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土地的抒情散文欣赏

2017-06-12

大地啊,你是多么平反而有多么伟大,你用你的博爱征服了无数的人们,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像你一样无私奉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土地的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述土地的抒情散文:土地

“土地”是什么?装在你的花盆里的不是土地,那只是土;裸露的一片片黄色,等待开发的也不是土地,那只是地。农村被称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是因为农村有土地,以及土地孕育出来的农民,土地就是农村的根,也是农民的根。在农民的眼中,土地是他们一辈子的依仗,以往他们依仗土地勉强活着,现在他们依仗土地很好地活着,将来他们会依仗土地更好地活着。

现在的农村大概生活着三辈人:老一辈,中一辈,新一辈。

老一辈人对农村和土地的感情是最纯粹的,他们的眼里只有土地和孩子,一方面,他们无比真挚,无条件地爱着这片土地,至死都不愿离开农村;另一方面,他们却希望孩子能走出大山,拥有一片不一样的天地。这是老一辈人对土地和孩子一样的爱,不一样的爱。老人总是喜欢用最朴实的方式来耕种土地,因为那是“传统”。但现在的老一辈人已经不再是这片土地的统治者了,中一辈的出现,让土地有了不同的意义。

化肥和农药是中一辈人手中的绝技,这些农作物的“激素”是他们获利的助力。金钱,是中一辈人对土地唯一的愿望,或许在金钱的面前,他们已经丢掉了“传统”,而老人对土地的爱护也只能用一句“这样对土地不好”来得到些许安慰。赚钱走出大山,到城里买房,这已经成了这一辈人的希冀和炫耀的资本。他们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农民,或许也不配称为农民,因为他们没了那份“纯”,“激素”的使用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清闲,像二流子一般到赌场耍耍,已经成为他们消遣时光的好去处。但不能抹去的也有他们的新意义,中一辈人让农村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让经济有了新活力。在吃够知识欠缺带来的苦的同时,他们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影响孕育着新一辈人。

新一辈人对土地已经没了什么感情,如陌生人一般,这辈人从没想过从土地得到什么。知识和新文化让他们的眼睛看向了外面的世界,那是一个理想的天地,没有贫穷,没有饥饿,充满机遇,充满温暖。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这辈人,想象甚至幻想着用手里的知识开拓年轻人的天地,他们抛弃土地,却忘了是土地才是踩在脚下的根基。

从小在农村长大,我想我应该是不同于那些新一辈人的,我在土地上流过汗,在土地里扎过根。土地教会我扎实和奉献,农民教会我正直和纯朴。太多的新文化,太多的新观念,太多的新东西冲击着农民的传统,冲击着农民的精神。或许是离土地太远也太久,土地带给我的东西正渐渐失去,农民的品格也正渐渐消逝,但现在看着这些农民的根,看着广阔的土地,血液也不由得沸腾起来,那就是对土地的感情。

我想我会坚持土地给我的一切,无论世界是黑是亮,无论人心是恶是善,我都会站直走正,正直地活着。

你也许会说,我一不会种田,二不会耕地,哪来对土地的感情?确实,看着土地的绿色,我不会感叹生命;看着土地的黄色,我不会感叹顽强;但土地的魅力不是看得到的,再次亲近土地,用手抚摸土地,感受土地的沟壑,潮湿又温暖,如同面对恋人一般,心里有种惶惶的感觉,难以用语言表达。

土地是农民的根,也是中国人的根,站在土地上,爱着土地。

描述土地的抒情散文:我与土地

如今每逢节假日,外漂的游子难得回乡小住,吃着乡村的土菜,粗茶淡酒,虽不够档次,不够有面子,但是绝对的安全放心,餐桌上乡亲们都为此引以为自豪。食材从菜园到饭桌都在父母亲人的视线下,除非被骗买到假油之外都是干净的。油然产生的感受是:乡村是安逸的,温馨的,它有种种的好处:阳光,空气,水都是都市无法比拟,也没有朝八晚六。归家的游子言语之外总是透露着对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的向往。大伙的共识是:不求大富大贵,在乡下其实是安逸的。

小富即安,胸无大志似乎总是被人不齿,有意思的是知足常乐也是常被人宣扬羡慕的一种生活境界---人总是这样自相矛盾,举棋不定的,咋说都有理。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我们上辈的写照,基本是负面的形象了,我们一辈都不甘于与土地为伍,纷纷逃出土地,淹没到都市的繁华中。世纪之交前后的外漂打工一族,如今多已人到中年,历经职场变幻,商场沉浮,多数人看起来虽已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但说到底,我们骨子里还是农民,虽然不少人头上都戴着总经理、经理、科长、总监、主任……零零总总的职场头衔,但是哪个都不如“农民”来得贴切。

