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语故事

2016-11-07

成语故事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以简洁的词语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语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语故事1:城狐社鼠

晋朝时期,朝廷上有个左将军叫王敦,他的长史官是谢鲲,他俩常在一块议论朝廷上的事情。由于王敦在当时掌握着长江上游的几乎全部兵力,对东晋朝廷形成潜在威胁。为了削弱他的兵力,皇帝司马睿分别任命刘隗和戴渊为镇北将军,各拨万人严加防范。名义上是防范北方各国的南侵,实际上是对付王敦。

王敦觉察到这些后,有一天,王敦便对谢鲲说:“刘隗这个人,奸邪作恶,危害国家,我想把这个恶人从君王身边铲除掉,以此来报效朝廷。你看行吗?”

谢鲲想了想,摇着头说:“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意思是说,千万使不得呀,刘隗虽然是个祸害,但是他就像是藏在城墙里的狐狸,躲在神庙里的老鼠一样,要想捕杀不得不有所顾忌。毕竟,要挖掘狐狸,恐怕要把城墙弄坏;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毁坏了神社庙宇。如今这个刘隗是君王的近臣,依靠的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力量,势力相当大,恐怕不容易除掉他。

王敦听了谢鲲的话,非常不高兴。后来,王敦对谢鲲很是不满,用他为豫章太守,但又不放他去上任。永昌元年(公元322年)正月,王敦从荆州起兵,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犯上作乱。司马睿知道后大怒,命刘瑰等人回建康准备防守,司马睿更亲自披甲出镇城郊。后来,王敦之乱得以平定。王敦被摆成长跪的姿势戮尸。

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语故事2:栉风沐雨

大禹姓姒,是上古的治水英雄,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部落首领。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当政时,派大禹的父亲鲧去治水,但是鲧逢洪筑坝,遇水建堤,主要采用堵塞洪水的办法来治水,结果洪水泛滥的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多次亲自到各处去巡视治水情况,但是洪水泛滥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于是舜处置了治洪不力的鲧,并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大禹来到洪水泛滥的地区以后,并没有马上动手治理洪水,而是对各地灾情进行认真研究。他发现以前治水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是因为自己的父辈一直采用堵塞洪水的办法,结果堵得越久,洪水泛滥的程度就越严重,所以他决定改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

确定了治水方案之后,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带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等工具开始治水。他根据山川河流的位置重新设计水道,决定开山劈石,以便让洪水由小河流入大河,最后再流进大海,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洪水泛滥的问题了。

但是治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大禹生活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再加上连年遭受洪灾,生活更加困苦。现在大禹要开山劈石,掘渠引洪,那劳动有多艰苦,工程有多宏大也就不用多说了。为了治水,人们用坏了一件又一件工具,磨坏了一身又一身衣服,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们风餐露宿,粗衣淡饭,风里来雨里去,辛勤劳动。尤其是大禹,他起早贪黑,亲自掘土背筐。

他兢兢业业,腰累疼了,腿累肿了,仍然不敢懈怠。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大禹没有时间注意这些,他心里想的只有治水,根本就顾不上仪表风范和身体病情。下场雨他就当借机洗洗头发,刮阵风他就当老天来给他梳了梳头发。他为了治水终日奔走,但是却从来没有抱怨过。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时间进去看一看。有一次他在自家屋檐下躲雨正碰上妻子生产,大家都劝他进去看一下,但他怕影响治水,还是狠狠心离开家继续去治理洪水了。就这样,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治理洪水的事业中了。通过努力,大禹终于带领百姓疏通了河道,洪水再也不能为害作乱,全都乖乖地流到大海中去了。

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语故事3:金针度人

相传,织女是一个聪明漂亮、心灵手巧的仙女,她与牛郎私自相爱,结果被王母娘娘“棒打鸳鸯”,经过不断抗争,才争取到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和牛郎在银河的鹊桥上相会的权利。

每到这天晚上,凡间的妇女便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像她那样有一双灵巧的手,有一颗聪慧的心,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从此,“七夕”就成了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

唐朝有个叫郑采娘的女子,每年七夕都要向织女乞巧。这年七夕又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采娘设案焚香,独自进行祭拜仪式。

不一会儿,她似乎听到空中有什么动静,不由瞪大眼睛,只见一列华丽的车辆,遮住了天空。在中间那辆最精致的车上,坐着一位仪态高雅的女人,穿着彩霞似的轻柔衣裳。她走下车来,面带微笑地说:“我就是织女,你要祈求什么福气呢?”

采娘见织女亲自询问自己的需求,非常高兴,连忙跪在地上,激动地说:“我希望有一双巧手。”于是,织女就拿出一根长一寸左右的金针,放到采娘手里,并叮嘱说:“你把金针别在裙子里。

二天之内,自己一人呆在一间屋子内,不要说话。”采娘连连叩谢,等她抬头时,发现天边空荡荡的,车辆、仙女全都不见了。这一切真像是一场梦啊!采娘揉了揉眼,当她看到自己手上的金针时,才明白一切都是真的。于是,她朝天空又拜了几拜。一连三天,采娘都非常谨慎地按织女的叮嘱去做了。三天后,采娘走出屋子,开始织布绣花,飞针走线,果然手巧无比。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听说这个神话传说后,大发感慨,写了首诗。诗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说的是刺绣工艺的高超技巧与针法,定要秘而不传。但是,综观元好问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一直在“金针度人”,启迪后学。元好问是金朝最有成就的文史学家。

他学识渊博,着述丰富,援引后进,为官清正,在金元文坛上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即使到了明清时期,能与他相提并论的学者也寥寥无几,他的学生、师友及后人尊称他为“一代宗匠”。

金哀宗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元好问立即向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个中原名士,请耶律楚材加以保护并任用。而元好问教育或指导文坛名人如郝经、王恽、王思廉、孟琪等人的事迹,尤其是他对剧作家白朴的教育与关爱一直传为文坛佳话。据说,白朴之所以能成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与元好问“金针度人”是分不开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