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论文案例范文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通信企业内部控制环节随之发生变化,使传统的控制手段逐渐失去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审计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审计学论文范文一:高校建设工程审计风险识别与控制
摘要: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对于组织治理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基于此背景,本文借鉴风险导向审计模型,识别高校建设工程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风险;工程审计;高校
1审计风险的概念
阐述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中阐述:“本准则所称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它已不再局限于财务报表而将风险的范围延伸到经营活动、内部控制中,同样适用于高校工程建设的审计风险。
2审计风险模型的借鉴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的评估为基础,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为目标的现代审计程序模式。其基本原理可用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于1983年发布的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中审计风险模型阐述: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即对风险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评价,首先确定一个预期的风险水平值,然后通过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确认和评估,按照模型确定检查风险,并根据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范围和重点[1]。本文将以该模型为基础,对工程建设的审计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研究。
3内部审计风险识别
基于上述审计风险模型,结合高校审计的实际,笔者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按构成风险模型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等风险形成的子系统识别风险。
3.1固有风险就建设工程而言,固有风险是指在没有内部控制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投资造价或管理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它独立地客观存在于审计过程中,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风险[2]。它注重对高校所处的社会和行业的宏观分析,主要风险源有:
(1)融资偿债风险。高校快速扩张广泛筹集建设资金,对融资成本、筹资结构及偿还能力考虑不足,容易造成高校财务危机,甚至造成资金断链,工程停工等风险。
(2)行政审批风险。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包括了立项、可研批复,建设用地许可证、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施工图审查、环评、节能检测、消防检测等许可环节。审批的缺失面临违规被叫停、责任人接受调查、学校被经济处罚等风险。
(3)安全事故风险。工程质量安全关乎项目成败,高校可能为赶工忽视安全生产,施工单位可能为逐利而偷工减料,面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质量隐患的风险。
3.2控制风险这里的控制风险是指高校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建设项目中的某些错误或不法行为,以投资造价失控或管理混乱的可能性。工程项目建设主要控制风险源有:
(1)集体决策风险。中央提出了“三重一大”的集体决策制度,工程项目涉及的重大事项,不经集体决策可能导致长官意志产生浪费、低效甚至民众抵制阻挠等重大决策风险。
(2)采购风险。我国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明确了采购的范围和方式,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等项目的竞争性谈判或公开招标过程中,可能出现招投标程序违规,围标、串标等风险。
(3)工程管理风险。高校工程管理的不健全、不规范,可能造成工期拖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随意变更签证增加造价,合同纠纷以及法律诉讼等风险。
(4)基建财务风险。目前高校一般性会计业务的内部控制已逐步建立健全,但由于内部控制不健全等原因,基建财务仍可能出现挪用资金,未专款专用,超额支付,长期未财务决算等风险。
3.3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从审计主体的角度进行考虑的风险,也即审计人员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重大错报未能被发现的风险[3]。工程项目建设主要检查风险源:
(1)制度保障风险。审计制度风险,一方面是指没有制定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规章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指没有制定为保障审计的合法地位和实施依据的内部审计规定带来的风险。
(2)信息软件风险。利用软件进行清单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用,费率的取值等,但计价软件仍然存在出错引起造价错误的风险。
(3)专业程度风险。工程项目的专业化分工带来了审计专业化的风险,审计工程师可能会对自己不熟悉的建筑安装专业审核而带来风险。
(4)职业法规风险。审计法规对内审机构、内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审计职业规范,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不按规定执行,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法律诉讼的风险。
(5)审计外包风险。工程审计外包已成为高校弥补审计力量不足的重要措施,但由于行业发展的不成熟,可能发生被委托的中介机构跟踪审计不到位,发表不实审计结算报告而给审计机构增加额外风险。
4审计风险的控制分析
4.1合理定位审计职能,审慎发表意见受托经济责任是内部审计的本质,审计工程师应根据决策目标在法律和职业允许范围合理定位审计职能,强化工程审计的风险意识,尤其是面对如贷款、审批等项目前期的固有风险,可能超出审计可承受的范围,更应审慎发表意见。对于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风险,在取得足够充分的依据之前就应该持保守意见。
4.2贯彻遵循性审计原则,明晰职责
(1)遵循性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和有效程度进行的审计,是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工程项目从立项、筹资、实施、管理、验收、移交、结算、决算等过程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贯彻遵循性审计,是审计工程师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途径。
(2)审计职责的不明晰是审计风险的重要源头。工程审计的介入引起工程管理职能的弱化,审计工程师就要面临着承受超出法定职责的尴尬和困境,明晰监督职责与管理职责二者的划分将利于降低审计风险。一是建立健全工程资料送审承诺制度,审计法规明确规定被审计单位对提供的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也是划分管理责任和审计责任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有审计参与的联席会议对重大问题如补充协议、工程变更等形成集体决议,有效分散审计风险。
(3)审计依据是支撑内部审计报告的核心。高校工程审计的重点围绕造价控制展开,审计工程师应对提供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材料品牌规格等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检验,充分的依据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利器。
4.3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做好工作记录
(1)按时完成审签,做好送审材料的管理。工程签证、进度款支付、竣工结算审计的时限等有明确规定,应作好送审材料和往来函件的书面记录,如期完成审计任务,以避免因时间滞后给学校带来纠纷或损失,或当损失发生时作为划分责任的依据。
(2)撰写工作底稿,建立逐级审核制度。审计工作底稿是鉴定审计责任的重要书面材料。逐级审核制度则能预防内审人员失误或舞弊,多层次、多交叉的减少审计错误。
4.4拓展全程跟踪审计,规避和转移审计风险
(1)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已被高校广泛采用。高校委托中介咨询机构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介入可研、设计、勘察、监理、施工等阶段,审计工程量清单、预算控制价、招标、合同、变更、签证、索赔等行为,避免了由于不了解过程、不熟悉现场而作出不真实结论的风险。
(2)内审机构力量不足时适时外包审计。高校的审计机构目前通常面临着人员紧缺、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局面,引入中介咨询机构能够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是转移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内审机构仍应清醒的认识到,外包审计仍然要预防合同签订及履行、审计合谋等风险的发生[4]
参考文献
[1]王会金.风险导向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2]朱家福.高校内部审计风险问题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8-80.
