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大师作品_山水画大家作品

2017-05-15

中国山水画艺术是中国画的重要门类,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长期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现在就和小编一起来欣赏一下山水画大师作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山水画大师作品欣赏

山水画大师作品1

山水画大师作品2

山水画大师作品3

山水画大师作品4

山水画大师作品5

看了“山水画大师作品”后,小编分享“中国山水画十分重要的艺术特征就是讲究笔墨”文章!

中国山水画十分重要的艺术特征就是讲究笔墨

任何种类的绘画,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西画注重形体结构,讲究焦点透视,注重色彩及光影;而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宣纸、毛笔、水墨是它的物质材料,追求艺术的韵味、笔墨和章法,在构图上以散点透视为主,尤其以笔墨为重。如果说西画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中国山水画则是线和水墨的协奏。清代大画家恽南田说:“有笔有墨谓之画。”有无笔墨,成为评价山水画的重要标准之一。

墨以笔为筋骨。中国山水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用笔方法,它既指中锋、侧锋、逆锋、拖锋等用笔方法,也包含了中国山水画的各种皴法、点法、染法。由于中国山水画具有很强的写意性,用笔与它所描绘的山水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依附关系,因而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画家可以独立地去追求线的质量及品格,即通过运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疏密聚散等不同的运笔处理,去塑造出笔墨的节奏、韵律、动态、意趣之美。

笔以墨为血肉。中国山水画用墨有烘、染、破、积、泼等方法。墨色变化又分五色,即焦、浓、次浓、淡、次淡。如果墨不分干湿浓淡,就无黑白之分,就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就没有苍翠秀润;浓淡不辨,就无凹凸远近;墨无变化,则画无气韵,气韵要生动,必须以运墨先后而求之。但是,这些墨法归根到底还要“归乎用笔”。笔和墨的使用是两者的结合,相辅相成,如同骨肉不能截然分开。墨由笔出,笔由墨现,一幅好的山水画,其笔法和墨法是混然天成的。好的笔墨效果,精湛的笔墨功夫,是中国山水画家终生追求的目标。

中国山水画讲究笔墨,两千多年来润育出无数的旷世杰作。如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五代董源的《潇湘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清代石涛的 《搜尽奇峰图卷》、清代龚贤《溪山无尽图》、李可染的《杏花春雨江南》、黄宾虹的《秋林图》,等等。

清代大画家石涛应好友之求谈论用笔用墨之法,他以三入、三格、三胜加以概括。三入为用笔之法,即立、侧、画;三格为落笔之法,即力、易、变,并认为“力过于画则神,不易于笔则灵,能变于画则奇”;三胜为笔墨关系,即变于水、运于墨、受于蒙,并认为“水不变不醒,墨不运不透,醒透不蒙则索”。可见石涛对笔墨的研究是颇为精深的。他的山水画笔法恣纵,以奔放取胜,既能细笔工写,又能“乱头粗服”,一幅之内,往往粗细互用,巧拙相生,轻重快慢发挥自由。其作品总的趋势是恣肆狂劲,泼辣而蕴藉的湿笔为多,如他的题画诗云:“此道见地透脱,只须放笔直扫,千岩万壑,纵目一览,望之若惊电奔云,屯屯自起。”他的《搜尽奇峰图卷》,长285.5cm,宽42.8cm,这幅画起首险峰绝壁,溪谷回抱,山势奇险;继而奇峦怪石,树木房屋,变化多端,层出不穷;最后山脉逶迤而去,与港湾交错,水波遥遥,以江景结束。其画法山用荷叶加雨点皴,树木房屋皆用墨线勾出,有的浓墨渗化,作烟云飘渺状;有的淡墨轻染,为空间遥远之隔;有的重笔勾出,山势陡然厚重;有的点苔托出,树木繁茂葱郁。整幅画皴法稠密,一气贯通,气势磅礴。所谓充实之美,实为用笔用墨之典范、密体山水之绝妙佳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