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小学教育本科论文

2017-02-18

当前,我国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学生的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决定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本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育本科论文范文一: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改革实践性分析

【内容摘要】在新时期,一些地区小学教育阶段中美术教学辅助优势体现不足,美术美育影响力欠缺,从教者对于美术形式的应用能力显得薄弱。作者认为,应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改革实践性探究,运用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和模拟训练法改进教学,提高从教者的应用能力与教学效果,为进一步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课程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中,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通常按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讨论法来完成教学。笔者通过对大庆地区小学教师的听课结果进行总结,认为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缺乏应用性和参考性,学生对于如何把美术形式应用在具体的课程讲解中存在诸多困难,应加强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故此笔者尝试采用练习法来改进教学。

一、运用练习法改进教学

在讲授完毕简笔画课程后,教师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让学生在讲台上模拟课堂教学进行简笔画教学练习。运用一边写板书,一边绘图、一边讲解授课内容的方法,简称为“书绘结合法”。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花”的简笔画绘制方法,在安排5分钟的手绘练习后,让学生们采用练习法来练习模拟课堂应用,并根据所学“花”的简笔画的绘制来讲解小学语文三年级《荷花》这篇课文。然后,根据学生们练习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教师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在练习中,可选三位学生在讲台上模拟讲解过程。笔者的观察总结为:学生A与学生B绘画形象性与美感较好,学生C绘画形象性和美感稍弱,学生A能够很好地运用“书绘结合法”来讲解,但讲解时绘图用时稍长,讲解节奏有待调整。学生B在讲解时,采用先绘图后讲解的方法,因此绘图用时较长,没有照顾到台下学生,也是不可取的;学生C在讲解时能够较好利用了“书绘结合法”,对书、绘、讲的节奏掌控很好,只要再提高绘制质量和美感就可以了。对学生整体练习情况进行讲评后,笔者为每一位学生提出改进方案,最后针对学生们的共性问题,笔者重新进行示范演示讲解过程提供参考。

二、运用任务驱动法改进教学

学生兴趣各有不同,应根据所学内容因人而异进行任务安排。任务驱动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按照自我的兴趣方向去自主选择练习课题。同时,对多个学科进行交叉练习的反馈情况,能对学生们相互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例如,课程学习了简笔画动物的画法,设定任务为以动物为形象的课堂教学模拟。课堂训练后,笔者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备讲,选3位学生上讲台模拟:学生A运用蜗牛的画法来讲解小学数学问题,运用“书绘结合法”边绘制边讲解蜗牛从井底向上爬3米下滑1米的问题。学生A的绘制能力较强、美感较好,但节奏把握较差,原因是对于这种问题的讲解,完全采用绘制方法不太妥当,用时较长,而选择结合教具的方法来讲解更为恰当。学生B讲解课文《小松鼠找花生》,绘制形象感和美感都较好,课堂节奏把握也恰当,由于很好掌握了“书绘结合法”,课程讲解得生动有趣,但在图和文字的排版上略有冲突。学生C尝试运用绘制动物形象讲解英语字母,造型选择也较为恰当,美感和节奏感都较好,讲解直观很生动,但对于动物形象的选择缺乏典型性和概括性。在学生讲解完毕后,根据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不同问题,笔者分别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关键步骤重新进行讲解示范演示。

三、运用模拟训练改进教学

(一)模拟方法探究

模拟训练内容分为模拟“书绘结合法”、模拟教具制作、模拟教具应用、模拟多媒体演示制作这四个方面。“书绘结合法”是根据授课内容来安排的,这种方法主要研究根据课程应选用何种绘图方式、绘图的速度与绘图的步骤、如何“边写边绘”、绘图的安排和板书的关系、哪些课程内容适合此种方法等。模拟教具的制作,主要研究怎样根据授课内容来准备和制作教具,包括如何利用简易材料制作主体、如何增强教具的美感、如何把握教具的实用性、如何增加教具的可操作性等。模拟教具的应用,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教具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具体研究教具应用的适时性、教具的展示和操作规范性,以及如何利用教具进行互动演示等。多媒体演示制作,具体研究为如何确定设计风格、如何增强制作的美感、如何增强操作性等。例如,小学教材科学课《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通过示范制作不同溶液溶解盐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溶解盐的过程,最后结合真实的实验来了解一杯水溶解盐的过程。在演示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定位学科风格,如何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图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不但增强了授课的趣味性,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授课效率。通过模拟练习后,把学生分组,用任务驱动法分配给学生不同的任务,根据所给题目课下练习制作多媒体课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反馈。最后,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改进训练内容

