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黑板报资料
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中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如以神农时代开始算起,在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始母系代族社会,距今大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一些关于茶文化的手抄报的资料和相关内容,大家可作为参考,希望大家能够获得帮助:
茶文化的黑板报资料:返璞归真的明茶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时人于此评价甚高,明代沈德符撰《野获编补遗》载:“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按茶加香物,捣为细饼,已失真味……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两宋时的斗茶之风消失了,饼茶为散茶所代替。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散茶的瀹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明人认为这种品饮方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
这种瀹饮法应该说是在唐宋时就已存在于民间的散茶饮用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废团改散”顺应了饼茶制造及其饮法日趋衰落,而散茶加工及其品饮风尚日盛的历史潮流,并将这种风尚推广于宫廷生活之中,进而使之遍及朝野。散茶被诏定为贡茶,无疑对当时散茶的生产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此散茶加工的工艺更为精细,外形与内质都有了改善与提高,各种品类的茶和各种加工方法都开始形成。
关于茶文化的黑板报图片
茶文化的黑板报资料:“茶学”兴起
明初,社会尚不安定,许多文人胸怀大志而无法施展,不得不寄情于山水或移情于棋琴书画,而茶正可融合于其中。于是,明代出现了50多部茶书茶著。夏树芳录南北朝至宋金茶事,撰《茶董》二卷;陈继儒续撰《茶董补》;朱权撰《茶谱》,于清饮有独到见解;田艺蘅在前人的基础上撰《煮泉小品》;陆树声与终南山僧明亮同试天池茶,撰写《茶寮记》,反映高人隐士的生活情趣;张源以长期的心得体会撰《茶录》,自不同凡响;许次纾写《茶疏》,独精于茶理;罗廪自幼喜茶,便以亲身经历撰写《茶解》,等等。
茶文化的黑板报资料:走向世俗的清茶
清代,茶文化的发展出现新变化。文士茶由于受明代以来,特别是晚明文士的避世、出世意识的影响,而显得纤弱萎靡,影响逐渐缩小,使得千年以来由文士领导茶文化发展潮流的局面终告结束。然而,整个茶文化继续发展的势头并未受到抑制。它的主流――传统的文化精神开始转向民间,深入市井,走向世俗。它继续深入发展,深入千家万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伦常礼仪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一种普遍的民族风尚。
清代后期茶叶生产发展惊人,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提高。流通领域更为繁荣,一时茶庄、茶号纷纷出现,如江浙一带的“翁隆盛…汪裕泰”等百年老店,享誉一时。茶叶更以贸易的方式迅速走向世界,一度垄断整个世界市场。茶进入了商业时代。
清代统治者尤其是康熙、乾隆酷好茗饮,因此整个上层社会饮茶风习极盛。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这种风习很快影响民间。有清一代,茶馆兴隆,遍及各地。茶礼、茶俗发育得更为成熟,礼神祭祖,居家待客,茶成为必尽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