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学专科论文范文

2017-03-08

中国会计制度从建国以来,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段时间里,伴随着曾经的危机和如今的逐渐繁荣,中国会计制度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其结构日益复杂,功能也逐步完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制度学专科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会计制度学专科论文范文篇一

《 新会计制度下对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分析 》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规模日益庞大,组织层次越来越多,各个部门业务的开展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些更多的是体现在固定资产的数量大幅上升,固定资产的价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管理好高校的固定资产,切实做到防止资产流失,对资产物尽其用,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高校固定资产;财务管理

1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相关调整

以某高校为例,从2005年年初至2014年年底,固定资产(含土地、建筑物)增长了171%,而处置的资产仅仅占到16.4%,资产净增幅达到了154.6%,由于不计提折旧,学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只增不减,这样不利于高校教育成本的计量。对此,教育部于2014年发布《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2】6号),以及在同年开始执行的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都对高校固定资产做出了不少调整。首先,固定资产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500元单价提高到1000元,由于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的上升,从而缩小了固定资产的范围。其次,固定资产的类别重新划分为6大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分类更为细致。变化中对资产及财务管理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高校需要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对资产计提折旧,其中,文物、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和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不列入折旧计提范围。这些变化,对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衔接,全校范围的资产清理提出了新的难题。

2高校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现状

高校的财务管理是多方面的,包括预算、收入、支出、决算、资产和档案管理,所以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资产与财务是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的。资产部门对资产的管理侧重于对资产实物的管理,包括资产的入库验收、日常保管与维修、定期资产清查和报废处置等相关工作,而财务部门对资产的管理主要是资产的预算和价值方面。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2.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分析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主要还是以“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这种传统的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2.1.1预算与实际脱轨

由于账物分管,高校教师在购置资产时,往往只考虑了自己项目经费的预算,而没有考虑到学校层面的整体规划,使得师生易于盲目追求高价格、高档次、高标准的资产,同时,不同项目组之间也易于重复购置相同资产,导致资源浪费。

2.1.2账实不符

首先,涉及到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就包括资产、后勤、图书馆、博物馆等,账务处理又关系到财务,这些部门间缺乏沟通与衔接,使得职能管理与专业管理脱节,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无序状态。特别是捐赠的资产,由于并没有使用经费购置,这类资产在财务的账面上并没有反应出来,所以,在归口部门也无法估值计入数据库,导致财务、资产账面均未能如实地反应这一笔资产。其次,由于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对资产的分类并不一致,资产分为16大类,而财务则分为6大类,相关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有时两者的数据会有差异,只能主动发现问题,手动调整双方账面的数据,这对两个部门的对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次,由于财务部门仅仅只对办理完入库手续的资产进行账务处理,而在入库环节是由资产归口部门负责,部门之间互不沟通与参与,部分大型仪器的重要零件更换按照材料入库,而不是资产,导致固定资产的总体价值被低估。

2.2新会计制度的影响

2.2.1资产清查困难

由于新会计制度提高了资产的价值标准,并要求资产需要计提折旧,资产清查成为高校目前的重要难题。首先,后勤的资产由后勤财务在负责,他们普遍采用的是金蝶软件(企业会计软件),对每一项报销的资产都有计提折旧,但同时后勤资产又属于学校资产,所以同时在学校资产数据库也有备份,但是学校数据库中的资产是没有计提折旧的。那么在资产清查中,就要先将这一类资产从学校总资产中分离出来,分别计算折旧。但资产系统与财务系统并没有对接,相关数据无法取得,这一部分的资产很难清理。所以资产与财务系统的对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由于重新规定了资产范围,资产部门和财务部门需要一起将不属于新标准范围的资产找出并列入低值易耗品范围进行管理。资产部门与财务部门需要紧密配合,协同工作,保证财务账面中固定基金的数字与资产部门学校数据库的资产数据完全一致,这样对后期资产折旧的计提才能保证账实相符。

2.2.2对新形态资产的管理

在新会计制度下,由于对资产计提折旧,有些资产在计提完折旧之后,依然还可以继续使用,这类资产在账面上已无法反应出应有的价值,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管理好这一类的资产,成为了高校资产管理中的新问题。

