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班会黑板报

2017-03-18

国家标对“安全”给出的定义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安全黑板报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国家安全学》对“安全”概念的解释如下:

安全班会黑板报内容:国家安全学

国际民航组织对安全的定义: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民航连续安全飞行61个月、1825万小时,创造了我国民航史上最好的安全纪录。截止当年11月底,我国航空运输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为0.21(国际为0.29)

“没有危险”包括没有外在威胁和没有内在疾患两个方面。“没有威胁”虽然不是安全的特有属性,但却是“没有危险”这一安全的特有属性必然包括的内容。事实上,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看,“没有危险”包括了没有外在的危险和没有内在的危险两个方面,其中没有外在的危险就是没有外在的威胁,没有内在的危险则是没有内在的疾患。

从外在方面看,“没有威胁”由主客体(不是主客观)及其所处条件等三方面因素或原因综合决定的。

从主观上说,“没有威胁”是由于主体具有免除威胁的能力,即自身的强大或特性使某些外在因素对其不构成威胁,也就是自身免除了这方面的威胁,因而“不受威胁”。

从客观上讲,“没有威胁”是指关系对象、生存环境等客体或者由于没有威胁特定主体的能力因而不构成对主体的威胁,或者由于没有威胁特定主体的表现和行为因而不构成对主体的威胁。这都使主体处于“没有威胁”的安全状态。

在主客体关系中,有时主体并没有避免某种威胁的能力,客体也对主体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威胁,但由于处于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这种威胁根本不可能实现,主体因此也会处于一种“不受威胁”的安全状态。例如,一只老虎关在笼子里,一个人站在外面看,假定关老虎的笼子绝对安全可靠,那么虽然这个人作为主体并没有避免老虎威胁的能力,老虎也有威胁人的能力、表现和行为,但是由于安全可靠的笼子的存在,便使人避免了老虎的威胁,使人处于“不受威胁”的安全状态。这是客观条件的原因造成的主体“没有威胁”的状态。

安全所要排除的不仅包括外在的威胁,而且还包括内在的“疾患”。如肌体生病、组织内乱等等。内在“疾患”虽然不是外在威胁,但对主体来说却是危险。外在的威胁和内在的疾患,都可以归为危险。对这两个方面的全部排除便是没有危险,也便是安全。总之,安全就是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其中既包括外在威胁的消解,也包括内在疾患的消解。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