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文化认知怎么写,企业文化认知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小编把整理好的对企业文化认知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
企业文化认知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所谓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特的价值标准,传统,观点,道德,规范:是企业里被员工普遍遵循的信念和习惯作风。
二.成熟的企业文化
1.很多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的时候,经常会变,一会儿以人为本,一会儿以科技为本,一会儿以服务为本。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很稳定的。
2.成熟的企业文化,不会因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即使外部条件变恶劣了,它也是不会改变的。外界条件好,这个文化的内涵还在;外界条件不好,这个文化的内涵更加鲜明和突出。
三.典型案例
1.徐工集团
核心价值观: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
企业精神:严格,踏实,上进,创新
企业宗旨:满足超值需求,效力社会进步
干部座右铭:忠诚信用,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为人表率
员工准则:中诚信用,敬业守纪,团结协作,精准高效
多年来,徐工集团以“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成立时的营业收入3.86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660亿元。“2013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徐工集团超越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名列第五位。“徐工”这一著名品牌,正日益彰显出世界级风范:汽车起重机,大吨位压路机销量持续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起重机制造商10强榜上,徐工集团位居第二。 “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徐工独有的企业文化锻造了其核心竞争力。敢“担大任”,从引进,消化,创新到自主研发,徐工实现了“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恪“行大道”,从连续突破市场逆势,到业绩增长持续提速,徐工实现了“强筋健骨、内生增长”的历史跨越;必“成大器”,从人才队伍建设,到企业转型升级,徐工实现了“破茧化蝶、挺进世界”的产业抱负。
2.三一重工
三一使命: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
企业精神:自强不息,产业报国
核心价值观:先做人,后做事,品质改变世界
三一作风:疾慢如仇,追求卓越
经营理念:一切为了客户,一切源于创新
三一信条:人类因梦想而伟大,金钱只有诱惑力,事业才有凝聚力 企业伦理:公正信实,心存感激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二十年来,三一集团秉持“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宗旨,打造了业内知名的“三一”品牌。2007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利润40亿元,成为建国以来湖南省首家销售过百亿的民营企业。2010年 实现销售收入约500亿元。
近年来,三一连续获评为中国企业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强。
3. 长沙中联重工
文化核心理念:至诚无息,博厚悠远
中联企业文化的分支理念:
质量理念:表里如一,品质卓越。
产品理念:人性化,标准化,科技化。
市场理念:市场有价,服务无价。
竞争理念:淘汰你的人,不是你的竞争者,而应是你自己。
人际理念: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团队理念:厚则聚众,众聚则强。
创新理念:不息为体,日新为道。
价值理念:个人价值源于企业,企业价值源于社会。
用人理念:做品牌人,用品牌人
决策理念:尊重事实,尊重科学。
学习理念: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中联重科秉承“至诚无息 博厚悠远”的企业文化理念,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在核心理念统领下,形成了中联“一元,二维,三纲,四德,五常,六勤,七能、八品”的价值观体系,这是中联重科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能力标准和企业品格的集中表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的“信任管理、分层管理”理念强调自律和敬业精神,在倡导以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标准做人的同时,要求以西方管理理念所提倡的规则做事,由此更好地兼容并蓄、中西融合,实现中国人做世界级企业的目标,“信任管理”与“敬业精神”是对中联价值观进一步深入地挖掘和发展。
环境艰苦的创业初期,中联人以知识分子的纯洁、诚信与热忱,提出“公司利益高于个人”的企业精神,曾激励着创业者对企业无私的奉献,出现过许许多多感人故事。正是这种企业传统的积淀发酵,中联在成长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4.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
福田雷沃重工文化涵义:是以职业精神和职业经理人精神为精髓,是以发展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组织目标为基础,在法律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框架内,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福田雷沃重工文化核心要素:科学发展、组织目标、法律制度、以人为本
近年来,公司在“内涵增长、结构调整、全球化”经营方针指引下,积极搭建基于未来国际化发展的业务管理和运行平台,促使工程机械、农业装备、车辆三大产业实现了均衡快速发展。
面向未来,福田雷沃重工将以中国为中心,保持中国市场领导者地位,把中国打造成全球非公路业务产业中心,在全球三个重点国家实现产业化,在两个发达地区市场取得市场突破,实现从区域性企业向全球性企业转变。力争通过10年努力,把福田雷沃重工打造成世界级主流机械装备制造企业。
5. 时风集团
时风精神:务实、求严、文明、优化
发展宗旨:造福用户,造福员工,造福社会
发展理念:大发展难,小发展更难,不发展难上加难
领导与员工间的关系:血肉联系,鱼水感情
时风配件营销公司坚持“时风保满意,满意在时风”的销售宗旨,以优良的品质、完善的服务与国内外客户携手并进,共创二十一世纪美好未来。
“ 同行业的最高标准是指各项工作相对行业的最高标准。对农用车而言是农用车行业,而对供配工作而言是采购行业,对会计工作而言是资本运营行业等。时风的最低要求就是要达到同类工作的最高标准。”“只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有无穷的潜能,就一定能够将工作干好………….”
