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凭什么上北大一样的高三励志文章
高考临近时,就会有很多学生会找像你凭什么上北大一样的高三励志文章来看,那么像你凭什么上北大一样的高三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像你凭什么上北大一样的高三励志文章:你的竞争对手是谁?
我问过精华学校复读班的学生:你的竞争对手是谁?有的学生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看看我,意思是说:周围的同学都是我的竞争对手!有的同学则明确回答我:和我填报同一学校的考生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因此在填报志愿问题上采取保密的态度与方式。更有甚者,个别考生不想告诉别人自己的志愿,但是十分想知道别人填报的志愿。
北京的高考在志愿填报方式上多年来都坚持先填报志愿后高考,因此有两个数字永远是未知数:一是和你一样同报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全市有多少考生?志愿选择和志愿顺序完全和你一样的全市有多少考生?二是高考成绩,和你报的志愿相同的这些考生在高考中考了多少分,这也是个未知数;两个未知数、也就是两个χ,永远没有求解,只能在录取结果上显示出现,录取了、志愿实现了,说明你的竞争胜利了,落榜了、淘汰了,说明你的竞争失败了。
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心里十分清楚、明白,他们对这个问题回答是:竞争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我以为这个回答不但准确而且表现出考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高考是难度的考试,是速度的考试,高考也是心理品质的考试。现在距高考还有四十天左右的时间,高考复习进入了冲刺阶段,高考复习进入了黄金时段。一定意义上说从现在到高考结束,考生与考生之间比的就是心态,比的就是心理品质。
一模成绩已经公布,相对位置也比较清楚了;过了“五一”就要进行二模,二模结束后距高考不足一个月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心态问题尤为重要,考生的一、二模成绩会有三种状态:正常、超常、失常,正常说明稳定;超常说明潜力;失常说明欠缺,现在把问题暴露出来无论如何是一件好事,高考时只要做到一题不二错,成绩就可以提高一大块。因此考生面对一模、二模成绩的正常、超常、失常,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调整心态。
兵法云:哀兵必败;兵法又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如果我们将考生参加高考视为一场战斗,那么考生的信心、考生的自信心就显得十分重要。
高考复习到了这个阶段比的就是心态,比的就是心理品质,比的就是信心!考生一定要明白:高考竞争对手就是你自己,高考的竞争就是看谁最冷静!看谁最理性!看谁最终能够战胜自己!
像你凭什么上北大一样的高三励志文章:我的高考奇迹
我的高考算是一个“奇迹”。我是海淀区2010年高三理科生,“一模”考试成绩421分,按分数线只能读“三本”;“二模”407分,按分数线只能读高职;6月高考后,成绩上升到496分,超过了一本线,被西南政法大学传播学专业录取。
有同学好奇:“你怎么做到超水平发挥的?”其实,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我的朋友中,超水平发挥的也有一些。我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考前拥有良好的状态。
“模考”成绩差师长不言弃
我的两次“模考”成绩都一塌糊涂,且一次不如一次。父母嘴里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很无奈。当时,父亲帮我搜索的信息主要是一些“三本”和专科院校。看到班里考得好的同学欢喜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天中午,班主任把我叫到楼道里,问我想上哪所大学。我说不知道。班主任说:“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冲上去绝对没问题。”按说,这对我是一个很及时的鼓励,但那时我受“一模”打击太大,并没领会老师的期待。直到“二模”来临,我依旧整天迷迷糊糊。这导致“二模”成绩比“一模”还差。
我清晰记得,“二模”后,由于成绩太不理想,爸妈只说了一句,“有个学上就行了。”这时距高考还有一个月。妈妈对我说:“生活是你自己的,你以后干什么我们不管,但你要想清楚,以后聚会时,你准备以什么面目见大家?”爸爸显得深沉些。一天,上学路上,他说了那句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你以后的日子会很精彩,但为了更加精彩,你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他们用各自的方式激励了我,让我顿悟:“为什么别人能上更好的大学,我就不行?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此,我真正进入状态,像充足了电的机器,每天铆足了劲儿学习。我对自己说,如果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那以后还成什么大业?所以,坚定信念是最关键的。我们要坚信,不到最后一刻,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奇迹都可能出现。这需要同学们在考前绷紧弦,坚持到底不松懈,不能拿就要高考了作松劲儿的借口。
剖析薄弱点分分都计较
现在想来,认清、剖析弱点并重点突破是让我非常受益的一个方法。
分析“一模”和“二模”试卷后,发现理科综合是我“命门”所在。它的总分为300分,而我当时的成绩只有150—160分,原因是选择题错得太多,一次能错9道。一题6分,我在选择题上就比别人少了54分。那时老师总有一句话“一分一个操场的人”,我就想,这些分数能让我落在54个操场的人之后了。
我决定对理综重点突破。在那一个月里,我把有关“一模”和“二模”的试卷翻出来,每天做一套理综选择题。我做的是北京历年高考题,没做其他省市的题,因为题型和出题思路不一样。不管对了还是错了,我都逐题分析。如果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我就写出其他三项的错因。我发现,选择题注重细节,有时多一个字,答案就会有变化。一星期后,我的选择错题降到了5道,这对自己是个很大的鼓励。最终高考时,我的理综分数达到了从未有过的217分,比“模考”提高了60分。
我的经验是抓住每道有把握的题,不丢每一分,分分都计较。
考试状态好百战才不殆
高考不仅考查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也考查耐性和心理素质。我认为,从现在到考试结束期间的良好状态非常关键。我把它归为两点:
其一,考试状态是一种做题的手感,比如选择题有选择题的做题技巧,大题有大题的做题技巧。这些老师已传授给了我们。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还要了解自己常错的知识点。我有时会发现,这个(类)题总做错,做三遍,错三遍。那么接下来我就会对它格外关注。
其二,考试状态也是种心理状态。我在考试前没考虑过能不能考上。既然志愿报完了,想也没用。我关心的是,对有把握的题要做对。有些不会的题,任你怎么绞尽脑汁也不会。所以,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题上,多检查做过的题、会做的题。我们平常都有体会——这道题我马虎了,那道题我能对,但就是答错了。高考也同样。
如果你总是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你内心不够平静,可能比较浮躁、着急。其实大可不必。虽然综合科目时间较紧,但做对有把握的题的时间还是够用的。我们要争取做一题对一题,在考场上想做完所有题再回头检查几乎不可能。慌乱,是考场大忌,时间再怎么不够,也不能慌张。记得考英语时,坐我旁边的两位同学最后一篇小作文没时间写了,但成绩也不错。既然已成事实,再想还有什么用?我们只要关注卷子上的题就好了,其他什么都不要想。这才是积极的心态。
说实话,我在高考前一天还在看电视,因为老师和家长都鼓励我要放松心态。但自己虽然表面上在看电视,心里还是在思考:语文作文可能要写议论文,论点和论据要清晰;数学的有些公式要再背一遍,比如三角函数的公式;理综的物理要好好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化学常考的方程式要会写;生物还有些名词记得不牢;英语的完形填空的弱项,要先通读一遍全文,然后再做题……
现在,“二模”还没开始,高考还有40多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请不要气馁,请记住: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难分;不与他人比较,只与自己比较;知足常乐,将每次进步都化为前进的动力。
只要努力,奇迹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