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这是小篇为大家整理的标准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城建档案学术论文写作研究篇一
【摘要】本文论述了城建档案学术论文的性质、特点,分析 了城建档案论文写作应把握的主要环节,交待了城建档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城建档案学术论文写作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rchives academic nature, characteristics, analyzes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essay writing should grasp the main link, confessed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academic writ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Key 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中图分类号:G47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论文,就是指通过对某类事物、某类问题、某项工作的深入研究分析,揭示出的具有规律性的启示性结论和启迪性经验的文章。它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它对做好此类工作,具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城建档案学术论文,对于每个城建档案工作人员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晋升职称、日常工作中我们都会参与其中。那么,怎样才能把论文写好,这是大家都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此,权作探讨,仅供参考。
一、城建档案学术论文的性质
城建档案学术论文,是对城建档案具体的业务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的具有规律的科学性的结论。它的写作是在深入的学术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注重科学性、严肃性、无须进行宣传性的鼓励,它倡导言之成理,无须争辩论战。这种追求科学性,言之有据,正面说理,就构成了城建档案论文的性质。
二、城建档案学术论文的特点。
1、有独到的见解。论文的最大特点是其学术性,而学术性的最大特点则是独创性。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推陈出新,不断地开拓新的领域,创建新的见识。在所研究的领域中,要想得出新的见解,首先应该熟悉本题范围内已有的成果。知己知彼,才能进一步拓宽视野,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从而寻找出有见地的见解。
2、论述合乎逻辑、系统、完整。对任何事物的论述必须合乎科学性,这是论文的又一特点。科学性就要求在理论阐述上需合乎逻辑,有系统性、完整性,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所谓科学性是相对而言,论文的科学性,来自科学的世界观。也就是说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正视客观存在,坚持实事求是,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防止主观臆断,保持论述的正确性。
3、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论文是实践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用这一科学结论再去指导实践,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你少走弯路,直达胜利的彼岸。讲究实践意义、社会效益,注重实用,这是论文的又一特点。凡是有价值的论文,对本学科内容的丰富发展,对社会文化事业的贡献,都集中体现在实用性上。
三、城建档案论文写作的主要环节
1、构思拟定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是通过全文内容表达出来的某一基本意见或中心思想。这是任何人写文章、整理材料所摆脱不了的,主题必须鲜明突出。主题的构思离不开客观的社会实践,要紧紧围绕日常的业务工作实践去思索搜寻、分析、归纳,找出事件中具有社会意义的部分,找出矛盾的症结,悟出本质的东西,这就是主题的营运萌生。主题产生后,还要注意提炼,要从全部材料中找出有用的、精华的东西,发掘事物本质,把握事物个性,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起来,形成文章或资料的题目。构思拟定主题,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作指导,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客观现实的需求。
2、收集整理材料。写文章必须首先占有材料,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要写什么东西,首先应该广泛收集与写作主题有关的各种材料,要认真地阅读,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全面占有材料。占有材料,要尽可能的多,达到“博采”的程度。多了,才便于比较、鉴别;多了,才能有选择的余地。因而,我们在动笔之先,应当围绕欲写之题目,占有详尽充实的写作材料。大量的占有写作材料,包括既要占有现实的材料,又要占有历史的材料;还要包括占有具体的材料和概括的材料,占有直接的有关材料和间接的有关材料。在占有了大量的写作材料之后,就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鉴别,认清材料的性质,判断材料的真伪,估价材料的意义,掂量材料的作用等等。这是一项较为细致的工作,关键在于一个“精”字。即不仅要做到“博采”,还要努力做到“精鉴”。鉴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材料鉴别之后,既可选择材料,要紧紧围绕主题去选择那些有用的材料,决定对材料的取舍。对主题有关并能有力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材料留下,与主题无关,不能说明、烘托、突出主题者,就毫不可惜的删弃。选择材料,还要注意选择典型的材料。因为文章总是通过个性事物来反映一般规律,通过个性来反映共性的。只有选择典型的材料,才能有力地说明问题,表现主题。我们所说的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从而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在选择材料中,还要注意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选择生动、新颖的材料,使其表现出新鲜、活泼、健康的思想,才能更吸引人,感动人。在材料的使用上,要按照同类材料的不同情况,决定叙述的先后顺序;按照材料的重要程度和使用情况的不一,决定叙述的详略疏密;按照内容表达的需要,使材料的叙述显示出不同的色彩和感情。占有了生动、具体的材料,要想把文章写得好、写得生动,当然还需要在驾驭文字上下功夫 。
