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诗三首》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2017-06-12

《诗三首》是人教版高中课标必修教材第一个古典诗歌单元的略读课(在必修2第二单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2《诗三首》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2《诗三首》问题探究

第一个问题:《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最有争议的作品,争议的焦点是诗的主人公是游子还是思妇,诗的主题是描写游子的思乡还是描写思妇的闺怨。一般认为,诗中的主人公是游子,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开篇写游子出外采芙蓉,接着写游子“还顾望旧乡”,“旧乡”望而难归,倍觉凄婉。但是,读者常常质疑,东汉之时,游子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又暗指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为“游子”?于是,有人认为这首诗的主人公是女子,前四句写女子出外采芙蓉,后四句写女子想象远在天涯的丈夫,主题是思妇闺怨。当然还有人认为,诗前四句是写游子的想象,后四句则是写游子的实况,所以这首诗还是写游子思乡。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第二个问题:对《短歌行》这首诗的主题有过争论。唐代吴兢说它是“言当及时为乐”(《乐府古题要解》卷上),但是清人张玉穀却讽吴“何以掉其轻心”。张玉穀认为:“此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古诗赏析》卷八)

你认为应当如何评价这首诗的主题?

第三个问题:我国古代许多有才能的文人,由于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备受摧残。面对人生的困境,有的如屈原一样,“虽九死其犹未悔”,不管身处何种困境,报国之心矢志不渝,这便是范仲淹所说:进亦忧,退亦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另一种则如陶渊明一样,退身归隐,洁身自好,这便是儒家倡导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对于这两种处世态度,你是如何看待的?

高中语文必修2《诗三首》探究思路

第一个问题:对这首诗之所以产生分歧,主要是由于对诗歌的表现手法没有深入探讨。不论是游子说也好还是思妇说也好,都认为这首诗用的“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所不同的是,游子说认为“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实写,而女子出外采莲是虚写,是出自游子的想象。而思妇说则恰恰相反,认为女子外出采莲是实写,而游子思乡的画面是虚写,是出自思妇的想象,即如马茂元先生说:“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

其实,这首诗同时写了两方面的情况,既可以看作主人公是女子,写其对外出丈夫的思念,也可以看作主人公是游子,写他对闺中妻子的思念。诗人用了类似蒙太奇的手法把夫妻双方的互相思念的两个画面叠加起来,便构成了这样一首言简意赅的诗作,最充分地表现了“同心而离居”的主题。

第二个问题:对曹操的《短歌行》,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吟咏这两句诗,又最容易联想到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于是,就很容易产生误读,以为曹操的《短歌行》是他在“人生得意”之时抒发那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其实,我们只要读完全诗,根本就看不到曹操有及时行乐的思想,所以张玉穀的理解是正确的。改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这首诗的主题就是表达作者思贤若渴的心情和对人才的尊重。这便启示我们,鉴赏诗歌切忌断章取义,也断不可主观想象,必须从文本出发,“披文以入情”。

第三个问题:对比两种态度,前一种积极处世,后一种则相对消极。对此,毛泽东在评王粲的《登楼赋》有过一段很深刻的评说:“儒家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王粲(东汉建安时诗人)就不守这个信条,正因为天下乱了,他又处在‘穷’境,却更要出来济世,这就高多了。”又说,知识分子一遇到麻烦,就爱标榜退隐。其实,历史上有许多所谓的隐士,原是假的,是沽名钓誉。即使真隐了,也不值得提倡,像陶渊明,就过分抬高了他的退隐。不过陶渊明是真隐的,而且亲自种过田,情况有所不同。(《治国与读史》)退隐固然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但他们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与腐朽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正直、傲岸、廉洁、清高,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值得称颂。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