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剪纸艺术介绍

2016-10-30

漳浦民间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早在1993年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称号,成为福建省惟一获此殊荣者。 漳浦民间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就非常活跃,据漳浦县县志记载:“宋代剪纸为花,备极工巧。”解放以来,漳浦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的保护,文化部门对剪纸艺术进行挖掘,建档立志,组织民间艺人进行研究创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接班人,使漳浦民间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重焕光彩。

捕捉虾蟹 林桃

剪纸俗称“铰花”,即作为刺绣的底样。漳浦剪纸艺术与刺绣艺术关系密切,刺绣中的实用性是剪纸产生的基础。古代,漳浦民间刺绣应用广泛,从帽子、鞋子、肩围、烟袋到蚊帐上的八卦图、帐钩等上面都绣着花,其刺绣的图案也都是用纸剪成后贴在布面上再进行刺绣的。随着民间民俗活动的盛行和受北方贴“窗花”等中原文化的影响,漳浦剪纸开始应用于各种结婚、祭拜活动,剪各种猪脚花、饼花、花贴于礼品、祭品上,寄托美好的心愿。

漳浦剪纸有着多元的创作风格,陈金、黄素在继承漳浦剪纸的基础上,借鉴传统刺绣表现手法,创造了“排剪”技法,形成漳浦剪纸构图丰富匀称,线条繁复细腻的写实特色;明清以后,剪纸也逐渐脱离刺绣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漳浦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定位置。

漳浦剪纸的文化渊源主要有二:第一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历史上曾多次中原汉人迁移闽南,除给漳浦带来北方的生产技术外,还带来了中原文化、民俗风情,并与漳浦的本土文化及民间风俗相融合。如受北方贴“窗花”习俗的影响,漳浦剪纸开始在各种民俗活动中独立使用,呈现出与刺绣脱离的趋势。第二是受闽南风俗民情的影响。民俗风情是民间美术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体现着民间社会约定俗成的思想和观念,民间美术则是对这些思想观念的表达和传承。

剪纸又称剪花、窗花、刻纸,其创作工具十分简单,只需一把剪刀或刻刀和纸张。剪纸就是用剪刀在纸上镂空,以线、面为主造型,或以线画面,或以点破面,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工艺体裁,讲究疏密、对称、重叠、对比、反复和连接等手法。

漳浦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以阳剪为主,阴剪辅之,阳剪和阴剪互为补充,有机配合,使整个画面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富于立体感。在“排剪”技法的应用上,则体现出纤巧细腻的特点,在对羽毛、花瓣等的表现处理上细致入微。

在构图上,漳浦剪纸讲究对称平衡,线条连接自然,阳剪线线相连,阴剪线线相断,抓住主体,大胆取舍,形象朴实,生动大方。在色彩运用上则追求单纯明快的风格,以单色为主,主要运用红色,其他颜色作陪衬,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具有强烈的工艺装饰效果。

剪纸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文化背景和使用要求等条件的作用下产生的,具有实用意义和审美价值双重特征的艺术形式。漳浦剪纸的题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映民间风俗,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二是反映劳动生活,歌颂劳动,赞美丰收;三是借吉祥动物,表现生活情趣。漳浦地区传统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为剪纸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该地区民俗的多样性,赋予剪纸、刺绣以独特的功能和题材,其作品主要被应用在婚礼和各种祭祀活动中。

漳浦农村姑娘出嫁前都要向长辈或花姆学习铰花、刺绣(俗称“坐花姆”)。待出嫁时把经刺绣装饰的衣、裤、鞋、袜、龙勾、八卦、围裙、眼镜袋及绣有“鸳鸯戏水”、“百年好合”、“四季平安”、“莲花佛子”的帽子作为嫁妆带到婆家,以显自己的心灵手巧。而男方则需在行聘的礼物上用剪纸的猪脚花、大饼花、穿古花及牡丹、石榴等进行装饰,以寄托出丁、发财、富贵等美好愿望。可见,剪纸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漳浦地区的民俗息息相关,这也就构成了该地区剪纸艺术与人民生活共依共存的文化生态。

