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杀生影评3篇
杀生影评1
任达华找到寡妇的时候,说:我是医生,我是来帮你的。
紧接着任达华就找镇长
1、其实得癌症的不是黄渤 而是老镇长。由于那场雨,拍了片子才知道。
2、镇长说:如果你一定要报官,我一个人担着。不要追究大家好不好。任达华没有回答说:我就一个外人,其实我跟他一样,就把我当做牛结实。你看,这个事情有没有是这样的。下面回忆了黄渤喂老镇长酒的原因,盗别人老祖坟的原因。黄渤救小男孩(小男孩肯定就告诉了他为什么被锁住的原因)。给余男输血,余男给他那个音乐盒,音乐盒是玻璃的,映出了在房顶监视他们的铁匠。(他也就知道了一直有人在监视他们,余男用手势跟他说话,这里没有字幕,他反映很快就说:啥子让我走。其实是故意让房顶的人听到)。
3、镇长说:你又不是牛结实,你咋子晓得这些事。任达华笑了说了句:我? 这个笑颇有意思哦。镇长很聪明哦就立刻明白结实没有死说:要真是这样,长寿镇将会变成啥子样子了,然后就回忆黄渤的那张得意的脸。就想象到了黄渤往村子水里放催情药的事情长寿镇之后的样子。
4、为什么要让小男孩来听黄渤的心跳呢? 小孩子的嘴永远是谣言的开始。小孩子一相信,回村子里的人也就都相信黄渤死了。
然后任达华就找苏有朋。
1、苏有朋问任达华:这事儿跟你有什么关系。画面紧接着就回忆黄渤说,欠老子一条命,晓得不。画面回忆完。紧接着就是任达华说:我是医生,我欠你一条人命。
2、任达华问:告诉他,到底发生了什么。告诉我他是怎么死的。苏有朋回答说:我爷爷奶奶不可能白死。
3、苏有朋说:如果报官,我顶多是渎职罪,杀人罪谁来承担?任达华回答说:你没有杀人,你们没有杀死他。紧接着就是回忆画面。画面结束苏有朋流着鼻血说:事儿就这么结束吧。你别再回来了。这儿的人谁也不会再出。(请注意这个再)行吗?下面就回忆的是。任达华把余男跟孩子放出的画面。
为什么音乐盒放出来的是生日快乐歌呢?
可能是一种重生的寓意,更让我相信了牛结实其实没有死。他可能在某个地方跟妻子儿子过着重生的新生活。
为什么只让镇长跟苏有朋知道牛结实没死,而让镇子里的人都相信牛结实要死了呢。
我想可能是因为镇长跟苏有朋是主导者,领导者,而且都命不长矣。
以前从来没有写过影评,这是第一次,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
片子运用的倒叙,插叙太多,所以第一次看的人有些乱。
杀生影评2
《史记•张仪列传》中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语,原本说的是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后来也以此比喻舆论作用极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
管虎新作《杀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很清晰很简单,但却是用一套十分繁复的电影语言以及神秘的仪式化包装起来。或许,化简为繁,这就是叙事电影的艺术趣味所在。
故事发生在四十年代一个偏僻、传统、宗法盛行的小村庄,庄里有个十恶不赦又身强力壮的地痞流氓牛结实(黄渤饰),所有人都想除掉他,却总是无能为力。正面对抗不行,在学成归来、且与牛家有仇的医生(苏有朋饰)的策划下,他们改变策略,通过大造舆论的形式(这种舆论往往又与村中既有的宗法仪式相结合),让牛结实越发地对自己的健康和能力感到质疑。影片结尾,与其说他是吃药毒死的,其实更是自己被“心病”吓死的。
苏有朋饰演的医生在家中设了一块匾额,上书“心由境生”四字,实际这便是管虎此片中心思想所在。我们过去常说“境由心生”,意思是人们眼中景物的好坏与观者当时的心情有关。比如某人中了五百万的彩票时,周遭一切便似乎都有了天旋地转的幸福感。然而,管虎偏偏逆向行之,讲述了个人在遭遇舆论包裹时的仓皇无助乃至绝望。
这种境遇尤其在当今的社交网络时代更值得重视。(片中的故事发生于“四十年代”,但所有人都该知道这一定是一个关乎当下的寓言)从每个人的潜意识来说,都需要站队,都需要一定的圈子来获得一种自我认同和安全感。一旦个人被孤立于公众意识而独存,往往便造就哀莫大于心死的悲剧结局。由此,舆论的力量也直接左右了人的命运。现实当中,马加爵、药家鑫的案子不就很有代表性吗?当这些少年犯下罪行并通过互联网被无限“放大”,“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公众的口水成为了“道德法律”,成为了宣判他死刑的催化剂。只有当这些生命逝去之后,或许才能有点滴的声音从舆论的夹缝里透露出来,谨慎地还原“恶魔”原初的人性面目。
在《杀生》中,没有类型片中图谱化的人物形象,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只有赤裸裸的人性复杂面目。正像牛结实这个地痞混蛋,当他得知村里人要扼杀他和寡妇(余男饰)的亲生骨肉,他也会突然激发出伟大的父爱,不惜以自己的死亡为交换。村里的那些蝇营狗苟的村民,他们既是牛结实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杀死牛结实的元凶。即使任达华和苏有朋的医生角色,其实也像是一体的两面,代表着人性的良知和凶恶——救人还是杀人,这实在是个两难问题。
