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教育的论文

2017-06-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落实,社会、学校、家庭对于教育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学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中学教育的论文篇一

《关于中学教育的思考》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落实,社会、学校、家庭对于教育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式教育”、“生活教育”等不断挑战和冲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从更加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探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中学教育;素质教育;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被时代赋予新的使命的教育,要求我们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都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教育的现实意义:一是满足教育主体(学生的主体性)的个人成长发展的要求,实现其人生价值;二是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实现社会的进步。既然教育是学生和社会双方面的需求,那么我们教育的实施就应该考虑学生和社会两个方面,不仅要遵循社会的要求,更要倾听一下学生的声音,遵循学生的本性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双重要求下,回归学生对于学习的一种主体性认识和自觉性认识,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内容,一种精神追求。

一、“教育”之本质

中西方对“教育”的不同释义。汉语“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的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对教育的内涵也作了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我国的一些大教育家对“教育”的内涵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由此可见,教育在于使个人变得更好,使生活变得更好,绝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灌输,这也只是教育的最简单形式而已。

在西方,“教育”一词则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说,西方“教育”一词所包含的是一种内发之意,一些大教育家对“教育”作出自己的理解,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西方社会对“教育”一词的理解似乎更注重它的引导作用,引导人们能力的培养、爱的培养,精神的塑造。

二、重“教”轻“育”的现代教育

(一)“教”与“育”的倒置

古昔中外,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实则是偏于“育人”方面,培养人的一种善的本质,或者说是引发人们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而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对“教育”这个词的理解实际是偏于“教”,而不是“育”。偏重于知识的传递,而轻视了人格的培育和能力的培养,这就把教育的内涵本末倒置了,知识的传递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它是一个非常肤浅的层次,现在大部分人把知识传递当成教育的主要内涵,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一大误区。在教育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知识传递是非常次要的,我们只不过在人格养成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进行知识的传递而已,这样才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本来面目。

素质教育自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在广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现在的很多中小学教育依然以“应试”为主,更多的强调统一的课堂,统一的评价标准,像工厂生产标准件一样,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按一个标准,一个规格生产出来,这种应试教育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重教材,轻实践;重分数,轻理想;重未来,轻现在。

(二)生命被囚禁在书本之中

在“知识就是力量”的感召下,中国的基础教育普遍重视知识的学习,并且把知识局限于书本,局限于教材。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中,按照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走,教材是唯一的参考书,教师按照教材来教,学生按照教材来学。素质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课堂,而是应该渗透在生活中,停留在课堂的素质教育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教育不出拥有全面完整人格的学生,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教育天地。大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教育,教育原本是与生活一致的,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我们现在中小学教育的弊端就是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抱着书本,忘了人生。“如果教学活动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那么,他们获得书本知识就可能只是一堆没有活力的死知识,也容易导致本应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变得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样的“教”教出来的学生更多的可能是“有知识而没有智慧,有智慧而没有文化,有文化而没有思想,有思想而没有生活”的人。陶行知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这不仅是教育的思想,也是生活的思想。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做”的方面,或者说是实践的方面,通过实践,产生新的思想和价值,教育、学校、书本都应拥有引导人“做”的力量。

(三)生命被驱逐着前进

雅斯贝尔斯认为,对于人的生活而言,最重要的是抓住当下和现在。教育必须关注当下学生的生活。人的过去与未来都是为了自己的当下,都是为了充盈和丰富自己的现实生活,生命是一个过程,在生命的历程中,并不意味着彼阶段的生命比此阶段的生命更有价值,也不能为了未来的生命而牺牲现在的生命。我们的学校为了孩子以后的“完美生活”,不惜牺牲孩子现在的生活,因此,除了“题海战术”和“填鸭式的灌输”外,其他增长学生见识的方式都很难被接受,即使学生十分欢迎,即使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我们学校和家长也难以认可。这样的后果就是不自觉的给孩子设置了一道无形的藩篱,孩子的生命活力在这里得不到应有的展现,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那份青春和活力所剩无几。

三、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一)著名教育家昆体良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教育除了使学生不再需要有人去教,还能有其他什么别的目的呢?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所要完成的不是一把刀子的职责,而是一块磨刀石的职责,一块能把学生磨得坚韧,锋利,锐利的磨刀石。“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不教”并不是说不需要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自主、自觉学习的愿望,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愿意去阅读、计算、书写,而不是学校和教师强制去完成的作业。同时,这里的“教”也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这里我所要阐述的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这会是其它能力养成的一种主观因素。

(二)既然“教”的目的是“不教”,那么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思想的“灌输”,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方法对了,才能事半功倍,方法不当,用的多是无用功。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知识基础、个性特点,积极帮助学生寻找探索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对学生加以指导。比如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自主学习计划,既要包含知识性的学习,也要有实践性的活动。还比如指导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课外学习等。在我们看来,课外学习能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发展特长,补充知识,现在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学会捕捉时代信息、采摘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实践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学习生活的,而课堂教学又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它不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社会舞台。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堂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头脑里火种的点火者,而不是灭火者,教师要尊重学生思维的权利,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提供良好的“土壤”和环境,激发其自主发展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刘建英.“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思想之比较[J].教师,2010(4):122.

[2] 王丽.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00.

[3]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 胡印堂.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与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9).

作者简介:孙威,江苏连云港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