肩罩花 林桃

说到漳浦剪纸,人人都会怀念起已经过世的四位老妇人的名字:陈金、黄素、林桃、陈匏来,她们被合称为闽南“四大神剪”。特别是林桃,被艺术界称为“中国民间毕加索”。“四大神剪”不仅是南方剪纸艺术流派的杰出代表,更是真正的农民和渔民,她们从小目不识丁,长大后日夜操劳,剪纸绝非职业,只不过是一种天生的爱好,自觉的传承,长年的素养。以剪为伴的四位老人,不但以无声的艺术语言和成熟精湛的手法,给剪纸艺术留下弥足珍贵的传世之作,也影响和带动了漳浦有志于剪纸艺术的一代代艺人。

漳浦县现拥有近千人的剪纸作者队伍,老、中、青、少,各显神通。陈秋日、张峥嵘、高少苹、欧阳艳君、李小燕、陈燕榕、卢淑蓉、游金美等剪纸艺人,吸纳大江南北各种艺术流派的营养,与时俱进,她们的不少作品在国内外举办的大赛中屡屡获奖,各具特色。2010年,“首届福建省民间剪纸艺术职业技能竞赛”在漳浦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县)的一百多名剪纸能手通过两天的现场创作和剪法技艺比拼中,漳浦剪纸艺人欧阳艳君夺得了最高奖“金刀剪奖”。

在漳浦县,陈秋日、张峥嵘、高少苹、欧阳艳君四人先后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这标志着漳浦剪纸技艺达到了福建省剪纸艺术的顶尖水平。漳浦剪纸历史悠久,传承有路,漳浦县的剪纸艺人在剪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努力为漳浦剪纸的传承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剪纸新人,她们或是在自己的艺术馆办培训班或是走进校园手把手地把剪纸技艺传播给教师和学生,漳浦剪纸在民众中的普及,以及剪纸艺人的传承等都出现了良性循环的局面。

养羊 林桃剪纸世家掌门人 提起漳浦剪纸,人们自然忘不了著名的剪纸艺人黄素,她1908年出生于漳浦县旧镇的一个沿海小渔村,今年虽已93岁高龄,但她双颊红润,两眼炯炯有神。她虽没上过学,但聪慧过人,从小喜爱绘画。15岁就能剪出水族、花鸟等各种艺术形象,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巧姑娘。她经常把经过剪裁的各种图案贴在帽子、鞋子、衣服、围兜上,然后用各色丝线刺绣。绣出各种花鸟、瓜果、鱼虫、飞禽、走兽等,以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美化生活。 70年来她的剪纸达1万幅以上。而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的刀法严谨精巧,造型生动活泼。她应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简练的线条,巧运剪刀,创作了《老鼠娶亲》、《老鼠偷蛋》、《双猫图》等代表作。奠定了她在漳浦剪纸艺坛的代表地位。她的几百幅作品发表在《艺术世界》、《羊城晚报》、《福建画报》等刊物上,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香港电视台也曾多次播放介绍她的专题节目。 黄素老人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而且循循善诱地教授学徒,目前活跃在漳浦剪纸艺术界的中生代佼佼者陈秋日、高秋云、郑小蕊和新生代新秀高少苹、张峥嵘等人都曾师从她的门下,其中郑小蕊、张峥嵘分别是她的女儿和外孙女,黄素一家不愧为剪纸世家。

