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研究论文

2017-02-22

我国传统的会计模式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深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模式也应发生较大的转变和调整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场经济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市场经济研究论文范文一:市场经济背景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论文导读: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充分发挥思想工作优势,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形成了良好的传统。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协调发展取得显著的成绩。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这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情况,仅仅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往往难以奏效,因此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中找到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生长点和切入点,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稳步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表现出诸多不适应

1.思想认识不适应

不少企业领导存在“只要经济效益上去了,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等片面、错误认识和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的做法,“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不少企业仍比较突出。一些亏困、停产半停产企业,为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所困,对思想政治工作难以顾及。

2.体制机制不适应

多数企业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现象,机制不完善。不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尚未完全摆脱原有的工作模式,存在功能定位不明,机制不健全,内在动力和活力不足等问题。

3.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不适应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教育时比较空泛,不够切合现实生活情况和职工群众的需求。有调查显示,对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数职工认为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有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脱离职工思想实际,缺乏具体内容和企业实际情况,讲“套话”、“老话”多,喊“空洞口号”多,区别不同对象进行针对性教育少,讲群众关心的问题少。方式方法不适应多样化需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方法也很落后,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网页的企业数量不多。

4.队伍建设不适应

主要表现在企业专职政工人员减少,倡行政工干部兼职化,这大大弱化了政工队伍力量,导致企业经济职能强化而社会、政治职能则急剧弱化。

5.制度建设不适应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滞后,面临的体制机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问题,一直缺乏制度性规定。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出现不适应症,其原因大致有四点:一是体制原因。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从工厂制转为公司制,企业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尚未理顺,工作一时难以完全到位。二是认识上有偏差。由于对党章规定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地位及其五项职责不明确,或是理解不深甚至作实用主义的理解,导致有的企业组织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党组织是政治组织,政治组织应当从经济组织中退出去”;有的只抓经济建设“向钱看”,不抓思想工作“向前看”。三是骨干队伍素质不高。企业的干部和党员,由于职务、身份和企业的性质等原因,使之在企业人群中的影响十分重大。如果组织忽视这支队伍的建设,那么不仅会影响党员素质的提高,而且会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宣传舆论工作没有跟上,对淡化和削弱党组织对企业的政治领导的倾向纠正不力。

二、如何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舆论导向、精神激励作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综合运用宣传教育、表彰等精神激励办法,激发广大职工的生产劳动和工作责任心,形成上下团结、荣辱与共的群体意识,进而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改革的动力和主体是职工群众。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民主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都需要广大职工群众拥护,需要他们的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

2.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

正面引导原则,是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在思想工作中要善于肯定和调动人们的内在积极因素,使人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前进的方向,从而增强向上的信心和决心。有人说这一原则是激发人的能量的原则,有了能量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能发光、发热。行动,像郑培民、任长霞、方永刚等重大典型,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感动了无数的群众、感动了中国,引起强烈共鸣。他们也成为了群众中追求向上的一面镜子,一面旗帜。一个集体或个人,如经教育后能把教育要求转化为自我要求,奋发内在激情和向上的信心,就有了前进的原动力。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能转变人的思想,促进人的思想向积极方面转化,催人向上,而是让人灰心丧气,失去前进的动力,自暴自弃,那就没有很好地贯彻思想政治工作正面引导的原则。

3.坚持平等信任的原则

在我们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怎样对待职工群众,是用平等信任的态度,尊重和信任职工群众,还是凌驾于职工群众之上,自以为是,动辄训人,这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对职工群众的态度问题。只有态度端正,才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正确处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采取正确的教育方针和方法,而平等信任的原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条件。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平等信任的原则为指导,首先就是要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民主化,就是要明确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不是什么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在政治地位上完全平等。因此,教育者只能以平等的态度和教育对象交换思想和意见,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和尊严。其次,是信任职工群众,就是相信职工群众在本质上是要求进步的,相信他们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教育能够自己选择正确的方向逐步提高其认识的。

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创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以“三个贴近”为着力点,为企业经济工作服务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的根本途径。贴近实际就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企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贴近群众,就是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带着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诚心诚意为职工服务,及时了解和把握职工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多做雨中送伞、雪里送炭的工作,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情,使群众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与人为善、对人有益的工作,是维护自己权益、增进自己利益的工作,从而认同、接受和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工作。贴近生活,就是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吸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命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2.切实加强领导,健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目前,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要着重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牢固树立“生命线”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二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统一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要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的教育、培训,采取与行政管理干部双向交流、相互提高等措施,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此外,还要加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沿用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之一,中外企业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健康、成熟的企业文化既是一个企业走向稳定、良性发展轨道的结果,也是保证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面对市场经济和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不能将企业文化局限于文化娱乐范围内,而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引导广大企业员工不断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掌握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和本领,以科学知识开启心智,给人以光明和力量,以充实的新知识、新文化和积极向上的新生活熏陶人、陶冶人,造就新时期企业新员工,以良好的新面貌、新状态促进企业的新发展。

总之,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针对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胡泽尧.思想政治工作新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3]唐菲娜.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界,2006(5).