模拟教学内容即为训练内容,即“书绘结合法”模拟训练、教具制作模拟训练、教具应用模拟训练、多媒体演示模拟训练四大内容。训练方式从易到难,从训练单一内容训练直到多种模拟内容的综合应用训练。利用“书绘结合法”改进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在绘图与板书书写交叉应用的协调性方面得到加强。从绘制手段、不同绘制方法达到的不同绘制效果、绘制步骤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训练,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来进行具体的选择。对于板书的书写布局安排、绘图与板书文字的组织方法、文字书写与绘图的操作节奏与合理性安排进行针对性训练。利用模拟教具的制作方法改进训练,使学生能够独立制作操作性和说明性强的教具,让教具既具实用性又具趣味性。从制作教具的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安装和固定方法、艺术效果的渲染、趣味性的表现方法等方面逐一进行指导训练,并加入了声、光、影、风等特殊效果。同时,对市场上已有的教具进行解析学习,让学生们提出改进设想。此外,可以安排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应用需要和授课者需要,分析开发制作新型教具。利用多媒体演示制作法改进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多媒体的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教师应利用PPT进行课件制作的风格设定方法、增强设计美感的方法、图片布局安排的合理性、图片与视频资料的整合利用方法、讲解与演示教学的操作规范进行分别训练。安排学生对于操作性展示视频课下自己录制短片并剪辑后回到课堂播放。在课程结束前每节课给出固定时间进行模拟训练的综合应用,即综合利用以上方法进行模拟课堂教学练习。

(三)改进训练评价

对于训练评价,增加了模拟训练得分占总分60%的评分模式。分别从绘制应用能力、教具制作质量、教具应用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能力等四方面来考察。对绘制能力应用能力进行评价,从绘制手段选择是否合理、绘制方法是否规范准确、绘制步骤的科学性、“书绘结合”操作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教具制作质量进行评价,从教具材料选择是否合理、加工方法选择是否恰当、安装和固定方法是否科学、教具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教具的制作美感表现、教具的趣味性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具的应用能力进行评价,主要对于教具的应用时机选择的恰当性、教具展示的合理性、教具操作能力与讲解结合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能力进行评价,主要对PPT课件的风格定位、图片的布局安排的合理性、讲解与示范教学操作规范性进行评价。

四、实践评价

此次教学实践更加贴合时代发展需求,对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在教学中的美术实践应用更具指导性。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模拟课堂教学练习中有了实质性的收获与提高。

首先,学生在板书和绘图的综合能力应用方面得到了提升。之前学生对于绘图手段的选择有时还不够恰当,但是经过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后,学生对于“书绘结合”方法有了很好的掌握,真正做到了板书与绘图较为恰当的结合。并对不同学科特点能够采用不同的“书绘结合”方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第二,学生们在模拟教具的制作中,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兴趣。对于教具制作的可操作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制作中激起了学生们对趣味性的表现欲,对教具操作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加深了理解和认识。在模拟利用教具的互动演示教学中,学生对受教者的操作效率也提出了新的想法。

第三,在模拟教具应用和训练方法中,学生更切实地体会到了受教者的需要。了解怎么样利用教具启发学生兴趣,怎样操作教具才更具直观性和说明性。在模拟教学中对板书的书写与教具操作,有了更加合理的结合,使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第四,在利用多媒体制作改进教学和训练方面,学生的从教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对于不同学科的PPT课件的设计风格的把握有了很大提高,对于图片的筛选与板式的合理布局有了正确的表现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采用互动演示的方法和结合教具演示操作法使课堂效果更加丰富。