3、编制写作提纲。拟制写作提纲对于论文写作来讲非常重要。没有提纲写起来,虽冥思苦想,但进度不大,有时还可能离题,以至于写不下去。因此,先编写好提纲在开始写,这是一条经验,也是一条捷径。写任何文章都必须这样。编制写作提纲,应该先构思,把构思的轮廓写在纸上,再反复推敲思考,通盘考虑,合理布局,最后就成了梯次展开的论文的大纲。提纲草拟好后,还应反复磨炼。边收集整理资料,边构思,边调整,边修改。有时写作起来,根据需要调整提纲也是常有的事。拟制写作提纲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越细越好。比如用几个问题去说明主题,每一个大问题里又用几点去说明,每一个小问题里又用哪个材料或例子或哪几个例子去说明都要想清楚,并在提纲上注明。这样,虽然要花费不少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提纲编写上下了功夫,写作时才能顺手,才能快。
4、校对修改定稿。文章完成后,校对修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应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主题,看把握准不准,有无离题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作出修改。其次要检查每个部分的材料使用是否得当,有无遗漏,有无多余,做到该补的补,该删的删,删繁就简,使文章短小精悍。再就是修改文字、校对文字、校对标点符号,使语言通顺、简练、表达准确,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清晰、准确。最后就是文章定稿后适当作些“冷处理”,如果允许就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审查修改。因为写作完成后,一切还记忆犹新,此时动笔修改,往往难以找出纰漏和缺陷。冷淡后,一切是新的思维,易于发现问题和不足,有利于把文章进一步修改好。
四、城建档案论文的写作方法
1、把握论证方法。所谓论证,就是以一个或一系列判断为根据,来说明一个论断或真或假的思维形式。按其逻辑结构来说,论证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因素所构成。论证的三个因素,在论证中各有不同的作用。论题是通过证明要确定其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判断,它在论证中回答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用来证明论题真实性、正确性的判断,它在证明中回答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方式是把论题、论据联系起来的形式、方法。它在论证中是暗含着的,是指论题和论据之间的一种逻辑联系,它在论证中回答如何证明的问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论证,实际上是指证明和反驳两种思维形式。而证明是经常要用到的。证明可以分为几种。按证明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按论据的材料性质,可分为演绎证明和归纳证明。直接证明,就是用用论据直接来说明论题是真的、正确的。直接证明的论据,可以是具体的事实,也可以是一般的原理原则。间接证明,是通过用论据证明和论题相矛盾的论断是假的,从而证明论题是真的,正确的。间接证明又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否定式的假言推理进行证明,二是用否定肯定式的选言推理来进行证明。归纳证明,是用具体事实材料作论据来证明论题的一种形式。演绎证明,是用一般原理原则作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正确性。
在论证中要把握的规则,一是论题本身一定要清楚明确。二是在同一个论证过程中,论题必须始终是同一的,不能跑题。三是论据必须是真实的,正确的。四是论据必须是论题的充足理由,不能主观武断以“想当然”作理由,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用枝节的、片面的事例作理由。五是论据的真实、正确性必须不依赖于论题。
2、论证一定要正确充分。这是论文的核心和最重要的部分。论文的题目就是通篇的论点,立论一定要正确、鲜明,切中要害,要能够科学地揭示所反映事物的本质。为了证明论点,就要找依据,依据就是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是作者对事物的看法。论据可以是事实材料,也可以是定律、公理,还可以是更小的论点。在一篇论文里,论点和论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分论点对中心论点来说,它是论据,是建立中心论点的论据,对于被它统率的小论点或事实材料来说,它就是论点,而那些小论点、材料之类,则成了论据。选择论据,一定要遵循真实可靠、典型、充足新鲜的原则,这样才能经得起推敲,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最能说明问题,最能吸引人、感染人。论证时要科学合理。论证是指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时一定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把论题提到应有的高度,阐述得恰到好处,以提高论文的说服力和价值。观点要能统率材料,用材料去说明观点,努力做到观点与材料的和谐统一。同时要努力揭示出论点和论据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写论文,条理性很重要,论证时要有条不紊地说明问题,层次段落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3、把握写作技巧。城建档案学术论文,主要由标题、落款、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正文,则由前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除参考文献部分,有则备注说明,无则不备注,其余部分一个都不能少。其排列顺序,也是按前面提到的顺序排列。
