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钳术105例和胎头吸引术151例分析

2017-03-14

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是阴道助产的重要手段。应用得当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胎儿损伤和产道损伤,实现经阴道的安全分娩。通过病案分析,笔者从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的把握,产钳和胎头吸引术的选择,操作要领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2010年至2011年住院分娩3255例。其中,农村3241例,城镇户口14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36岁,中位年龄25岁。初产妇1946例,经产妇1309例。经阴道分娩2760例,占分娩总数的84.79%。产钳助产105例,占阴道分娩的3.80%,胎头吸引助产151例,占阴道分娩的5.4%。本组根据美国大学妇产科母亲——胎儿医学会议1988年规定的标准进行产钳位高分类。[1]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都在符合低位产钳和出口产钳标准的病例中施行。达到以下条件才进行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即:顶先露、胎儿存活、宫口开全、胎膜已破,双顶径在坐骨棘平面以下2-3厘米,无骨产道及软产道异常等。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的选择是随机的,但胎头吸引术滑脱2-3次者则改为产钳助产。本组未发生改施剖宫产病例。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的手术适应症是一致的,两组256例中,因产妇患病需缩短第二产程者11例,因胎儿窘迫15例,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者230例。

1.2手术方法

器械:胎头吸引用金属性圆椎形和牛角形吸引器,用注射器抽吸负压。

产钳采用simpson低位产钳。

麻醉:胎头吸引采用会阴侧切处局部浸润麻醉,产钳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麻药1%利多卡因(赛罗卡因)。

手术操作:按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操作程序进行。

结果:产钳术平均手术时间20分钟,胎头吸引术平均手术时间15分钟;胎头吸引术滑脱2-3次转产钳术的15例中5例发生头皮血肿,产钳术并发宫颈裂伤5例,并发会阴侧切阴道裂口上裂7例,胎头吸引术无软产道损伤,产钳术105例和胎头吸引术151例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Apgar score)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讨论

2.1认真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基本一致[2]。其中颜面位、额位、胎头高直位和其它异常胎位同为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的禁忌症。颜面位不能作胎头吸引术,而其中的颏前位却可以作产钳术。严重的胎儿窘迫也是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的禁忌症,而本组的产钳术4例和胎头吸引术6例,术前胎心音由快转慢,胎动由强变弱,羊水粪染,诊为严重胎儿窘迫※。及时行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新生儿出生时呈现苍白窒息,出生1分钟阿普加评分0-3分,经吸痰、气管插管、给氧等处理复苏成功,笔者认为,若胎头双顶径降至坐骨棘平面以下2-3㎝,胎头骨质部份已达盆底,阴道扩张条件好,即使胎儿严重窘迫,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仍可以作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此刻,一是不能等,二是施行剖宫产术延误时间更多[3]。

2.2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各有优势和不足,两者不可互替或偏废。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正确判断,选择正确的助产工具,施以助产手术[4]。本组开始时两种术式的选择是随机的,经过胎头吸引器滑脱而改施产钳术的实践经验提升,作者主张双顶经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S+2—+3),胎头骨质部已达盆底,阴道松驰性差者,施以低位产钳为宜;若双顶经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S+3),胎头骨质部已达盆底,并使外阴扩张,不分开阴唇即能看到毛发,阴道松驰条件好者就可以用胎头吸引助产。一旦决定实施产钳或胎头吸引助产就要争取主动,不能错失良机而影响母儿安全。几呼所有的同道都不主张使用高位和中位产钳,而主张使用低位和出口产钳。作者主张产钳和胎头吸引的操作都要掌握,符合低位产钳条件的使用产钳,符合出口产钳条件的用胎头吸引术,但不主张使用中位胎头吸引术[5]。

2.3掌握操作要领能预防或减少母儿损伤。首先,作好阴部神经阻滞以利检查和操作顺利进行。第二,认真进行触诊明确先露部的高低和方位,特别要摸清产囱,颅中缝和耳廓的位置。第三,胎头吸引要避开前后囱,将环口放在后囱前3㎝的中缝位置牵引时胎头俯屈良好,有利娩出。两叶产钳放在胎头耳前,颅中缝在产钳正中。第四,结合屏气用力,按照产道轴向,遵循分娩机转进行牵引和助产。第五,胎儿娩出后及时进行处理,吸痰,给氧或复苏,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产道,必要时进行修补[6]。

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是产科的基础手术。应用合理,操作熟练,能增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对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有一定意义。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