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5《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2017-06-12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流传千古,为后世传颂,如今也被选入高二语文课本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必修5《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3.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学习重点】

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私溢靖节,东晋大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许多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的。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2.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那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3.文体特点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又称(“五柳先生”)。是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在传统道德理想消失殆尽之际,厌弃仕途,隐遁山林,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二、给画线字注音

芜( ) 奚( ) 惆怅( ) 谏( )

瞻( ) 横宇( ) 载( )欣载奔 稚( )壶

觞( ) 酌( ) 矫( )首 盘桓( )

涓涓( ) 曷( ) 靡( )途 稔( )

轻飏( ) 熹( ) 微眄( ) 岫( )

西畴( ) 棹( ) 耘耔( ) 皋( )

窈窕( )( )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胡不归(胡,通“何”,为什么) 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

(二)词类活用

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2.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

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携幼入室(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5.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6.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7.时矫首而遐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

8.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9.悦亲戚之情话(悦:意动用法,以……为愉快)

10.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11.当敛裳宵逝(宵:夜晚,这里用作状语,在晚上)

12.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13.情在骏奔(骏:名词作状语,像骏马)

14.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

(三)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二语文必修5《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