茶壶花 陈金“神奇国粹艺术”者 陈秋日出生于1948年10月,孩提时代就跟随婶母、姑姐剪纸玩,14岁那年,还在县实验小学读五年级时,她被选送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剪纸培训班学习,剪纸技巧有了很大的长进,并从此一发不可收。她虚心拜当地著名剪纸老艺人陈金和黄素为师,博采众长,笃志潜心地苦苦探索。由于她对剪纸的执著追求和显露的艺术天分,1988年她被调入县文化馆专职从事剪纸艺术创作。从1984年至今,陈秋日曾多次受中央文化部选派到斐济、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家举办艺术讲座和作剪纸表演,被称为“神奇的艺术”。 陈秋日的剪纸艺术风格,构图圆满匀称,线条流畅多变,剪工精细入微。她师承传统,又锐意创新,善于发掘和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特别在动物绒毛的处理上用剪纤巧,在几毫米的纸面上竞能剪出数十根绒毛,稍有失误,便易错刀剪断,非有精巧技术和细心耐性不可。她的代表作《孔雀牡丹》、《年年有余》、《牧童催春》、《松鹤》、《春醉》等几十幅精品,在《人民日报》、《剪纸报》、《中国妇女》、《福建日报》等20多家报刊上发表过;《百年梦》剪纸,曾在中央电视台迎香港回归节目中播出。台湾《八千里路云和月》摄制组、美国中文电视台《东南村》摄制组亦慕名前来采访过她。 为了使漳浦剪纸艺术后继有人,她相继在县实验小学、县职专、老年大学培训学员1000多人次,被省文化厅授予“剪纸艺术优秀辅导员”的光荣称号。

光彩夺目的新星 在漳浦剪纸新生代新秀中,今年30岁的高少苹是一颗众人瞩目的耀眼的新星。1999年11月4日晚,北京的夜空群星璀璨,军事博物馆内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10年成果展览正在这里举行,女能手们现场表演,各显神通。来自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漳浦县的女青年高少苹,巧手运剪,当场剪出《和平鸽》、《公鸡报晓》等作品,征服了现场无数的观众。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基、胡锦涛、温家宝等分别来到展厅,兴致勃勃地观看了高少苹的剪纸表演,与她亲切握手并赞扬了她的剪纸艺术,温家宝副总理还与她合影留念。 高少苹出生于龙海市,生长在金漳浦浓浓的文化氛图中,从小耳濡目染父亲对艺术的追求,剪纸之乡的神奇艺术,又促使她走上了从事民间美术的成才之路。 高少苹的剪纸作品构图丰满,线条纤细,技法细腻,以阴剪为主、阴阳剪结合的手法,使得虚实对比疏密呼应、错落有致、雄浑豪放,给人以美的享受。她以扎实的功底、辛勤的创作、丰硕的成果,成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新星。她16岁时创作的《熊猫》、《窃窃私语》等剪纸先后参加斐济、日本等国文化交流。1992年她的剪纸《十二属相》被漳州市文化局推荐送台湾宜兰县参展。1996年她创作的大型剪纸《九龙戏珠》,气势磅礴,参加上海桂花艺术节,被组委会购买珍藏。1999年3月,她与陈秋日应邀赴德国莱法州、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地表演剪纸艺术,在欧洲各国引起轰动。同年11月初,她又被福建省妇联选中作为女能手代表赴京一展漳浦剪纸艺术丰采…… 高少苹是成功地把古老的剪纸艺术与现代经济融为一体的实践者,她运用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采用新型装饰材料,如快贴、泡纸、泡沫板、快贴镭射纸等制作成剪纸工艺品,使之更具装饰美、更有现代感,因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她把古老的民间与现代科技融为糅合起来,使漳浦剪纸艺术这朵奇葩更加鲜艳夺目。她创新的艺术产品打开了市场,走进了千家万户。 高少苹还善于运用剪纸表现重大政治题材。近年来,她创作了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的《胜利的征途》、纪念建军70周年的《光辉的历程》、庆祝香港回归的《回归》、纪念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宏图颂周公》、宣传税法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及喜迎海峡两岸花博会和庆祝建国50周年等大型剪纸,唱响主旋律,这些作品被作为精品受到广泛的赞扬。

李小燕剪纸《阿姆包粽》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