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币升值引起货币危机的机制

2016-11-11

摘要:本币升值的压力下,为维持固定汇率,一国买入大量外币,不断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外汇比重,直到货币供给被外汇占款控制,该国放弃固定汇率制而转向浮动;该国货币短期内大幅升值拖累了经济增长,逐利的国际游资撤离使经济泡沫的破灭,损害该国经济发展。中国应加强资本管制,深化金融管理,促进人民币自由浮动。

关键词:本币升值 货币危机 人民币汇率

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1998)》,在被研究的53个国家经历了158次货币危机,其中发达国家42次,发展中国家116次。近年来货币危机的发生频繁,传染性和破坏力也在增加。

一、本币升值引发货币危机的机制

根据货币主义的国际收支分析法,构建本币升值引发货币危机的分析框架。

(一)基本假设

1.A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2.在不假定A国资本开放的情况下,国外资本仍可以从各种渠道(包括虚假贸易、虚假外国投资等不合法渠道)进入A国市场。逐利的国际资本对一国外汇市场供求的影响远大于进出口变动的影响。

(二)基本方程式

1.MD= P·L(Y, i)

MD代表国内货币总需求,是国内物价水平P与总收入Y和利率i的函数,Md与P和Y正相关,与i反相关。

2.MS= k(D+R)

MS代表货币总供给,是基础货币国内信贷D(包括政府信用DG和商业银行信用DB)、国际储备R和货币乘数K的函数。

3.MS= MD

货币市场供求均衡。

4.FS = X +CIF(ΔEe, i)

FS代笔外汇供给,由出口X和资本流入CIF构成。CIF是汇率预期变动率ΔEe和利率i的函数,与ΔEe反相关,与i正相关。

5.FD = M+COF(ΔEe, i)

FD代表外汇需求,由进口M和资本流出COF构成。COF与ΔEe正相关,与i反相关。

6.E = f(FS, FD)

E为直接标价法下的名义汇率,是外汇需求和外汇供给的函数,与外汇需求反相关,与外汇需求正相关。

7.ΔR = FS - FD

ΔR代表国际储备的变动,货币当局为维持固定汇率,需动用国际储备在公开市场买卖外汇,实现对外汇供求不平衡的调节。

(三)作用机制

A国存在货币升值预期,ΔEe为负,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A国,导致FS增加,本币存在升值压力。A国当局为维持E的固定汇率,卖出国债买入外汇,ΔR为正,R增加,MS增加,并直接反应为物价水平P的上升。

为稳定物价水平,防止通货持续,A国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i及使用窗口指导等政策以减少DB。伴随着MS下降,MD下降,P下降,A国外汇市场和国内货币市场重新回到起初的均衡。

A国当局通过收缩信贷实现固定汇率及物价稳定的目标,结果基础货币构成中D减少,R增加。R的增加,使国际资本对A国货币升值的预期加强;i的提高增加了国际逐利资本对A国货币的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将继续增加,A国将陷入上述循环,直到DG消耗完毕,DB的收缩至最低程度,货币当局失去对维持汇率稳定的货币政策调节手段,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货币危机由此开始:A国货币升值的压力得到释放,短时间汇率将大幅度升值,甚至出现汇率超调,对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

二、 防范货币危机发生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资本管制

防范货币危机的首要任务是控制资本流入、鼓励资本流出。

控制资本流入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加强对企业国际贸易真实性的审查,从重处罚出口虚报行为;加强国际资本直接投资项目的监管,谨防外国直接投资转变成间接投资;严格控制企业和金融机构国外债务规模,特别是控制并减少短期外债;建立健全对QFII 投资管理政策,有效监管外国间接投资资本。

在严格控制资本流入的同时,可以通过鼓励资本流出的方式,减缓本币升值的压力。应当逐步放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鼓励企业进行稳健的海外投资;进一步完善 QDII 制度,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发多样化的外币理财产品;逐步放开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的对外投资限制,鼓励其进行分散化的全球投资;进一步放开居民个人的对外投资限制,逐步放宽购汇额度,允许个人投资外国的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

(二)深化金融监管

从历史经验来看,本币贬值的货币危机往往与银行危机交织在一起,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会放大货币危机对经济的破坏性冲击。因此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是预防货币危机发生的必要措施。应当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加强对贷款的风险评估,严格控制贷款资金的流向;从严控制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建立起专门的早期预警和应变机制;在对抵押贷款的管理中,强化对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控,防范贷款资金流向股票市场等风险较高的资本市场。

(三)促进汇率自由浮动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使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最终各种影响汇率水平的因素能够通过汇率日常波动被市场吸收,消除对人民币大幅升值或大幅贬值的预期,从而避免货币危机对经济造成破坏性的冲击。

参考文献:

[1]刘惠好. 国际金融.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4

[2]郎晓龙. 货币危机与资本管制.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11

[3]金洪飞. 新兴市场货币危机机理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12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