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方面的小文章,关于心理健康的文章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发展的心理状态,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对社会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小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健康方面的小文章一:儿童心理健康比你想象的重要
最近这些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家长的重视。可是,儿童心理与精神健康的整体水平却在逐年恶化。
2014年6月20日搜狐健康上署名李秋萌的这篇报道,吓了我一跳:《我国儿童精神障碍约20% 严重精神病占比达3%》 文章中说,“根据近年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我国儿童心理精神障碍发病率为10%至20%,严重精神病占比达3%。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崔永华说,最近几年,北京市儿童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提高,平均每100个孩子里有10到20人存在精神问题,作为我国儿童精神疾病诊疗最专业最权威的医院,安定医院儿科的年接诊量已经飙升至8万人次,比五年前增加了3倍,有22个床位的病区也由过去的“住不满”变成了现在的“住不上”——尽管平均住院周期只有1个月。”
从心理健康到精神疾病,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我们必须从孩子零岁开始关注。
什么是心理?
很多家长理解的“心理健康”就是脾气好不好,性格开朗不开朗。这样的理解太狭隘了。一个人的心理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部分。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三个部分。知,代表认知,是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他的感觉、直觉、记忆、表象、思维、语言、想象;情,是他的情绪情感;意,是指意志。而心理特性包括:1.动力,也就是需要和动机;2. 适宜性,也就是能力;3. 人格,可以理解为他的气质和性格。这么一分析,一个人的“心理”,就是这个人最核心的本质部分,是除了身体之外的全部。
另外,心理的发展,也并不全是后天养育的问题。一个人先天的大脑以及神经系统的遗传特征,先天的气质类型,会影响到这个人后天的被养育的方式,以及他对环境所提供的信息的吸纳和处理。大脑皮层中最先进的部分,前额叶,要到21-23岁左右才完全长好。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的过程,包含了先天与后天的互相影响与互相促进。后天的养育方式如果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行为、性格等等,甚至会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和其他的身体表征。
认知。
孩子的认知的发展,与先天的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智力发育。很多家长再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给孩子“开发智力”。事实是,智力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外界刺激不足固然会造成发育迟缓,像狼孩,孤儿院缺少关照和活动的孩子等等,但那都是极端的例子,很多情况是现在家长太着急了,给予的刺激太多太强,这同样会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带来坏影响。家长要能够正确评估自己孩子的状况,不要拔苗助长。
有些疾病是属于脑功能障碍,而不是性格问题。例如自闭症和多动症。当先天的大脑功能有缺陷时,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当然都会有问题。
如果先天的大脑没有问题,正常的生活状态下,孩子的认知的发展将与其年龄以及遗传的资质相匹配。但是,如果养育方式不当,引起孩子的情绪反应异常,就会反过来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以及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甚至引起病变。例如,长期处于紧张、恐慌状态下的孩子,容易得神经抽动症。长期挫败体验多、情绪狂躁的孩子容易发生注意力问题。下面我们就重点说说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