2.2.3入账时间不一致

高校现有的资产报销手续,一般都是先到资产部门办理登记入库之后,再去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二者分开办理导致入账时间存在差异,有的可能达到数月或者一年以上。同时,在财务办理报销手续之后,为确保资产的财务信息准确,财务人员一般是在资金结算部门完成结算之后再确认资产,所以在资产数据库中的确认时间也不能做到完全及时。新会计制度需要高校“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所以资产库中数据和财务账面数据如果入账时间不一致,将导致计提的折旧并不能准确的反应高校成本信息。

3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与规范化建设也必不可少。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使得二者必须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联系,从而让高校资产管理无论是在资产层面还是财务层面都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3.1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配合

资产部门与财务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紧密配合。在资产清查方面,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通过清查,及时发现问题,掌握资产盘盈、盘亏情况,并按照相关程序分别进行处理:有物无账的,要重新补录;有账无物的,要确保责任到人,根据不同的情况补充相应的手续。后勤资产方面,资产部门最好在数据库中单独建立一个部分,与后勤财务系统对接,将后勤财务相关的资产数据和折旧数据直接反应到学校的资产数据库中,做到实时对接,这样也方便资产清查。对于新形态资产(已提完折旧的资产)的管理方面,财务部门在月末对资产计提折旧之后,应该将相应信息反馈到资产数据库中,及时反映出已提完折旧的资产,资产部门再与相关的资产使用部门相配合,做好登记备查工作。

3.2优化资产管理流程,资产财务部门相互关联

财务部门应该参与到资产流程的管理中,而不能仅仅只是资产流程的一个环节。在资产入库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该件物品能否单独使用,同时还要考虑到财务对资产的定义。对于大金额的资产配件维修或者更换,应该将数据录入到资产原值中去。同时,资产部门也应该参与到资产的报销环节中。为了避免资产在入库和报销环节间隔时间过久,导致资产、财务数据库数据不一致,在财务报销环节应该设置资产入库人员,做到及时入库,及时报账。

3.3建立资产与财务数据库的对接

资产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能从根本上解决很多问题。首先,在进行资产购置预算申请的时候,能从全校层面进行预算控制,在全校范围内查询相关用途资产,对于同类别或相同资产的购置需要更为严格的审批手续。其次,将资产数据库中的16大类与财务部门的6大类一一对应,方便资产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对账工作,做到账实相符。最后,资产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共享,能够解决入账时间不一致的问题,财务部门在进行账务处理之后,数据能够直接地反馈到资产数据库,对于之后资产的折旧计提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17-219.

[2]王雪飞.高校固定资产财务核算管理的探索———基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视角[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6):28-30.

会计制度学专科论文范文篇二

《 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分析 》

摘要: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开展的趋势背景下,成本控制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强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已经成为确保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公益属性充分体现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费用管理,首先概述了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费用管理新的内涵要求以及基本原则,进而总结分析了当前一些医院在成本费用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问题,并就改进提高医院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提出了可行建议措施。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费用;控制管理

自2012年新《医院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以来,对于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新的影响,尤其是更加强化了医院的成本费用核算管理,在医院不同医疗成本的科室归集分摊以及全成本核算控制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加强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改进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成本控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费用管理方案,不断提高医院的成本效益水平,为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内涵及基本原则分析

在由国家财政部以及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新医院会计制度中,明确指出医院的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以及开展其他业务活动过程中,对各类资金、资产以及其他支出耗费的控制工作。对于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而言,成本支出项目主要包括了医院的医疗业务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以及其他支出等几项内容。在医院开展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应该重点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合理性原则

在新会计制度下实施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重点应该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成本控制管理目标,要全面分析各种可以降低成本支出的影响因素,同时确保实现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全员参与原则

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医院财会或者是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本支出涉及到医院内部的各个医疗科室以及各类医疗科研项目,因此对于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也应该遵循全员参与的原则,需要各个部门科室以及医院内部全体职工的共同配合。

