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物理练习测试题

2016-12-26

学生们在考试之前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来缓解一下紧张的心情吧!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物理练习测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物理练习测试题: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必估读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D.作v-t图象时,所描曲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

2.本实验中,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s

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D.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s

E.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3.运动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cm,则( )

A.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

B.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

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

D.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

4.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的一端

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

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5所示的纸带,其中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x1、x2、x3、x4、x5、x6分别为AB、BC、CD、DE、EF、FG间的位移,下列可用来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是( )

A.x3+x4TB.x3+x42T

C.x2+x3+x4+x54TD.x1+x62T

6.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关于作v-t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确定了v-t图象中的两点,就可以得到小车运动的v-t图象,因此,实验只需要测出两组数据

B.作v-t图象时,所取的点越多,图线就越准确

C.作出的v-t图线应该通过所有的点,图线曲折也可以

D.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应舍去

7.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

应的时刻(s)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通过计数点的

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加速度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8.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如图6所示.纸带上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1)根据纸带上记录的数据判断小车是做________运动.

(2)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3)小车在计数点3所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________.

9.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7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0.5s,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m/s,v3=__________ m/s,v4=0.18m/s,v5=________ m/s.在如图8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小球的速度—时间图象(保留描点痕迹).

10.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9所示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那么: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cm/s,v2=________cm/s,v3=________cm/s,v4=________cm/s,v5=________cm/s.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3)分析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物理练习测试题答案

1.C

2.AE [本实验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则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150s=0.02s,所以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时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A对,B错;每隔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有6个时间间隔,总间隔为0.02×6s=0.12s,C、D错;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间有五个间隔,时间为0.02×5s=0.10s,E正确.]

3.C [从第1个点到第6个点间的时间为5×0.02s=0.1s,则平均速度v=xt=18×10-2m0.1s=1.8m/s,C正确.]

4.BC [打点计时器与滑轮间的距离尽可能要大,小车尽可能靠近打点计时器,都是为了使小车运动的距离较大,尽可能打出较多的点,选项A错误,B正确;若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只能在纸带的后面部分打点,选项C正确;钩码个数应适当,钩码个数少打的点很密;钩码个数多打的点少,都会带来实验误差,选项D错误.]

5.BC [可用来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有x3+x42T和x2+x3+x4+x54T,但x3+x42T比x2+x3+x4+x54T更准确一些.]

6.BD [作v-t图象时,选取的点越多,作出的图线越准确,但由于实验存在误差,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不可能全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应使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以减小实验造成的误差.]

7.C [方法A偶然误差大,方法D实际上也仅由始、末两个速度决定,偶然误差也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对应的v-t图象,才可充分利用各次测量数据,减小偶然误差.由于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轴的分度往往是不相等的,根据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倾角不同的许多图线,方法B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根据图象找出不同时刻所对应的速度值,然后利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即方法C.]

8.(1)匀加速直线 (2)4m/s2 (3)1.6 m/s

9.0.12 0.24 见解析图

解析 如题图所示,x2+x3=0.12m,则

v3=x2+x32T=0.122×0.5m/s=0.12 m/s

又x4+x5=0.24m,则

v5=x4+x52T=0.242×0.5m/s=0.24 m/s.

其v-t图象如下图所示.

10.(1)16.50 21.40 26.30 31.35 36.30 (2)见解析图 (3)v随t均匀增加

解析 (1)显然,两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s=0.1s.对应各点的速度分别为:

v1=x1+x22T=1.40+1.902×0.1cm/s=16.50 cm/s

v2=x2+x32T=1.90+2.382×0.1cm/s=21.40 cm/s

v3=x3+x42T=2.38+2.882×0.1cm/s=26.30 cm/s

v4=x4+x52T=2.88+3.392×0.1cm/s=31.35 cm/s

v5=x5+x62T=3.39+3.872×0.1cm/s=36.30 cm/s.

(2)利用描点法作出v-t图象,如下图所示.

(3)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说明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