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动物都会有喜怒哀惧等情绪。当我们看到新鲜的环境,当我们遇到陌生人,当我们独立完成了一件事,等等,都会影响到我们产生特定的情绪,情绪会影响(注意,不是决定)我们的认知、决策和行为,而我们得出结论、形成策略、采取行动的时候,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情绪的产生。因此,我们不能小瞧了情绪对我们的影响。
儿童最早对情绪只有通过躯体感受得到的体验,没有认知。逐渐地,在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下,孩子开始对情绪有了认识和了解,不仅了解自己的情绪,也了解他人的情绪。下面我重点讲一下有哪些情绪的能力是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
社会情绪的发生缘于后天
一般在两岁左右,孩子开始表现出复杂的情绪,如尴尬、害羞、嫉妒、内疚、骄傲等。这些情绪是自我评价性的情绪,而自我评价首先来自他人,尤其是最亲密的人——父母的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Alessandri和Lewis在1996年做了一系列实验,他们邀请一些4~5岁的孩子和他们的母亲到实验室“玩儿”,实验员给孩子们一些难题,如搭积木、滚球等。孩子们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实验员记录下孩子成功或失败时自己的反应以及旁边母亲的反应。
记录显示与我们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些更关注孩子“缺点”或“错误”,在孩子失败时严厉指责孩子的母亲,其子女在失败时更容易显得羞愧和自责,成功时却很少感到骄傲、自豪。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那些更关注孩子的积极表现,肯定、认可孩子的母亲,其子女在成功时会表现骄傲,在失败时较少有内疚、自责的表现。所以,一个整天阴沉沉的,或者情绪上经常“暴风骤雨”的妈妈,不可能拥有一个阳光的孩子。
实验还表明,学龄前儿童的自我价值情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旁边有没有成年人看,对他们的情绪反应影响很大!如果没有妈妈和实验员在场,孩子们失败了就失败了,再次尝试或放弃不玩了,很少表现出羞愧。要到6岁以后,儿童逐渐内化了他人的社会的评价标准,无论有没有他人在场,他们才会为成功而感到骄傲,为失败感到内疚。
孩子要拥有的情绪能力
孩子的情绪能力的发展,跟后天的养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情绪的来源基本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当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目标、达成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受阻,遇到挫折时,我们会有“脾气”,另一个是当我们与他人互动的时候,因为与他人的关系而带来的情绪。
无论是什么样的脾气、什么样的情绪,该有的都会有,我们拦不住。我们能帮助孩子的,是让他尽早发展出管理情绪的能力,包括:情绪(自己的和他人的)识别能力、情绪推理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发展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孩子社会功能的发挥。
1)情绪识别能力。在人多的场合,有些家长不好当着众人管教孩子,就会给孩子“使眼色”:怒目而视或摇头警告等。这种方式是否奏效,首先得看孩子是否读懂了家长的表情。对于3 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他们基本上不明白他人的表情,虽然3 岁以前的宝宝更爱看笑脸,爱看高兴的表情图片。3 岁以后孩子的情绪识别能力发展得参差不齐,如果妈妈能多跟孩子讲绘本或生活中的人的表情,会大大促进孩子的识别能力。这是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即指导孩子能看得出眉高眼低,知道别人现在的表现是什么样的情绪。
2)情绪推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必非得看到别人的表情,根据情境也能猜测出别人是什么情绪了。
3 岁多的孩子对快乐的情绪能猜准,比如告诉他:阿姨明天要过生日了!孩子会说:“阿姨好开心!”
4 岁的孩子能理解一些与事件相关联的情绪,例如,玩具丢了——伤心,找不到妈妈了——害怕,等等。
到了5 岁,孩子长记性了,他个人过去的经历有助于他理解并预测现在的、他人的情绪。此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孩子才能明白,例如:“上次你的玩具不见了,你是不是很伤心呀?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小明的玩具拿来,他回家找不到玩具了会怎样?”或者“你找不到妈妈了,是不是很害怕、很难过呀?这只小鸟也有妈妈,我们不能把它留在咱们家”等等。