市场经济研究论文范文二:道德观的分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

内容提要:本文解读了《费尔巴哈论》,着重论述了恩格斯从四个方面来批判了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唯心主义;重点解读了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的深刻内涵,然后客观评价了道德的阶级性,认为道德的阶级性是道德在阶级社会的特性之一,并提到道德阶级性的各种表现。最后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论述了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以及我们如何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观。

论文关键词:费尔巴哈道德观,唯心主义,抽象的人,现实具体的人,道德的阶级性,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理想性,现实性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写于1886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入门读物。这部书评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领域所完成的革命变革,批驳了当时反动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全面论述了费尔巴哈在抛弃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也抛弃了辩证法。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很显然,这里的“半截子”唯物主义指的就是费尔巴哈等人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彻底性,也就是说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没有“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研究是从“具体的人”出发的,而从“具体的人”出发就能够得出科学的结论;与马克思相反,其他思想家的研究往往是从“抽象的人”出发的,而从“抽象的人”出发,其结论是不可能科学的。

 二.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及其含义

 哲学研究从“具体的人”出发,无疑是科学的。具体的人,就是指历史地从事着社会实践活动或劳动的活生生的人。“实践”,是人的“本质属性”,只要是从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出发,就是从“具体的人”出发。“具体的人”不仅是指历史地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最重要的,他还必须具备“具体性”这一本质特征。而人的“具体性”,并不在于他的“实践性”,事实上,没有“人”不在“实践中”。人的“具体性”,就是人的发展的历史性、阶段性、形态性。只有从人的发展的历史性、阶段性、形态性方面来考察和把握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体的人”。抛开了人的发展的历史性、阶段性和形态性谈论的“人”,不可能是“具体的人”,只能是“抽象的人”。马克思客观指出,现实的生活条件对人的生存的制约作用。人的实践构成了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现存的感性世界却构成了制约人的实践活动与生存活动的现实的客观条件。因此马克思才对以往的思想家从抽象的人出发来说明社会历史过程提出了批评。马克思这样批评费尔巴哈:“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此外,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之所以停留于“抽象的人”,是因为他不能把人同时也理解为“感性活动”,而这又是由于费尔巴哈“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对于什么是抽象的人,恩格斯后来的一段话说得更为清楚,他说:“费尔巴哈,就形式讲,他是实在论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所以他也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了的世界里面”。“世界”构成了人的实践和生存的一个前提和条件,人生存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因此,要分析现实的人,就必须把人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来分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所谓“人的本质”这种概念,只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在观念上的反映,而这些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是由人们自己生产出来并且是“不以他们为转移”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指出,如果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所谓的“人的生存”就只不过是一种观念表达或逻辑规定而已。他们所要求的正是以客观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来作为解决“人的生存”的出发点。

 三.道德及其阶级性

 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道德是对人的社会性的自我约束和心理约束意识。1)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2)道德是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各种社会道德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3)道德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道德的阶级性,指阶级社会的各种道德都是为特定的阶级的利益服务的。道德都具有特定的阶级属性和阶级特征。在阶级社会道德具有阶级性,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中的一条基本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剥削阶级的理论家否认道德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各个阶级在社会的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具有不同的阶级利益,这就使得各不同的阶级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想,使得各种道德体系具有了阶级属性。恩格斯说:“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4页)

 马克思也曾讲过道德的阶级性的问题,他说:“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的‘道德’与之相适应,而那种使财产成为劳动附属品的社会财产形式,绝不会制造个人的‘道德限制’,而会将个人的‘道德’从阶级束缚下解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31页)马克思所讲的道德与财产的社会形式相适应,就是指道德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道德是为经济关系服务的。

 道德的阶级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理想和道德理论。第二,在阶级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是思想范畴的东西。道德的阶级特性与思想的阶级特性是一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2页)统治阶级为了从精神上奴役被统治阶级,就利用各种手段,打击对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有害的、敌对阶级的道德,从而使自己阶级的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占居统治地位。

第三,在阶级社会,不同道德之间的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一个方面,道德也是阶级斗争的一种手段。各个阶级的道德,对于本阶级的利益从道德上加以论证、辩护,对于敌对阶级的利益从道德上加以驳斥、否定。这表明,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斗争,不同道德原则、道德理想的斗争,是阶级斗争在道德领域的一种表现。而道德也是用来维护阶级利益的一种手段。道德的阶级性是道德在阶级社会的特性之一。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道德建设问题也变的十分重要。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提出了“六个坚持”。其中,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当前,道德建设要体现时代性,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现实、关注现实,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富有时代感的道德规范。这就要求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的利益关系、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带来的影响。现代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应充分反映市场经济对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素质的特定要求。从道德价值上说,适应市场经济,就必须确认它所内含的自主、平等、公正、竞争、效益等理念,并将其作为调节人们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原则和规范。尤其要重视物质利益原则,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取得正当的物质利益,同时又必须从人的发展出发来建立道德理想,为人的生活设立目的性意义,引导人从世俗走向崇高。而实现这个过渡的伦理基点正是市场经济所内涵的互利、互助和合作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就必须倡导义与利、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以及互助与合作精神,这些精神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个体人格提升的关键环节。

 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认识实际情况,面对现实,适应现实,确立可行的道德尺度。要突出道德建设的现实性,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认真考虑道德的实际影响,结合时代的需要,确立可行有效的内容和角度。同时,新形势、新时代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概念自然而然地会对旧有的道德观念体系产生冲击。道德是一种主观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是一主客观综合作用的产物。上层建筑中的主观指导思想即意识形态必须具备良好的动机和出发点,要适应时代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以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为目标,同时要具备科学性,也就是可行性和有效性。例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利益的追求应通过努力奋斗,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来获得。总而言之,只有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建设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才能适应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主题的需要。

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72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72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徐琳.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9.141-148

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上海:复旦出版社, 2004.8. 17-31

方学昌.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3.3 1-24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