四.总结
企业文化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经营管理方式,是牵引着企业运行的灵魂。努力构建企业文化,把它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才是企业长久持续发展的最有力的保证。
企业文化误区
“文化”正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一股重要力量,但是不少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着认识误区。企业应学会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容,并发挥出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来。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不少企业开始了“以文化管企业”的实践,“文化”正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一股重要力量。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重形式、轻内涵,存在着认识误区。如,有些管理者误将企业文化视为企业精神,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传统文化,混淆了企业文化的本质等。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是管理的生命线,因此,企业应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容,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并发挥出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来。
误区一: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形象识别(CI)。
现阶段国内不少企业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形象识别。基于这一认识,这些企业将建立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看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这也正是它们在言及企业文化时必谈“MI、BI、VI”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在社会上作为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信仰等等内容。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企业员工所共同认同的价值理念和受此价值理念指导的行为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并不完全等同于CI.CI仅仅是表象,是初始,是局部。企业文化建设从CI入手是可以的,但如果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CI设计,则设计出来的企业文化难免会成为一种对外对内的摆设。但是企业文化不是秀给别人看的,有哪个优秀企业的文化是作秀做出来的呢?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在过去28年里连续赢利的航空公司。尽管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只有一个理念:“以爱构建的航空公司”,但难得的是这一理念得到公司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并且从CEO到普通员工都对这一理念身体力行,从而使消费者更充分地感受到这家公司“爱的氛围和爱的行动”。
误区二:企业文化是全员文化。
企业文化最终应成为被全体员工共同接受和遵守的价值理念、行为机制和行为模式。然而,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并非全体员工,而是企业的核心领导人。可以说,企业文化便是企业家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背后总有一位或几位优秀的企业领导人。
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企业文化的形成呈现出由核心领导人向核心管理层、中坚力量、普通员工逐层推进的特点,这点在创业型企业中尤为明显。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核心领导人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为核心领导人所大力倡导,而普通员工更大程度上是对这个核心企业文化的接受和认同,以及在既有基础上对它的延续和发展。
柳传志、张瑞敏、王石、李东生在各自行业被看做是教父级的人物,联想、海尔、万科、TCL的企业文化都被深深刻上各自领导人的印记。柳传志的“拐弯理论”、“屋体理论”等成为联想文化的精髓;张瑞敏的“球体爬坡论”、“出海理论”、“赛马机制”等哲理性思考成为海尔独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文化;王石的职业经理人理念造就了万科令业界瞩目的职业经理人文化;李东生的“大道无术”成为TCL不事张扬之中节节取胜的法宝。
误区三:就企业文化论企业文化,将文化孤立于战略、组织、团队之外。
一个公司由优秀到伟大,其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组成要素便是公司文化,而使公司文化能有效发挥价值的关键在于公司战略、组织、团队的有效支持。孤立地谈论企业文化,将其脱离于公司其他管理元素之外;大而统之地认为文化无所不包,不需要其他管理元素的支持;在不明确企业战略的情况下便可以完成企业文化设计,在管理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便可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等都是眼下我们见怪不怪的现状。
成功的企业无不是战略、组织、团队、文化四个要素的有机融合与互动。其中,文化是公司的价值核心和理念精髓,是制定公司战略、构建公司架构、指导团队建设的理念基础。文化必须落地,而文化落地需要一整套的战略和制度支持,需要被团队真正地理解、接受、认同和实践。战略、组织、团队、文化形成企业的四个支点,它们有效构建起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而且相互之间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匹配。离开战略、组织、团队三个维度的有效支持与协同,文化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被尊为中国企业界教父的联想集团(3.57,0.01,0.28%)总裁柳传志将管理的核心要素归纳为“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其中“带队伍”的核心便在于以文化塑造团队,足见战略、团队、文化相互配合、有机统一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误区四: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设计。