五、结语

通过此次改革实践,学生的课堂练习质量和美术形式的教学应用能力均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美术教学辅助功能,但在实际教学和训练中仍然存在部分不足与困难。例如,在某些基础技能的掌握上,有些练习需要时间的积累,如绘制方法的练习、绘制手段的选择和应用练习、不同学科的教具的制作练习等。因此,在某些同学作业的完成上,还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笔者还需要在训练方法上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乔宝云;范剑勇;冯兴元;中国社会科学2005-11-10

2、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王东宇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09-25

小学教育本科论文范文二:小学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摘要: 在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应注意进行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小学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败。加快科技进步,关键在自主创新。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要有一批自主创新的人才。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战略工程。因此,我们把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作为培育创新精神的主力军,才是治本之举。创新教育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钻研。

一、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思维在不同的人身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是指向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而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则主要表现在认知上,是对人类已知的成果的认知和传承。在学习活动中,敢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发现和钻研出不同于教科书和教师讲授的方法,即使是错误的不可取的,都属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范畴。此外,小学生因为主要是处在认知的阶段,身心的发展容易受社会环境,学校和家庭的影响,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尚未定型,还存在着发展变化的特点,所以我们教育者要联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孩子们从小抓起,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首先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不断提高。随着身心发展的逐步成熟,小学生已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到了少年初期,对教师、家长和其他成人的依赖不断减少,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开始有主见起来。其次是小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不断提高。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教师、家长和书本的依赖性比较强,认为只要书上写的、老师家长讲的都是正确的,都全盘接受。随着各方面的逐步成熟,他们发现老师家长讲的、书上写的不一定合理和科学,开始批判地接受了,表现在学校,就是对老师上课评头品足。

二、当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普遍存在以考试分数决定升学、就业的现象。考试的“公平性、公开性、公正性”同样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考试的公开性能够减少利益分配的争议,获得较大的公平性;但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公正客观性”,考试往往不得不选择争议较小的答案。这样就往往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指标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得中小学学生过早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中。小小年纪的小学学生背负死记硬背大量客观性知识的重任,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大大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样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也较为突出。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一)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策略性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策略、求异性思维策略等。同时,教师还必须训练学生应用策略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解题进程。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还要教师合理的、恰到好处的启发学生,把学生的积极因素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敢于提出自己的异议或疑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的教学原则,有计划地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问题,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更偏重于发散性思维,往往有想象和幻想成分的参与,是一种从多角度、多方位探索问题寻找答案的非常规、反常规的思考方式。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学生才可能有丰富的自由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灵感。学校和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和快乐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打破自我束缚,打破对权威的仰视下的自卑心理,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自由发挥和发展。在学校的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自觉地给学生构建创新性的学习氛围,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课堂,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快乐的心理状态中,敢于积极思维,敢于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大胆质疑。教育者不要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把孩子们从紧张、压抑和苦闷的情绪之中解脱出来。因为,如果孩子们心理负担过重,将导致他们难以展开甚至不敢或不去想象,哪里会有灵感的产生呢?那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自然而然就是一句空话了。

(三)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在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应注意进行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于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并及时调整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要主动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制订具体的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让学生对自己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歌德曾说过:阳光普照时,灰尘也会闪闪发光。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等教育观念,打破等级观念,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由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活动由教向学地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形成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和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广博的知识,这是创新的基础;丰富的想象力,这是创新的翅膀;鲜明的个性,这是创新的内动力;秩序意识,这是创新的制度保证。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培养青少年多方面的素质,但未成年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研究与构建谢培松课程.教材.教法2004-03-20

2.认识小学儿童 认识小学教育朱小蔓中国教育学刊2003-08-30电大小学教育本科论文相关文章:

1.电大本科论文范文

2.电大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3.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4.电大本科计算机论文

5.13春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6.电大计算机本科论文参考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