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测试题

2016-11-10

试卷的练习,是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的一种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测试题目,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 60分)

1、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它是封建社会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下列对土地兼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必然产物 B.是封建经济衰退的表现

C.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D.导致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3、明初下令迁江南民十四万户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 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4、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5、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

①货币经济繁荣 ②工商业市镇兴起

③农副产品尚未进入市场 ④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如徽商、晋商等

A .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该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 )

A.加剧内忧外患 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

C.激化中日矛盾 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

7、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8、《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

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 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

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 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9、北宋学者李靓著《常语》三卷,对孟子极力贬斥。他提出:孔子之道是君君臣臣,孟子之道是皆可以为君,因而造成诸侯争霸,天下大乱。他从抛弃训诂发展到公然诋斥孟子,却为宋儒自称继承孔子传统之风开了端绪。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北宋时期破旧立新的学风形成 B.为适应社会需要学者提出新见解

C.学者为陷入困境的儒学开拓了新路 D.随着经济发展,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学创立

10、明末冯梦龙在小说集《醒世恒言》写到:“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 )

A.是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可作为研究明代文学的直接材料

C.是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说明民间手工业迅速发展,技术水平提高

11、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12、阅读《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了( )

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报 1835年 1871年 1886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①近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②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逐步加强

③西方技术的传入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 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速度逐步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 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B.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

14、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上之利 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标志着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 B.有利于国共合作开展全民族抗战

C.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 D.反映了国民政府规范市场经济体系

15、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

A.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B.仍然是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

C.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 D.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

16、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

A.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17、张程在《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中写到:“喝咖啡逛公园的上海买办、书包里藏着白话小说的学生、在政府各部跑新闻的北京记者和出口中国茶叶进口英国钢琴的广州商人们,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现代宪政社会。”由此可以看出民国时期( )

A.生活习俗全盘西化 B.新潮人士已遍及城乡

C.西方商品开始进入 D.民主化进程基础薄弱

18、1892年,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认为未来社会是实行共和制的大同社会;1913年7月他又发表文章说:“夫共和之立国……今所模欧师美者……但模仿其政俗之末,而失其道德之本,此其政俗所以在欧、美成功之效,而在我为败坏之由。”康有为的这一转变反映了( )

A.“中体西用”影响仍存 B.社会转型道德败坏

C.“尊孔复古”逆流兴起 D.照搬西体舍本逐末

19、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1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 )

A.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

20、下表为某一时期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单位:亿元)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

项目 1949年 1957年

社会总产值 3.8 35.7

国民收入 1.9 14.3

工业总产值 1.7 19.1

农业总产值 2.1 5.0

社会商品零售额 2.8 17.1

①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②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

③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④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以下是一位同学根据现代中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制作的数轴(见图),其中C—D段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开展

C.八字方针的提出和实施 D.土地改革的完成

22、1967-1974年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对外援助数额庞大。经济援助、政治援助和军事援助等合计为1950-1967年的3倍多,1967-1970年,年均对外援助额高达20 亿元左右,1971-1974年,除1971年不算太高外,其他几年对外援助实际交付量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均超过6%。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 )

A.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B.与中国工农业发展水平不符

C.改善了中美关系 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23、街道、路桥命名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历史沿革和约定俗成的习惯,同时还要跟得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下列哪些街道、路桥最有可能是90年代命名的是( )

①民营街 ②惠民路 ③革命桥 ④和谐路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25、1825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为此,英国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A.创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工厂制

B.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C.呼应机器制造商的要求——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D.推广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联动式蒸汽机

26、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27、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28、1955年起,苏联的农业形势有所好转,粮食供应不足情况得到改善,其原因包括( )

①集体农庄和 国营农场自主权扩大 ②农业税削减,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

③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 ④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有学者说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后来,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C.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D.1929年 经济危机的爆发 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30、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II卷(综合题,2小题共40分)

31、(21分)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直接关系到普通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近年来,更是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末年,松江“名园错综,交衢比屋,求尺寸之旷地而不可得”,置业者为了争一小间瓦房,“宁挥千金而不恤”……进入嘉庆年间,安徽的布商来松江置业,浙江的米商来松江置业,安徽的出版商来松江置业,从乡下到松江打工的织工和皮匠蜂拥而至,使得原来卖不掉的房子,“今则求售不得”。

——《明清时松江房价》2009年4月27日载于深圳商报第4版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松江地区的什么经济现象(2分)?这一现象对明清社会发展可能会导致哪些影响(4分)?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是环境恶化、居住拥挤的重要原因。从工业区多数劳动居民的家居中,可以看到几乎原始的生活痕迹……工人居住的拥挤程度和住房的低劣情况令人触目惊心。在利物浦市,尽管这里的商业发达,堪称繁华富足,可是工人们只能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居住在里面的几乎都是贫穷的工人家庭。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的日常生活》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361期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时期造成英国工人居住条件较差的原因?(3分)

材料三 1987年,深圳率先出台了新的房地产政策——房地产使用权可以交易,实质上突破了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房子只能由政府分配的局面……并逐渐向全国推广。

……

1992年,万科、保利、恒大等地产公司相继成立。

——根据互联网资源整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房地产改革的策源地?(4分)199 2年,房地产公司相继成立的社会原因可能有哪些?(4分)

材料四 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境外热钱的大量流入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房价开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房地产行业规范性、结构性调整将藉此深入展开。

——根据互联网资源整理

(4)材料四认为当今国内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证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3分)

32、(19分)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是各国经济实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00年到1800年,中国在整个 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在工业、农业、运输和贸易方面所拥有的绝对与相对的更大的生产力……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以平衡中国几乎永远保持着的出口顺差。至少直到1 800年为止,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1)据材料一,概括贡德•弗兰克的主要观点(4分)。

材料二 1860年各国占全球国际贸易的比例表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欧洲其他国家 世界其他地区

所占比例 25% 11% 9% 24% 31%

——据《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等资料改编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19世纪中期的 世界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而首先是美国在战后初期就上升到称霸世界的峰巅。美国是交战国中唯一没有遭到战火破坏的大国,而且通过战争获利甚大,国力得到空前加强。当时,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53.4%(1 948),出口贸易32.4%(1947)和黄金储备的74.5%(1 948),以及世界谷物收获量的1/3。它还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

——摘自《世界当代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美国巩固经济霸主地位的措施。指出这些措施的客观进步作用。(7分)

(4)人民币升值,境外热钱的大量流入。(1分)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积极应对,趋利避害。(3分)

32、(19分)

(1)观点:亚洲、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4分)

(2)变化:世界贸易中心从亚洲转移到欧洲;世界贸易 大国从中国转移到英国。(4分)

原因:欧洲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欧洲列强向亚洲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自由主义思潮盛行,推动自由贸易发展。在西方入侵下,亚洲等国家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社会经济愈加贫弱。(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3)措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倡导成立关贸总协定,推动自由贸易;实施马歇尔计划,加紧控制西欧。(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作用:稳定了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推动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3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