论文的题目。一般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语或疑问语,也不能用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落款大致分两种情形,由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论文,可依其贡献大小分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以此类推。由单个作者完成的,署上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即可。这主要是表明文责自负,记录作者劳动成果,便于联系和文献检索。摘要是论文内容基本思想的缩影,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论文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论文的窗口,被频繁用于各种检索、交流。摘要只对论文内容作忠实介绍,一般不加评价,应简明扼要,文字精炼,语句不应太多。主题词,有的也叫关键词,它不考虑语法上的结构,不一定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仅仅将一个或数个关键词简单地组合在一起,通常是6-8个字,或再多几个字,但不易再多。关键词力求科学、合理。摘要和关键词,通常是在文章完成后定稿前再添加。引言是文章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以其引起兴趣,引言不易太长。在每个问题的论述前,可以用引言说明,也可以不用引言,直截了当地按问题论述。正文是主体的主体部分,应该占论文的主要部分,通常分为若干个小节,要求内容充实。如何论证的问题,前面已经叙述,此处不再提及。结束语是文章的结束部分,是全文的总结以及建议等。结束语不能与摘要重复,不要与每个章节的小结重复。结束语不用也可以,由最后一个问题的最后一句话作结尾也行。
论文的写作一般是一气呵成。也就是说,中途不要搁署时间太长,应该连续写下来,直至完成。这样,可以保持写作的整体思路不乱、不断,有利于迅速完成。如果迫不得已非停下不可,应当用笔作简要记录,记下你的思路和灵感,以便再写时接续上原来的思路。论文也可以分开写,依提纲先写论证部分,再写其它部分,或先写容易的再写比较难写的部分都可以,主要取决于作者个人的习惯。
英语学术期刊论文转述动词研究篇二
摘要:基于Hyland的评价分析法,以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撰写的文学类英语学术论文为语料,研究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发现,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在零转述动词的使用上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同时都大大低于社会学、哲学、应用语言学;转述动词总次数及高频转述动词,中国作者、英语本族语作者无明显差异,但也都大大低于社会学、哲学、应用语言学;第一大类转述动词,与英语本族语作者相比较,中国作者更多地使用表示肯定态度的转述动词,而在使用表示不接受态度的转述动词时与英语本族语作者没有差异。第二大类转述动词,英语本族语作者更多通过表达被引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评价来表明作者自己的立场;同时,文学类学术论文较多使用表示明确肯定和批判态度的转述动词,而较少使用表示中立和谨慎态度的转述动词。
关键词:转述动词 文学类学术论文 中国作者 英语本族语作者
0 引言
转述是学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运用转述可以体现作者对转述命题或被引作者所持的态度,为作者的评论开启评价空间[1]。转述动词是转述的重要信号之一,作者可以通过转述动词实现言语功能,导入被引用者的声音,实现作者、被引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恰当使用转述动词是作者寻求其交际目的与学科规范之间平衡的一种重要手段[2]。因此,对转述动词进行研究是理解作者意图与学科规范之间关系的起点,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正确使用转述动词有助于提高英语学术写作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写作目的。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语言转述现象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从传统语法、文体学、功能语言学等角度对语言转述现象进行了研究。传统语法重点从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转换关系上关注对他人话语的转述策略[3]。在文体学领域,Leech和Short把对言语和思想的表征区分成五类: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和人物话语的叙事性报道,这种分类方法扩大了语言转述研究的范围[4]。功能语法学家Thompson则关注转述动词的人际意义,指出转述者对转述内容的态度主要体现在转述动词上[5]。对批评话语分析学家而言,转述动词体现了语篇互文性和语篇中的多声特征[6]。专门用途学者也注重对转述动词的研究,他们对转述动词进行分类,关注转述动词在学术论文中的功能,同时通过引用分析(Citation analysis)关注转述动词的使用[7]-[10]。其中,Thompson和Ye将转述动词分为三类:研究转述动词(Research verb)、语篇转述动词(Textual verb)和心理转述动词(Mental verb),并分析了各类转述动词的人际意义。此后,Thomas和Hawes[8]以及Hyland[10]等人在其基础上做了类似分类。
国内部分学者从认知语用角度研究引用现象中与认知有关的方面[11],或者研究引语在语篇中所完成的修辞功能[12]。有的学者对学习者学术英语语料中使用的转述动词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13]-[17]。也有学者分析了引用的结构形式及其与时态、语态的关系,探讨了转述动词的类别及功能[18]。
以Hyland为代表的国外学者的研究以英语本族语研究者的学术论文为语料,未涉及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而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对学习者学术英语语料的定性及定量研究所选择的语料大多来自应用语言学;以期刊论文为语料的种类及数量有限,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探讨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在学术论文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的研究更不多。本研究将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尝试。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Springer电子期刊中选取近十年(2004-
