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希望课后反思
《我真希望》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儿童诗,“我真希望,烟囱里吐出 来的,不是浓浓的黑烟,而是洁白的云彩;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我真希望课后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我真希望课后反思范文1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忘记角色的教育,有效的教育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就是我教学《我真希望》这节课所追求的目标。这篇课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怀着深沉的心情,真挚地表达了人们希望治理烟尘、整治污水、清洁空气、还我蓝天的美好的愿望。这首诗,语句生动、句式相同、反复出现。为了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我从“融情、觅趣、入境”三方面入手,通过观图、感情、悟理这三步,让孩子们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去学习课文的生字词,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堂课我比较好的做到了这几点。
第一,融情:让童心与诗情交融。
杜威说:“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经验。”教学时,我积极地引导孩子们用心灵去感受诗中的情感,让诗情与童心交融,产生共鸣。教学中,我由画入文,直面文本。
为了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课文情境,我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一开课老师通过画图猜物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绿树变成了光秃秃的树桩,光秃秃的树桩又变成了高大的烟囱,不但自然的引入了本课的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环境在一步步的恶化。这时再通过看图让学生初步的了解烟囱所释放的物质对人类、动物、植物造成的危害。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面,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感慨美好的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对现实的不满自然而然的引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憧憬。
接着引导学生以读悟情,品味升华。
在看图的基础上抓住“浓浓的黑烟,灰灰的粉尘,难闻的气味。”“轻盈洁白的云彩,清澈晶莹的泉水,淡淡的芬芳。”这两组对比强烈的重点词语指导朗读。从词入手,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想象、美读的过程中,架起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与形象的自然画面间的桥梁,感受语言的优美。词语在朗读中得到了理解现实的丑陋和理想中的美好形成了鲜明对比,环保意识渐渐在孩子们的心田萌生。品读词语后,接着连词成句再一次回到文本细细品读感悟“我”最真挚的希望。运用多种形式让孩子们熟读成诵,并积累语言。
第二,觅趣:让诗中的情趣跃然而出
我在课堂上紧扣童心,激发童趣,比如:在理解“轻盈洁白的云彩”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置身在蓝天白云之间,伸手去触摸那悠闲自在的白云,这小手一摸,摸到了云彩的轻,感受到白云的柔,这样就拉进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再如让学生想象清澈的泉水中你看到了什么?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轻而易举的理解了“清澈”的意思。这样就使学生走入了诗境,细细品味,轻轻咀嚼,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
第三,入境:让想象在诗的空间飞翔
这首诗的篇幅不长,语言精炼,留有许多空间可供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而“努力挖掘课程资源,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我巧妙的利用课文最后一段,在利用文本的同时又创造性的挖掘了文本,把“。”改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着用诗的语言“我希望 不是 而是 。”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环境的憧憬。将环保教育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的整合起来。
另外,我在教学中,我还很好的把握住了低年段识字教学的要求,把识字、写字有机的渗透在教学中。通过字理识字、随文识字来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培养学生写字能力。
以上就是我这节课教学的可取之处。
我真希望课后反思范文2
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环境意识,积极参与治理污染,并通过实际调查,锻炼能力,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也是本节课力求达到的目的。在学生感悟朗读时,应尽可能多的给更多学生展示的机会,这是我今后在教学中应注意的。
1、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愿读哪一节,就先读哪一节”,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
2、以“悟”为主,落实“读”的训练
朗读感悟是本案例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本案例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教师将“读”、“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由“读——悟——读”,经历了语言训练,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体会到作者蕴含的感情。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机的整合
在本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生活实际的不同场面引入课堂,使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共鸣,唤起了他们强烈的环境意识。
我真希望课后反思范文3
转眼间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最近再一次走上了公开课的讲台,在众多同事面前上了一节《我真希望》。
这堂课是在新课标的热潮中展开设计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实践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主动地进 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主动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达到启迪思想,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会读课文,读懂课文,更重要 的是要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
根据本课的特点,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感悟上,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架 设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学效果不错。这首小诗写得很美,写出了大家的希望。为了把诗读好,我采 取了教师教——教师扶——教师放手的方式来进行指导朗读的,通过图片的直观感染,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和关键的词语。这种方法的运用,让孩子们更有学习的 主动权而且能够在课堂上有效表达。孩子在反复的读课文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希望,真正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引起重视,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儿做起,从保护环境 卫生做起。
由于本首诗要求背诵,所以我也在课堂上设计了背诵环节,以填空的方式出现,目的是让孩子能在理解中背诵课文,能把这首小诗熟记于心。
将 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环境意识,积极参与治理污染,这是当代语文要做的重要事情,所以在教学中,充 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也是本节课力求达到的目的。让学生自己说对生活的希望,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自由发挥了想象力,说 出了自己内心的希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也是本节课力求达到的目的。另外,一节完美的语文课是少不了写字的,所以我在课文中加 了一个小练笔,就是让学生在书上写下自己的希望,对自己的说话内容也进行了总结。
上完这节课,我进行了总结。好的方面就是把课堂的时间交 给孩子,老师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课堂上学生学会了读好课文,也达到了背诵课文和拓展说话的目的了。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还欠针对性和独特 性。另外课堂设计环节中,背诵部分不够完美,没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背诵,所以这个环节孩子没有真正把诗歌背诵下来。以后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真正做到让孩子来掌控课堂,让孩子真正学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