从时间上算,我和土地直接接触的时间不长,我体质不好,上学时只是农忙时的帮忙,工作后也就不再怎么与土地打交道了,我至今田间耕作的技术局限于小时候父亲的口传手教。对于土地,我的感情是复杂的---恐惧,逃避,思恋……但他就是那么真实的存在,就如父母在我生命中的存在一样。

我曾经十分疑惑:我们为何对土地如此恐惧,失望,无奈? 或许因为土地能给我们的太少太少?……

二十年前,面对成家立业的压力,我深感前途无望,也是自然而然地把希望寄托在土地身上。在农村,种植和养殖是最现实的事了(我如今还是对此情有独钟),我花了好些时间把村子周围的山地都“考察”了一番,心里一遍又一遍钩画着农庄的蓝图:种果树,间作,盖座小屋,建个养殖场,用禽畜的粪肥地……梦想过着诗意的农庄生活……

我最终选在离村几公里外的甜泉水库边上的一个山头上开荒,那时候家乡推广种植油柰(李和桃嫁接成的水果)和板栗,棠口村一带已经开发了大片大片的油奈园,我买了些种植方面的书学着,利用假期和周末(那时我上高三补习班)去开荒,只要天气不坏,早上就带上些饭,扛着柴刀出工(锄头多是就地藏在山上免得来回拿),傍晚才回家。就这样到第二年春天,终于种上了百来棵油奈苗,也算是种上了希望……

现在想来我觉得自已当初真是浪漫,那个山头其实是十分贫脊的,有经验的老农一般不会选这种地开荒,看见我在这里开荒的同村的长辈也曾建议我另找地方,说这里“土太衰”,可我最终没有换地方,只因为我觉得这里地势好(一个小山包),风景好,视线开阔,不阴森(虽然在背阴的一面也有一个坟地),靠近公路,我一个人开荒的时候不害怕,土衰就勤施些肥吧,再说我还要搞养殖呢,我这样想。

两三年后,奈树也长得有些模样了,春天里也花开满树,看着满心欢喜。山上也有几棵野生的柿子树,我也把它嫁接了,成活了几棵。每到空闲时我就到山头上锄草,剪枝,施肥……我还想着建个木屋或砖房,再种些竹子之类的。似乎诗意的生活不远了……

可是这终究只是我内心的理想,现实并没有这么美。当时基本就靠我一双手,如今算计起来,我自以为在这块土地上投入很多精力、体力,可除了劳作外也没有太多的成本投入,肥料、农药都少得很,因为没什么钱可以投进去。它也没给我多少收入,更没让我发财。油萘刚结果的那几年,采了一些,因缺管理,长得不多也不好,卖不了什么钱,基本自家零吃了。另一年父亲在园地里种上些萝卜,收了一些。后来似乎油奈行情不好,即使别家种得很好的也卖不了好价格,许多人都砍了奈树,改种板栗了。我外漂打工后,山地交给弟弟管,他也没太大兴致,看到别人都把奈砍了种别的,他也把奈树砍了,种上了杉树,也没管它,如今整个山头看上去已是一片荒芜。

我曾经是想着让这园地圆我的发财梦的,可事实是它不堪重负,承载不了我的梦---故乡的土地,想说爱你不容易!我是真切地体会了农民从土地上掘取财富的不容易,我终于半推半就,依依不舍地退却了……

若回过头用功利的眼光来审视一下这片土地所给我的,确实是不多,但是从当时来说,它也是给我带来快乐和希望的,在失意的岁月里,至少也算画饼充饥吧,在挥汗如雨中,我也得到成长和经验,感受土地的温情和冷峻,也许比实物的收入更重要吧。

我常想,面对土地,我们常常感到无奈失落,只是因为我们奢望太多,贪欲,攀比。若是生活能够简单一点,其实我们只要有几分田地也就足够。我们的追求似乎总是远超土地能够给予,以至不堪重负。土地其实已经满足了我们最重要的口腹之欲,我们却没有知足,老指望着靠土地发大财,为此常常不惜违背土地的自然规律,也就难免受挫痛苦!