2013)文学类论文共20篇,其中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论文各10篇。选择语料时,研究者还考虑到论文期刊的多样性及代表性。然后,研究者根据学术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运用人工识别的方法记录论文全文中所有标注了引用信息(作者,时间,页码)的地方,对所得语料进行分类统计。首先统计了两类作者零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其次,分别对转述动词总次数、使用频率较高的转述动词做了统计。最后,重点统计了两类作者表示评价倾向的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并对以上各类型语料进行对比分析。
3 研究框架
Hyland基于Thompson和Ye以及Thomas和Hawes对转述动词的分类,运用过程法和评价法对转述动词加以分类[10]。按照过程法,转述动词可以分为三大行为类型,即研究行为(指研究者在研究结论或研究过程中对真实世界行为的陈述)、认知行为(指心理过程)、话语行为(指语言表述方式)。而按照评价法,转述动词又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表明现作者对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做法持肯定态度;第二类表明现作者不同意或不接受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其做法;第三类转述动词不直接表明现作者的观点,而是现作者通过转述动词传递被引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评价,具体又可以分为四个小类,包括①被引作者以肯定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观点;②被引作者以中立的姿态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客观上做了什么事;③被引作者以谨慎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④被引作者以批判的态度评价别人的研究或研究结果。
Hyland没有说明过程法和评价法各自的优缺点,也没有说明两者的相互关系。本研究认为,过程法基于研究行为的本质特征,从行为、心理和话语三个方面对转述动词进行分类,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转述动词本质的认知,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评价法立足于现作者、被引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对话性,旨在区分现作者、被引作者的立场和态度,从而帮助读者明确现作者的观点。同时,评价法也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对转述动词的运用能力,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在对比分析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转述动词时基于Hyland的评价法,首先将转述动词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是现作者通过转述动词进入语篇,向读者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论断;第二类是现作者通过转述动词表达被引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评价,从而间接帮助读者了解现作者自己的观点。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分类方法,是因为转述是作者借助语言表述心理的过程,也是意向性自我构建的过程,反映了现作者对转述内容的认知评判,并通过转述动词进入语篇,向读者阐明自己的科学论断。 [2]Thompson,G.&Y.Ye.“Evaluation of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 365-382.
[3]Yule,G.et a1.“On reporting what was said”,ELT Journal,1992,46(3):245-251.
[4]Leech,G.& M.Short.Style in Fiction.London:Longman, 1981.
[5]Thompson,G.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 Edward Arnold,1996.
[6]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2.
[7]Thompson,G.&Y.Ye.“Evaluation of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 365-382.
[8]Thomas,S.& T.Hawes.“Reporting verbs in medical journal articles.”ESP Journal,1994(13):129-48.
[9]Swales,J.Genre Analysis:English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Cambridge:CUP,1990.
[10]Hyland,K.Disciplinary Discourse: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Haflow:Peaon Education,2000.
[11]彭建武.语言转述现象的认知语用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59-366.
[12]辛斌.引语研究的语用修辞视角[J].外语学刊,2010(4):67-73.
[13]胡志清,蒋岳春.冲外英语硕士论文转述动词对比研究[J].语言研究,2004(3):123-126.
[14]袁邦株,徐润英.社会科学论文中转述动词的学术考察[J].求索,2008(12):79-81.
[15]孙迎晖.中国学生英语硕士论文引言部分转述语使用情况的语类分析[J].外语教学,2009(1):53-57,69.
[16]娄宝翠.学习者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转述动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5):64-68.
[17]张军民.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语篇转述动词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46-249.
[18]唐青叶.学术语篇中的转述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