6 岁以后的孩子,基本上能够理解诱发情绪的情境了,对成年人的情绪预测大多数情况下都比较准确。
我们可以看得出,情绪推理能力比情绪识别能力进了一大步,这个能力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都不见得发展得好。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很苦恼地告诉我说,他总是不能预测别人的想法和情绪,所以他有时把人得罪了,但怎么得罪的、何时得罪的,却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他还觉得大家玩儿得挺好的呢。
这项能力的发展与语言发展相关,更重要的是与父母的情绪互动以及互动过程中父母予以的解释相关。
3)情绪调节能力。虽然说那些被定义为“负面”的情绪其实更有用,对我们可能更有好处,但它们被定义为“负面”、不讨人喜欢也是有原因的,它们引起的身体反应和感受确实令我们不舒服,而面对别人的这类情绪,会让我们不知所措,不知是该附和对方,还是该怎样应对。
当我们有了这些难受的情绪的时候,我们会想办法调节情绪,生来就会。
6个月大的孩子就会通过扭头避开或者吮吸手指/奶嘴等办法来缓解情绪或压力。
1岁以后,孩子的办法增多了,除了躲避外,还会晃动身体、咬东西(指甲、衣领、玩具熊等)等办法。
2-3岁以后,孩子会自行转移注意力,例如发呆、做白日梦。这些办法有时是同时使用的,例如一边发呆,一边咬指甲或嘬手指。当然,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哭闹。
平均而言,女孩儿比男孩更善于调节情绪,男孩更倾向于用哭闹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家长如果足够细心的话,能及早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了解孩子处于什么情绪状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找到是什么引起了这个情绪,然后给予解释和干预,帮孩子增长调节情绪的能力。否则的话,不当的调节方式会变为病态,例如神经抽动症,恋物癖,精神分裂等。
4)情绪表达能力。一般说来,2-3岁的孩子就已经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了,但是直到5岁,大多数孩子还是会把情绪摆在脸上,掩饰不住。要到小学阶段,孩子才逐渐掌握情绪表达的社会规则:在什么背景下,面对什么样的人,可以如何表达。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向我咨询,她的女儿从小在国外长大,小学时才回来。孩子比较活泼好动,很爱跟其他孩子一起玩儿,可是她的方式方法可能不对,常常她是一片好意,却惹得小朋友很不高兴,说她她却总是笑,她一笑,越发让别的小朋友或家长认为她是故意使坏,造成了很大的误解。我的朋友问我怎么办,因为该给她讲的道理和别人的反应是什么意思等,全讲了,她不应该听不明白,可是她仍然经常傻笑。我见过那个孩子,根据我的观察,当她好意与人玩儿却惹恼了别人时,她是很困惑的,也不知道如何应对,所以我推测她的傻笑是对自己的尴尬的掩饰,她其实应该很困惑,很委屈或者很抱歉,但不知如何表达。我的朋友照我的建议尝试了一下,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是责备女儿不懂事、不该笑,而是单独带她到一边,问她是不是很尴尬或者感到委屈。“我这么一问,她的眼泪唰地就下来了。”这件事是个转折点,从那以后,我的朋友更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引导她去正确地认识和恰当地表达;孩子呢,通过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反而能更好地识别和推测别人的情绪,与小朋友间的误会大大减少了,用术语说,就是她的社会性大大改善了。
行为
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来猜测他的内在心理过程。所以,我们判断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更多地是从孩子的言行来推断的。例如,前面讲的情绪表达的问题,以及孩子的生活习惯、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方式等等。一个人行为不当,不仅预示他在认识上、情绪上等有问题,更重要的是会造成他自己的适应不良,引起别人的反感,让自己达不成目的,于是引发负面情绪,行为会更加不当……一直恶性循环下去。
家长要做的事有两件:一,培养孩子良好的言行习惯。这涉及到认知,包括帮助孩子分析情境、了解他人和自己的目标,以及具体的一言一行。孩子在具体的言行应对上是空白,是通过家长的传授和自己的观察模仿习得的。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为主,同伴一起玩的少,家长更需细心、耐心地教授孩子、引导孩子;二,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包括收集老师和亲戚朋友的评价、议论,及时发现孩子异常的言行,并进行分析、纠正。必要的时候,要及时请专业人士帮助。