[3]刘建强,郭丹.审计风险中校查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2009(9):89-90.
[4]何国昱.高校基建工程结算审计外包的风险防范[J].会计之友,2010(3):88-89.
审计学论文范文二:国有林场的内部审计分析
摘要:所谓的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内部审计是通过组织的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使组织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认识和解决,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一直以来内部审计都是以维护财经纪律为重点,同时以维护国有林场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使林场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本文就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现状和加强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有林场;内部审计
我国在2003年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该条例中明确定义了内部审计的意义。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国有林场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国有林场主要负责森林资源的培育、经营任务,同时还担负着生态环境的建设。由此可见,林业建设中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以下就是对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具体分析:
一、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现状
在国有林场经营管理中,内部审计是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内部审计能够深入地对国有林场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提高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够为上级部门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虽然国有林场的内部审计已开展多年,但其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国有林场的内部审计缺乏有效性,在国有林场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而是存在局限性,并且相关领导人和工作人员对审计工作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二)国有林场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一般都是抽调基层林场业务较好的财务人员,且都没有经过专业审计知识培训,无法对国有林场经营活动进行充分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的风险。
(三)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化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国有林场的审计工作并没有及时跟上现代化的进程,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应用现代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使得审计工作在电算化方面的应用程度很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现阶段,国有林场在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并没有统一的规范性标准,并制定较为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保护审计人员,这种情况大大增加了审计的风险。同时,也会使审计过程中收集的信息资料不够完整或不准确。
二、加强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在国有林场经营管理中,实施内部审计能够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国有林场资产是国家的,在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国有林场生产活动能顺利开展,这样才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二)监督国有林场的经营状况.
加强国有林场内部审计能够及时掌握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状况,还能够对国有林场的各项制度和经济计划执行情况的审查,查看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反映出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这对国有林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
国有林场通过实施内部审计政策,能够促进国有林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较好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其次,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能够对国有林场中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国有林场的生产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建议
(一)提高内部审计的认识.
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宣传,让国有林场中的工作人员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够促进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为上级部门提供有效地帮助,还能够对以往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其次,加强内部审计能够提高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普及电算化审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应该向会计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以往的会计核算中,在会计信息化方面并没有全面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所以,在国有林场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应该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要让国有林场的工作人员普及会计电算化审计。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在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会计基础工作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基础的,所以,在国有林场加强内部审计的时候,应该将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落实。虽然近几年国有林场的会计工作已经比较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计制度的不健全、财务管理的不完善或是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所以,应该继续加强国有林场的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更准确的资料,进而促进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开展。
(四)加强“效益性”审计.
现阶段,内部审计工作都是围绕着“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的,内部审计的“效益性”并没有得到深度的开展,所以为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益型”,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审计,对国有林场中涉及到的专项工程投资、租赁承包招聘以及基本建设投资等方面加强“效益型”审计。
(五)加强国有林场内部审计的队伍建设.
就目前国有林场中内部审计的情况来看,大都集中在财务收支这一块,对于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资产购置处置、林地征占用、资源培育等方面并没有进行有效地审计。所以,在以后的内部审计中,要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一支审计水平高、有经验的审计团队,这样才能够扩大审计范围,进而促进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5]。
(六)建立完善的国有林场的内部审计制度.
首先,要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以此来增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同时,还能够克服审计工作的盲目性,进而保证国有林场的内部审计能够相对独立;其次,按照我国关于内部审计的规范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设定国有林场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进而实现内部审计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另外,要对国有林场的内部审计计划和报告等做出规范性规定,还要对内部审计的资料进行合理地收集和调查,并且保证审计资料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按照审计的规范程序进行,进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结束语:总而言之,要贯彻落实国有林场的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这样才能够促进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捷.加强国有林场内部审计之我见[J].绿色财会,2010(6):11-13.
[2]田野.国有林场内部审计探讨[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4(8):10
审计学论文案例范文相关文章:
1.审计学术论文范文
2.财政论文优秀范文
3.关于审计质量论文范文
4.审计论文
5.财会论文优秀范文
6.标准审计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