许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请人设计出来的,设计的语言越漂亮越好。基于这种思想,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将设计作为核心,追求语言的华丽,追求口号的响亮,这也正是为什么十个企业中有六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雷同的的原因。
其实,企业文化是对企业领导人和企业员工价值理念的深层发掘和提炼,而非不着边际的空洞设计;是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积累而成,并由企业核心层向外围逐渐延伸、扩展,最终为企业员工所接受;企业文化并非语言越漂亮越好,越拔高越好,企业文化不仅要叫得响,而且更要用得着、分得出、立得住;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设计环节的重要性远远低于实施环节,不能有效实施的设计必然是失败的设计,具体的设计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始终不辍地、持续一贯地对企业文化加以坚持和实践,要反反复复地、不厌其烦地对员工进行宣导和贯彻。
以联想和万科为例。联想文化中“撒上一层土,夯实了,再撒上一层土,再夯实了”、“办企业就是办人”、“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等看似有点“乡土”的语言却是联想文化的特色,是联想文化的精髓,是联想人所津津乐道的文化。同样,万科远远超脱于企业自身之外,在房地产业大谈利润、空谈品牌、奢谈文化的背景下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倡导“健康丰盛人生”的理念,最终造就了万科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尽管并非有独特企业文化的企业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企业一定有文化。在这些成功企业的文化中,既找不出设计的痕迹和华丽的语言来,也找不出与他人雷同的地方。这些企业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文化成为了它们独特的象征。
误区五:企业文化建设是职能部门的事情,领导人不必过多关心。
多数企业的领导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与自己关系不大,只需将其作为一项工作分派下去即可。但事实上,离开了领导人的核心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领导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码发挥着三个核心作用:
一是领导人所认可的企业的价值理念、目标设定、战略思考、经营动机、管理方针等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基础。领导人应当成为企业真正的精神领袖和形象代言人,就像我们谈到联想必然想到柳传志,谈到万科必然想到王石一样。
二是领导人应当身体力行地向员工宣导企业文化的精髓,推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实践。企业应当通过高层—中层—基层的顺序逐层感染和影响员工,使企业文化的根基越来越牢靠。
三是领导人应当亲自推动建立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体系。 杰克。韦尔奇为我们提供了以文化认同为依据,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人才的绝好例子。根据他的理论和实践,我们按照对公司文化的认同程度、实现目标和取得业绩两个维度将人才分为四类,根据类别确定四类人才的不同去向。第一类人才对公司文化认同程度高,并且能够完满地实现工作目标和取得优秀业绩,毫无疑义属于公司的明星类人才,应当放手使用和给以充分激励。第二类人才虽然能够完满地实现工作目标和取得优秀业绩,但由于对公司文化不认同,应当毫不犹豫地及时放弃。第三类人才既对公司文化不认同,又不能有效实现目标和取得业绩,毫无疑义应当放弃。第四类人才虽然不能有效实现目标和取得业绩,但对公司文化认同程度高,应当加以培养,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促使其向第一类人才转化。
误区六:企业文化的“唯变论”与“不变论”。
在企业文化“变”与“不变”的问题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误区:一是将企业文化奉为圭臬,认为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甚至每一个理念、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不应当被改变。二是认为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企业的一切都应当不断改变,企业文化当然也不例外。
在誉满全球的企业研究力作《基业长青》中,对企业文化的变化与否总结出了八字真言“保存核心,刺激进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当始终保持不变,该书所研究的18家著名企业中都虔诚地保持着它们的核心理念,它们的核心价值基础坚如磐石、始终不变。部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已经历百年而一成不变。同时,这些企业在稳保核心理念之余,也展现出追求进步的强大动力,不断改变却不会有损于其所珍视的核心理念。
例如:惠普核心理念中的“尊重和关心每个员工”、沃尔玛核心理念中的“超出顾客的期望”、波音核心理念中的“领导航空工业,永为先驱”、默克核心理念中“我们从事保存和改善生命的事业”、3M核心理念中“尊重个人的首创精神”等均是这些企业恒久不变的部分,但是所有这些基于核心理念指导下的非核心做法却是不断改变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当保持不变,而除了核心价值观外,其他的一切都是可变并必须改变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对企业文化认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