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发声方法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 ,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越剧发声方法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越剧发声方法:
一、越剧的名称由来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
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因越剧早期曾用”绍兴戏剧“、”绍兴文戏“为名,故有将越剧称为“绍兴戏”的说法,实是因当时无“越剧”之名而借用“绍兴戏”之称,但“越剧”实际上并非“绍兴戏”。 然因讹传讹,越剧剧名的翻译中也有了“Shaoxing Opera”一词。但正规表述,对“越剧”剧名的翻译,应是“Yue Opera”(亦有翻译成“YueJu Opera”者),此称谓已被越剧专业书籍及官方文档广泛应用,亦被报刊媒体所接收并使用,而当日误翻之“Shaoxing Opera”则成为了一个历史。
二、越剧的曲调发展
1920年,升平歌舞台老板周麟趾,从嵊县请来民间音乐组织戏客班”的3位乐师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伴奏乐队,初步建立起“板腔体”的音乐框架。
1938年,姚水娟演出《花木兰》一剧,其唱腔在四工调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后有“弦登调”之称,也有“尺调腔”雏影之说。但由于此剧过后又不再演唱这种唱腔,故而这一未能普及发展。
1942年10月,袁雪芬在进步话剧的影响下,对传统越剧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史称“新越剧”。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
1943年11月,袁雪芬演出《香妃》和范瑞娟演出《梁祝哀史》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袁使“尺调腔”趋于规范化,范创造了“弦下腔”。后被其他越剧演员吸收、不断丰富,发展成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衍化出不同的流派。
1958年至1959年,傅全香&袁雪芬分别在《情探》中的“行路”、《双烈记》中的“夸夫”中,创造了崭新的“六字调”。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并传唱。
1959年,由“华东戏曲研究院”设演员训练班(后改建为上海市戏曲学校)培养的学员毕业后,分配到上海越剧院组成男女合演的实验剧团,有计划地从事男女合演探索。他们运用“同调异腔”、“同腔异调”、“同调同腔”等方法,解决了男女对唱的困难。
1965年,袁雪芬演出《火椰村》时与琴师周柏龄合作创造了“降B调”唱腔。
三、越剧的发声方法
1.节拍
节拍,即板眼,板重(强拍)眼轻(弱拍)。节拍稳定,就是人们常说的板眼蛮实。节拍不稳定,就会出现“走板”现象(即:赶板、脱板、拖板等)。走板会使人觉得心悬而不踏实,严重者则会使听众心里感到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时差压力。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是音的长短(时值)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简单方法:1平时多听伴奏音乐,同时跟着均匀地打拍子,使之于伴奏音乐完全合拍。 2提高听觉能力,掌握音乐旋律和主奏乐器的伴奏速度,时时留意板和眼在进行中的位置。 3养成听低音的良好习惯,因为低音一般处在强拍(即:板)位置上。只要做到以上三点,就不会走板‘
2.音准
在演唱中,音准是最基本条件之一。如果音准出了问题,唱者可能不觉得怎样,但听者会感到很难受。音唱得准予不准,这是音的高低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得平时多加强音阶练习(从钢琴、风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中听清,唱准音,确立音高的概念<如果没有这些乐器,就可在自己要学唱的音乐中去体会。每学一段唱腔,不要急于求快,先要将原人原唱反复听,并跟着原人原唱学唱,直到学的比较好以后,在换声道练唱,唱了以后,最好将自己的唱段录下来,再放原人原唱进行对比,开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再进行改进。不要求数量,关键是要求质量,将一段段唱准,唱好。>)只有多听、多练、掌握好音与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全音、半音),才能唱准音符。这就要求学点乐理知识。
3.吐字
吐字又称咬字,音乐与语言,有着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越剧是地方剧种,是嵊州的“特产”是用嵊州的“官话”(书面语)来演唱的。所谓“字正”。指的就是字与音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倒字”现象。如用“来了”两字按越剧四声关系(嵊州话的四声)配上音调,则“来”为第三声,“了”为第四声,即6 5 ;若按普通话四声关系配音,则“来”
来了
为第二声,“了”为第一声 5 3 。从这里不难看出,两者的四声关系和拼音基础,除声母一
来了
致外,其它的却大不相同。至于四声问题,音乐家周大风老师曾在越剧唱腔研究的有关资料中阐明,越剧的语音仍然保留古语的“入声”。如:铁、塔、七、察、六、卜、诺、托、毕、别、匹、密……等等,这些读音短触的词。
咬字坚实,发音准确,字正腔圆,吐字清晰,是著名粤剧艺术家们的共同特点。从她们的演唱录音中就可清楚地听出,在语法上,他们对声母和韵母关系的处理方法是一致的;重声母。在运腔时,做到始终口型不变。例:本是“来”字(勒+爱=来),若在语法的处理上偏重于韵母,那么,听起来就变成了“爱”字;倘若口型再张大一点,择又变“爱”字为“啊”字了。这种无意或随意改变口性的咬字不实现象,在日常的演唱活动中是比较常见的。所谓“倒字”.即是四声关系处理颠倒了。
如6 5(字正)6 5(倒字)。
来了 来了
吐字准确和清晰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演唱质量和水平的高低。要唱好越剧唱腔,必须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晰。因此,在习练时,要重视声母的发声力度,咬实字音;多听越剧流派的原唱录音,认真对照唱谱,一字一音地多拼读,勤唱练,全面掌握各流派的吐字方法和发声技巧。这样,才能做到即使不用字幕,也能让听众清晰地听出你所唱的每一个唱词。
4.情感
具备了节拍稳、发音准、嗓音甜美等基本条件,不等于就能唱唱好越剧唱腔。在实际演唱中,同样一段唱腔,虽然人人会唱,但听众感受到的味道却大不一样。一曲感人肺腑的好唱腔,除了其曲调本身的优美旋律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唱者能够根据唱词的内涵和需要,以情带腔,正确处理好唱腔的情感和把握好润腔时的对比度(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等)。唱腔的情感是要通过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悲的悲戚感人,喜的轻松明快。也就是说,要唱好一段唱腔,首先得吃透其唱段所表达的唱词内容精神(此时此景),分析和理解人物性格(此人此情)。只要进入“角色”唱戏,准能唱出好戏。
5.唱法
越剧的唱法(演唱方法),是唱好越剧唱腔的关键。它通过节拍、音准、呼吸、吐字、润腔、情感处理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体现出来。不同的越剧流派有其不同唱法特点。越剧流派的唱腔个性,除了曲调旋律外,更体现在唱法上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区别,特别是在呼吸、鼻腔音、小腔(装饰音、滑音等)、语势音、颤音等方面,各流派都有其独特表现手法和技巧。
越剧发声方法相关文章:
1.越剧练声方法
2.练声方法大全
3.青衣如何练声 京剧练声技巧
4.京剧青衣练声方法
5.练声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