总结
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实就是一个人成其为人的健康成长过程,包括他的性格,他的行为与能力,他的社会性,等等。这个过程是先天遗传的生理特征与后天的养育方式、成长环境等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先天特征,针对孩子的特点来养育孩子,注意观察和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认知内容和社会性。一方面给孩子提供恰当的养育,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异常,及早干预。
心理健康方面的小文章二:命运等于强迫性重复
现在的孩子有多少是受不了的,只有受不了的孩子,不单是要完成家长内部的投射,还要完成老师的投射,所以,这个时候就开始什么呢,这种现象叫强迫性重复,自己小时候得不到画画,可是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出现的是另外一种无奈,就是不得不为了妈妈去画画。酒鬼的女儿常常嫁给一个酒鬼,因为在她内心里有个酒鬼的内部呈像。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事情。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你就重复幸福。如果你学会了信任,你就重复信任。相反,如果你得到了痛苦,你就复制痛苦。如果你学会了敌意,你就重复敌意。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强迫性重复,就是所谓的命运。
一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他的孩子的观察中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这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 在人际关系中,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譬如,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信任,那么一个人就会不断复制信任,他不仅能赢得一般人的信任,还能赢得那些很难相处的人的信任。按照曾奇峰的观点,是他教会了那些难相处的人信任他。 相反,如果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敌意,那么一个人就会不断复制敌意,他不仅对那些与他有冲突的人充满敌意,他对那些本来对他很好的人也充满敌意,最后这些人也真的从对他友善转向了敌意。这一样可以说,是他教会了那些本来对他友善的人转而提防他。 当然,这一切都是相对的,因为他在教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教他。不过,这种“教”,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更正起来尤其困难,这让我们忍不住悲叹命运。
童年的时候,我们都是强烈自恋的,我们会想,如果父亲不爱我们,我可以做一些事情改变他,让他来爱自己。但是,这个愿望注定会失败,因为那些有暴力倾向的父亲,很少会因为女儿做了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而改变自己,他会一如既往地重复他的暴力。这个时候,这个小女孩的“改变”愿望就会被压抑下去,等她长大后,重新遇到了一个同样有暴力倾向的男人,这个“改变”愿望就会迅速被激发出来,她会“爱”上这个可以亲近的男人。但内心深处,她其实是想通过改变这个习惯了暴力的男人,并以此证明,她童年时的那种自恋,是正确的。这种愿望,即便到了成年,也仍然注定会受挫,因为那些有严重暴力倾向的男人,如果不是他们自己渴望改变,那么他们不会为任何女人而改变自己,那些选择他们的女人,注定会受伤,不仅在身体上,也在精神上。改造愿望让她们选择暴力男人。重庆一家媒体报道说,一个20岁的女孩嫁给了一个28岁的服刑犯,这个男人犯的是敲诈勒索罪,并且结过一次婚。在结婚前,她每周给男友写三封信督促他接受改造,并在书信来往中爱上了他,最后追着要嫁给他。这个女孩,只怕心中也藏着“改造不良男人”的愿望。这个愿望,让她对不需要改造的、普通的、善良的好男人没有兴趣,只有这种问题男人才会满足她的这种强迫性重复的需要。