(三)责权利结合的原则

确保医院成本控制管理目标的实现,在成本费用控制方案的制定上,应该执行责权利相结合的考核管理制度,以促进成本管理责任科室以及部门积极主动开展成本控制管理。

(四)以医疗服务质量为中心原则

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成本支出的降低必须以确保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能够让病患享受全面的诊疗服务,同时统筹考虑医院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必须充分体现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

二、当前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医院成本控制管理的系统性不强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是一项相对较为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内部的全员参与配合。但是目前,由于一些公立医院对于成本费用控制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内部的管理中缺乏必要侧重,存在成本控制管理制度落实不力的问题,影响了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诊疗科室,片面的认为成本控制管理是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缺少全面的配合,因而造成成本费用控制效果较差。

(二)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有待优化

现阶段医院的成本费用核算,主要是以整个医院的总成本为基础,核算到医院的内部科室层面,这种成本核算模式已经难以时应当前新医改的要求。特别是在按病种付费模式的逐步应用推广,更要求医院在成本费用的核算方面必须逐级的细化到项目上,能够为医院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这也是目前医院成本费用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医院的成本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成本预算管理在医院的成本费用控制管理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医院的成本预算管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方面医院的成本预算编制脱离实际,可操作性较差,与成本实际发生额出现较大偏差,致使预算形式化。另一方面,成本预算执行缺少有力的考评体系,责任化管理不到位,没有真正发挥好约束指导作用,导致各项预算控制指标未能实现。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费用管理改进措施研究

(一)增强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的系统性

医院的管理部门应该将成本费用控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尽可能单独成立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单独负责医院内部的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工作。其次,应该不断的完善有关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的制度机制建设,尤其是对医院内部的耗材管理、节能减耗、医药费用控制、绩效管理等,明确制度要求。同时改进医疗服务模式,加快床位周转,优化预约检查,实施日间病房、日间手术等医疗服务新模式,最大程度的降低医院的成本费用支出,提高成本效益水平。

(二)选用合理的成本费用管理方法

提高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的实际效果,必须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现阶段在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方面,较为常用的成本费用控制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即将成本费用按照医院的组织结构,从上到下按不同层级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员,采取全员性的成本费用管理;成本性态管理方法,即按照成本性态的不同具体分为固定、变动以及混合成本等,统筹分析业务量与成本关系开展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即根据成本费用支出情况来确定标准成本,并与实际成本支出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成本差异,进而调整成本管理策略;作业成本管理,根据医疗服务费用发生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作为作业成本分配到具体的科室以及医疗服务项目,开展成本的核算分析。成本费用管理方法较多,需要医院的财务会计部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确定。

(三)优化医院的成本核算模式

成本核算可以准确的通过货币的形式对医院医疗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成本资源投入进行全面衡量,因而对于帮助改进医院的成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不能仅仅是核算到医疗科室成本层面,更应该将医院的成本核算项目进一步的细化到医院各科室的具体治疗项目上。在医院成本核算模式的改进上,首先应该将医院各个科室的成本费用支出情况进行全面的归集,然后依照选择的具体指标对不同医疗项目的操作时间、具体例数、收入比等进行合理的分配,进而准确的掌握成本支出实际情况,既可以适应按病种付费结算模式的核算需要,同时更有利于指导医院成本费用管理的改进。

(四)加强成本预算控制管理

确保医院成本费用控制效果,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进一步的强化医院成本预算的约束力度。在具体的落实上,首先应该结合医院的实际采购、药品耗材、人工等支出实际,进行成本测算,准确的确定医院的成本控制目标,进而制定成本预算计划。其次,在成本预算加护确定以后,应该加强成本预算执行的管理,定期的对医院实际的收支情况以及医疗项目成本费用进行考核分析,并与绩效考核制度挂钩,激励医院内部的各个职能科室以及员工积极配合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此外,及时进行医院的成本消耗与目标成本支出之间的对比分析,对于差异较大的项目,应及时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措施调整,以便于更加准确的控制成本支出。

四、结语

在新的会计制度下改进提高医院的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应该重点在成本控制管理组织体系设置、成本控制管理保障机制完善、成本核算评价及管理改进等几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满足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于医院成本控制管理的新要求,进而改进医院成本控制管理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向宏霞.新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当代经济,2013(16).

