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人教版识字八评课稿

2017-06-01

《识字8》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接下来小编为你推荐一下人教版识字八评课稿,一起看看吧!

一下人教版识字八评课稿

《识字8》这篇课文所在的一组教材就是以这些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的。运用了浅显的儿童化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介绍了工业、农业、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学常识。《识字8》是这组教材中的第一篇, 这篇课文由五句谚语组成,不仅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艺术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谚语,丰富自己的知识。

一、把准年段目标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一年级教学课的识字写字作为重中重,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的内在要求。周老师在本课中多次使用字谜识字法。把字谜作为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之一,是对学生学习汉字兴趣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更是对学生热爱祖国文字情感的熏陶。

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课堂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材料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会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积累识字的方法。如:编儿歌识字法、熟字换偏旁识字法、加一加识字法、组词、看图识字、游戏识字等多种方法,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识字能力。有利于学生利用这些识字法学习别的生字,达到教室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遵循识字规律,构建灵动课堂

“随文识字”无疑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老师根据儿童认识规律离不开具体环境,离不开反复接触,反复实践这一特点,让学生随文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有利于学生理解字义,减轻学生一下子学很多字感到的压力。这种语言环境对孩子的积极作用是其他语言环境所不能替代的。教师善于在教学中积极构建灵动的课堂,周老师关注学生对“娥眉月”和“月团圆”的好奇,制作了月亮圆缺的变化过程图,通过

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月亮弯弯的自然美,通过对中秋节的回忆,充分理解“人月两团圆”的生活美,感受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再如:对于南北的认识,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直观形象地利用图片和老师的肢体语言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通过拍手念儿歌的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力,达到新课程所倡导的让课堂活起来的效果;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无疑使孩子们把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当成一种享受。学生拍手打上节奏朗读谚语,师生互动、诵读课文,使课堂教学成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殿堂。

有待改进的地方:

课堂毕竟只有40分钟。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时间意识。要想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老师要把写字教学功夫下在课堂,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书写,并对学生书写加以评论。随文识字后的生字,如果能再巩固一下就更好。

一下人教版识字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识字8》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本课由五句谚语组成,不仅形象地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天文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艺术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谚语,丰富自己的知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身边处处有科学,这是本课给学生的启迪。

本课虽为谚语,但韵文味道很浓,各句虽然意思独立,但从韵脚来看全文一气贯通,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儿歌阅读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篇谚语的内容较深,学生不易理解,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认知水平,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中,我想以学生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感悟、去探索、去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富有童趣的活动如“辨一辨、做一做、演一演、议一议、读一读、编-编”等,让学生在辨中理解词语;在议中感悟句意;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境;在说中训练语言,在评价中激活思维。创设一种言、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不仅领悟谚语的意思,学会读懂句子的方法,而且会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谚语的意思,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2、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复习、巩固生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8》,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欢迎吗?月亮姐姐也非常热情,它带来了一些生字小天使来欢迎他们,你能读准这些小天使的名字吗?)

1、出示生字,指名、齐读

2、听谜猜字(过渡语:太阳哥哥听说了,也带来几个字谜来参加盛会,他们是谁呢,猜猜)

3、听写“南北、江湖、秋雨”并展示讲评

二、朗读感悟、顺学而导

过渡语:为了奖励你产,李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谚语世界去寻找其中藏着的秘密,宝贝们,请翻开书P134页

1、认真读文,一边读一边寻找谚语中藏着的秘密,比一比谁找得多。

2、交流,顺学而导朗读感悟(随机运用下列方法,因学用法)

1)辨一辨——(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①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历,辨一辨“娥眉月”“月团圆”。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相解释农历、娥眉、团圆月,并借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② “你认为初三初四的月亮像什么?十五十六的月亮又像什么?说出你的发现。”(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想象,学生就会把作者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加以延伸运用。学生的语感得到深化、内化。)

③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指导语气停顿,读出韵味,读出对新月、圆月的喜爱。

④从中使学生懂得:普通的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人们长期观察的结果

2)做一做——(朝看太阳知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①回忆如何靠太阳辨别方向,想想以前我们学过的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这正是“朝看太阳辨西东。”

②人们早晨靠太阳辨别方向,晚上看不见太阳了,怎么办呢?(看星星)让学生观看北斗星活动的投影片,了解北斗,简单介绍北斗星的指向。

③学习辨别方向。(出示图片)

(通过“做一做”,借助太阳、北斗图,分辨方向。以情境激趣,为学生兴趣盎然的思考、朗读奠定基础。学生真切地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就能发现。)

④指导朗读

师:如果老师早晨在野外迷了路,你会对我说什么?如果夜晚迷了路,你又会告诉我什么?(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3)议一议、编-编——(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①“老师也喜欢这句话,也想读读可以吗?”教师故意出错丢掉“低”字。引出争论:有没有“低”是不是一样?

②比较句子(让学生通过再读句子及与同伴地探索,理解“低”字的重要。)

(抓住了这句谚语的关键低”字,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③设置情境,展开想象。

师:大雨就要来了,蜻蜓都在哪儿低飞呀?(江湖畔)。把这句话编成谚语就是——“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让我们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正在采蘑菇的小兔子——“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再告诉正在搬家的小蚂蚁——“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还要回家告诉还在晒衣服的妈妈——“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话没说完,雨就“哗”的一声下下来了。

④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编谚语

4)演一演——(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①指名读,共同喜欢这句的齐读

②故弄玄虚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什么时候大雁往北飞,什么时候燕子往南飞?引导学生理解“天将暖”“ 气转寒”

③师疑“春天大雁往北方飞,燕子往哪儿飞?秋天,燕子往南方飞,大雁往哪儿飞?”(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懂得:大雁和燕子都是候鸟,春天一同飞向北方,深秋一同飞加南方。)

④演一演。“春天到了,大雁和燕子开始起飞。请问,你们去哪里”“深秋,你们又去哪儿呀?”(让学生以自己创作的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从而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5)读一读——(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这个句子浅显易懂,只要学生读一读就能理解。

师:秋天,燕子飞走了,下起了一场场秋雨,秋雨姑娘告诉了我们什么?(指名说)。谁来读读这句话。

理解句子。师:下了一场秋雨就冷了一些,十几场秋雨过后天气就十分寒冷了,我们都要穿棉袄了,这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回到全文,找韵脚,了解押韵的作用(出示每行最后一个字带拼音的全文)

齐读全文,引导生观察发现每一句话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有什么特点?

三、朗读积累、拓展升华

1、背一背,积累文中谚语,提出要求:1分钟,背下你最喜欢的一句谚语。如果你有本领,也可以背下你喜欢的两句、三句。

(目的在于:一是在读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二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让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说一说,向自己的小伙伴介绍自己收集的谚语。

孩子们,我们不仅学会了谚语,而且会编谚语呢!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其实,只要用心去想一想,留心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