男人和女人建立亲密关系,习惯了幸福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爱,而习惯了不幸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恨。在电视台工作的阿钟,才华横溢,又仪表堂堂,女友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他明确表示,女人根本就不可靠,好吃懒做,无情无义,只想靠男人养。 他找的这些女友,多数的确符合他的描述。但天下那么多好女孩,他为什么就不选呢?其实,他就是为了验证他的断言“女人不好”,所以才找那样的女友的。他这样做,也是为了进行强迫性重复。他幼年丧父,妈妈后来不断换情人而对他不闻不问,他心里埋下了对妈妈强烈的恨。当妈妈在他18岁时遭遇车祸死亡后,他就开始了花花公子生涯,但他之所以找那样的女孩,只不过是为了继续表达他对妈妈的恨。 妈妈不可靠,所以他要一再找不可靠的女人,以证实他对妈妈的攻击的确是成立的。他遇到过好女孩,也深深地爱过她。但是,他太挑剔了,一发现女孩的任何缺点,都会给予毫不留情的攻击。最后,这个女孩离开了他,这让他很绝望,让他悲叹:“原来这么好的女孩也一样靠不住!”但这种“靠不住”的结局,正是他自己制造的。他没有学会掌握幸福,他只学会了重复灾难。
强迫性重复无处不在,就好像是,我们只习惯拥有过的生活,如果现在的生活变得与过去不一样了,我们就得做点什么事情,把现在弄得和过去一个样。无论好的强迫性重复还是糟糕的强迫性重复,改变起来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你会看到,一些坚信会赢得别人爱与支持的人,哪怕被拒绝100次,仍然会若无其事地与你交往。相反,另外一个人,你对他好了99次,但只有一次有一个疏忽,对他不够好,就被他抓住,并当作你不爱他、不支持他的证据了。要建立好的强迫性重复,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在孩子童年时给他爱与支持,同时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同时又给予他足够的信任。那么,孩子就会学到爱、信任、独立与自强,并把这些好的东西不断地在他的人生中进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心理健康方面的小文章三:人际关系的六把钥匙
真实的人生皆为相遇。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体验自我的价值,感知幸福力。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曾说过:“我们和他人的交往,实际上是在玩各种游戏。”有的人在游戏中游刃有余,仿佛有第三只眼体察着两人交汇的“场”,并对这个“场”的互动有所掌控;有的人则总会让情绪四散蔓延,处于失控的状态。 各种交际互动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掌握到人际互动关系中的关键,你就会随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别人的情绪的变化,并明了无论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都是一个整体,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这样,你就能容人,更容易和人相处,拥有和他人的幸福关系。
坚持黄金法则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是相互的,发生着镜像反应。你所给予别人的就是给予自己的。包含好几层含义:你信任别人,也是信任自己;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爱别人,也是爱自己。所有正向能量的给予都是同时发生的;反之,当你指责别人,认为都是别人造成的错误时,虽然你一个手指头指向别人,但另外三个手指头都是指向自己的。也就是说,当你贬低别人时,也在贬低自己,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这是很有益的提醒。给予出去的正向能量,比如关怀、尊重、理解、爱等等,一点都不要吝啬,物质是有限的,人的心态是无限的,给出去的越多,拥有的也越多。 这就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黄金法则:你想要什么就先给出去,自然就有了,等到静下心想明白这一点,你会发现自己随时可以给予。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都误以为自己没有,老想到别人那里去求,没有求到就会很失望。物质的有限性让我们时刻意识到资源不足,有匮乏感,你多我就少,无意中把自己处于和别人竞争的关系。当你明白并体验到心灵的无限性时,对内心就是极大的解放,亲密关系的质量也会提升很高。
管理好心理预期值这里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别人有着过高、不切实际的期望,如果对方达不到,你就很容易失望,以为是别人的过错。就像一则过去流行的小故事所说,孩子夜里哭闹着要吃饼干,父亲跑遍了半个城镇,双手捧回献上,孩子见了依旧大哭——我要长饼干,不是圆饼干。固着的期望就像长饼干,始终觉得你不理解我,给的都不是我想要的。当我们看不见其他选择时,也就看不到对方所付出的努力,关系就变得很拧巴,自己身处其中也会感到痛苦。 二是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时,你是否有勇气真诚地说出,我就是达不到你的期望。当我们能这样真诚地表达出想法时,关系仍然可以走得很顺畅。很多人难以说不,违心地去迎合别人,有时候迎合的还不是别人对你的真正期望,而是他/她猜测别人的期望。这种想象和投射的成分,就让他/她觉得和人相处很紧张,别人带给自己很大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实质由心理距离较远的一方决定,当张三认为我们是好友,李四认为只是熟人时,双方就是熟人关系,明白这一点,也就不存在当你拿对方当知己,也觉得对方应该视你当知己,这种应当不存在。真正的人我和谐要看关系的品质,古人说,不可语言而语言,是失言;可以语言而不言,是失人。
