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创业成功事迹

2016-11-09

在创业初期,创业者个人的能力非常重要,事无巨细,都要自己亲自动手,创业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或许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成功事迹来深入思考创业这件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创业成功事迹相关文章。

90后创业成功事迹1

四川丹棱90后小伙小本创业卖冻粑,日营业额达千元

四川眉山的丹棱美食让人垂涎三尺,最出名的小吃是丹棱冻粑。丹棱90后小伙小本创业卖冻粑,日营业额达千元。今年23岁的周佳俊分享自己小吃创业的心得:不论生意大小,首先要舍得吃苦

周佳俊,1992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丹棱。他说丹棱是个地地道道的文化城,文化风俗源远流长,美食让人垂涎三尺,最出名的小吃是丹棱冻粑。

2010年,他来到遂宁就读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他发现遂宁人有一大特点就是爱吃,于是他决心将自己家乡的特产引进遂宁,跟大家一同分享。

工作对口却“不合口”,小伙萌生辞职创业打算

2010年,周佳俊刚入大学,选择了金融保险专业。他当时的想法就是:金融专业对自己以后创业有帮助。周佳俊的家庭不算富裕,父亲在工厂上班,母亲在乡下种果树,因此大学期间周佳俊拼命赚钱,做过各种兼职。

大学毕业后,周佳俊在遂宁一家金融公司当现货投资咨询员。“现货全称电子现货,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投资的一种投资方式。

在这家公司上班,的确算是专业对口。每天为客户做咨询服务,工资2500元左右。”周佳俊说,虽然这还算是一份较稳定的工作,但他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因为周佳俊一直想自己创业,“与其这样上班,不如趁年轻去闯一闯,大干一场。”周佳俊说,这份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对口,却不合口,于是2014年初便果断辞职。

周佳俊的父亲透露:“看到儿子在公司上班期间每天精神紧绷,感觉他的情绪也不好。当他提出辞职创业的想法时,我们是双手赞成的。”

替美食“牵红线”,引进家乡特产冻粑

在这个城市里穿梭,匆忙也好,悠闲也罢,周佳俊已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尤其是这里的小火锅,香辣入口。他发现家乡丹棱还没有这样的地道小火锅,于是他便有了把遂宁火锅带回丹棱的想法。大二暑假期间,他回到丹棱时却发现小火锅市场已被人抢先引进。

虽然遂宁的火锅引进了家乡,那能不能把丹棱特产引进遂宁呢?周佳俊茅塞顿开,一提到丹棱特产他首先想到的是唢呐,然后便是冻粑。于是他便开始规划起了新的创业蓝图,当遂宁和丹棱美食的“红娘”。

2014年2月,周佳俊带着“丹棱冻粑梦”分别在眉山、成都和遂宁3个地方一边进行详细考察,一边跟随着冻粑师傅学习。在遂宁开店为什么在成都考察呢?

周佳俊说:“我发现丹棱冻粑在成都已经发展得很好,几乎普遍到了区县。而遂宁离成都这么近却还没引进冻粑,这更加坚定了我的创业决心。”通过对遂宁大街小巷的“踩点”,寻找店铺,2014年9月,周佳俊的“丹棱冻粑”店在遂宁老二中附近正式挂牌营业。

90后创业成功事迹2

湖南湘乡90后大学生的农村养猪致富的创业故事

湖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的研究生,湘乡市金石镇万群村24岁的李锡武农村养猪致富的创业故事,一个90后大学生的农村养殖致富创业故事,2014年湘潭市九华杯青年创业达人赛10强,曾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李锡武,湖南省湘乡市金石镇万群村村民,2009年高中毕业后只身前往上海务工,期间萌生自主创业的强烈愿望,2010年5月,年仅二十岁的他怀揣梦想回家养猪,并在此期间报考了湖南农大畜牧兽医自考本科专业并获得优秀护娩师称号,三年时间,边学习边创业,并渐渐地开创出属于他自己的创业小天地。曾获得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4年湖南省乡村好青年、2014年湘潭市九华杯青年创业达人赛10强、湘潭市九华杯第二届青年创业达人赛冠军、湘乡市十佳精神模范人物等荣誉。

一起来看这位90后大学生的农村养殖创业故事

最初的梦想——回乡创业,带乡亲们致富开大奔

2009年高考后,李锡武第一次坐火车去到了上海打工。餐厅服务生、销售员、搬运工……这些他都做过,他说:那时的他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看不到一丝成功突围的希望,是的,水泥钢铁筑成的大墙,却无法融入他的梦想。而一次中国大事件却让他困扰的心豁然开朗——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李锡武说:在上海世博会上,让他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想想这个发达繁华的大都市,再想想自己贫困的家乡,也许通过自己的力量也能改变家乡的风貌呢?就这样,李锡武足足思考了一个星期后,踏上了返乡路。

回到家乡后,问题来了:他该选择什么创业呢?

李锡武告诉我:回到家乡后,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跟爸爸去锰矿开矿,要么跟妈妈一样在家养猪,权衡了一下,最后李锡武选择了养猪来发家致富,发展绿色农业,带动家乡人。他更跟乡亲们说:“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能让家乡的面貌有所改变。”

从城里人变身猪倌,村里人能不笑话吗?

