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学术型硕士?

2017-06-06

相关话题

教育部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培养目标”中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那么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学术型硕士?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学术型硕士?

尽管相当比例的考生迫于外界压力求学,但不排除一部分考生由于学习兴趣读研。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国际上通常是一个过渡期,最终是要过渡到Ph.D(哲学博士)这个阶段。一些两年制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太过匆忙,学生完成第一年的基础课,第二年就要忙于准备实习、论文、就业,很难在校静心学习,这样的培养质量社会上都在质疑。在国外,有很大一部分学术型研究生是硕博连读。由于有5年的学习期,学生不用过早考虑就业问题,可以有更多时间扎实学科基础、熟读经典专著、改进研究思路与方法,即通过5年的时间培养出有独立完成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因此,真正有学术进取的考生适合报考学术型硕士,而且应该要做长期打算——首先下定决心走学术之路,进而读博士,经过这样规划,路才会比较顺畅。

“衡量自身的知识结构、科研能力、未来发展方向,是正确选择的三个指标。”专家认为,报考学术型硕士要求考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大学本科阶段就发表过学术文章者更为突出。考生应把自身未来发展方向作为选择的第一要素,譬如有些考生计划完成硕士学业后继续深造或从事科学研究,显然报考学术型硕士更适合。

这些特点进一步体现在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上,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已经很成熟,即采用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并重的原则进行培养,强调进行完整的科研训练,并且要求学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因此,招生单位更加看重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立志将科学研究作为未来职业的学生。

什么样的考生适合读专业硕士?

“报考专业硕士对学生本身没有特殊要求,只是对于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技术创新意识,将来直接到企业等单位工作的学生,更合适报考专业硕士。”乔俊飞副主任说。这一说法是根据教育部《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来的。

近十年来,我国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快速增长,但学术型硕士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并不高,大多数流向了职场岗位。专业硕士教育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一种职业型教育,与学术型硕士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实践性。我国最早引入的专业硕士是MBA,目前为止MBA已是我国专业硕士中招生人数、毕业人数遥遥领先的专业。

从2009年起,专业硕士招生开始面向应届生,有一部分嗅觉敏锐的应届考生欣然赴考,另有一部分应届考生在选择读研方式上有些困惑。“读书是一个艰苦的劳动,一定要想清楚将来自己做什么,有目的、有兴趣地学。”王秀萍副院长表示,从国家总体的人才需求结构上看,需求更多的是专业硕士。需要提醒的是,应届考生不要扎堆报考学术型硕士,应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兴趣、专业基础进行权衡,合理选择读研方式。当前就业压力大,应届生考虑的首要因素是职业发展,其次是兴趣、专业。待发展到完善阶段,他们考虑的首要因素可能是个人兴趣。应届考生要注意结合三者报考,毕业后人生的成功率才能提高。王恩涛老师建议,将来想要从事一个实用型岗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应届考生,不妨考虑报考专业硕士。

与应届生相比,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更为看好。“他们需要解决的不是初次就业问题,而是毕业后寻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跳槽’,或者在现有的职业位置上得到提升。”王秀萍副院长告诉记者,中央民族大学的专业硕士入校后,老师会尽早与学生进行商讨,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配备导师,导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因为学生曾经工作过,熟悉某一个领域,明白自己的职业定向,所以在确定未来发展方向上的盲目性更小,导师所做的工作就是所谓的“个性化”培养,称之为“终生订单式的免费顾问”,即一旦成为该校的专业硕士,导师会在学生一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中,提供无偿的咨询。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