拥有平等心我们太喜欢和别人做比较,暗含着我实在不知道我是谁,只能拿周围的人做参照,我比别人某些方面强会得意,不如则会自卑。如果大家都是热爱、尊重生命的,看到人生而平等,无论教育、种族、背景等等,每个人都是宝贵的生命体。那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个人钱多,那个人钱少,地位高低,都只是外衣。一辈子活在只认衣服不认人的状态还是挺可惜的,那又如何与别人有真正的连结。最宝贵的感情,都是超越交换的,含有无条件付出的成分,这点在父母对年幼的孩子上表现得最明显。 如果把地球70亿人所有的角色立场,表现出来的感情等等画一个同心圆,那么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看待问题的视角只占一个小小的角度,和不同的人交往打交道,角度不同,太常见了,相同才是小概率事件。这时候,你是选择平常心、平等心对待,还是评判心?从评判心出发,就会觉得自己的角度比他人高,就有资格去修正他人,这样不容易拥有和谐关系。如果能换位思考,而不是待在自己的角度里出不来,关系会大为不同。
不要碰触对方的死穴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交往、互动?根本上是因为我们有心理需求,这和早年成长经历有关,也和心结、缺失、创伤、挫折有关。早年没有得到的,就成了成年后的需求。人际交往中,先要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再通过一些细节去揣度别人的需求。比如对方在乎的,敏感的点要小心碰触。通过揣摩,知道对方的需要和不需要。有的人际交往,不知道对方要什么,也不知道给什么,把自己认为好的拼命地给对方,但不是对方的需求,就形成了不满和抱怨。尤其在亲密关系中尤为明显,别碰对方的死穴。 在人的内心中最受不了两样东西——分离和丧失,一辈子的痛苦就在纠结于此。而终其一生,最核心的心理需求就是安全感和自尊。这四个要点很重要,和别人互动时,要婉转小心地碰触。那个心理学上著名的恒河猴的实验,就体现了一个人需求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感,最深层还是对爱、柔软、温暖的渴望,以及这些所带来的深度安全感。
掌握沟通中爱的语言语言沟通是人际交往中非常大的麻烦,夫妻间、青春期的孩子、上司和下属,在很多关系中我们都发现无法沟通,那都是本能地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每个人内在都有潜意识的冲动和欲望,这些需求有时候是隐蔽的,拱着我们的想法和行动。在人际互动中,待在自己的世界中,希望自己潜意识的动力被满足,如果不自察,就会产生语言沟通方面的冲突。往往,情商比较高的人,既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和动机,同时在互动中还能体会对方的需求和动机,达到双赢的效果。 尽量做到不指责、不攻击、不评价。每个人的内心都不愿意被别人否定,理性告诫自己要大度,潜意识却做不到,以婉转的方式实现反击这种不舒服。真的感受不舒服,可以建设性地表达出来,多说感受,说愿望。比如你这样说让我很难受,比直接说对方更安全;可以表达愿望,让对方感受自己的内心体验,这样,人际的冲突就会降低。在心理咨询室里,80%的部分在使用非语言系统沟通,普通大众容易忽略这点,更倾向于看这个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不经意间的动作是最真实的,互动中通过这样的系统,很多人际中麻烦会变得容易。
修通内在的坎和结所有的人际关系,回归到根本都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我们对外界的所有感受,归根到底都有自我这部分,如果没有自身,我们对外界就不会有感觉。说白了,我们一辈子都在跟内在的自己游戏。 外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显现。用心体会哪些碰触了我们的敏感度,早年的心结是什么,有什么坎过不去,这都值得我们去探索。用自我成长的方式做自我修通,打开心结,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不觉得这么疼了。当然,这个过程不容易,涉及到最深层的自我修通。当内在的坎和结修通得越多,整个人就变得越通透,对外界不好的感受也就没有那么多了,人就会变得很平和,进入心灵宁静的状态。在那个状态里,你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人都会喜欢你。你对自己也没有那么多不满,对外在也没有多不满,这是自我心灵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