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门诊病人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2017-03-14

【关键词】 口腔科 病人 就诊心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口腔科就诊病人越来越多,了解口腔科病人的心理状况,以便促进临床上医患更好地合作,提高病人满意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问卷方式对口腔科病人的就诊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口腔内科门诊病人300例作为调查对象,男132例,女168例;年龄16~65岁,平均38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由医生发放,当场收回,病人独立完成。

1.3 调查内容

问卷共12个问题,每个问题有若干答案,病人只能选择一个答案。见表1。对表1中的5、8、10题回答为“否”者,进一步进行调查,内容见表2。表1 问卷1内容序号问题表2 问卷2内容序号问题

1.4 调查结果

发出调查表300份,收回273份,其中有效答卷占91%,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汇总结果见表3。问卷2结果见表`4。由表3、4可见,牙疼时自行吃药控制病情的人仍不在少数。61.2%的病人看病的目的是缓解症状;7.9%的病人愿意到口腔科就诊,个人经济能力允许时也有人会考虑到私人诊所;选择到小诊所者多是因为价格便宜。选择牙科医生的首要标准是责任心强(43.8%),其次是职称较高(30.5%);病人拒绝治疗牙齿的理由中36.1%是对治疗目的、结果不了解;拒绝洁牙的病人54.3%认为没必要;68.1 %的病人对看牙有恐惧感。 表3 问卷1结果汇总(χ%)表4 问卷2结果汇总(

2 讨 论

2.1 病人的心理需求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牙疼时自行吃药控制病情的人仍不在少数。61.2%的病人看病的目的是缓解症状。87.9%的病人愿意到综合医院口腔科就诊,个人经济能力允许时也有人会考虑到私人诊所,选择到小诊所就诊者多是因为价格便宜。选择牙科医生的首要标准是责任心强(43.8%),其次是职称较高(30.5%)。前者较牟宗琴[1]所做调查低,后者略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本文调查人群学生较多,无看病经验,故较多人认为专家更可靠。说明病人追求高质量的服务,同时看重医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本次调查显示,大多数病人已认识到牙齿健康的重要性,这种变化与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口腔保健宣传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口腔科病人的这些心理需求今后还会不断增强。因此,对口腔科的医疗服务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医务工作者要注重自身知识的全方位的提高。

2.2 口腔科病人主要心理和行为问题

口腔科病人就诊的主要心理和行为问题是不遵医嘱。

从本文中问题9和10归纳结果可以看出,病人有不遵医嘱、不复诊的行为。病人以各种理由拒绝治疗,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治疗方式的特点和复杂程度与遵医率有关。治疗越复杂、复诊次数越多、时间越长,遵医率越低。相当多的病人在急性期过后牙不痛了就不复诊了,直到下一次症状出现再次就医。②由疾病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牙科疾病大多是慢性病,需要多次复诊,没有疼痛感时病人容易忽略病情,直到牙松动或再次发病时才给予重视。许多病人在叙述病情时经常会说平时的疼痛忍一忍就过去了,实在忍不住了才来就医。③遵医率与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有关。病人把工作忙没时间、费用问题、对治疗不了解和对治疗的恐惧当成拒绝治疗的理由,实为对医生的不信任和对牙病的不重视。本文调查中,36.6%的病人看牙前要了解医生的情况,选择信任的医生。④与医生对病情介绍详尽程度有关。本次调查表明,病人拒绝治疗牙齿的理由中36.1%是对治疗目的、结果不了解,拒绝洁牙的病人54.3%认为没必要,68.1 %的病人对看牙有恐惧感。由此可见,提高公众的牙齿卫生保健知识是口腔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2.3 口腔科病人的心理治疗

临床医生在为病人诊病的同时还应承担心理治疗的工作,而口腔科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病人的恐惧和不就医、不遵医嘱的心理行为。口腔科医生应重视病人的心理治疗,治疗前应向病人详尽地介绍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减轻其心理负担和恐惧感,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病人沟通时要讲方式方法,帮助其消除顾虑,成功地完成治疗方案。通过干预措施例如提高业务水平、服务态度、医德修养等,提高病人满意度;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口腔保健等知识的椅旁健康教育,让病人懂得如何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展,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疾病与健康,提高的病人遵医率。

总之,作为一名口腔医务工作者应该重视病人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主动、积极给病人以正确的心理上及医疗上的指导,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营造一个舒心、放心的就医环境,促进病人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牟宗琴. 口腔科病人就诊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22(4):483.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