村里一下炸开了锅。乡亲们纷纷质疑:他疯了吗?在城里干啥不好,非得回农村养猪,这让家人的脸往哪搁?更有人说:要是赔了钱,你李锡武以后讨米都没人给。一句句风凉话让李锡武有点心寒,可是梦想的温度足以温暖自己的心,他选择无视这些闲言碎语,而是开始筹集资金,设计图纸,规划猪场,资金不够,他就自己建猪场。那年夏天,他与父亲上山砍树,运砖瓦、砂石,父亲当泥工,他当副工,汗流浃背,身上也晒得黝黑。3个月的时间,一砖一瓦砌成了1200多平方米的猪舍,也砌好了他生态养殖的蓝图,让他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要做就要认真做,李锡武成为了一个好猪倌

李锡武从2011年3月开始养猪,白天他和小伙伴们一起扫粪,喂料,观察猪的饮食起居,向有经验的饲养员请教。晚上他就看养殖书,上网查资料,并攻读湖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自考本科,有知识才能更好地科学养殖。李锡武几乎每天都和猪呆在一起,它们不好他也跟着难过。

猪长出来的是瘦肉,大家才愿意买。李锡武养的猪白白胖胖,口碑渐渐传开,猪价也正上涨,天时地利人和,李锡武把他赚的钱和申请的补贴投入到扩大再生产,现代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很快就落成了。

从发家致富转向为人类大健康着想服务

人说:一夜白头,一夜长大;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90后小伙李锡武几乎奔溃!最亲密的舅舅因为万恶的癌症突然离世,让他还没好好报答舅舅,舅舅就这样永远的离去了,这对正在创业的李锡武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让他意识到当今人们都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健康;而人类要健康除了运动,就是吃,运动这种自主性强的事情我们管不着,但如果我们有心,就能让大家吃到健康安全的食品。于是,李锡武又完善了自己的梦想:让城里人安心工作,让农村人做自己内行的事情,即把土产品送上城里餐桌,让城乡人共同致富。

事业步入正轨,李锡武开启了新的事业

要获得成功就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2014年6月13日,李锡武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湘乡市秋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联合了湘乡金石、翻江、宁乡双凫铺、韶山等地的12家养殖基地,养殖黄牛、黑山羊、土鸡和土猪,还配套了60多亩有机肥种植的蔬菜。

李锡武说:“我们要让每一个城里人随时感受农村的味道,要让每一个农村人的劳作都有经济效益的回报。秋谷农业存在,目的不是去消灭谁,推翻谁,而是建立未来我们认为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安全的综合农产品品牌。”

90后创业成功事迹3

90后女大学生不干翻译卖煎饼创业,当起煎饼西施。高扬扬吉林长春的一个90后大学生。2014年12月,这个90后女孩毅然辞职翻译工作返乡创业,做起了煎饼的生意。回到农村摊了8个月煎饼的高扬扬,月收入已经达到2万~3万元

90后女大学生变身‘煎饼西施’月入三万

“纯手工摊制、无任何添加剂”,90后“煎饼女侠”高扬扬日前在长春第十四届农博会上租了个摊位,腰间别着便携扩音器叫卖自己生产的杂粮煎饼。只要有机会,高扬扬就不会放过推销自己的煎饼。旅游时,把煎饼赠送给导游和大巴车司机;参加各类展会;去超市和农家乐推销;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制作煎饼的过程。

现在,回到农村摊了8个月煎饼的高扬扬,月收入已经达到2万~3万元。

女翻译辞职作煎饼

高扬扬,1991年12月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黑鱼村,通过上大学走出了农村。本科主修朝鲜语专业的她大学期间赴韩国实习,在首尔的一家美容院当翻译;毕业后又在吉林淘宝店做过半年的“淘宝小二”,负责招商和客服。

2014年12月,这个90后女孩毅然辞职返乡创业,在双阳老家做起了“耀辉煎饼”的生意。

在长春市双阳区,高扬扬是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典型,“90后美女”“煎饼西施”是大家给她的标签。对高扬扬而言,她更喜欢借用一部时下热映的电影《煎饼侠》,自称“煎饼女侠”。

24岁的高扬扬在大学主修朝鲜语,曾在首尔当过翻译,也曾在省内一家电子商务企业做过客服和招商工作。体验了白领的办公室生活后,她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寻求更大的归属感。

“干得再好,也是给别人打工”,高扬扬想和母亲一样,扎根农村,做点实在事。母亲李耀辉收过粮食、卖过豆腐,前几年在长清公路边上开起了生态农庄,效益可观。

选择什么创业项目呢?高扬扬想起了小时候很喜欢吃外婆摊的煎饼,营养又健康。高扬扬认为,年轻人得借力创业,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有资源的行业。她分析自己的优势在于:家人有做手工煎饼的手艺;同时,母亲的生态农庄还是她可以利用的实体销售渠道。

吉林馆“淘宝小二”的经历很重要

回到长春后,正赶上大四下学期实习。对工作充满热忱的高扬扬一头扎进互联网电商领域。“那时候吉林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也就是淘宝的中国吉林馆刚起步不久,位置就在生态大街上的一栋写字楼里。一心还想从事时髦行业的我应聘到那里,刚开始做客服,一个月后经理觉得我还行,就把我调到了招商部门,具体负责淘宝上吉林省内电商从业者的外联。”高扬扬说,淘宝上有一个各地土特产的板块,汇集了各省市的名优特产品,我们就负责考核个人店主的信誉,把那些经销特色产品且信誉高的淘宝店推荐到特色吉林馆。”

“你那时候相当于一个‘淘宝小二’?”记者问。“差不多。”高扬扬说,这段电商领域的从业经历非常难忘,也帮她积累了最初的人脉。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