需要进行业务提升,而老李是公司的业务能手,没必要再升了。老李却不以为然,觉得自己被公司忽视了,待下去也没有发展前途。老李在工作上渐渐出现怠慢情绪,不到一个月带着以往的大客户投奔了竞争对手的公司。当公司痛失这名核心业务骨干及核心业务时,为时已晚。
案例2
某企业研发部汪经理近来很苦恼,事情的缘由要追溯到半年前,汪经理刚进入这家IT企业,就出任该企业研发部总经理,与这个部门老员工相比,他具有国外IT 信息技术硕士教育背景,并在IBM美国总部工作过3年。当时该企业老总招聘汪经理时,看重的就是汪某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希望他能够带给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和外资企业的管理理念。而半年之后,汪经理却有如此感慨:“凭借我从事此行业几年的管理经验,起初还认为处理这些事情游刃有余,可这半年来,我却不能‘安心扎根’,首先是部门人事调整之后出现的严重‘水土不服’。
一些老员工觉得我这个管理者年龄尚小,资历不够,而他们都是辅佐老板创业的功臣,有些还是老板的同学和朋友,因此常常不服管,故意在我面前指手画脚,让我难堪。有些还会在背后放话,说这个主管的位子本来应该是他们的,老板听信了我的花言巧语才把我招进来,以至于现在一些新同事不敢跟我走得太近。对于我开会时布置的一些工作任务,他们也会故意拖沓或者出点无伤大雅的小错。 “我曾想用硬性的手段迫使他们遵守部门规章制度,但毕竟他们是公司的老员工,对公司是有重要贡献的,我这么做会引起员工群体的不满,而我又不想拿这些事情去烦扰老总。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我必须拿出业绩来证明我的实力。这需要整个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团队的精诚合作,而如今自己成了孤家寡人,无人跟随,非常苦恼。”
案例3
小刘原本是某公司销售部的普通员工,销售业绩很一般。不过他在公司的人缘很不错,给大家留下了做事细心、为人踏实、有大局意识的好印象。有一次小刘接到一起客户投诉事件,处理得非常恰当,显示出较强的应变力、协调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领导的一致认可。
前一段时间,公司常务副总找小刘谈话,由于公司老总和他本人都很信任小刘的为人,认可他的能力,准备提拔他做销售部经理。得知这个消息,小刘既欣喜又忐忑。欣喜的是,走上管理岗位,意味着得到了晋升和新的锻炼机会,职业生涯开始新的征程;忐忑的是,由于从没担任过管理层职务,缺乏一定管理经验,而且在销售部的时间与大部分同事相比都要短些,业绩也平平、没有出彩的地方,怎么能让同事们服气呢? 谈话没几天,老总签发的任命书就下来了,小刘被正式任命为销售部经理。可是,小刘在心理和实际能力上都未做好走马上任的准备。
首先,职位角色忽然转变,导致小刘心理上患得患失。比如,有些人顺势而变,立马来拍自己马屁,心里多少有些飘飘然。而另一方面,又感觉以前部门中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现在由于自己晋升了,似乎开始远离自己,事事提防自己。有时候还会觉得大家在背后议论自己,不但不协助自己工作,还总算计着给自己出难题。其次,在工作中,面对各种声音,小刘拿捏不准,处理起来力不从心。比如,部门销售业绩好的员工出于嫉妒心,总是在工作汇报会上挑小刘的刺,故意反驳他的决定;而那些资历较老的员工也因为晋升上的不甘心,常常提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执行小刘的决策,故意给出难题。面对这些局面,缺乏管理经验的小刘往往束手无策。
案例4
某民营企业成立初期,老板与员工共同奋斗、共同打拼,经过5年的发展,该企业从一家不到50名员工的小企业,发展到目前拥有500名员工的中型企业,而且年产值已从当初的1000多万元增长到现在约3亿元。近年,该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趋缓,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创业初期的一些功勋老员工,认为企业发展已经上了正轨,只要按着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就可以创收,于是便高枕无忧、悠然自得,工作开始变得懒散,失去上进心,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心也比刚创业时降低了许多,导致工作效率、经济效益都大不如前。 k 然而,最重要的是由于这批创业老员工在公司里已经树立较强的威信,这种对工作的怠慢情绪势必导致不良的企业文化和风气,于是很多新来员工都会按照他们的示范行事。长此以往,可能会使优良的企业传统文化散失,新的管理理念无法继续发展,企业也将停滞不前,甚至被吞并。如果不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重新树立企业文化新风尚,企业发展前景堪忧。
【专家评析】