[2]骆月英.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J].当代经济,2013(14).

[3]董登姣.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研究[J].财会通讯,2012(22).

会计制度学专科论文范文篇三

《 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比较 》

2015年10月财政部新修订印发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并要求各级政府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总预算会计工作是财政工作的基础,是国库管理和预算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对于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效率、提升预算执行水平、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与原制度比较更加系统、科学,拓展完善了会计核算内容,全面核算政府各项经济活动;借鉴国际惯例,引入权责发生制;全面优化会计报表体系,有效提高政府财政信息透明度。

一、新制度更加系统化,有利于加强和规范财政总会计管理

原《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1997年印发,1998年实施,随着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和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虽然财政部先后陆续制定发布了15个补充规定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但很多内容仍滞后于财政改革发展的进程。此外大量、分散、零碎的核算办法散落在不同的制度里,给基层实务者带来的极大的不便。新制度充分考虑预算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进程和目标,结合财政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多元化,系统梳理原有制度,科学设计制度框架,完善核算内容,创新核算方式,删除与现行政策规定不符的内容,增加有关资产负债的核算内容,设置59个一级会计科目和7张会计报表,并将涉及财政业务的全部会计核算优化集中在一个制度里,在便利实务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财政总会计管理工作。

二、新制度核算范围进一步扩大,实现从重点核算预算收支向全面核算资产负债的转变

原制度侧重于核算反映政府预算收支执行情况,随着新《预算法》及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仅仅反映收支情况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满足有关方面对财政信息的需求。顺应各方关切,新制度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完善财政预算收支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政府财政的资产和负债的核算。新制度拓展和完善了资产、负债、净资产和财务收支等核算内容,通过增设相关科目,进一步规范了财政对外借款、地方政府债券转贷、主权外债转贷、政府股权投资、政府发行债券、国库集中支付结余、财政代管资金等业务的核算;按照新《预算法》调整并完善部分收支会计科目,细化了债务收支核算内容;广泛采用“双分录”的会计核算方法,在核算预算收支的同时,也核算反映与预算收支变动密切相关的资产负债情况。总的来说,新制度将预算管理改革成果及各级政府的经济业务活动通过会计记录进行了全面、完整、准确、科学地反映,进一步拓展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涉及面,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关注财政收支变化,更要关注财政经济状况,为促进政府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新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新制度改变了原有单一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明确在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按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鉴于收付实现制根据现金收付以确认收入和支出,不能真实反映政府综合财政实力的弊端,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权责发生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要求从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等方面全方位反映政府运营情况。《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方案的通知》将修订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作为这项改革任务的具体措施之一。为此新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适应中国国情及预算改革方向,对部分业务核算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明确“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并根据权责发生制核算要求设置了一系列的应收、应付的会计科目。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为下一步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提供了基础性制度保障。

四、新制度建立了统一的财务报告体系,有效提升了政府会计信息的反映力

新制度全面优化了会计报表体系,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等7张会计报表及报表附注。资产负债表信息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流动资产负债信息,增加了股权投资、政府债券、主权外债等信息。同时格式设计也充分考虑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要求,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收入支出表信息更加全面、细化。按照不同类型资金分项目列示收、支、结余情况,既反映全部财政资金又反映某种类型资金收、支、结余情况,既反映财政部门对外资金又反映财政内部资金及权责发生制列支资金收、支、结余情况。此外与原《制度》相比,新《制度》增加了会计报表附注的要求,详细说明报表列示的重要事项以及或有事项,便于报表使用者准确理解。科学、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将成为政府财政运行状况和财务业绩的“晴雨表”,对内有利于强化政府资产管理、杜绝挤占挪用预算经费,化解政府隐形债务,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对外,能够满足社会各界对财政信息公开的需求,客观评价政府绩效和持续经营能力,有助于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

有关会计制度学专科论文范文推荐:

1.大专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大专会计论文范文大全

3.大专会计论文范文

4.大专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5.2016财会专科论文范文

6.有关会计制度专科论文范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