总的来看,管虎的这则影像寓言体现出了一份艺术家对生命、对社会舆论机制的反思,在喧嚣的商业至上的时代,这份冷静是值得推崇和给予敬意的。尤其难得的是,通过诸位演员各富魅力的演绎、复杂灵活的空间调度、快速强劲的镜头剪辑以及黑色幽默的布局,《杀生》拥有十分酣畅淋漓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但我仍然认为,观众不要把它简单地定位为一部商业大片,因为《杀生》终究是一部个性色彩十分突出的艺术作品,片中任达华饰演的那个唯一正常理性的角色,或许就是管虎导演在这个社交网络时代自我追求的目标吧。我想,也正是这一撇个性化的异色,让《杀生》在近期的国产片序列中独树一帜。
杀生影评3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所有爱好电影的朋友都跟我一样,想要明白电影真实想表现的东西,或是感情,或是其他。《杀生》也算是我所看过的不错的电影之一,观看的过程之中,总是会想起鲁迅的文章,《阿q正传》中的人物和《祝福》中所营造的环境的内在氛围。
电影的一大特色是其叙事方式,倒叙的一方面可以勾起观看者的兴趣,但同时也加深了电影理解的难度。一开始医生发现了躺在山上的只剩下一口气的牛结实,于是他把牛结实背会村里,但是村里的老人一看到他便说他身患“瘟疫”,要医生把他背回去。医生在电影里似乎扮演了一个侦探般的角色,他对已经死去的牛结实进行尸检,发现他的器官既没有病变,也没有任何中毒的迹象,那么,牛结实是怎么死的呢?电影接着就在医生的追问之中展开了。
牛结实是长寿镇的外来者,他在在镇里像一个流氓一样是无忌惮地生活,偷看村里的油漆匠和起妻子做爱,把催情药倒进村民的饮用水中,调戏村里的姑娘,救起本应殉葬的寡妇并和她有了身孕,刨别人家的祖坟……他所做的一切为村里的人所不忍,这时候出现了另一个医生——牛医生,他与牛结实有私人恩怨,于是便和村里人一起策划了一起“消灭牛结实”的方案……
事实上,牛结实在电影之中死过两次,第一次,正如我们所看的,全村人和牛医生想方设法让牛结实相信自己得了癌症,果然,牛结实因为这个日益萎靡,他以为自己时日不多,渐渐地,牛结实不结实了,他甚至开始为自己打造棺材以备后事。第二次,牛结实在一个小孩的告知下知道了真相,他发疯似地去找村里人,可是,等待他的却是他的命和他未出生的小孩命二者选其一,牛结实选择了后者。
归根结底,牛结实之死,不是肉体上的死,而是精神上的死,村里人和牛医生并没有结束他的生命,而是以各种方式来摧残他的意志,折磨他的精神。我们再来看看牛结实这个人,虽然他做的很多事情确实让人深恶痛绝,但是他也在村里人的冷漠之下救起了要被残忍殉葬的寡妇,牛结实不遵守村里的祖训,他的的身体里流着的是自由、桀骜的血液,相比于这个被封建思想浸渍的麻木的小镇来说,牛结实更是叛逆的代名词,可是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人性的解放,思想的解放的影子。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把牛结实想得有多好,把他的思想得多么高尚,他也不过是村子里一个稍稍“特殊”点的人而已,他也不知道什么是人性,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封建,什么是开放,他做的仅仅是用自己的天性和镇子对抗,而他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通过他,我们可以看到微弱星火般的希望。
死,不过是牛结实自己做出的一个选择而已,没有谁是凶手,可是人人都是凶手,电影到最后也没有说牛结实是怎么死的,那是因为,这部电影需要的仅仅是“死”这个结果,而不需要“死”的方式。导演并不希望观众去去探讨牛结实是怎么死的,而只希望观众能够看到牛结实的“死”的状态,而他“死”的这种状态才是电影想要表达的所在,他的死包含着对封建的无声抨击,对人性回归的呼吁,同样也预示着一种新老生死的交替,旧的灭亡了,那么全新的社会也即将出现。电影最后的鱼,地震,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再恶的人心底也有柔软的地方。影片要表达的主题虽然离我们已经比较遥远了,可是仍然不妨碍他成为一部好的片子。但是电影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叙事的时间上是有点混乱的。有些情节不合理,比如一开始医生把牛结实背回来放在村里一户老人家的梯子上时,老人说,他死了,而事实上牛结实一人离开村子,没有人知道他是不是死了,说他得瘟疫这个观点也不知道是从何而来。影片最后出现了鱼,虽然我们知道导演所要表达的寓意,可是莫名其妙地出现海里的鱼还是很牵强,出现天空飞的鹰啊什么的也比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