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探究论文

2017-06-07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从娃娃抓起,学龄前儿童,他们的安全意识较差。所以,对于幼儿园来说,更应该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时时刻刻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安全教育探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安全教育探究论文篇一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摘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从娃娃抓起,学龄前儿童,他们的安全意识较差。幼儿园孩子,由于年龄小,接触的事情比较少,没有经验,不懂事,所以,对于幼儿园来说,更应该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时时刻刻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中。因此,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关键词】安全教育 日常宣传 防范工作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时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中就包含着安全教育内容,随机教育较多些。因此,老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机遇,及时进行随机教育。如果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应及时在有限的时间与资源中来解决,培养幼儿自救意识。

一、防患于未然,提高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

我们不能为了安全而“因噎废食”,而应辩证地处理好安全与活动的关系,加强教师在各项活动的安全提醒、指导和帮助,从消极防范转为积极防范。

(一)教师要树立“与其事后处理,不如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

据调查发现,幼儿意外事故多发生在教师麻痹大意,缺乏一定安全知识情况下。因此,我们工作中,不能心存侥幸心理,掉以轻心,认为“意外防不胜防,不可避免”,而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紧绷“安全”这根弦,时刻提高警惕,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在许多活动环节中,教师应紧跟在多数幼儿旁,两位教师应分别照顾不定地点的幼儿。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站在一个势力范围比较开阔的地方,将所有幼儿收在视力范围之内,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教师要随机利用语言情景进行提醒与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行为和习惯

生理学家认为:“习惯是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幼儿期的神经细胞反应时间短,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即容易养成习惯。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的安全问题随机进行指导与帮助,如活动前提醒幼儿、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随机的指导与帮助、活动后进行必要的检查等,以经常性的提醒、指导、帮助,来促使幼儿良好的安全行为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安全行为和好的安全习惯。刚开学时,小班的宝宝们还没有任何的常规意识。每一次的餐后散步,宝宝们都是自由的跑来跑去,我就像是赶一群小鸭似的,把他们赶回家,这让我很是头疼,因此我带领宝宝创编了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儿歌,如:“马路上,真热闹,来来往往车辆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人人都要守规则”等,通过这些简短的自编儿歌,宝宝已有了潜在的规则意识,同样这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与家长沟通中我们也了解到宝宝们能够将自己在幼儿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记得那是周一的早晨,我班李知阳的妈妈很兴奋的找到我说:“周末他们和李知阳开着汽车外出游玩时,李知阳能主动告诉爸爸:“爸爸不能闯红灯,要绿灯才能走,不然警察叔叔要罚款的!”我听够也感到很满足,这说明宝宝已经有了潜在的交通规则意识。宝宝们的安全意识是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形成的,因此我将安全教育蕴含其中,从而树立宝宝潜在的安全意识。

二、细微处入手,萌发幼儿的安全意识

“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幼儿不知道如何去做,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利用幼儿日常活动进行安全教育。

(一)加强课程参透的安全教育

幼儿园入园前,晨检很重要,要每天检查幼儿是否携带玻璃、玩具、刀、针等危险物品;减少教室危险因素;如电源、针、门窗等;在幼儿午睡时,检查幼儿的睡眠姿势,防止被褥遮盖哪里。我们定期采用集体谈话、游戏等教育形式,对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引导幼儿学会保护五官,了解身体各器官的功能,知道不舒服时要告诉别人;学会避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如不碰电插头、暖水瓶等危险之物,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加强交通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道,同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平时走路要靠右走,一般要跟着大人不随便乱跑等。在教学内容上,以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为蓝本,增加有关自我保护的课程,如看图讲述《手指划破》、情景讲述《生病以后》、体育《小小消防员》、社会《他们哪里痛》等等,通过教学,使幼儿明确自我保护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多种形式安全教育,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1、个别指导和同伴影响相结合的形式

在老师的个别指导下,那些孩子会逐渐养成良好习惯,从而对这些项目有防范意识,同伴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自己便会从中吸取教训,从中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种保护自我的方法,从而也增强了自己的保护意识。如:流鼻血了,有些幼儿经常流鼻血,遇到这种情况,幼儿惊慌失措跑来向我求助,我就抓住这绝好时机,向他们演示正确的处理方法:先把头向后仰,用干净的软纸或药棉堵住鼻孔,再用冷水敷脑门,安静待一会,不要乱动,孩子们围在我身边亲眼目睹了事情的处理经过,以后再有幼儿流鼻血时,他们自己便能处理的很好了。

2、表扬和纠正相结合的形式

由于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有一些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不断的加以发扬,使更多的孩子了解到哪些项目应注意哪些是安全,孩子们的头脑中会不断出现哥哥姐姐在玩的时候的正确姿势及安全玩的方法,从而有意、无意的提高了自身的保护意识,另外,在活动中,老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当一旦发生险情或不安全的动作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这样也提高了孩子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为了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我设计了“手指划破了”这一活动,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带入游戏之中。

3、常规教育和随机提醒相结合的形式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进行常规教育,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的进行教育,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随机教育,及时提醒。如小朋友在上下楼梯时,我提醒小朋友不要手拉手,不推不挤不抢,一个一个的上下楼梯;在选择玩具时,把小朋友分成若干组,一组一组的来,喝水,洗手、上厕所等也是同样,这样也避免了拥护现象的发生,也能杜绝了一些事故的发生。有一次做完早操后,我们回到了活动室,我发现我班王瑜珩小朋友站在门边,每进来一个小朋友他都用手就推一下,把小朋友推的都差点摔倒。我看到后就赶紧制止了他,并告诉小朋友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容易把小朋友推倒、摔伤。在几天后的户外活动前,小朋友们在往门外走时,又有小朋友用手推小朋友们,这时我听到很多小朋友都大声说:“不要这样,太危险了,会把小朋友推倒的。”瞧!孩子已经把上次随机教授的安全知识记于脑中了,并迁移到日常行为中。

4、正当教育和“危险后果法”相结合的形式。

常言道“言传不如身教”。作为成人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年龄小,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们时避开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家长、生怕孩子受到伤害。每次送孩子都是反复叮嘱,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恨不能将孩子装进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中,使之不受任何伤害,老师也是如此,孩子一有出格的行为就非常担心。此外,孩子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一旦放出他们就像久困的鸟儿出笼一般,什么都想去尝试,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不出危险呢?以上这些都是很消极的做法,我们应适时适当地将“危险后果”告诉幼儿,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

三、积极宣传,做好家长得安全强化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因此在家庭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提升家长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取得相互配合与协助

幼儿园通过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还可以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请家长如实填写幼儿在家的自我保护情况,从家长反馈的信息中发现问题。幼儿园定期在家园联系栏上张贴有关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小常识,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为了让幼儿亲自实践“遇到危险时怎么办?”幼儿园在亲子活动中,还应多设计一些让幼儿和家长一块玩的安全小游戏。

(二)鼓励家长加强幼儿安全实践,强化幼儿安全行为

幼儿在幼儿园所学得和形成的安全行为,如果家长经常帮助幼儿实践,则有助于幼儿建立稳固的动力定向,进而逐步形成习惯。例如在“安全食品多吃,垃圾食品少吃”安全教学活动后,可以利用“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传递这一安全信息,同时,也期望家长以身作则多吃安全食品,少吃垃圾食品,并对幼儿的适宜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

总之,幼儿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幼儿提供健康安全的生长环境,确保每位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丛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92-93.

[2]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29.

[3]张燕,刑利娅主编.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7-19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安全教育探究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