如我一般的进城农民工在城市职场商场沉浮起落,每到失意时,常愤而放言:“……大不了回家种地去……”---土地已成了我们最末的选择了,但也确实算是我们最后的一道屏障了。在我们年轻气盛,被世俗的欲望无情裹挟的时候,我们对土地是淡漠和轻蔑的,也许当我们慢慢成熟,直到繁华落尽,看尽虚名浮利,钩心斗角,才能再回头来寻找土地与乡村那一方清静。当我仰望都市上空,把我这许多年的都市生活如抽丝剥茧般层层剥开,发现能真正沉淀的已所剩无几,最终只剩下故乡那一片日渐荒凉的土地。我想到了《人生》中的高加林和《乱世佳人》思嘉丽的结局,无不是土地给了他们最终的安慰, 千帆过尽,我们终将明白土地是根,土地,才是世上唯一真实的东西,那是唯一留下的东西 ……

描述土地的抒情散文:土地的絮语

人立于天地之间。昊天高远而深邃,无可捉摸;大地坚实而稳重,颐人载物。泥土的厚薄决定了生存条件的贫瘠或丰腴,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然而无论根还是源,其深情厚爱都凝聚于泥水土壤之中。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大自然把生机托付于春天,而春天的脚步就从土松泥软开始,山绿了,水柔了,草绿了,花开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田野中,新翻的泥土里种子萌动,土生五谷,五谷养人,人种五谷,循环往复,四季轮回,古老的农耕文明就此产生,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逐步形成。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对土地有着深沉而持久的感情。古老的传说讲述者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至今有些地方还有“泥人”的说法,意思是无论怎样洗涤也无法清除身上的泥土气息。黄土地、黄河水哺育了黄色文明,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认定自己是炎黄子孙,历朝历代都尊奉着对土地的崇拜。从前,我们把国家称作祭祀土谷神的“社稷”,在中华大地上,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一座像模像样的土地庙。

中国古代历史散文《左传》中就有一段关于“泥土”故事的记载。大约两千七百年前盛夏的一天,黄土高原上,晋国公子重耳逃亡的车队慢腾腾的行进,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一行人实在是饿极了,然而骄阳似火,田垅间麦苗稀疏。那流亡队伍中有人看到一个农夫正在田间除草,走下车子来,尽量客气地向农夫请求着:“求你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衣不蔽体的农夫抬头看了看,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一个王子模样的人面前:“给你吧,这个!”那个王子模样的人陡然被激怒了,他转身从车上取下马鞭,怒气冲冲地要鞭打农夫,却被一个大臣模样的长者劝住了:“这是土地,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可不正是好征兆么!”

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人群心目中,泥土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极大的财富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土地就是王权和统治的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的政治对土地和人一样看待,一样管理。历史上周天子及其以后的分封制,都是把土地和人口作为“邑”一起分封给王公大臣。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部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历代农民战争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提出了均分土地的口号,体现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的农民美好愿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代先民最原始最自然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无数人对泥土大地深沉的理想和追求。

中华文化之根——古老的哲学《易经》讲究阴阳五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土居中,兼有四季,土的包容粘着与厚重,给中华文化以中和兼容忍耐沉稳忠实重情的特性。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有着大地一样的胸襟,泰山不辞抔土,故能成其高;中国人有着极强的乡土观念,安土重迁,故土难离;中国人注重适应环境,顺服水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说法;中国人讲究守土有责,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寸土不让,常常把土地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国人常把土地当成自己的命根子,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离开半步,即便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漂泊去了他乡谋生,身上还常常怀着一撮家乡的泥土。据说闽粤一带失掉了土地的农人,离乡背井,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试想想,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

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翻身做主人的农民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土地的能量被点燃,土地的潜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土地真正地回到农民手中,对土地有着天然深情的农民,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谱写了历史的新篇章,很快的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奔小康的大道上,中央一再关注与土地关系极为密切的三农问题,一连多年都把“一号文件”定格在农村农民农业上,照这样的发展,中国梦就有了强大动力和实现希望。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进城的推进,祖祖辈辈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走进了城中,住进了楼里,泥土的气味与粘性越来越远,更有甚者,有的人已经不知道是土地养活了我们,随意浪费,随意挥霍,随意破坏土地资源。耕地在减少,土地在沙化。原本生养我们的土地正在一步步变为制造公害的发源地。该警醒的是我们人类,自然的土地本身并没有变,试想是谁在土里使用了毒药?是谁把土地变得面全非?是谁污染了水进而又毁坏了土地?一切的一切,不容我们不去深入思考、深刻反省。

地球只有一个,土地的开发也不是无止境的。科学合理地开发,综合高效地利用,生态平衡了,土地的最大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利用。我国是一个人均耕地极少的国家,又养活着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谁不善待土地,谁就是人民的罪人、国家的罪人!地大物博,只是一个流传甚久的美丽的传说,守好自己的一份责任田,千万不要做出上愧祖宗下愧子孙的事来。请记住:土地,永远是我们立足的地方!

猜你感兴趣:

1.描写农村的经典散文

2.歌颂农民散文

3.描述百合花的抒情散文

4.关于描写城市的抒情散文

5.描写故乡的抒情散文作品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