老员工两面观上面几种情况,是企业在老员工管理中,比较典型的例子。而我们在谈及老员工管理问题前,必须明确企业的哪些员工可以归为“老员工”?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老员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资历老。所谓资历老,并不是指年龄大,而是指这些员工在本企业中的工龄(或司龄)相对较长,有的甚至是企业创业初期的员工,他们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经历了企业发展历程,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较强;第二是贡献大。所谓贡献大,是指这些员工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内拥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及人脉等,在企业任职期间曾做出突出贡献。
老员工的价值
解决老员工管理问题,首先要了解老员工的职业表现,客观分析老员工的长处和不足,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才能发挥老员工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一般来说,老员工在公司的司龄较长,职业表现上具有诸多的优势。
1、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技术精湛老员工具有超强的实操技能,他们的绩效一般都高于新员工。在生产单位的一些操作工种中,一些老技术工人通常掌握着某些特殊技能甚至绝活,这些绝活是老员工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所得,需要长久的工作积累。
2、熟悉公司员工情况,协调能力强 “部门墙”现象在诸多公司都存在,成熟规范的公司靠流程和制度的保障打破“部门墙”。在更多发展中的企业里,老员工往往比新员工更容易突破“部门墙”他们历经公司发展,对公司的各项业务相对熟悉,当前兄弟部门的管理者或基层员工与他们曾经来自同一战壕,老员工之间合作机会多,也更加熟悉,遇到跨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也因“旧识”自然顺畅得多。
3、比较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R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发展的历史和人文积累密不可分,老员工经历企业各个阶段的变革,与企业荣辱与共,更能体会、理解、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因为他们与企业倡导的行为准则有共识和默契,在进行信息传递和协作工作时,有着新人无法比拟的高效率,从而节省了大量沟通时间。
4、熟悉公司各项资源,工作效率高 老员工在工作中,掌握了公司大量资源,包括物资资源,技术资源,人脉资源,政策资源、**资源等,这些资源均在提升老员工的工作效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老员工对公司有较深厚的感情,职业稳定性高 在很多企业中,有些老员工走进社会开始工作就到了本单位,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都贡献给了企业。他们从一个对工作一无所知的青年,成长为技术、管理方面的能手。企业倾注对老员工的关怀与培养,给了他们在工作中“试错”的机会,为他们的成长搭建了阶梯。他们经历了企业发展的兴衰成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
老员工的“痼疾”
当然,也不可否认,老员工从业经历较长,有时会有一定的职业疲惫感,职业表现上也会暴露出某些弱点。
1、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固化,易守旧 老员工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工作习惯,主动创新能力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时刻发生着变化,老员工意识形态中常有的“以不变应万变”理念,严重影响了企业业务的发展。
2、爱摆架子,不服从管理 老员工自认为累计为公司创造的价值高,与其他员工相比人缘好,职业危机感较弱。在公司的规章制度面前往往认为自己是老人就拥有特权,以老员工姿态蔑视公司管理人员,一旦违规行为被按章处罚,便抱怨连连,甚至消极怠工。
3、知识体系老化且更新热情低 随着科技发展及企业经营环境的日新月异,老员工的知识结构明显老化,在一些企业中,很多老员工从事财务工作,却不会使用电脑;从事零售行业的老员工缺乏基本的客户服务技能,已经跟不上**发展。而过去成功的工作经验和原有的知识技能在老员工脑海中已根深蒂固,老员工受到年龄和职业疲惫感的影响,知识更新、学习的欲望比较低。
4、拉帮结派,爱传公司是非老员工对企业发展历史熟悉,一些曾经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们,易拉帮结派,在公司内部组成“非正式组织”,损害公司整体利益,以达到维护小团体利益的目的。
5、薪酬满意度低 一般来讲,企业新进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较高,新员工与企业在面试阶段就“薪酬”问题已经达成一致,企业支付的薪酬水平也基本能够满足新员工的心理要求。相比之下,老员工随着司龄增加,涨薪速度放缓,工作经验的增长速度快于薪酬增长的速度,易造成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